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的中学英语教师教学效能及职业倦怠研究

2022-11-21 04:28沈阳师范大学赵天舒
亚太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学英语职业倦怠双减

沈阳师范大学 赵天舒

“双减”政策下,中学英语教师要适当地对自身的教学设计进行改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同时也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双减”政策带来的挑战,增强自身的教学效能感,防止职业倦怠的发生。学校也要做好教师的管理工作,关爱教师的身心健康,给教师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让教师时刻保持高度的教学热情。

一、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概念及其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

(一)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概念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方面是一般教育效能感,另一方面是个人教学效能感。

一般教育效能感主要是指教师如何看待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如果教师坚定地认为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改变不好的习惯和品行,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那么就可以认为该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较高。反之,若教师内心不认同教育可以塑造学生更好的品行,否定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正面影响,那么该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较低。由此可见,一般教育效能感主要衡量教师对教育功能的肯定程度。

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能否教好学生的主观判断。如果一位教师很肯定地认为自己有能力把教学内容讲解得清晰到位,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地掌握科学知识,同时认为自己也可以在学生生活方面给予正面有效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对自己的教学充满信心,那么就可以认为该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较高。反之,若一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不自信,不认为自己可以教好学生,那么该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则较低。由此可见,个人教学效能感主要衡量的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肯定程度。

(二)教学效能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

1.影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精神态度

如果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较高,说明教师很认可教师工作的意义,对自身的教学能力充满信心,相信自身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成长道路上的消极影响,成就学生日后更好的前程。这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就会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面貌,有助于教师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种种困难,直面工作中的压力。若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较低,则会不断地否定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以消极的态度和精神面貌去面对教学工作,久而久之,教师就会失去职业价值感和成就感。

2.影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主动程度

如果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较高,教师就会相信自己的教学工作可以把学生培养成有用之才,抱着这样的教学信念去教学,教师会不断地督促自己积极地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也会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精进自身的课堂教学,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较低,教师则会看不到教学工作的意义,抱着无意义感去教学,这样教师不仅失去了主动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时间长了,也会产生职业迷茫感和麻木感。

3.影响教师的自我成长和职业发展

具有较高教学效能感的教师,会认为自身的教学活动关系着学生的前途命运,自己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走上更好的人生道路,因此这种教师对教师职业充满了热爱和激情,也具有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会促使教师不断地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教学过程中的缺点,不断改正,确保高质量的课堂。这样教师会在教学工作上不断成长,取得长远良好的职业发展。反之,教师教学效能感较低,则会把教学视为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前途命运没有多大关系,也没有动力去学习和总结,这将会阻碍教师的自我成长和职业发展。

二、职业倦怠的概念及其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是指人由于在工作中长期压力过大、成就感较低或者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认可等因素,从而对所从事的职业产生麻木、厌倦、疲乏、困顿的心理状态。具有职业倦怠心理的人在工作的时候,只是不断机械地重复工作的内容和步骤,缺乏工作的内在驱动力和工作的热情,缺乏职业目标感和意义感,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可度都较低,对身边的人和事都保持麻木冷漠的态度。

(二)职业倦怠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

1.降低教师的教学质量

具有职业倦怠心理的教师,身体和心理都处于疲劳过度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会降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和判断,使教师教学的灵活性变低,也会降低教师对课堂的管理能力,从而造成教学方法选用错误、课堂管理失控等现象。教师只是将教学视为一项机械重复的无意义工作,认为只需要完成教学任务即可,并不在乎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自身教学的情况,因此也不会去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总结,久而久之,教师的教学热情逐渐消耗殆尽,教学质量自然会呈现下降的趋势。

2.造成教师人际关系不和谐

教师具有职业倦怠心理后,会对身边的人和事物都采取漠视的态度。在学生需要心理辅导时,教师会采取麻木不仁的态度,不愿意走入学生群体,也不愿意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会完全失去耐心,甚至使用恶意的言语、粗暴的行为进行教育,这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心理倦怠的教师也疲于和同事、领导进行交流,这会造成教师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3.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具有职业倦怠心理的教师,对外表现为不关心学生的情况,也不关心同事、领导的问候,在工作生活遇到不顺时,容易迁怒他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失去良好的控制能力;对内则表现为自我形象降低,不断否定自身职业的价值,对前途感到迷茫,时常感到无助和孤独。教师长时间沉浸在自我否定、自我怀疑、消极悲观的情绪状态之中,非常容易引发心理疾病,不利于自身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严重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三、教师教学效能感和职业倦怠的关系

教学效能感和职业倦怠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越高,则教师的自我认可度就越高,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越积极主动。反之,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越低,则教师的自我评价、自我认可度也越低,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就越消极负面。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教学效能感和职业倦怠是呈现负相关的关系,教师要提高教学效能感,才可以克服职业倦怠。

四、“双减”政策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双减”政策出台以后,中学生的英语校外培训负担大大减轻,英语的课后作业量也有所减少,从这个层面上看,学生确实实现了英语科目的减负;但是从我国教育的大环境来看,目前英语在高考中仍是重要考查学科,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英语是学生走向世界和提高社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工具,英语科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大多数的英语校外培训机构已经被取缔,中学生学习英语主要依靠学校的英语教学。由此可见,“双减”过后,中学英语的考试难度短期内不会降低,但是学生学习、练习英语的时间和机会却大大减少。这就要求中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仅要注重知识点的讲解,也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加入更多检测练习的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大部分练习活动,从而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量。

中学英语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教师课堂讲解时间和学生练习时间同等重要,两者缺一不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大部分的检测练习,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时间大大缩减了,这对教师的备课能力和教学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双减”政策下教师教学效能下降,职业倦怠增加的原因

(一)教师的工作量增加,工作时长变长

从“双减”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可以看出,中学英语教师的备课难度加大,同时学校增设了课后延时服务,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备课和辅导学生上,增加了教师备课和课后的工作量,以致教师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身心都得不到有效的放松,久而久之,就会增加教师的职业倦怠。

(二)教师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物价也在不断上涨,但是大部分地区学校教师的工资标准都达不到当地的平均水平,加上“双减”过后,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工作,这让不少教师感到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渐渐失去了教学热情和职业盼望,教学效能感渐渐降低,职业倦怠感增加。

(三)学校、家长对教师的期望过大

“双减”政策下,家长把学生学好英语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教师的身上,学校把英语教学创新的重任也全权交给教师,这两者的期望都加大了中学英语教师的工作压力。当教师做出努力但仍然达不到家长和学校的期望时,就会对自身的教学能力产生怀疑,从而降低教学效能。

六、“双减”政策下提高中学英语教师教学效能,减少职业倦怠的策略

中学英语教师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导者,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学校的英语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中学英语教师要提高教学效能,减少职业倦怠,离不开教师自身的身心调节及学校管理的优化。

(一)教师方面

1.教师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双减”政策

中学英语教师要积极转变心态,将“双减”带来的工作挑战看成是自身成长的机遇。在平时的工作中,更加注重时间的分配和精力的管理,提高工作的效率。例如,教师要注重对教学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提高备课和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可以通过旁听优秀英语教师的课堂,多向身边优秀教师学习课堂管理和教学方法,扬长补短,不断反思自身的课堂,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教师要培养兴趣爱好,劳逸结合

中学英语教师的工作比较烦琐,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调节,教师的教学热情就会被慢慢消耗掉。针对这种情况,中学英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让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教师要正确把握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正确认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劳逸结合,才能把教师事业经营得更好。

3.教师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工作的幸福感

教师的工作主要是面对学生和家长、同事和领导,和他们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对教师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可以走进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课后多和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争取家长的合作。在面对同事和领导时,报以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态度,建立和谐友爱的同事关系。

(二)学校方面

1.不断完善校区的管理制度,制定人性化管理标准

学校要积极聆听各位教师的心声,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例如,在考核评级时,应该将教师的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放在首要考量的位置,让教师凭借个人能力晋升,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在制定政策时,注意保护教师的切身利益,同时要建立民主化的管理标准,多寻求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建立平等的沟通制度。

2.定期举办丰富的文娱活动,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

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繁重,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让教师在繁忙之余得到放松。例如,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也可以举办分享会,让教师欢聚一堂,畅所欲言,给教师舒缓压力提供有益的渠道;还可以组织教师寒暑假旅游,让教师在美景中忘却工作的烦恼。学校在举办活动时,要充分尊重教师的意愿,让教师切实感觉到校方的关爱,提高教师的归属感。

3.开设教师专属的心理咨询室,引导教师走出心理困境

在学校开设专门的教师心理咨询室,疏导教师心中的困扰,减轻教师的心理负担,让教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同时学校管理者也要做好教师咨询的保密工作,保护前来咨询的教师的隐私,给教师营造安全舒适的咨询环境,让教师可以没有顾虑地诉说自己的苦恼,从而真正地帮助教师解决心理问题。

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要树立健康平和的职业心态,积极看待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学校要积极做好关爱教师身心健康的工作,保护教师的切身利益,给予教师公平竞争和公平晋升的机会,让教师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只有进行多方面的积极协调,才可以提高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效能,减少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

猜你喜欢
中学英语职业倦怠双减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学会在生活中学英语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英语书面表达教学谈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