同步健康教育模式在家庭照顾者中的应用

2022-11-19 03:54宋璐寇毓佳陈孝灵谭颜汭岑芷依陈玉琴通信作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43期
关键词:家属康复疾病

宋璐,寇毓佳,陈孝灵,谭颜汭,岑芷依,陈玉琴,2(通信作者*)

(1.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和慢性病患病率显著上升,疾病负担已在各方面影响着个人、家庭及社会。患者与其家庭照顾者相互依存,家庭照顾者作为患者疾病负担的分担者,其健康教育需求满足度也已引起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要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满足人民医疗需求及健康需求[1],故健康教育模式应当有效地、更好地引导各群体熟知和掌握健康常识,以满足需求。临床上健康教育对象已不局限于患者本人,其家属、照顾者也需获得对应的健康知识。有研究显示100%患者家庭照顾者希望得到健康教育[2]。国外学者建议采取适当方式寻找满足健康需求的途径[4],避免家庭照顾者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缺乏权威性与专业性的健康信息[3]。采用同步健康教育模式向家庭照顾者传授相关疾病、护理、康复等知识,可主动改变照顾行为,从而进一步达到积极影响患者的就医疗效与生活质量,将有利于家庭与社会发展。照顾者的健康教育不可忽视,同步健康教育模式值得关注与应用。

1 相关概念

1.1 家庭照顾者

目前对家庭照顾者概念未有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表明,照顾者是指非专业性,非社会服务及非志愿,共同维护患者的利益,承担照顾工作的群体。具有以下几点:是家属、亲戚或朋友;生活在一起;不收取任何报酬[5-6]。

1.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人们掌握健康知识,自觉采取有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不良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7]。如今,健康教育已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的一项基础措施。

1.3 同步健康教育

“同步健康教育”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由Anderson 提出,首先应用于精神疾病的家庭照顾者中[8],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有积极的作用。目前,同步健康教育也已被引入慢病和老年疾病的延续护理中。同步健康教育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与家庭照顾者实施健康教育,使两者同步接受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治疗护理,饮食起居,合理用药,康复锻炼等方面进行宣教与指导。目的通过同步健康教育积极引导患者与其家庭照顾者,缓解照顾者焦虑等情绪,提高照顾者能力,最终达到改善患者救治体验感与依从性等[9]。

2 同步健康教育应用

同步健康教育模式广泛应用于临床,如肿瘤化疗、术后、血透及糖尿病等慢病和需接受康复锻炼患者的家庭照顾者中。其有较多的应用形式,各具特色,大致是以下七类[10]。不同的教育形式也已作为单独的教育方式逐渐地应用于临床,在家庭照顾者健康教育方面起不同的积极作用。

2.1 集体健康教育[11]

利用团体学习的一致性、有效性的特点,将患者与其家庭照顾者集中起来,针对共性的问题有安排的讲授,有利于患者、家属之间互动交流,营造共同面对疾病的积极氛围。刘兰霞在慢性肾脏、维持血透疾病照顾者中[12],通过集体知识讲座、心理咨询与线上团体支持等多途径、多方面给予同步健康教育,结果有效的降低照顾者因长期治疗产生的负性感受,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有利于弥补患者对知识的遗忘,同时提高慢病患者的居家护理能力。李宝丽[13]对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患者的家庭照顾者采用集体健康教育方法,对比集体健康教育和无集体健康教育对照顾者的抑郁焦虑效果,结果显示抑郁焦虑得分都低于无集体健康教育,集体健康教育对改善MECT患者家庭照顾者的抑郁焦虑效果有效。

2.2 量化健康教育[14]

记忆与遗忘原理为指导,制定并按健康教育计划表在一定时间内给予患者与家庭照顾者一定量的健康知识,内容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贯穿住院期间。符合患者与照顾者对于相关知识内容的接受度要求,也有利于护士能有充分时间补足自我健康知识。目前研究中还未有将量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家庭照顾者中,但喻允奎[15]在200例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研究中,将量化健康教育与随机健康教育对照分析。实验组采用的量化健康教育方式,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来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在计划制订完成后,每天都对患者进行20-30min 的健康教育和护理知识教育。结果表明量化健康教育在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增强主动学习意愿具有实质性意义。

2.3 个体化健康教育

是指根据患者与其家庭照顾者的自我需要或者特殊需要,针对性的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教育过程有目的进行,常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讲解,更好满足患者照顾者的需求,但对护理人力资源有较高数量需求。姚瑶[16]研究中比较一般健康教育与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骨科患者家属对压疮认知程度的影响。观察两组压疮认识程度变化及干预后压疮发生情况。研究表明个体化健康教育组的患者家属认知程度提高较快且患者压疮的发生率较低(P<0.05)。个体化健康教育更有利于提高家属对疾病的照顾认知,满足照顾需求,提高照顾能力,从而降低并发症。

2.4 系统化健康教育

以临床护理为基础,护理程序为框架,普及知识为目的,进行一系列的、全方面的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患者及其照顾者掌握健康知识,形成健康信念,引导正确健康行为。李秀荣[17]等人探讨陪产家属的系统化健康教育与常规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系统化健康教育是在常规健康教育上进行细化、优化、整合,制定成系统的教育方案。结果表明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干预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即系统化健康教育能帮助家庭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并拥有安全感,通过家属接受教育从而积极影响着患者。柳丽娜[18]等将同步健康教育应用在恶行肿瘤护理中,通过完善教育体系、加强医务人员学习、保证内容科学性且充分利用媒体软件等措施,照顾者即能在护士宣教中得到正确指导,提升照顾能力,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与生存质量。

2.5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19-20]

指依据临床路径对患者及照顾者进行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健康教育,健康路径由各方面专家共同制定完成,责任护士按路径实施教育,引导护士宣教,避免能力问题出现疏漏。蔡胜娣[21]等学者研究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家属和患者康复的影响,将200例脑卒中患者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性教育),比较两组脑卒中知识掌握和患者康复情况。结果接受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家属对知识掌握度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都优于对照组(P<0.05)。依据健康教育路径亦有利于提高患者与家庭照顾者对护理人员实施全程性、规范性的健康教育的满意值。李柳经德尔菲法专家函询构建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与配偶的同步健康教育路径[22],应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上臂和肩关节功能自我评定量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探究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上臂与肩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及照顾者积极感受的影响。与常规护理方法对比,结论显示实施同步健康教育路径,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能促进患者上臂与肩关节功能自主锻炼与恢复,并提高了配偶积极感受,配偶自我肯定与生活展望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提升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2.6 互动式健康教育

指医护与患者、家属一起参与计划、制定与实施健康教育,互动过程及时了解疑问与所需,提高患者与照顾者积极性、主动性。该教育形式常常应用在小儿疾病与康复锻炼。众多研究显示[23-24]互动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改善与活跃环境氛围,让照顾者帮助患儿形成积极主动配合的治疗信念,提高患儿救治依从性,及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照顾者心理负担。同步健康教育为快速康复理念提供新思路,充分利用家庭人力资源力量,指导患者早期康复,增进彼此交流,即利于患者更好理解与接受,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护士出院康复指导的压力[26-27]。蔡素芳[25]等研究得出脑卒中患者与照顾者在接受同步健康教育后,提高了两者对疾病治疗与运动康复的认知度,从而提高后期接受功能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

2.7 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循环法健康教育[28]

亦称为PDCA循环法健康教育,将PDCA的四大步骤(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融入健康教育,环形实施与改进优化,确保宣教的完整与质量,提高患者与照顾者满意度,提高医护教育逻辑思辨能力。王慧等人[29]将PDCA健康教育模式应用在腰椎术后患者佩戴腰围,运用PDCA的4个阶段对腰椎术后患者的腰围佩戴进行指导,对比常规健康教育,显示PDCA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其佩戴腰围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提高沟通有效性,促进教育内容不断完善。

2.8 应用优势

同步健康教育改变了把患者当作单一的教育主体,其家庭照顾者一同纳入教育,将患者和照顾者视为护理一体。旨在为患者与其照顾者同步提供知识,形成健康信念;指导技能,提高自护与照护能力;改善心态,提升心理弹性水平;获得家庭及社会支持,提高生活质量。有家庭的支持与理解是患者健康行为的持续性保障,照顾者更加明白其患者所想所需,让照顾者懂得如何更好的照顾患者,更是让患者在救治中感受家庭带来的温暖与信心[30],同时引导与督促在出院后能向正确、有益的方向康养。同步健康教育着重照顾者与患者之间的同理性与支持性,有益于医护沟通合作[31],有利于提高患者与照顾者对就医体验的满意度。

3 小结

如今常见的健康教育模式还包括授权法健康教育、回授法健康教育等,宣教各有特色与各富技巧。授权教育在于强调照顾者自主性与主动性[32];回授法教育要求照顾者达到自我理解正确性与记忆持久性[33-34];同步健康教育则注重照顾者与患者间的同在性与支持性。

家庭照顾者是不可忽视的角色,尤其对于老年人、孩子及残障人士等不能较好接受与理解相关知识的群体,通过对家庭照顾者实施健康教育,让照顾者参与其中,激发照顾意识,主动改变照顾行为,提高应对技巧与照顾能力,从而提高患者救治与护理的接受度与依从性,给予患者温暖的社会支持,共同增强患者与照顾者的战神疾病的信心,保障家庭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的健康教育是将护理与教育有机联合。健康教育模式的多样化与临床实际化,不仅丰富了临床健康宣讲方法,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最佳的教育实施方案,同时更好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需求,全方面、多层次的提供健康知识,有效的改善社会群体健康素养水平,展现护理健康教育在人类大健康背景下做出专业努力。

猜你喜欢
家属康复疾病
初春山羊疾病早预防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久坐可致多种疾病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