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载体和方法创新研究

2022-11-20 04:09郭立达付翠彦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

郭立达,王 兵,刘 毅,付翠彦

2020 年9 月22 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碳达峰概念的提出,指出了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面对生态型经济发展转型的时代背景,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使命重大。在国家新的政策和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学生要始终坚持国家的政治方针,加强对专业文化课程知识和思政教育的学习,以更加卓越的能力、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具有前瞻性的职业规划投身于国家未来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去,为国家“绿水青山”的美好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课程思政教育融入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必要性

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使得国民对于美好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向往,面对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和严重的空气污染,国民向往绿色宜居生态环境。为了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国民的生活幸福感,高校要加强对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教学力度,提升学生的国家责任感和使命感,使高校培养出来的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能够满足国家对于环境生态保护方面的需求,能够始终坚守环保事业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我国目前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只有始终把生态文明的建设放在重点、突出的地位,并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内容,才能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实施。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目前我国的实际状况下提出的,在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系统深度受损以及资源供应短缺的社会条件下,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障我国的持续发展,提高国民的生活状况,还给地球一片绿水青山。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包括废气、废水、固废等治理技术,同时还涉及环境工程基本设计、环保项目运营等内容,这些都是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基本课程知识。面对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五位一体”建设,只有不断深化思政教育在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才能为“五位一体”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保障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的有效落实。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教材内容和就业规划综合考虑,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达到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需要改善的问题

(一)教材中如何有效地挖掘思政元素

如何挖掘教材中有效的思政元素是目前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专业教师个人的知识掌握和学习方向与思政教育的关联较少,这直接导致他们对于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法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理解缺失,反映在教学中,就是教师只针对教材重点知识进行有效讲解,但是对教材深层的思政素材却讲解甚少。专业教师只有加强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政教育认知水平,同时还要向先进的思政教师去寻求经验,掌握思政教育素材的挖掘办法和有效教学方法,才能在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上高效融入思政教育。

(二)如何将挖掘到的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

由于专业课程教师缺乏思政教育的能力,多数专业教师经常将教材中提炼出来的思政知识点与理论进行生搬硬套式的教学,这种不符合学生思维逻辑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思政教育的高效开展。而想要实现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则需要专业教师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将专业知识与思政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实现在无形中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目的。

(三)如何制定有效的课程思政效果评价机制

有效的考核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学习状况,还能够让教师了解到自己教学的成效。在环境工程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制定完善的思政效果评价,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明确思政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有利于教师根据反馈结果有针对性地深化思政教学。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一套完善的思政课程效果评价机制,这需要引起各大高校的重视,要积极探索新的思政教育评价机制,去不断完善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学习内容。

三、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专业课程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

首先,教师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领导者,对实现思政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只有切实提高专业课程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教育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所以,这就要求高校要以教育部制定的文件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专业课程教师的思政教育培训,确保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与专业知识技能相匹配,在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政教育能力相辅相成的作用下,加强学生专业课程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其次,教师要加强对自身教育能力的建设,通过多样的渠道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通过研读国家的相关教育文件去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良好的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教师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模式,摸索适合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才能以更好的思路去帮助学生在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塑造良好的道德品格,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革新思政教学理念,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教师进行有效思政教育的基础,就是在讲解专业课程时,要根据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的特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深度研读教材内容,不断挖掘和提炼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结合思政元素去合理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来促进思政教育在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中的深度融合。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中包含的内容较多,有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环境噪声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等各方面内容,所涉及的专业性较强,这对于教师专业技能和思政教育教学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只有在两者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下,才能将思政教育始终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实现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思政教育与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有机结合的过程中,通过对思政元素的提炼,可以揭示出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思想价值和高度的精神内涵。在这些丰富的社会精神内核指引下,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的社会理念、务实严谨的职业理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等。在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中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可以丰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延伸专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使课程内容更加饱满,还可以升华学生的情感,达到无形中提高学生道德情操的目的。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作为理工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帮助学生加强对自身专业能力的自信,并且始终坚持行业要求准则,在自身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去探索更高层次的学科知识,在不停追求真理、超越自身的学习理念下实现自身的理想和抱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文明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进行环境工程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时,教师要结合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思政教学的相关文献资料和实操案例,向学生展示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在社会生态防护中的应用。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的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来拉近环境工程专业学科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积极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

(三)开展多样化的思政教学方法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要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合理设计、优化课堂模式,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创新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课堂讲授教学作为高校开展教学最为常用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最为高效的教学方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大限度地发挥课堂的有效性,是目前高校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许多高校教师经过大量的实验和实践验证了公众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的作用,根据教师的反馈,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进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时,要吸取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加强对互联网上有效资源的利用,同时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去进行辅助教学,以弥补传统单一的授课式的教学限制,不断丰富学生的教学感知,拓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另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环境工程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支撑”等选题,让学生自主去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并将有用的资料通过归纳进行有效整合,以文档的形式发送到班级群或者云文档中,在课上让学生进行分析、交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多样化、信息化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进行资料收集过程中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认识,养成知识获取、整理和分析的综合能力,这有助于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最终实现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目的。

(四)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有着直接影响。目前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教材更新较慢,对于此,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与时俱进,结合互联网上先进教学资源和最新技术研究,来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实现当代教育背景下对教师的高标准教学要求。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强化教学手段,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不断思考和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在教学中积极吸收先进教师的优秀经验,去完善自身教学能力,不断借助新的教学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去辅助教学,合理延伸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达到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

(五)建立完善的思政教育评价考核机制

考核机制作为一种以责任为基础、以目标为导向的行政机关绩效动力机制,能够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检测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并利用奖惩制度激发行政人员的内在潜力。机制实施过程中,对人员的积极行为进行奖励,对消极行为进行惩处,可以促进行政机关内部不断改进自身、加强管理,形成勇创佳绩的良好工作氛围。鉴于此,在高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思政教育评价考核机制,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匡正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课程思政的学习中去。在建立思政教育考核评价机制时,高校要考虑建立的机制能满足系统性、长期性、人性化等特点,要能够随着专业课程的改革去进行有效的升级和优化,能够满足不同时期的学生需求。课程思政考核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公平、公正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状况给予全面的评价,正面、积极的鼓励让学生能够带着更大的自信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建立完善的思政教育考核机制只是基础,其次是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强调学生的制度和规则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考核的全过程中,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有效地改进和加强。考核能够实现师生间的教学相长,既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又能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线上评价,让学生能够及时得到教师的反馈,实现双方的良好沟通和及时的双向评价,使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专业教师还要注重评价的公平性,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充分实现考核的公平、公正。

(六)注重专业特色,提倡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保理念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这对于落实我国的基本政策、建设生态社会有着积极作用,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对于宣传环保理念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在高校内宣传环保理念,有利于促进学校学生养成环保习惯,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始终坚持环保理念,并以自身良好的品质去影响身边的人,这对形成全民环保意识有着积极意义。专业教师在对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进行讲解时,可以为学生创建“生态校园,从我做起”的活动,鼓励学生去进行环保意识的宣传,引导学生去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的资料,让他们通过资料整合、分析和学习,去设计与生态校园相关的环保海报,在校园内进行招贴,促使环保意识能够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去查阅我国现阶段发布的相关环保政策,以了解我国生态社会的发展方向,在了解我国相关政策和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能够带着使命感投入到环境工程技术的专业课程中去,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致力于为国家环保事业贡献自身的力量。

(七)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的全过程

社会时代要求的生态文明转型,指引着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方向。我国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布有着深刻的联系。在进行课程专业思政的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结合在一起,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进行渗透,以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的紧密结合。高校学生的培养不应该是以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基础进行评定,而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进行成绩衡量,只有加强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培养,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正确指导学生以优越的能力和高尚的品格去服务社会,并能够根据国家的政策方向和要求去开展工作和学习,从而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稳定的过程。这需要专业课程教师加强对思政教育的重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并结合我国的相关政策,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试析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油田开发后期的采油工程技术应用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西南石油大学获批第2个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