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11-21 04:28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思源实验学校克延军
亚太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探究数学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思源实验学校 克延军

探究式教学的重点内容是对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进行提升,同时可以全面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帮助学生在主动探究学习过程中完成思维能力发展目标。同时,教师通过营造多元化的数学教学氛围,可以全面提升探究式教学模式运用效果,帮助学生学会在自主分析的过程中获取相关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理解、运用能力。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的优势特点及基本原则

探究式教学模式运用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主动分析过程中完成学习目标,掌握学习内容。此教学方式具体运用的优势特点比较全面,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分析能力及合作探究意识等多方面综合素养,同时可以在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辅助作用下,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积极性,避免学生出现厌学的问题。将探究式教学模式运用至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原则需要重视以生为本及科学引导的教育理念,通过多角度进行分析,为学生设计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方案,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丰富性特点。

二、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有助于激活学生兴趣,增加学生信心

在被动接收式学习模式之下,初中生仅能够机械化地使用公式,被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整个学习过程中没有一点乐趣,久而久之学生自然难以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而在探究式学习模式之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辅助和引导学生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在教师的鼓励之下学生会保持勇于质疑和探索的状态。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状态,学生在亲身参与的学习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后,就会增加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从而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克服厌学心理。

(二)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

初中阶段的数学难度明显高于小学时期,且此时的数学教材中抽象概念性知识明显增多了。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学生搞清楚这些概念,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极为厌倦。而在探究式学习模式之下,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想象、探究和验证,在信息提炼和加工的过程中突破数学知识重点,化解数学难点,这样就可以有效保证数学教学效果。

(三)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发掘学生潜能

从探究式学习模式分析来看,其拓宽了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同时还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初中生能够从网络、报刊等途径来收集信息,从而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比如,在讲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预习环节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收集轴对称图案、文字、建筑等,这样既可以使得学生在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开阔视野,还能够使得学生在应用知识的时候丰富知识结构。

(四)有助于点燃学生思维,培育创新意识

在以往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之中,教师过于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数学本身就有极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这对于培育学生的思维有着较强的优势。在数学课堂上通过探究式学习模式,既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得学生在思维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性的观点。

三、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探究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一)构建探究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自主思维意识,教师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并以此为学生构建探究情境,让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产生探究欲望,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分析能力的教学目的。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难度,这会降低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程度,拉低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可以尝试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让学生能够从多元化层面理解数学问题,以此简化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同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也了解到,通过不同方式可以解决相同的数学问题,以此了解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体意识。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面对数学问题,较难找到探究的突破口,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学习经验仅停留在认知数学概念的基础上。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数学问题,找出重点部分,让学生进行入手探究,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也能够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充分体会自主探究获取的成就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数学学习信心,掌握更加全面的数学技术理论知识及数学应用方法。

(二)创设探究空间,鼓励自主思考

教师对学生开展数学教学,需要依托数学教材开展,并以此为基础,为学生创设开放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探究空间,从而帮助学生在完善的学习模式中进行主动探索和分析。对此,数学教师应当在进行数学知识探究的过程中,保证学生的探究方向与教材内容保持同步,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拓展和延伸学生数学知识探究范围,使学生在掌握基础性数学知识内容的同时,数学综合学习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突破。此外,教师还可以以教材为基本元素,对探究空间进行拓展,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可以自主探索未知领域,从不同角度了解数学知识。结合主题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相关的探究主题,并以此为依据,让学生结合生活内容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探究,还应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以此让学生逐步认知到知识体系中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通过创设体系化的探究空间得到有效提升,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从而达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的教育目的。

(三)营造探究氛围,提升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属于较为特殊的学习阶段,不仅数学难度较强,而且学生需要面对数学总复习。因此,教师应注重为学生营造探究氛围,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加便利、高效地分析及解决相关数学难题,帮助学生学会灵活合理运用数学知识。对此,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不同角度设计探究教学氛围的营造方法,以此确保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都可以在自身层面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实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根本目标。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将简单的探究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让其在探究中理解基础的数学概念、定理等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深度探究,给学生提出难度相对较大的数学应用问题,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拓展。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知识点内容构建成体系化的问题链,让学生由浅入深逐一探究问题链中的内容,使学生的数学问题理解能力可以通过量的积累,实现质的突破;也可以开阔学生的探究视野,帮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通过探究数学问题,认清数学知识的本质;也可以使学生能够从根本层面提高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能力,让学生的数学分析思考能力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探究方式得到突破性的提升。

(四)落实探究方法,促进知识运用

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它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与学习技能,更要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分析能力,使学生感受其中的规律,这才是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根本要素。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应在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巡视,以便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主要纠正学生的探究方式是否正确,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合理的探究方法,从而能够确保学生在探究此类问题的过程中,都可以顺利进行,进而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应在这一基础上,鼓励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使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在内化及运用方面进行拓展,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效果可以得到层次上的突破。教师也可以在探究性学习环节中,引导学生认知全新的数学概念和法则,鼓励学生结合旧知识点分析新知识,使学生的数学知识迁移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数学例子,并引导学生判断需要思考的内容,使学生通过例子去理解数学概念,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完善的数学探究模式中完成分析能力的发展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与例题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让学生能够从体系化的层面理解数学知识,认知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效果,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激励学生自主分析探究更加全面的数学知识与内容,帮助学生在此过程中完成综合素养的发展目标。

(五)信息探究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在信息技术大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充分结合,可以全面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帮助学生在音、形、影于一体的信息技术背景下,为学生构建信息化数学知识探究背景,在提升学生数学探究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其对数学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将一些代表性、抽象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分解展示,让学生能够从形象化方面,对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理解和认知。再者,教师也可以将数学知识点内容进行分解,并以分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展示,使学生能够从更加细致的角度去理解和体会数学问题,还应在此基础上将数学问题进行串联,让学生主动分析及探究相关数学知识及问题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思维水平。同时,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学习,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运用短视频的方式进行记录,并制作成系统化的短视频合辑,这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评价,对其中的优势内容进行肯定,对其中的不足进行修正,以此在整体层面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也可以将修正过的资料作为复习资料,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复习及巩固效果,帮助学生完成数学学习目标。

(六)开展合作探究,促进理解内涵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合作团队,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完成数学知识探索目标。教师可以采取科学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构建异质化学习小组、同质化学习小组、自愿组合学习小组,通过上述三种模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由于三种不同的组合模式,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让学生开展数学知识的探究,而且由于不同组别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尽相同,在组间开展的探究活动内容也存在差异,异质化小组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低不等,可以形成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共同发展的探究学习状态,也可以促进数学学习能力较弱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突破。首先,就重难点展开讨论。以往的数学教学工作属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生生、师生之间缺少交流和讨论,难以发挥出合作学习的优势。而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本就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的过程,所以学生需要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来分享成功的经验,引导其他学生在自己推导、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解决疑惑,掌握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其次,就开放题型展开讨论。从开放题型来看,其具体条件不确定,结论不唯一,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促使学生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跳脱出来,获得个性化的解决方案,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找到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从而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深层次的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工作开展期间,数学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使得学生在合作交流期间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解决数学问题。同时,也可以在学生自主分析及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影响作用下,帮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较强的积极探索欲望,使其在不断学习和拓展探索过程中完成多元化认知目标,提升综合思维水平,确保初中数学教学得到高效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