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培养路径分析与实践研究

2022-11-21 04:28福建省惠安荷山中学林素芬
亚太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品格英语教学英语

福建省惠安荷山中学 林素芬

英语作为语言体系的重要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势必受到文化的影响,语言也会发挥载体作用和优势,将文化直观呈现。同时,不同文化背景包含的语言形式各不相同,在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相关文化知识时,教师应该重视语言教学中学生文化品格培育,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英语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发展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文化品格,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培育学生本国文化自信,以此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品格和学习意识。

一、文化品格概述

针对文化概念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从广义角度来说,文化和文明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包含一些生活方式、艺术、道德等与社会发展相关内容。从狭义角度来说,文化主要指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相关学者在分析文化概念过程中也会其当作人类创造精神产品的一种形式,以及与物质产品相结合的总和。文化学习有助于个人了解另一种文化,而语言在其中发挥着主要优势和作用,通过相关语言学习能够促进文化学习。社会语言是社会文化的另一个层面,通过语言可以对文化内容进行传播,同时文化的组成也包含语言的部分内容。

文化和文化品格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文化品格通常指个人在学习和了解或者评价另一种文化时,呈现出的认知能力、多元文化包容性。在英语教育教学角度,其教学任务和目的是引导学生充分读懂和客观评价目标英语文章所反映的文化内容或者文化现象,构成对文化立场、态度的客观理性认知,提升优秀文化鉴别能力,进而全面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英语教学中逐渐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运用自身良好的文化品格对其他文化或本民族文化进行客观评价和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文化学习角度下提升文化品格,发展成为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生文化品格培养。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培养问题

(一)缺乏文化品格培养认识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部分学校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认识不足,未能将学生英语教学中文化品德培养工作提上日程。当前一些县域高中教学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部分教师未能认识和了解英语作为学生文化学习的载体价值,将英语教学和英语文化教学割裂开来,讲解过程只注重英语重点词汇、语法等相关内容,并未挖掘与之相关的文学、人文、文化等背景知识的介绍或相关概述。但是,学生文化品格培养和文化要素的补充,可以有效降低学生英语课堂学习和理解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部分教师由于对学生文化品格培养工作认识不足,不仅影响了学生文化品格的有效形成和发展,还导致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文化品格培养效果不佳。高中英语教学缺乏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氛围,课堂教学环境和形式较为呆板,未能为学生创设文化知识学习情境和氛围,使学生对文化品格培养认识不足,在强化自身文化品格和素质方面缺乏积极性,过于重视自身英语语法、词汇等内容学习。

(二)教学存在急功近利现象

现阶段,很多高中教师受到高考压力、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等因素影响,不愿意运用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习相关教材文本的背景知识,或者为学生制作相关教材文本背景知识的视频、课件,而且普遍认为对英语教材文本背景知识进行分析,远远没有引导学生“刷题”带来的分数提升更加直接、明显。因此,教师在讲解相关背景知识时总是一带而过、蜻蜓点水,不利于学生了解更多与英语文化背景有关的知识内容,导致学生文化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往往将更多时间停留在为学生讲解英语语法知识、高考常见类型题等方面,缺乏对学生文化品格的有效培养,未能将学生文化品格培养工作有效贯穿高中英语教学,使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缺乏良好的文化品格和学习意识。此外,虽然部分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品格,但通常以简单概述为主,未能与学生共同分析英语文章背后的文化内涵、文化精神,对学生文化品格培养和引导重视不足,阻碍和制约了学生文化品格形成和发展,导致育人水平降低。

(三)未能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目前,学生文化品格培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而且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对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培养等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教学改革机遇,重视学生文化素养与品格培养。尽管部分教师能够意识到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知识和品格培养的重要性,也愿意运用课堂时间处理相关知识或者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讲解,但是在讲解过程中,教师缺乏对英语教学任务的重视和认知,存在相关内容介绍过多、未能体现重点等问题。同时,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够或者备课不足,在介绍高中英语文化知识时存在不足,介绍太少,难以达到辅助教学作用。新时期背景下,一些英语教材出现了一些文化现象绝对化问题,从而导致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与社会主旋律相驳,不利于引导学生正确掌握中西方文化差异和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批判精神看待中西文化和相关学习内容,不利于推动民族复兴和文化传播工作的持续开展。学生文化品格培养,教师要积极摒弃传统落后的育人方式,通过翻转课堂、多媒体技术、网络平台等优势,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背后的文化内容与精神。就当前部分高中英语教学而言,教师存在忽略多样化教学方法使用的问题,未能按照学生文化品格培养需求,采用多元化、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多方面提升学生文化品格培养效果。

三、高中英语教学文化品格培养价值

近年,人们对文化学习认识不断深化,而且高中教学中英语语言与文化学习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为了有效转变以往忽略学生文化品格培养的状况,教师应该意识到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必要性。在培养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原有课堂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弥补,并体现学生在英语文化学习和文化品格培养等方面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大展身手,提升自身文化学习能力和水平。同时,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及时完善自身语言教学观,通过现代青少年文化品格培养和引导,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与价值观。并且教师在教学中,眼里不能只有单词和句子,需要认识到英语语篇和文章背后的文化,探究背后文化对学生文化品格培养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教师是中外两种文化的解释者、中介者,为了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角色作用,教师需要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完善,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在教育引导中推动学生运用更加理解包容的心态去分析地域文化,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英语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国家提出了差异化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新要求,为了将相关要求有效落实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学习特点有所取舍,适当改变传统课堂教育模式,选择可以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方式,使教师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得以提升。新课程标准改革在学生文化意识培养方面提出了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的层次要求,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目标,运用恰当的方式在教学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额外帮助,通过文化品格培养全面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学生文化品格培养中,教师讲授内容可以和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也可以运用互动性方式引导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带领学生围绕话题系统地学习必要文化知识背景,从而持续提升学生对文化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需求增加,要想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文化品格是学生德育、智育学习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让文化品格培养工作贯穿英语课堂教学,才能进一步促进文化培养工作开展,提升学生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使其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提升实践学习能力。

四、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培养策略

(一)提升学生文化品格培养认识

对于现代青年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学校应该根据英语学科的抽象性、具象性等特点,合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教师应该提升对学生文化品格培养的认识,将其培养工作贯穿教学各方面,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优势为学生直观地讲解和呈现英语文化品格培养图片、声音、视频等内容,方便学生观看和理解。例如,教师在教学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相关知识时,不仅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国内外节日庆祝图片,还可以按照相关图片和视频内容为学生讲解个别地区的节日风俗和由来,让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兴趣相符。如教师可以介绍我国传统的七夕节、西方情人节的由来,帮助学生了解两个节日的不同和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优秀传统节日自信。运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过程,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升自我学习见识,发展文化品格,感受中西方文化差异,坚定不移地走文化自信道路。教师应该为学生文化品格培养工作营造良好环境,在增强培养认知的基础上,为学生打造文化学习氛围,定期通过多媒体技术分享与英语教学背景相关的文化,使学生多方面学习英语背后文化知识和精神,探究不同地区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价值,持续提高学生的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

(二)合理通过英语练习培养品格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需要在健全、完善的课堂体验中培育学生文化品格和相关学习意识,从而强化学生综合素养。例如,教师在教学完Healthy Eating相关课文内容以后,为了增强学生对健康膳食的正确认知和观念,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平衡饮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归纳和探究不同食物带给人的价值。学生会结合教师的归纳要求,合理归纳蔬菜、海鲜、肉类。教师可以在学生小组互动中进行引导和帮助,运用英语练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文化品格。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不同地区饮食文化习惯时,可以要求学生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明确不同地区、不同食物的不同营养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达到饮食均衡发展目的,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饮食文化学习意识和良好品格,在未来与他人学习和交流中能够形成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运用课外活动培养品格

教师可以在教学完成后开展课外活动,在学生生活、娱乐多方面渗透文化意识,增加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同时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受文化熏陶,提升自身良好文化品格,有助于推动学生文化素养发展和进步。例如,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之余组织学生参与英语演讲比赛,可以在社会化的英语学习活动中提升语言和文化学习能力,并且教师要适当组织以“爱国”“诚信”为主题的英语演讲活动,提升学生语言学习能力。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与文化学习有关的英语电影、小视频等,让学生在增强语言学习能力的前提下,锻炼自己的文化学习能力和品格,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文化品格也是帮助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为了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教师需要运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品格培养认识,合理通过英语练习培养学生文化品格,强化文化品格培养的针对性,提升育人效果,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

猜你喜欢
品格英语教学英语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