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本求真
——儿童生活美术教育实践研究

2022-11-21 04:28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城南中心小学李苗苗
亚太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本真美术课堂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城南中心小学 李苗苗

伴随新课程改革,小学美术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传统美术教学模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更偏向于传授成人化和技能化的美术知识,显得死板沉闷。传统教学存在“美术是照葫芦画瓢”的错误思想,忽视了小学生的学科素养,对学生的本真教育缺失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本真课堂主要围绕在课堂学习时,提倡师生的全心投入课堂,坚持“真教、真学、真发展”的教学目标,追求美术课堂回归真实、朴实、扎实的本色,在课堂中绽放纯真的笑脸,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师注重立本求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的各环节都引起重视,从而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内涵,实现美术课堂本真教学目标。

一、本真的内涵与发展

(一)本真的内涵

现阶段,大力度倡导“回归本真”的话题,教育教学更加注重本真教育。本真需要联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这里的“本”泛指事物的本质、万物生长的根基,“真”指的是运行的真气和万物发展的生长规律,“本”与“真”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顾名思义,“本真”其实是在外界压力下,仍然能够保持自身由心底给出的原始属性,坚守本质,不人云亦云,做真实的自我,彰显个人魅力。

(二)本真的发展

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本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灵活多样的,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如果不接受任何教育,结合他们的天性任其发挥、自由创造美术作品,这应当是最纯粹、最本真的。但是在实际小学美术教学中,如果只任其天性发挥,忽视美术知识、技巧及审美的培养,会造成矫枉过正,无法真正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在保留学生本真状态的前提下,赋予他们更多的社会性,将学生从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不仅要保护和尊重学生的天性,还要深度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才是回归本真的更好发展。

二、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现状

(一)对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误解

现实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美术教学是存在误解的,尤其是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会画画,为他们报美术兴趣班,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有一个爱好和特长,成为一名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却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美术不仅是一门课程,也不仅是一种技能,而是艺术。如果学生都在一种偏念下学习美术,可能掌握了美术的绘画、方法和理念,但是达不到美术的艺术性,这也是艺术家与普通画匠最大的区别。在教学过程中,看图片或实物进行临摹,或跟着教师的示范作画,这种形式是传统美术教学的常态形式。虽然许多人听说过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但毕竟画鸡蛋只是基本功,而《哈默手稿》《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这些才是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

(二)小学美术教育评价单调

在小学美术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强烈的影响力,而评价过于单调和严厉,会使学生的想象力受到一定限制。小学生年龄尚小,缺乏经验,如果要求他们用专业角度去解读作品,想必是天方夜谭、难以实现的。小学生是具备绘画天赋的,在学习绘画方法和技能方面掌握速度非常快,但这只能说明他们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并不代表学生在绘画上能够有出色的成绩或造化。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关注点放在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上,而不是一味学习理论知识和模仿式学习,在学习中培养他们发现美的感知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敢于尝试和创新。教师在教学评价上要灵活多元,积极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提倡学生自我发挥,在原创作品中体现学生的本真。教师评价不要仅限于美术作品表面,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创作想法,结合创意、技巧、色彩等多方面评价学生作品,并利用班级优化大师中的奖励机制,给学生不同分值的奖励。

三、立本求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相关策略

(一)回归生活本真

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小学美术教学不能闭门造车,教师要多加引导学生的美术思维,让他们善于用本真的目光去感知生活的细节,用学生的内心去真实体验,用学生自己的方式挥洒属于自己的生活,要让学生理解在生活中学习美术比在美术作品中学习美术更加重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事物,积极培育小学生美术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美术修养的基础,对学生日后发展具有很大帮助,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正确认识学生思维发展和自然成长规律,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授课方式进行美术教学,推翻死板的教学理念,让教学内容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大胆尝试新思想、新创意,“走出课堂,体验美好”。知识不仅仅源于课本,生活中有很多知识更值得人们学习,这些知识都是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生活能够让一个人快速成长,只有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才能使一个人变得充实饱满,更加有深度有内涵。

例如,在校园中种植着很多盆栽绿植,还有假山造景里面有各式各样的金鱼游来游去,池塘里绽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美不胜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带领学生在学校鱼池边进行观察,而不是先为学生示范绘画步骤,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绘画。通过让学生耐心观察,从中找到绘画的感觉,池塘中绽放的花朵和欢快的金鱼,学生通过自己的感触进行绘画,教师再进行及时指导。有的学生无从下笔难以体会,教师还可以进行单独的引导,以此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受,领悟金鱼的画法,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赏能力,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强化对美术知识的认知。

(二)找回童真趣味

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童真童趣进行教学。小学生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纯真是美术作品最为可贵的品质。小学美术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龄特征和兴趣喜好重新制定教学目标,将目光锁定于学生兴趣喜好、个性发展、思维创造以及学习习惯,在绘画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给学生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标新立异和异想天开,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释放自我。

例如,在对大自然进行描写的教学中,教师布置的课上作业是画一个太阳,许多学生在作画中不着重点,在追求太阳的“圆”与“不圆”,这样的比较是没有必要的。学生在作画时借助胶带纸的圆圈印照在纸上画一个圆,这样就是太阳了吗?这样做固然浅显,也体现不出来学生的水平,但是教师更多时候在教学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教学也就由此偏离了轨道,把提升学生想象力变成了完成作业。再比如,之后的教学内容“我们最爱的老师”,对于自己最喜欢的人物进行描述,学生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学生画得怎么样暂且搁置不谈,重要的是学生对于自己想法的表现程度达到了多少,由于表达方式和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如何表达、怎样表达更好、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主动思考,这才是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该追求的。

(三)挖掘创造潜能

创造力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用自己的所见所想创造出超乎他人想象的新东西,与一个人的日常观察、感悟、积累有着密切联系。生动有趣的美术活动能触发学生内心的创造力萌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多观察,用简笔画或速写的方式记录生活中有趣的事物,进行美术创作时就可以在日常积累的造型基础上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作品,这也是美术艺术永恒的追求。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和高度,激活学生的潜能,同时也是保护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在学习“瓢虫的花衣裳”这一节内容时,主要知识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学习后能够熟悉瓢虫的结构特点,并能够利用绘画以及剪贴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谈话的方式导入即将要学的课程:“老师今天发现同学们穿的衣服非常漂亮,五颜六色,特别好看,每个人都有一颗爱美之心,那小动物也一样。”这时学生会很好奇,什么小动物爱美呢?学生认真思考,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谜语让学生猜一猜:“身体半圆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爱它,捕虫最有名。”学生很聪明,很快就猜出来是“七星瓢虫”。教师首先借助现代化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演示七星瓢虫的整体结构,学生熟知后从不同角度观察它们的花衣裳有哪些不同,并且共同参与讨论。接下来,教师为学生演示剪贴、绘画、装饰花纹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技巧和方法,教师可以进一步做知识延伸,为学生布置课下作业,要求学生从生活中搜集材料,发挥想象力,制作出不一样风格的七星瓢虫,如橡皮泥、废旧物品、树叶等,促使学生开动脑筋,为小动物设计漂亮衣裳。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品鉴事物的好与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利用生活中搜集的材料进行二次创作,也使学生在极大程度上拓宽了思维空间,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尊重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特有的个性。教师应该抓住每个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其独特的个性因势利导。美术作品的背后是学生对事物独特的理解,也是他们情绪在作品中的投射。面对学生作品时,教师要秉持欣赏的态度,认真倾听他们对作品的表述,往往看似凌乱的线条后面,隐藏着儿童有趣的想法及充满个性的创作手法。美的认定本就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师只是学生艺术道路的引路人,因此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用真诚的赞许和启发性的鼓励,才能激发他们最本真的创作表现。

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村庄”这节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美丽村庄的印象,选择用绘画的方式完成一幅美丽的小村庄作品。许多学生都选择用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半圆形等图形来组合成一栋栋房子,并运用丰富的色彩来表现色彩斑斓的村庄。但是,有一个小男生先用水笔勾画了一些房子,然后用黑色的水笔将整幅画面乱涂一气,涂了半天觉得不够黑,还把水彩笔的芯拔了出来,把整个画面全部都涂抹成黑色,除了黑什么也看不见了。同学们看了他的画都开始笑话他,笔者也很好奇地问他:“你不是已经画了几栋房子,怎么又把它们全都涂成黑色?”小男孩看着我认真地说:“我画的是天黑时的小村庄,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我说:“不是有路灯吗?”他说:“村里停电了,路灯都不亮。”“天上有星星、月亮,也会照亮村庄。”他继续说:“我去乡下外婆家的时候,停电了到处黑乎乎的,天上也没有星星、月亮,妈妈说是都被乌云遮住了。”如果没有倾听他的一番讲述,笔者一定会认为他在恶搞,但听完他对画作的介绍后,笔者重新审视了这幅画,觉得这个孩子非常善于观察,他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创作。于是在讲评环节,特意表扬他善于观察并能用画笔记录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手法。同时给予他一些建议,虽然是画黑夜停电的村庄,如果从每户人家的窗口透出一些暖色的烛光,照亮一部分的房子,整幅画就有了明暗对比,既能展示黑夜小村庄停电时的样子,也可以依稀地看到房子的模样,这幅画就会非常出彩,孩子听了点评和建议后笑着点头,相信他一定会越画越好。

小学美术课堂追求的是真实、童趣、创造、个性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切实贯彻教学过程中学生本位的思想,落实立本求真的教学理念,以此实现美术课堂回归生活、回归童真、回归创造。

猜你喜欢
本真美术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本真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论贾宝玉之本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