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研究生课程育人体系建设反思与改进

2022-11-20 04:09周正嵩李发忠钟勇为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研究生思政

周正嵩,梁 浩,李发忠,钟勇为

一、问题提出

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育人,为谁育人、育什么样的人、怎样育人。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三全育人”是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传授知识的创新型载体平台,对于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三全育人”,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3]

近年来,国内高校非常重视课程育人工作,上海市较早提出了“课程思政”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上海多所高校纷纷进行课程改革。一方面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超级大课堂”。[4]另一方面开发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通识课程改革方面,推出“中国系列”课程,如上海大学的“大国方略”、复旦大学的“治国理政”和同济大学的“中国道路”等课程;在专业课改革方面,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了“德育实践专业课程”重点项目建设,将医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5]上海外国语学院开设了“中外时文选读”课程,将外语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6]上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具体做法不同,但都强调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建立课程育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

国外高校也很重视课程育人工作,新加坡的部分高校也秉持全学科、全课程育人理念。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设置了3 类思想政治教育性质的课程,第一类是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如“道德哲学”、“道德哲学问题”等,系统讲授道德的基本原理和道德相关问题。第二类是渗透在其他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如法律系开设的“新加坡法律制度和宪法法律”课程,政治科学系开设的“新加坡政府与政治”课程,社会学系开设的“新加坡社会”课程等。第三类是寓于通识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个人品质、智慧和领导能力。[7]

审视现有相关研究,虽然国内外高校都非常重视课程育人工作,但是现有的课程育人体系建设缺乏对研究生课程育人体系的深入揭示和系统研讨。目前,国内外高校的课程育人改革主要集中在单门课程的思政建设与改革,同时也没有针对研究生教育特点而提出与之对应的课程育人体系。因此,现有的课程育人体系还不能满足“三全育人”理念下的课程育人要求。

本文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探讨研究生课程的育人功能,分析研究生课程育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设难点,进而探寻相关应对策略。

二、“三全育人”理念下研究生课程育人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许多高校正在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深入推进研究生课程建设,对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比如,思政课程改革、专业课加入思政元素及授课形式的改革等,但仍存在一些明显不足。

(一)尚未形成系统化的课程育人实践方案

近年来,各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践工作,研究生课程建设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许多学校陆续出台了研究生课程改革方案或管理制度,投入经费设立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比如浙江大学的“核心课程”“示范课程”建设,北京理工大学的“重点骨干课程建设计划”,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等。[8]这些项目主要着力于单门课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但是,课程建设重单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优化,忽视了不同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导致课程质量参差不齐,不同课程存在较大差异。高质量的课程备受青睐,而质量较弱的课程缺乏进一步提升的动力,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中缺少整体系统的思维训练,课程育人成效不理想,尤其是“三全育人”理念没有体现或者涉及较少,不符合目前的研究生课程育人新形势。

(二)思政课程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教育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只有正确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与学生的变化,才能根据形势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9]从目前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与研究生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为:固定的、模式化的思维造成文件话语、权力话语的滥用,“指令性”的语言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分量。[10]尤其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研究生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对信息的广泛涉猎也带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信息的不对称,讲非所学,学非所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导性、权威性受到挑战。[11]

(三)专业课程讲授内容和社会需求联系不紧密

现阶段的大部分毕业研究生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但知识不全面,没有完全学会主动使用先进的工具和技术解决企业难题,缺少方案设计、过程设计等训练。走向工作岗位后,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欠缺,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12]在我校2020 年召开的研究生座谈会中,有部分学生提出,学校开设的课程绝大多数仅限于理论知识学习,与所进行的科研方向和课题研究关系不大,没有做到“学有所用”,部分课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实践类课程占比小,专门的仪器设备和实务技能操作培训课程少,教授内容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低,不能满足应聘单位的用人需求,对就业存在一定影响;希望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拓展知识面,带动专业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三、“三全育人”理念下研究生课程育人体系建设改进路向

基于国内外高校研究生课程育人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新时期应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建立系统、健全的研究生课程育人体系。课程育人体系包含思政课程改革、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课程平台建设、综合素养和素质拓展课程建设等4 个部分。[13]通过这个4 个部分的建设形成研究生课程思政与研究生专业课程教育的深度融合,从而提高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研究生课堂获得感。

(一)加强思政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

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既要坚定立场,又要因时而动,要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等。因此,在研究生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传播的有机融合。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形成系统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积极推进思政课程全面改革。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引领和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编写思政教学案例,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讲授,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将研究生的思政课程与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让研究生深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提高研究生的政治觉悟,引导他们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自觉自愿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的有用人才。

(二)提升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专业课程学习是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很多专业课程教学重专业知识而轻思想教育,专业课程培养阶段成为思政教育的空白期。在“三全育人”理念下,要实现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必须充分发挥和提升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因此,在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计划方案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引导各学科凝练专业课程教学特色,将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和全球性的实时焦点话题等融入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探索融入研究生科学道德、科研素养、工程伦理和工匠精神等体现研究生德育元素的新形式,明确课程的德育功能;面向研究生课程教学需求,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在线课程建设和案例库建设等,编写出版立足学科前沿的高质量研究生教材,以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形成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

(三)注重实验实践类课程育人实效

针对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实践类课程占比小,专门的仪器设备和实务技能操作培训课程少,专业课教授内容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低等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拓展知识面,带动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为研究生专门增开一批高质量的实验实践类课程,提高研究生仪器设备和实务技能操作的培训力度。整合校内教育资源,与校内机电总厂合作开设企业实践课程,同时在企业实践课程中增加劳动技能、安全生产教育,着力培养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融合创新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完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在理论学习中增加实践课时比例,融入体验式的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参与度,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品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校外教学资源整合,构建校内、外师资力量互补的课程教学队伍,推动企业、行业专家进校授课常态化,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了解社会前沿需求。大力推进科研实践案例教学,扩大案例的教学覆盖范围,引导师生围绕热点问题、重点问题或代表性问题重点研讨,全面提升实践类课程育人实效。

(四)健全综合素养及素质拓展课程体系

高校要深入理解为谁育人和育什么人的问题,面向研究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题”、“习近平有关教育问题的重要论述”、“科技文化”和“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等公共选修课,继续增加、建设一批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认知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课,激发学生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与担当,突出培育学生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把写作与沟通、常规办公软件、通用工程软件等内容纳入选修课程体系,为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做好预备课。

针对现阶段的大部分毕业研究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欠缺,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等问题,增设综合素质拓展环节,拓宽素质类和实践类课程学分获取途径。将研究生参加国家级、省级的创新实践赛事,参加社会认可程度高的各类职业技能型资格考试,参加支教、扶贫或科技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短期公益劳动或其他志愿服务活动、赴境外科研学习交流(3 个月以上)等纳入素质拓展学分的认定途径,鼓励学生多学专业以外的知识。引导广大研究生积极应对国家经济需求,投身社会发展,拓宽社会视野,进一步提升在校研究生的学习获得感,增强研究生的职场竞争力和社会贡献力。

四、影响研究生课程育人体系建设的“梗阻点”及其化解之策

真正的课程体系变革意味着进行一场课程文化革新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再分配,必然会受到资源、主体和文化等方面的羁绊甚至阻抗。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中梗阻”作为我国高校为确保和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在构建结构完整、体制化的制度体系过程中出现的保障举措落地难、保障成效低下的症候,它大致分为功能性“梗阻”、联结性“梗阻”和信息性“梗阻”。[14]揭示影响研究生课程育人体系建设的“梗阻点”进而探寻相关化解之策,有助于提升课程育人的实效性。

(一)理念方面

任何改革都离不开理论层面的突破,对于新时代研究生课程育人工作来说,必须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等陈旧落伍的教育理念。这些陈旧的教育理念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致使个别学生三观不正、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罔顾国家与民族的利益,这样的学生能力越强破坏性越大。

在“三全育人”理念引领下,一是通过加强研究生课程质量考核与评价等措施扭转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理念,将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作为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教学质量排名靠前的课程在各类优秀课程建设中予以优先支持,如评选为校级以上优秀课程,给予建设经费资助,年底工作量给予奖励计算;教学质量排名靠后的课程及时改换任课教师或取消该门课程。二是重点加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加大精品课程、教材和教学案例等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以点带面,促进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加强实验实践类课程建设,为研究生专门开设一批高质量的实验实践类课程,注重研究生仪器设备和实务技能操作的培训;课程学习中增加实践课时比例,融入体验式的教学活动。三是改进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摒除单一传统的考试方式,积极推进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支持教学方式创新改革,倡导运用综合考核方式,加强课程的过程考核比重,平时成绩不低于30%,在课程大纲中明确过程考核内容和方法,切实提高课程育人成效。

(二)制度方面

制度规范化管理是提高研究生教学管理水平的前提,也是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党和人民对研究生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存在制度不完善、制度建设形式化、制度落实执行不力等情况。比如,认为质量保障主体是研究生院、各专业学院等组织机构而非那些师生,实践中部分政策制度缺乏对导师及研究生特点的关注,忽视师生的利益诉求、心理需求与价值倾向(尤其是研究生作为质量保证主体的身份常常被忽略,其话语权明显缺失),进而导致师生被动参与、非实质化参与相关培养质量保障行动。致使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过分倚重研究生管理部门和学院领导,忽视激发校内师生和导师的参与积极性,最终造成此类行动未能有效统筹各方力量而成效平平。[15]

在“三全育人”理念引领下,修订完善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加强教学管理规范,强化课程考核要求和检查评价结果应用,每门研究生课程都应承担起育人功能。通过开展教育督导随机听课制度、校院二级领导全覆盖听课、同行专家及研究生评教制度等,加强教学过程和课程考核方式评价,考评的结果作为课程评优和整改的重要依据,促进任课教师课程育人的主动性与责任感的提升。在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中明确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建设目标。在精品课程立项评选中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强化精品课程育人示范作用。

(三)文化方面

研究生课程改革建设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通过历史积淀、自身创造和外部环境影响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体现了全体研究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内容,是一个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个性化表达和集中体现。以论文数量和科研经费为核心的考核体系使得很多老师在研究生课程育人中存在忽视传统文化传承、科技文化弘扬、创新实践文化培养和国际视野欠缺等问题。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培养的研究生缺乏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归属感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使命感,在物质利益的诱惑面前难以坚守本心。

在“三全育人”新形势下,构建以教学为本、科研为轴、服务为辅的研究生课程文化氛围。一是思政课程文化建设,在讲授思政课普遍内容的同时,注重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精神、大学校训等结合起来,向学生传递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二是专业课程思政文化建设,将科技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追求融入各专业课程中,使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频共振,形成协同效应。三是创新实践文化培养,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形成科创赛事创新氛围,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四是增加研究生国际视野,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出国交流学习,以研究生公共英语必修课程为依托,举办“研究生模拟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大赛”,为在校中外研究生搭建一个共同研讨、同台竞技、跨文化交流的学术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五、结论

研究生培养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于一体,在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处于无可替代的地位。本文围绕“课程育人”根本任务:为谁育人、育什么样的人、怎样育人的核心问题,对“三全育人”理念下的研究生课程育人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讨,提出了“三全育人”理念下研究生课程建设改进路向,从理念、制度和文化3 个层面分析了影响研究生课程建设优化的“梗阻点”,并结合江苏大学实际情况,从理念、制度和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保障课程育人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研究生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