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高职院校德育构建研究

2022-11-19 14:44
读与写 2022年5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高职

余 扬

(保险职业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引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我国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的财富,并且也是当前我国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发展的根本源泉。“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经常用这样的话语在警示我们,面对传统文化应当保持辩证的态度,同时学生是应当具备较强的历史发展观念。对于我国所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不仅仅要传承传统文化发展的精髓,并且还应当对当前的传统文化积极创新,更上时代的发展,彰显出价值。促进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之间的整合发展是身为新时代的教育者应当关注的主要问题。

1.传统文化的概念与意义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主要瑰宝,具有较强的思想火花与浓厚文化的沉淀,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当中的融入,可以逐渐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融入,并且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与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与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在社会的实践发展中全面完善自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教学中的落实是当前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2.高职德育工作的特点与现状

2.1 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价值观呈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以往的院校认为德育工作的发展是最基本的创建,是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出优秀人才,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的主要场所。当前学校中存在的主要情况就是“学风败坏,学术抄袭,为达目的不责手段,存在报复性的危害行为”。德育工作的开展与效果受到了网络社交以及家庭背景的影响,大部分的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以班级为单位的学习行为,学生缺少集体观念以及奉献精神。在大学阶段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并且还应当感受艺术的氛围,思想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关键的就是应当具备充足的集体概念。如果当前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存在消极因素,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开展。

2.2 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困难。德育主要就是以传统道德为评判的基本标准,并且教会学生应当怎样做人做事。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得到了完善,全球化的程度在不断的加深,中西方文化之间整合,这样不仅全面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并且也抹去了我国当前优秀的传统文化或者传统性的生活方式以及习惯。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就是让学生确定知识,进而结合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创新。还有很多的情况是,班主任会用自身的道德价值观来教育学生,忽略了学生真正的需求,这样的方式很难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内心,从而导致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没有真正的了解道德素养,更无法让给学生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从而让德育工作得不到实践。网络道德教育中行为德育是德育工作全新的教育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上一些相关的信息发表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但很多的教师还没有让利用网络方式来开展德育教育,仍然进行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此同时,德育工作还得不到实践,不能从根本上了解德育的主要内容,导致学生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认为德育工作知识一种形式。

3.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中融入存在的问题

3.1 缺少主动性。在全球化发展不断推进的阶段,更多的外来文化在不断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学生的德育教育由此也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应当积极吸收国画的优秀文化,促进开放的发展步伐,并且还应当强化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但从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来看,传统文化的传播交流的主动性相对缺乏,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能令人满意。高校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宣传工作相对缺乏,并没有形成较好的德育教学氛围。当前,学生缺少传统文化的认知是主要的问题,学生并不熟悉孔孟之道,并且对董仲舒的思想也难以深入理解。

3.2 重视程度偏低。当前部分的教育工作者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够,在实际工作当中,许多的传统文化课程已经被科技化以及机械化的课程所取代。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我国的传统文化难以渗透到德育教育中。因此高校教师应当全面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积淀以及文化修养,提升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在教学中不仅要传道授业,并且还应当做好学生的榜样,让学生从教师的自身行为当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3 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较低。当前学生的物质环境十分的丰富,精神环境虽然缤纷,但是实际上贫乏。首先,优秀的物质生活直接腐蚀了学生的思想信仰。大部分的学生都属于独生子女,并且在家庭中都是掌上明珠,并没有受到过挫折教育;在学校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对其他方面的关注极少,从而导致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严重缺失。由于社会当中存在较多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带来严重的影响,部分学生失去了内心的纯真、善良等价值,只是盲目的追寻利益相关的发展事物。

4.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高职院校德育创建的价值

4.1 促进高职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促进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精神气质等全部释放,影响学生的性格与思想品质,让学生全面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修身、齐家、治国的理想报复,并且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素养与道德品质,满足当前高职德育教育与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4.2 促进高职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提升。传统文化当中,倡导胸怀大志、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在高职德育当中的融入,可以让学生全面感受先人的品质,并且在强烈的氛围影响下使学生积极钻研、勇敢探索,形成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4.3 促进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提升。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全面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还可以感受到先古的思想精华,在文化感染当中学会做人、学会为人处世,保证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逐渐提升让提升学生自身的智慧与综合素质,并且在日后的职业规划当综合运用全新的姿态开启职业奋斗的发展目标。

5.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高职院校德育构建研究

5.1 运用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我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底蕴十分的丰富,并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民族精神以及道德观念的全面发展。从传统文化当中取其精华,吸取营养,让高职阶段的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我国民族优秀道德观念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并且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结晶,是当前高职阶段学习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促进传统文化在德育之间的融入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不仅如此,传统文化在德育当中的融入可以促进学生对民族美德有更全新的认知,唤起学生内心中的道德良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可以感受人生的真谛,形成完善的人格。例如,在进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古文当中孜孜的追求,来彰显对文章当中美的感受。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保证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指导学生运用学习中的辅助工具,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积累,鼓励学生积极感受,促进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发展,掌握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感受。教师还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引导,例如,在进行《西厢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相关信息的搜索,再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视频、图文的播放,当学生在观察完成之后积极思考,增加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

5.2 开展传统文化必修课。促进德育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结合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德育资源更加的丰富,同时还可以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使思政教师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传统文化的形成在中国,但是不仅仅作用在于中国,发展至今,传统文化同时也给外国文化提供了跟多的借鉴,我国传统文化在许多朝代将中华传播在世界各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我国文化在世界的占比虽然很大,但是其中的影响力在减弱,尤其是随美国“三片”的文化渗透,我国传统文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处于销声匿迹的状态。现如今我国正在走向复兴,发展的核心就是文化自信,只有注重创建中注重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才可以更好的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立德树人”可以说是传统精神的主要体现,大学的传统文化教育应当积极改变知识化与泛化的缺陷,将教育的重点落实到核心的教育中,注重经典课程体系的创建,开展传统文化的必修课,保证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全方位的落实。

5.3 传统文化激发思想政治的育人效果。传统文化在思政当中的融入可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当前传统文化思想对于每一位公民来说都可以提升自身的个人修养以及行为意识,进而创建良好的民族心理。如果说在当前的教学中不能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与思政当中的育人影响,全面吸收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的思想精髓,促进思政教育的全新发展高度。结合当前高中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发展情况来看,社会当中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结合儒家的传统文化精髓来看,思政教育发展了全面的改变。所以说,当前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坚持育人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促进传统文化在课堂当中的有效融入,激发学生的全新认知,全面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发展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理念。教师还应当格外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因为只有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可以更好的教育学生。尤其是在涉及到古代文学作品要求时,教师应当先促进自身的完善,在取用自己的言行要求学生。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关作品的教学,教师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的要求自己,才可以成为学生的地暗访,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知。

5.4 运用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我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底蕴十分的丰富,并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民族精神以及道德观念的全面发展。从传统文化当中取其精华,吸取营养,让高中阶段的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我国民族优秀道德观念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并且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结晶,是当前高中阶段学习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促进传统文化在思政之间的融入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不仅如此,传统文化在思政当中的融入可以促进学生对民族美德有更全新的认知,唤起学生内心中的道德良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可以感受人生的真谛,形成完善的人格。例如,在进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古文当中孜孜的追求,来彰显对文章当中美的感受。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保证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指导学生运用学习中的辅助工具,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积累,鼓励学生积极感受,促进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发展,掌握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感受。教师还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引导,例如,在进行《西厢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相关信息的搜索,再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视频、图文的播放,当学生在观察完成之后积极思考,增加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

5.5 挖掘传统文化当中所蕴含的德育价值。积极做好理论方面的研究,挖掘课堂当中的应用价值。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明发展的主要产物,对于我国日后的健康发展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蕴含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当积极对传统文化进行参考,尤其是在当前全球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当始终坚持自身的发展信仰,不断弘扬与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使传统文化可以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可以使当前的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不仅如此,传统文化还可以有利于课堂的创建,促进传统文化与教材之间的结合不仅可以丰富教学的资源,同时还可以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创建丰富的教材内容,从而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带来正确的指导方向。

5.6 构建多元红色教育体系,创建全方位红色教育生态。红色文化资源是当前对国民进行理想信念、人生价值以及社会化的教育资源。因此,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思政教育实践中应当多元化、广泛的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需要政府、高校以及家庭多元教育的协同努力。首先,发挥政府在红色的文化教育当中的主导作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教育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包含了政府的导向和财政保障以及社会动员的政府对各类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革命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基地应当进行免费开放,尤其是应当整改当前部分馆内市场化经营的发展趋势,保证恢复爱国教育基地的根本;其次,应当彰显出高校在红色教育当中的阵地作用。高校不仅要将红色文化教育引进课堂,同时还应当精心创建多样的实践活动,保证各种的参观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纪念活动、志愿活动积极开展,从而保证学生在教育实践当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年轻人;第三,应当彰显家庭在红色文化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家庭是青少年文化形成的关键,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父母通过陪同子女参观红色文化基地、欣赏红色文化经典,通过实践体验,运用各种红色文化产品对子女进行现代史、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等教育;最后,应当彰显出社区在红色文化教育当中的作用。社区应当积极应用身边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各类活动,并且为辖区的居民创建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彰显出社会的教育功能。

6.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德育资源十分的丰富,其中不仅包含了仁爱理念、爱国主义,还蕴含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思想道德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对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我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较深的德育思想,高校德育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使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浪潮。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