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让写话灵动的沃土
——绘本在小学写话教学中的应用

2022-11-21 04:28福建省福安市甘棠中心小学
亚太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约瑟图画绘本

福建省福安市甘棠中心小学 郭 晓

低年级学生在写作这块沃土上,刚刚迈开稚嫩的脚步准备前行,写话时常常觉得无从下笔。要想激发他们对写话的兴趣,拓宽其写话的思路,点燃写话的思维火花,可以从绘本入手。因为绘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写话资源,只要开发这些资源并加以利用,如运用绘本的图画美、故事美、情感美等特点,就可以赋予低年级学生新鲜的写话活力,让绘本成为激发学生写话热情、提高学生写话能力、实现轻松写话的“沃土”。

一、读绘本,让表达情动辞发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即学生为之苦恼的“写什么”,写话没有素材,就犹如做饭没有米,即使拥有再高超的写作技巧也无济于事。如今,“米”已经来到了学生身边,就是学生捧在手里的绘本。绘本是少年儿童第一次阅读时接触到的媒介,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本课外阅读的书籍类型。

绘本一般以童年为主要题材,以爱、率真、自然为主旨,其语言简洁、优美,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其画面或诙谐,或亮丽,或引人深思。从封面到封底,学生在绘本中都可以体会到每一个画面的背景、色彩和线条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注意到绘本中每一个细微而蕴含深意的细节。通过这些精美、色彩艳丽的图画,可以直观生动地感受到故事信息。绘本的图画是可以读的,那些美丽的画面和简单的文字背后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想象,故事显得意味深长。

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性比较强,整体较为幽默有趣。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时,有一只肚子饿得慌的狐狸跟踪她,想方设法地要将她吃掉,然而母鸡萝丝却平平安安地走过了院子、池塘、干草堆、磨坊、篱笆、蜜蜂房等,狐狸的每次行动都以失败告终。教师可以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感受讲述这个故事,用动作、神态辅助语言,通过娓娓动听的讲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与学生一同观察图画,启发联想,猜测情节的发展,一同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调动各种感官丰富故事的内涵。学生陶醉于这些多姿多彩的画面中,痴迷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触动于催人泪下的内涵,他们乐于徜徉在绘本的世界里。美丽又快乐的图文旅行,激发了他们表达的兴趣,引发了他们写话的热情,学生的表达欲望喷薄而出,不再吝啬于“说话”,争先恐后地发言,真正达到了情动辞发,不吐不快的境地。

二、仿绘本,让写话有章可循

对低年级学生而言,仿写是写话学习的必经之路。绘本的语言大多是简练的,其中蕴含着一定的规律。经典风趣的语言,反复的结构,是学生仿说仿写的有效媒介。在仿说仿写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探索作家笔下描绘的世界,运用积累的语言,迁移绘本中的精彩表达方式。

例如,在阅读完绘本《姥姥去了遥远的地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年四季里,小兔子和姥姥还会做些什么呢?”并要求学生仿照绘本中的句式说一说、写一写。“春天,我们一起采蘑菇。”“秋天,我们一起拔萝卜。”再提出问题“那么节日里,小兔子和姥姥又会做什么呢?”引导学生拓宽思路,“春节,我们一起包饺子。”“中秋节,我们一起赏月”……

又如,绘本《我爸爸》通过孩子夸张的幻想塑造了一个让人笑破肚皮的爸爸形象,“我爸爸像大树一样高大,有时又像毛毛熊一样柔软。”其中运用了大量“像……一样……,又像……一样……”的比喻句,描写了爸爸的特点。这些比喻句的句式较为简单,更便于低年级的学生理解和模仿。在阅读绘本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悟小结出写作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的句式表达对爸爸的喜爱、赞美的,并以此为基础,联系自己的生活,模仿句式进行写话练习,写一写自己最熟悉的爸爸。想象的闸门一经打开,有趣的文字就会从笔下喷涌而出:“我爸爸像超人一样厉害,有时又像兔一样温柔。”“我爸爸像台灯一样温暖,有时又像小鸟一样自由。”“我爸爸的胡须像刺猬的刺一样扎人,他吃起东西来像饥饿的老鹰,又像下山的猛虎。”……在学生的创作中,爸爸的形象既伟大又可爱。

这些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绘本,或句式精美,或结构精巧,或表现手法独特。将绘本阅读与写话训练充分结合,把握契机,适时适量地进行模仿,在潜移默化中,学生自然而然就习得了优美的语言,实现了由模仿到独立写作的过程。

三、猜绘本,让写话天马行空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绘本故事一个突出的特点。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好奇心较强,情绪容易被感染,教师在绘本阅读时可以以读过的文本为载体,故意隐去部分内容,引导学生猜想各种可能性,或自由发挥,或图片提示。绘本故事创设的悬疑,令学生积极地参与猜测,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猜中故事的情节。

例如,绘本《苏菲生气了》中用了“竖起的头发、狮子、火”等形象,表现苏菲的愤怒。苏菲真的生起气来会怎样呢?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跟着紧张起来,内心在揣度、在猜测,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编织故事。“当苏菲真的生起气来,就像一座火山爆发了!她气呼呼地冲进自己的房间,砰地一声关上门。她在里面尖叫,乱扔东西。苏菲生气极了!”“当苏菲真的生起气来,可能会离家出走,离开这个让她伤心的家,离开让她生气的妈妈和姐姐。”……

想象创作,天马行空,猜写结合,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写话的难度也降低了,枯燥的写话过程也变得兴趣盎然。

四、补白绘本,让写话夯实丰厚

许多绘本在画面的安排或者语言的描述中,都留下了一些“空白”。这些留白可以引发学生产生兴趣去想象、去创造。善于抓住绘本的留白之处,引导学生仔细读好图,教会他们观察图,挥动自己想象的翅膀,将绘本画面及内容进行补白,将其变成一个具体丰厚且生动表达的绘本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话能力。

(一)补在文字设疑处

绘本作者常在一些故事的关键点,设一些小疑问,以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用适当的停顿给予读者想象的空间,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例如,绘本《逃家小兔》中,描写了一只想离开妈妈去外面世界走走的调皮的小兔子,它跟妈妈用语言玩捉迷藏,说自己要逃走,要变成小鳟鱼,此时,兔妈妈会变成什么找到小兔呢?这个设疑让学生脑洞大开,想象这只逃家小兔变成各式各样的东西,而兔妈妈也变成相应的物体找到小兔子。巧妙的设疑引发了学生无限的遐想,新版本《逃家小兔》就这样在学生的奇思妙想中诞生了。

“如果你来追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蚯蚓,钻进泥土里。”

“如果你变成小蚯蚓,”妈妈说,“我就变成黑黑的泥土,时刻拥抱着你。”

“如果你变成泥土,”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蜜蜂,藏到花丛中。”

“如果你变成小蜜蜂,”妈妈说,“我就变成养蜂的人,好让你飞回家。”

……

(二)补在图画留白处

绘本的图画就像是一座桥,连接着文本内容和读者的内心。它们是延展、跳跃的,能指引学生入情入境,里面蕴含了文字故事没有表达出来的语意,这是绘本图画所富有的空白。它们给学生预留了想象的空间,可以引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在绘本写话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配图,运用图画的张力,展开丰富的想象,补全画面留白,通过鲜活的文字使画面灵动立体起来,将原文中未表达的故事补充出来。

例如,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中,小约瑟在井边打水,妈妈突然惊讶地问:“约瑟,你的纽扣呢?”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画面上妈妈、约瑟和妹妹的表情,推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主人公约瑟的心里除了诧异,更多的是伤心,但这是为什么呢?只是因为扣子丢了吗?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站在约瑟的角度去揣摩,并写一写约瑟此时的心理活动。学生议论纷纷,从约瑟是如何弄丢纽扣、是如何想办法寻找的、又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出发,构成了完整的故事情节。

由引导至解读,从中深刻感悟人物表情背后的细节,让有个性地读与有个性地写有效联动。带领学生走进故事情境,在图画“留白”处,让学生停一停,利用图画的留白,学生可以通过想象看到有形图画和无形文字的结合,这种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会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五、续绘本,让写话放飞想象

绘本往往篇幅较短,读完之后,读者还觉得故事有些意犹未尽,让人浮想联翩。有的绘本,会在故事的结尾处留下一条新的线索,这种故事结尾给学生的绘本再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写话情境。学生在阅读绘本故事时,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利用这些素材,能再次创作出曲折生动的情节。

例如,绘本《小老鼠和大老虎》中,小老鼠与大老虎历经波折终于重新成为好朋友后,又来了一个新伙伴,一个更高更壮的家伙——犀牛。“它们三个小伙伴住在了一起,这时又会发生什么新奇的事呢?”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你一言我一语,就可以编织出精彩纷呈的故事。

又如,《鸭子骑车记》绘本最后一句“THE EHD”是结束的意思,但中间却画了一辆红色的拖拉机,鸭子站在拖拉机前面,一只手背在身后,一只手抚摸着下巴。他又会冒出一个什么主意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鸭子还会做些什么挑战自己,周围的人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鸭子最后成功了没有。情节的留白可以引发读者无限的联想,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有了框架依托,就可以水到渠成地构建充满新意和想象力的故事。“鸭子穿上了小朋友们落下的溜冰鞋,在光滑的冰面上旋转跳舞。”“鸭子带着小动物们,驾驶着农场主五颜六色的汽车,奔驰在无边的草原上……”

学生就一幅图、一句话引发无数的联想,续写满足了他们的参与和创造愿望,他们的形象思维被激活了,各种创造性的故事情节、对话不时闪现,写话变得灵动起来,写话的旅程变得轻松且充满了无穷的乐趣。

六、创编绘本,让写话生动有趣

低年级的学生情感丰富,很喜欢涂涂画画,在绘本阅读与写话训练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既话又绘,为学生的写话开辟出一块自由、欢乐的牧场,让学生的思想在这个牧场里自由驰骋。

例如,在学生读完《大树,我饶不了你》这个绘本故事后,教师可请学生想象,当老爷爷砍掉大树后,低头痛哭时,他发现小树枝在春天发芽了,这时他是怎样的心情?他会对小树苗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学生纷纷举起小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绘本故事,把后来发生的事情画下来、写下来。学生拿起手中的笔在纸张上画下、写下自己对文字、对故事的理解,从不同角度思考、观察、体验、创造,进而探索和认知世界,表达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样创造性的编写,培养了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想象创造、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的发展,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丰富的实践活动也是创编绘本的好素材。寒假包括了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教师可鼓励学生以“我的春节”为主题创编绘本。春节时,举国同庆,人人参与,学生深有感触。因此,每个学生创作的绘本内容也都不一样。《过年了》从一家吃团圆饭、父子俩贴对联、好朋友一同放鞭炮等角度展现了学生眼中的春节,内容丰富,颜色鲜艳,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暑假的时候,学生又拿起了画笔,创作出了他们精彩的暑假趣事,有的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旅游的乐趣,有的绘制了自己是怎样变成游泳健将的。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作能力更强了。

绘本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唤起了他们表达的欲望。在绘本的乐园里,学生乐于聆听故事,积累丰富的语言,喜于学习写话。绘本让写话变得生机勃勃,灵动起来。紧扣低年级写话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绘本,用心指导学生观察和体验,通过巧妙地创设写话的情境,将绘本阅读与写话有机地结合,让学生以更宽广的视野,踩着绘本这个坚实的阶梯逐步登上写作的殿堂。

猜你喜欢
约瑟图画绘本
爷爷一定有办法
绘本
绘本
绘本
爷爷一定有办法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