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产城融合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实证分析

2022-11-21 10:53王晓乐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24期
关键词:产城连云港市城镇化

□文/王晓乐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江苏·连云港)

[提要] 产城融合对于解决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走向城市高质量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连云港市为例,根据产城融合和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构建实证模型,分析产城融合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促进产城融合与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对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指出产城融合程度的模式将成为经济转型升级下的一种城市发展新浪潮,强调产业、城市和生活三者融合发展,从而提高新型城市的接纳力,推动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实现城市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因此研究产城融合发展,对于解决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走城市高质量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连云港市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作为“一带一路”及自贸试验区城市,其研究成果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以连云港市为例,实证检验产城融合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分别从空间、要素和功能融合角度出发,提出更有效地推进城镇化、提升发展质量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指标构建

(一)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由于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将从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等维度出发,根据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建立完善的体系较为复杂,具有较大的难度,参照胡星等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本文构建了连云港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U。根据指标构建原则将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子系统,经济城镇化U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公共财政收入、利润总额、外商投资企业数),社会城镇化U2(城镇化率、人口密度、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人数、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医生数、万人拥有卫生机构病床数、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生态城镇化U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共计18个指标,其中人口密度是负向指标,其余是正向指标。

(二)产城融合指标体系的构建。产城融合主要通过要素、功能和空间融合实现发展的模式,其中要素融合是产城融合的基本条件,功能融合是产城融合的发展动力,空间融合是产城融合的直接表现。根据指标构建原则,参照安瑞瑞等的研究,将产城融合指标体系C分为三个子系统,要素融合E(城镇人均GDP、城镇就业率、职工平均工资、科学技术支出中教育支出比率、产业结构升级、工业企业数),功能融合F(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空间融合S(人口密度、货运总量、客运总量),构建产城融合指标体系,共计14个指标。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考虑数据缺失的情况,本文测算连云港市2003~2018年的数据,根据连云港市产城融合和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测算连云港市2003~2018年产城融合和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数。鉴于产城融合和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属性的不同,首先对数据进行处理,然后运用熵权法测算,分析步骤如下:

首先,在产城融合和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确立的基础上,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值为Zj),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矩阵R=(rij)m×n。其次,计算每一年连云港市第j项指标的比重Pij。然后,得出熵值eij(值越大则指标越重要)。最后,将Zj与gj按式(5)运算得出产城融合和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同时按式(6)运算得出产城融合和新型城镇化质量下的各类指数(值越接近1,表明产城融合或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越高),公式如下所示:

三、实证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评价结果。在连云港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方面,根据构建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测算得到连云港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连云港市城镇化质量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其中2014年城镇化质量水平出现大幅提升的现象,2014年后城镇化质量水平趋于平缓。表明近年来连云港市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开始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努力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但是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图1)

图1 2003~2018年连云港市城镇化质量发展水平统计图

(二)产城融合评价结果。在连云港市产城融合方面,根据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计算出连云港市的产城融合水平,并分别计算出要素融合水平、功能融合水平和空间融合水平。由图2可知,连云港市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子系统要素融合和功能融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空间融合发展水平有所波动。2013年产城融合发展水平下降幅度最大,2007年要素融合发展水平下降幅度最大,2011年功能融合发展水平下降幅度最大,2013年空间融合发展水平下降幅度最大。总体来看,2013年后连云港市产城融合、要素融合、功能融合和空间融合稳步发展,融合程度在逐步加强。(图2)

图2 2003~2018年连云港市产融融合发展水平统计图

(三)实证检验

1、模型建立。以连云港市为例,本文深入分析产城融合中的要素融合程度(E)、功能融合程度(F)及空间融合程度(S)对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U)的影响机制。为了消除误差因素的影响,分别对U、E、F和S做对数处理,构建如下模型:

其中,λ表示扰动项,σ为常数项。

2、单位根检验。由于产城融合和新型城镇化数据的不平稳会导致模型估计结果的伪回归,导致分析出现错误,其中P值也较高,就不能拒绝原假设,所以要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这样才能保证结果得到准确估计。本文先将所有产城融合和新型城镇化数据零均值化处理,再运用STATA16.0软件,采用Fisher-ADF检验方法,分别对城镇化质量(lnU)与要素融合(lnE)、功能融合(lnF)和空间融合(lnS)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

进行Fisher-ADF检验时,假设存在单位根,检验结果由表1可知,在一阶差分下,城镇化质量(lnU)、要素融合(lnE)、功能融合(lnF)和空间融合(lnS)的P值均小于0.05,都拒绝原假设,表明差分后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说明城镇化质量(lnU)、要素融合(lnE)、功能融合(lnF)和空间融合(lnS)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表1 单位根检验结果一览表

3、协整检验。进一步验证连云港市城镇化质量(lnU)与要素融合(lnE)、功能融合(lnF)和空间融合(lnS)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使用迹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城镇化质量(lnU)与要素融合(lnE)、功能融合(lnF)和空间融合(lnS)的系数值分别为2.633、1.192、0.379、0.707,Z 值分别为 11.790、12.150、3.040、9.000,标准误分别为 0.223、0.098、0.125、0.079,P值都在 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城镇化质量(lnU)与要素融合(lnE)、功能融合(lnF)和空间融合(lnS)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表2)

表2 协整检验结果一览表

4、Granger因果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主要是判断连云港市产城融合及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变量的滞后期对被解释变量是否具有预测能力。将城镇化质量分别与要素融合、功能融合和空间融合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如表3所示,可以得出,连云港市要素融合和新型城镇化质量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并且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连云港市功能融合和新型城镇化质量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并且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连云港市空间融合和新型城镇化质量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并且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表3)

表3 Granger检验结果一览表

四、结论及建议

根据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的实证结果分析可知,连云港新型城镇化水平与要素融合、功能融合和空间融合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要素融合、功能融合和空间融合对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都具有正向影响。

(一)要素融合是内在动力。通过实证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到,连云港市要素融合对新型城镇化质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说明要素融合是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内在动力。连云港市产业园区和城市经济发展都具有聚拢人口的积极影响,鉴于两者在发展规划和进程上存在差异性,产业园区中企业以工业、制造业为主,高新科技产业较少,产业结构偏低,聚拢的高等教育人才较少。目前,连云港市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聚拢了不同层次的专业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差别对产业和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不同,要素融合程度低会导致这种差异增大,产城差距越明显。因此,连云港市应加强产城融合人口要素的融合,产业园区吸引高素质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不断优化产业工业结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满意程度,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城镇化质量的目的。

(二)功能融合是基础环境。通过实证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到,连云港市功能融合程度的强弱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功能融合程度提高能促使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产业及城市功能的融合,城市发展的资本和动力将得到满足,同时也会带来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功能融合是城镇化良性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重要环境基础。连云港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规模逐年增大,产业优势对城市的发展带动能力稍显不足,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生态环境条件有待改善。连云港市商业发展虽快,但整体上人们生活质量较低且贫富差距较大,产城融合水平较低,环境基础不够稳固。因此,连云港市应加强功能融合,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大幅度提升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水平。

(三)空间融合是重要动力。通过实证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到,连云港市空间融合对城镇化质量具有促进作用,空间融合是促进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重要方式。空间融合有利于提高社会资源和生产资源的利用率,能够缩短居民出行时间,减轻交通压力。近年来,连云港市商业发展空间规划更趋合理化和科学化,城市产业发展在地理上的空间距离逐渐减少,不仅加快了连云港市城镇化的进程,还提高了发展质量水平。因此,连云港市政府部门在进行产业选址时,应科学规划产业与城市新区或副中心建设,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检查,增加公交路线和公交数量,缩短产城间出行时间,间接提高空间融合程度,实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产城连云港市城镇化
连云港市实施“智云安全护航工程”
《莲年有鱼》
城市发展新结晶——产城融合一体化建设
品质西区聚高端 产城文景共一色
加快产城融合 建设优质园区——以南昌市为例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连云港市
城镇化
产城融合:夯实石首县域经济未来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