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生活化话语体系的构建
——基于福柯规训理论视角

2022-11-21 07:11黄慧微朱晨静
关键词:规训话语思政

黄慧微, 朱晨静

(河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8)

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是一种控制力,每一种话语背后都对应着一种权力,话语是权力实现的外在控制途径,且视规训为一种生产性权力。《规训与惩罚》被福柯称为他的第一部著作,“规训”是其中的核心概念。“在法文、英文乃至拉丁文中,这个词具有纪律、教育、训练、校正、惩戒等多种释义,同时还有‘学科’的释义。福柯赋予了这个词新的含义,既是权力干预肉体的训练和监视技术,又是制造知识的手段。”[1](P213)教师在规训教育中掌握着话语主动权,这一点已形成共识。其中,话语体系的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育人的实践效果。部分学者注重教育过程中对制度话语的强化,如王碧梅[2](P30-36)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学校规训机制的运作方式,即身体注重“肉”与“灵”的交融、对“过失” 学生进行教师权威与学校规范的联动、社会与市场的共谋,通过“教师权威-学校制度-过失学生”三位一体的惩罚循环机制帮助学生改正问题。也有学者提出了制度化对学生自由发展的抑制,如顾聪[3](P32-36)针对学校规训制度运行中的身体、时间、空间控制对人自由发展的限制,提出了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观、推动学校日常生活去制度化和学校教育管理的民主化、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等破解手段。其实晚年的福柯改变了对规训的态度,倡导规训为个体自我重塑提供机会。已有的研究成果中,部分学者已经注意到了教育权力控制程度和效果的问题,这正是本文构建高校思政课生活化话语体系的理论出发点和现实落脚点。本文以提升高校思政课育人效果为目的,尝试通过构建日常生活化的话语体系,激发学生受教育权利主体的主动性,为学生构建轻松、自由的话语环境,提升学生思政课学习的主动性,形成主导与主体相统一、规训与自由相平衡、学理性与生活化相融合的规训关系,从而增强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的主体性和接受度,引导学生积极完成自我建构。

一、日常生活视域下创新话语体系的意义

自媒体语境下,学习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日常生活既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新场所,也是学生自我成长的实践源泉,决定了思政课的话语离不开现实生活。思政课教师要上好“大思政课”,就要用好社会生活大课堂,调动学生主体的社会体验感,如,抗疫思政课正是青年学生结合社会生活经历增强政治认同和激发爱国情怀的例证。现实生活是提供丰富、鲜活的话语、例证和理论的“沃土”,将思政课学习由吃透教材延展到感悟现实生活,使理论和信念的力量在实践中展现。

(一)生活化选题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

思政课教学的双主体观点备受热议。关于人类自我认识如何形成,福柯除了关注带有规制性质的权力技术外,还分析了自我技术,即个人主动地利用内外各种手段和力量调整自身的思想和行为来获取“幸福、纯洁、完美”[4](P53-54)。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体性在于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获得主体确认。在福柯的规训框架内,教师作为规训技术的实施者,应该具有让学生主动进行自我管理的规训能力。可以说,这种教育双主体相互作用内在的具有协同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过程也可以看成是教师教育艺术的践行。如何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推动学生积极地进行自我建构,需要老师充分利用语言、信息技术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主体回归,而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不仅需要理论化的语言符号,还需要在教学内容中引入学生可感可知的日常素材和通俗语言,进行生活化的诠释。将思政课的价值引导融汇在学生现实生活体验、实践中。在老师主导下,学生将熟悉的日常生活感性体验迁移到教学内容中,更容易吸收、掌握理论,自然而然地接受思政教育。例如让学生讲述家乡的乡村振兴实践,不仅能加深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举措,也能激发大学生毕业后筑梦家乡的情怀;学习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扶贫事迹拉近了大学生与国家政策的心理距离,引发学生对个人担当、社会责任、国家发展的深思。同时,引导学生从生活和社会热点事件中挖掘素材,并在课堂中与老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互动,将摆事实、讲道理上升到引领层面,形成认同感和感召力,最终会在学生心中内化为理性认知,进而形成完备的话语内容体系。这样的过程正是福柯自我技术的运用,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省察,完成自我认知、重塑和超越[4](P255)。

(二)生活大课堂拓宽教学场域

思政课教学话语内容不仅要坚守理论属性、彰显价值意蕴,而且要包含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启发性。日常生活为教学内容提供了鲜活、具体的事件,也是检验思政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融通的场景。教师应聚焦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困惑和需求,以服务者的心态,运用问题式、辩论式、启发式、情境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激励学生勇于担当、乐于奉献。例如大学生的婚恋教育在2021年两会成为热点,从“家庭责任感培养”“生育观”“社会”等热评核心词看似乎是一个社会生活议题,但其核心诉求都被涵盖在了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表明思政课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学生真正学好、用好思政课,可从中获取生活智慧;教师讲好思政课同样离不开生活这一源泉。紧密结合日常生活的思政课,促使学生意识到理想信念的确立离不开校园小课堂,更需要在社会生活大课堂实践中养成,学以致用,磨炼品格。

(三)生活话语便于启发式教学

生活化话语的启发式教学能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晚年的福柯主张在规训过程中要注意调动主体的能动性,给予其自由发展的空间。思想政治话语的发展离不开与外部系统要素的交换,教师应以日常生活问题作为导入,触发学生的好奇心,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连环问题易于引发学生思考和回答,师生在多轮问答中共同寻找答案、归纳结论。如围绕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媒体等产业变革对自己生活及未来发展产生的影响展开讨论,使学生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思政话语变得饱满;从社会热点人物事迹入手,启发学生感受事例中蕴含的理论性和思想性,从中发现思政课的应用价值。

二、当前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校青年学生承担着新时代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信息全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思维活跃,积极关注社会发展,性格特征鲜明,表达意愿强烈,这使得传统思政课话语体系在内容和形式上面临着增强时代性、实践性、可接受性的挑战。

(一)忽视学生主体的话语权力

思政课话语体系中学生应与教师同样享有话语权。传统规训教育下的师生关系结构呈现出教师中心化。教师在课堂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自上而下、自说自话、训导式的讲授方式,使学生成为了消极的听众。这种自说自话、一讲到底“独角戏”式的传统规训关系,明显存在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问题,也表明思政课教师对学生主动性调动不足。这已然成为大学生难以真正走进、读懂思政课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学生一旦在话语平台中缺席,似乎意味着带着课本、坐在教室即可,可以说,在“思想”的国度里处于失语状态;启发式的交流和对话的缺失,使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程度、见解以及困难,这种结构隔断了师生思想碰撞和教学相长的空间。结果是学生只能浅层次了解知识,不知其理,无法用来解释现实生活中个人思想、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现象等实际问题,达不到通过思政课提升学生理论素养与信念的目的。

(二)缺乏对话语环境变化的深入思考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抑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积累和新时代发展,都要求思政课话语内容及表达方式随话语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创新。如果忽视话语环境变化对思政课话语体系的冲击,思政课的教学成效则会大打折扣。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5],总体价值取向积极向上。但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大环境下,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日益隐蔽和多样化,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出现较大变化,部分大学生对集体利益淡漠、重索取轻奉献的意识凸显,对社会、人生的责任和担当意识不强,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关注,并在授课中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客观而言,大多数大学生对人生、生活、世界的形态和存在方式有着初步的解读和思考,并不排斥生动而现实、贴近自身特点的思政课学习,所排斥的更多是空淡理论。近些年,一线思政课教师越来越重视党情和世情动态,选用社会热点案例充实到教学中,设置具有时代气息和价值引领的选题组织思政课实践,形式上契合时代语境。但从实践效果看,教学设计中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还无法使学生切实置身自身话语环境下而生成信念感,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对事物现象的认识上。

(三)话语表达方式较为单一

语言植根于生活、文化、民族习俗,丰富、恰当的话语表达对思政课话语体系的生成至关重要。网络媒体传播下,多元价值理念、网络用语及新奇的表达形式等不断更新,层出不穷的流行元素不断冲击着传统思政课话语体系的教学效果。目前,思政教学中突出的问题在于,教师的语言表达中强行、生硬植入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片段,且常将“核心”“本质”等内容作为结论,将一些重要概念讲成了空洞口号或者苍白的内容强调。这种缺乏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话语表达,突出了思政课的政治性,却无形中削弱了思政课的学理性与实践性。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排斥”心理,或只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应付式学习状态。这种禁锢在学术、教材言语所形成的平铺直叙、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融合的表达方式,在互联网的超级新生代“00后”面前显得尤为单调。尽管慕课、微课等方式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互动、交流式的话语转变,但实际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内容设计,并不能成为促进话语创新的一般途径。

三、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生活化构建

当代大学生有自信、有思想、有个性,但心理素质、实践能力、责任意识等方面还有待加强,需要学校和教师从现实生活出发,以更加精细化的“规训技术”潜移默化地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具体看,思政课话语体系的生活化转化需坚持系统思维,从话语双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表达3个方面与日常生活连结,汲取智慧和素材。

(一)调动话语主体能动性

1.善于平衡“规训”与“自由”

规训在高校教育中的体现与社会其他领域不同,教师是基于促进学生成长,激发个体自愿接受引导,练就出符合制度规范的“听话的身体”[6](P25)。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协作与互动,这就需要既尊重学校、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又要鼓励学生善于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使教师、学生主体协同作用。教师主导、学生积极参与,有助于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实现双向互动的教学过程。一方面从主体身份认同上着手,教师应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训导者姿态,从师德师风、教学技术、职业情怀等方面积极实现教师的主体性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存在和思想的独立性,将生活中的案例、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困惑融入教学,春风化雨般娓娓道来,将严肃的思政教学课堂转化成亦师亦友的交流,在双向互动过程中,使学生生成平等主体的身份认同感。这种教学结构允许多元思想的碰撞,使困惑在沟通中明晰。另一方面,平等、轻松的教学语境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自觉、能动地融入教师的话语体系中,想说、敢说、爱说。学生不仅创造性地接受授课内容,信仰和价值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也增强了自尊自信,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提出了“八个相统一”,指明了思政课的发展方向,其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即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7],同时也规定了思政课话语主体平等地位的核心要求。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8],凸显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充分尊重不同时代和形势下的学生个体差异,就把握住了教育基本规律。大学生的个体差异非常大,与其他专业课相比,思政课老师面向的是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群体,不同的学科思维加深了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差异;“00后”的成长历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这个群体基本认同主流价值,兼具鲜明的自我意识,加之他们长期盘踞在网络,新事物接受快,话语更加多样。这种情况下,设置理论和现实较好融合的主题,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从个人兴趣出发,以自主创作的形式表达思想观点,如人物素描、视频制作、小程序设计等等,都可以成为展现历史与现实的切入点,在创作过程中加深教学内容的理解,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规训教育控制程度的局限性。与此同时,因材施教就需要老师走进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通过真诚的交流才能听到学生最迫切的需求,最后在思政课教学中一起寻找答案。行为经济学家慕来纳森和沙斐尔在《稀缺》中指出,长期的资源匮乏下,大脑的注意力会被稀缺的资源占据,所形成的认知、决策过度陷于当前利益的获得,不注重长远发展。通常大多数思政课教师习惯选取积极正能量的案例,但从生活角度出发,也可尝试逆向选取主题解决现实思想问题。

(二)创新话语内容

思政课话语内容,即教学表达、传递的思想内容,对话语体系构成至关重要。

1.生活案例与抽象理论阐述相结合

现实话语更能吸引、感染学生,达到内化于心的效果,增强思政课的现实感。巴赫金主张要把语言置于对话交际中,才能真正体现语言的生命力。对于思政课的教学语言内容创新,要把目光投向与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的交往活动中,从日常生活体验中选取热议的大学生境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事例为切入点,将思政课课堂与日常生活连接起来。教学设计上,针对课堂核心知识点设定主题,将案例组合成特定的生活情境,富有理论性、现实价值、生命感悟的教学情境,有情节,有画面,代替理论话语浓厚的、固化的思政课堂。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下,老师既能将精深的理论讲得妙趣横生,深入浅出,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还能锻炼学生从课堂到实践的发散思维和迁移思维,并在感悟生活过程中凝练出抽象的理论要点,并提升为价值认同和信念感。

关于生活热点案例的选择,一方面,坚持问题意识为导向。思政课要达成立德树人目标,老师需走近学生,找出学生思想、认知方面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尤其是学生自身未意识到的问题,了解他们的关注点和困惑点,最后带着问题找出能与思政课内容相连通的案例。另一方面,以彰显时代精神为主题将案例串联起来,并启发学生从哲学理论的层面发现现实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如提问“张桂梅为什么能够坚持做好教育事业?”以此启发学生价值、信念的力量,并进行自我剖析,以案例追问式的启发代替是非说教。

2.学理性与时代性相融合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思政课话语内容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实现学理在时事中融合。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9](P9)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不仅在于逻辑严密,还在于它对现实问题的回答。话语属于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正如马克思所言,生活中的物质材料甚至语言都来自社会。学生的学习空间也在不断扩张,技术化、多元化特征明显,由单一教材扩展到网络、现实生活。综上可见,思政课话语体系的理论说服力,不仅仅在于理论本身的彻底性,还在于宣讲者联系社会生活实践进行有力地阐述和表达,将时代发展下的生活变迁充实到思政话语内容中,使学生从生活质量的提升透视新思想与新时代的关系,洞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如亲身经历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学生能亲身感受到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密不可分,增强信念感;以我国改革开放40年伟大成就在生活中的体现,过渡到GDP指标的概念和现实意义,引出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落脚点在新发展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科学内涵,有助于学生从社会发展需求和趋势中自我定位和规划。这种从日常生活变化到思考时代发展的逐层递进式的引导,有助于学生主动感受思政课的逻辑魅力和新时代气息。

3.鼓励、指导学生积极完成自我建构

话语对于主体具有建构功能。福柯提出的“自我建构”意在使人们认识到权力、知识、话语在自我建构中所起的作用[10](P168-173),并将“自我建构”分为支配技术和自我技术两个方面,支配技术就是学生身份“标签”下,在学校“规训场”中受到的时间、空间、检查考核等方面的控制;自我技术是外部规则的内化和自我约束。这个过程是权力、知识、话语共同发挥作用。从福柯的规训视角看,师生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规训关系。但晚年的福柯重新审视现代社会,改变了对规训的态度,开始反对规训过程对个体的重重压制,倡导规训为个体的自我重塑提供机会。首先,大部分的教育规训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给学生带来身心的不适感,而引导学生正确地关注自我身心发展就显得很重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智慧滋养灵魂,形成一种向心灵求取的自觉,就像福柯对“拥有自我”的探寻:“最终接近自己的人对于自我来说是一个快感的对象,只有接近自我才易于用一种人在自我之中获得的宁静而永恒的快感形式来代替这种冲动的、不定的和暂存的快感。”[11](P413)其次,通过课堂实践完成“自我批判”,如通过组织学生以案例分享、演讲等形式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进行“自我批判”,以辩证的否定观塑造自身的价值体系和人格。最后,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这也是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完善话语表达

话语表达是精神、形象的载体,与话语内容相辅相成,“语词(术语)是思想观念的投射,思想观念对话语形态的形成能产生深刻的影响。”[12](P115-119)列宁在论及宣传教育时曾主张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以及外来的词语。将抽象的理论在生活语境中叙述,有助于提高话语表达效果。

1.接地气话语与经典话语相得益彰

生活化话语表达能够贴近大学生、贴近群众,让学生愿意听,听得懂。思政课经典话语学理性强,高度凝练,容易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被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思政课教师通过研究生活中普通事物与授课专题的关联,结合当下大学生们自信、独立、有主见与叛逆、偏见并存的性格特点,积极捕捉他们的个性行为背后与经典论述的连接点,吸纳与价值取向契合的网络流行用语、时尚元素、幽默故事、歌曲等,用多种形式表达出来;从生活实践中凝练出听得懂、有特色的学术话语,实现高校思政课教材话语向生动大众语言的转换。在表达方式上,适当使用肢体语言与家常话语,能够增进学生对经典的亲切感和理解力。

2.提升语言力量和话语魅力

同样的教学内容运用比喻、艺术性话语将思政课学理表达出来,教学话语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便会增强。巴赫金提出了语言是“意识形态符号”的论断,“一切意识形态的东西都有意义,它代表、表现、替代着在它之外存在着的某个东西,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符号。哪里没有符号,哪里就没有意识形态。”[13](P349)在交流过程中形成价值多元化的丰富世界,坚守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离不开语言的力量。生活交往中包含着多种观念、价值、生活体验的判断,不仅是语言的沃土,更饱含智慧。思政课堂上,恰当运用日常生活中俗语、俚语、比喻等,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上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从操作层面看,习近平关于治国理政的语言风格就很具启发性,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前提下,用通俗易懂而极具感染力和号召力的生活化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如用“缺钙”“软骨病”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既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又能生动、简要地点明要义。

3.思政课实践教学推动学生话语输出

话语不等同于语言形式,更主要地在于建构功能,在社会机制、规则体系、行为方式下不断沉淀,蕴含着权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实践力。福柯在描述话语与语言、言语在概念上的区别和关系时强调:“这些关系所标志的不是话语使用的语言,不是话语在其中展开的景况,他们标志的是作为实践的话语本身。”[14](P50)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效果,不是体现在学生是否听懂了教师的语言内容,而在于是否影响其思想和价值观,在生活中践行。通过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社会、了解社会、体悟生活,在实践中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成果展现出学生明辨是非的洞察力和时代使命的担当力。这种形式的话语表达既是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也是知识应用能力的充分体现,相比较简单粗暴的结论灌输更容易被学生信服。当学生不再单纯地满足于了解规范的标准和价值判断是什么,而是热衷在开放的空间中多维度思考,才能真正地将思政课融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实践教学的具体方式有多种,如老师给出主题,学生以调研、微视频、活动、报告等形式完成。如,通过接触抗疫一线“90后”青年,感受责任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15]学生通过走访小长假期间坚守平凡岗位的劳动者,见证踏实努力铸就的人生精彩;通过制作抗疫一线医务人员事迹微视频,体验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新内涵,树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个人价值实现的重要过程,实地走访鞍钢集团,学习“当代雷锋”郭明义的事迹,学习其将个人工作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价值理念。思政课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抽象理论与日常生活相统一的途径,推动学生将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为理想信念。学生由课堂上的逻辑推理式学习到实践中的具体体验,并加以凝练,表达、传播自己的见解,在课堂“听进去”的基础上,增加了“讲出来”,自觉进行价值建构。

四、结语

按照福柯观点,“话语——权力”是意识形态运行的外在形式或途径,探索高校思政课的生活化话语转化,有助于上好新时代“大思政课”。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日常生活化转化,需在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基本方向下,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表达三方面协同作用,从现实生活与教材的结合中寻求路径。话语主体结构上,注重通过营造平等、轻松的氛围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话语内容上,抽象理论与生动的现实生活案例和鲜活的时代元素融合,与教材理论的逻辑阐述相映衬;话语表达上,注重不失话语魅力的大众语言运用,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对学生思想表达和价值建构的作用。

猜你喜欢
规训话语思政
画与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关于实现规训的发展性价值的思考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摄影表征、权力与规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