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考地理复习当中的应用探索

2022-11-21 04:28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第三中学李静静
亚太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错题整理导图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第三中学 李静静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在高考地理复习课上的复习效果,而想要真正让学生在高考地理复习课上有所收获和提升,思维导图的合理应用至关重要。然而,从现阶段高考地理复习课开展的情况来看,虽然高考地理复习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思维导图在应用期间还是有不少的问题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在高考地理复习课上,对于思维导图的应用关注和重视程度不高,对于该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指导高考地理复习工作的开展缺乏可行的方法作为指导,导致所组织举办的一些高考地理复习活动缺乏成效,完全没有发挥出思维导图在高考地理复习课上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对于思维导图难以有效把握,难以灵活应用思维导图来进行高考地理知识的复习,导致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的应用效果不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复习的效果。面对此种情况,文章从以下方面来进行论述和说明。

一、利用思维导图优化高考地理学科知识的结构

就目前高考地理复习课的开展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高考地理知识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不仅复习的内容缺乏新意,难以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致和动力,同时所采用的复习手段也比较单一无趣,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毫无疑问,这样的高考地理复习是难以帮助学生学好地理这门课程的。而灵活利用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来将一些地理知识点进行整理,并系统、全面地展示出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结构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在复习课上的复习效果。因此,需要教师多尝试借助思维导图来梳理高考地理学科知识的结构。

举例来说,在“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课当中,在课堂复习初期,教师便利用课堂质疑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了“大气的组成成分以及各主要成分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大气各个圈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哪些?”等问题,并让学生试着通过查阅书籍,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解答和处理,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本节课知识的复习中去。随后,教师带领学生一同分析和解读本节课的复习重点,并根据学生的课堂复习情况,为学生出示“某架飞机在高空中飞行,如果保持其飞行高度不变,从南极向赤道飞行,那么,飞行途中所穿越的大气层是什么层?”这样的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复习的知识内容进行解答,从而在解题的过程中对于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层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复习课上对一些重难点知识的学习以及对一些高考题型的解答,指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就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共同制作一个具体的思维导图。同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思维导图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此来提高学生课堂复习的效果。当然,在学生共同制作思维导图期间,为了避免学生出现记忆上的混乱,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不同颜色表示的层级关系突出学生需要记忆的重点,以此来明晰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和框架,减轻学生的记忆负荷,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增强复习课的有效性。

二、利用思维导图做好高考地理课堂复习笔记

在整个高考地理复习课上,利用思维导图做好课堂复习笔记,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画出本节课的主题,并以主题为中心,分散出各大标题以及标题下面的内容,同时还可以巩固学生在复习课堂上的所学。因此,在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考地理复习课期间,还需要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做好高考地理课堂复习笔记的整理工作。

举例来说,在“常见地貌类型”一课的高考地理复习期间,在课堂复习初期,教师利用课件给学生出示了《徐霞客游记》这首词,并让学生从地貌类型入手,相互之间分析和讨论这首词当中所描述的地貌属于什么地貌类型,具有怎样的特点。紧接着,教师向学生分别出示中国岩溶地貌、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分布以及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主要景点分布图,让学生试着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着重对喀斯特地貌作用的岩石可溶性、透水性、水的流动性以及溶蚀性等基本条件进行归纳和整理,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喀斯特地貌。随后,教师让学生利用自主复习的方式对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以及丹霞地貌的内容依次进行复习,并做好随堂笔记。比如,在复习河流地貌的内容时,需要学生将河流地貌的概念、河流地貌的类型和成因以及河流堆积地貌等内容统一进行归纳和整理。最后,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复习的效果,教师还指导学生将随堂笔记上所记录的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加以呈现。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常见地貌类型”一课的内容。当然,教师在借用思维导图来指导学生将随堂笔记上所记录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的同时,还需要向学生强调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随堂笔记整理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对于一些重难点知识,整理笔记时应该在思维导图上将其用其他颜色的字体进行标注,以此来达到提醒学生的目的。

三、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课堂复习参与程度

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思维导图的绘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能够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体现,且无论学生提供的意见对错,都能体现出学生相关知识的积累程度。因此,在整个高考地理复习课上,需要教师选取比较简单的思维导图交由学生进行绘制,从而让学生在具体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提高灵活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举例来说,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在高考地理复习课上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导图的设计可以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着重找寻课本中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或是结合网络上思维导图的应用经验进行思维导图中问题的设计,以此来增强思维导图的应用实效,提高复习的效果。比如,在“人口分布”一课的高考地理复习期间,一方面,教师给学生出示了“在我国所有的省份当中,人口密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的人口比较稠密,而西部地区始终存在地广人稀的局面,那么,下列几个省份当中哪个省份的人口最为稀疏?A.四川;B.山东;C.新疆;D.广西”这样一些历届高考练习题,并让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的“人口分布”知识内容来进行解答,从而在解题的过程中对于“人口分布”的内容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学生在复习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一次具体的思维导图绘制活动。在此次思维导图绘制活动当中,教师让学生先对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知识进行统一的整理和归纳,并根据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动手绘制一个思维导图,并将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展示,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梳理能力。当然,参与思维导图的绘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还能使学生学会在遇到地理问题时能够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解题。毫无疑问,其对于提高学生按照自己的推理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四、利用思维导图着重建立高考地理学科错题集

在高考地理复习课上,帮助学生建立地理错题集,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程度,提高了学生复习的质量和水准,同时,地理错题集的建立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在今后做题的过程中再次出现类似错误,大大提升了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基于此,教师在展开高考地理复习工作期间,需要指导学生对平时做题期间的错题进行整理,利用思维导图来建立高考地理学科错题集。

举例来说,在“人口迁移”一课的高考地理复习期间,为了提高复习的效果,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对这一课的知识点进行了统一化的整理,并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出来,以此来帮助学生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比如,将本节课需要学生复习和记忆的一些重难点知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和归纳,从而帮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关注和重视高考地理学科错题集,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整理册,将做题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的习题严格按照思维导图的层级关系进行整理和归纳,从而在归纳和整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地理认知能力,尽量避免在今后做题的过程中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当然,在学生对错题进行整理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提醒学生把握错题整理的规范性,即严格按照错题的类型、知识点范围以及学科学段进行整理,以此让学生在翻看错题时更加简单、快捷。比如,“北京市常住人口连续几年呈现负增长的趋势,而这种负增长趋势出现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A.严格的人口调控政策;B.全面开放的‘二孩’政策;C.严格的户籍制度;D.环境承载力变小”,很显然,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人口迁移基本原因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对此类错题进行整理和归纳时,可以将其放在“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这一部分。

五、利用思维导图做好课后的反思和总结工作

在高中阶段,为了让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学科复习课上真正发挥其价值和作用,需要教师在正视思维导图对于梳理知识点、优化知识结构方面的优势和作用的基础上,巧妙借用思维导图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整理,帮助学生更加清楚且直观地找出自己课堂学习过程中具体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进而在接下来的复习课上进行针对性复习。

举例来说,在“地球的圈层结构”一课的高考地理复习期间,一方面,教师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复习。在此期间,教师向学生提出了“倘若某个地区发生了地震,在此次地震发生之后,横波和纵波都传播到地面,那么人的感觉是否会有所差异?其原因是什么?”“地震之所以有着严重的破坏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地震波对地面的冲击,那么,你认为横波所引发的地震破坏力大还是纵波所引发的地震破坏力大?其具体原因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内容,通过阅读教材,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以此来提高学生复习课上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则借助思维导图将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几个不同的环节。比如,第一阶段复习“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的研究方法”这部分内容,而第二阶段则复习和研究“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而第三阶段则复习“地球的内部圈层名称及其划分界面”这部分内容,通过将这几个部分的内容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明晰自己复习课上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哪个环节是自己学习上的弱项,从而在接下来的复习课上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综上所述,在高考地理复习课上,合理利用思维导图来指导高考地理复习工作的开展,不仅有效降低了学生复习地理知识的难度,改变了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于高考地理复习的刻板印象,同时也为今后高考地理复习工作的有序开展以及思维导图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依据。鉴于此,在整个高考地理复习期间,既要求教师遵循高考地理复习的一般规律性,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选择能够激起学生复习兴致和动力的复习内容,还需要在建立地理错题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在课后的系统化反思和总结,以此来发现并找出学生复习过程中的问题,集中解决和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后复习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错题整理导图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笑笑的错题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