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转型文献综述

2022-11-21 10:53张雪姣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24期
关键词:转型数字化研究

□文/张雪姣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北京)

[提要]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量子数据信息等数字科技的推广应用,我们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传统的企业战略管理开始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是现在企业转型的必然趋势。而且新冠肺炎疫情一直持续,不断反复,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发展形势严峻,以往形成的生活模式、发展结构、治理模式都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存在加速改变,各个国家在疫情期间纷纷将重心转移到数字经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本文总结学者关于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各个方面的文献研究。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21年)》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同比名义增长9.7%,数字经济在逆势中迅速腾飞,有效支撑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020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报告》显示,参评企业中,六成左右将数字化转型工作视为重中之重,并制定了清晰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不足四成的企业目前暂未提出明确的数字化转型战略。《2020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显示,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整体得分升至50分,2019年为45分;11%的中国企业成为先锋,2019年数字化转型企业成效显著的为占9%。可以看出,经济数字化成为疫情冲击下经济复苏的曙光,疫情既是数字化的一堂生动的培训课,也是数字化强劲的加速器。但是总体来说,目前国内数字化转型仍处于初步阶段,面临着不少困境,仍需要企业和国家共同的努力。

一、企业数字化转型文献研究

(一)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研究方法。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多,相关研究方法见表1。(表1)

表1 相关研究方法一览表

(二)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与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模型。李柏洲、尹士、罗小芳(2020)将数字化经济理论与生态位理论相结合,构建了企业战略联盟生态伙伴评价指标体ERT系,设计了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评价指标量化方法及评判标准,将组合赋权理论和场理论相结合,构建了基于双重组合赋权的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估方法和基于场理论的企业战略联盟生态伙伴动态选择过程模型,考虑了现有文献战略联盟生态伙伴评价指标的嵌入性和相容性,而且重点从合作聚合度、数据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等方面融入了数字化转型的互惠性,丰富了数字化商业模式理论;李柏洲、尹士(2020)以生态伙伴数字化转型合作能力的理论模型为基础,建立了ICT企业生态伙伴数字化转型合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前景理论和场理论相结合,提出了ICT企业生态伙伴选择多属性决策的评价模型和选择模型;陈畴镛、许敬涵(2020)通过梳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理论研究,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制造企业数字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万伦等人(2020)依据架构的理念,沿着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以建立应对转型过程中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为着力点,从价值、要素和能力维度构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参考架构,并基于参考架构给出评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的评估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

二、特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一)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数字经济大潮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建设网络强国、实施“互联网+”战略的重要内容。张培、张苗苗(2020)研究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类型与触发机制,基于技术推动力和价值驱动力构建制造企业数字化逻辑分析框架,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分为“借力型”“并驱型”“内驱型”和“无力型”,从触发点、触发条件和触发阈值三个要素,揭示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触发机制;万伦等(2020)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进行了研究,邬爱其、宋迪(2020)研究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场景应用以及主要策略。

(二)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传统出版业如何加快数字化转型,打破传统出版的藩篱困局,成为全球出版产业必然面临的选择。王勇安(2012)、程海燕等(2011)、葛欣(2020)对于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下的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数字化转型所出现的困境以及数字化转型中的定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三)其他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李柏洲、尹士(2020)研究了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ICT企业生态伙伴选择,设计了数字化转型合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选择决策方法;谷方杰、张文锋(2020)研究了餐饮行业数字化转型变革的关键;李晓雪等(2020)对零售业数字化转型机理进行了研究,零售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机理是数字化技术驱动的以消费需求为核心的生产供给体系和流通供给体系的变革,从推动零售业整体数字化转型来看,应鼓励有实力构建数字化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结合自身业务全面系统地对数字化转型进行规划,推动中小零售企业积极融入大企业构建的数字化商业生态系统,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格局;马赛、李晨溪(2020)以张弓酒业为例研究老字号的数字化转型,研究发现文化关联性是老字号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针对特定经营要素决定是否传承与创新的决策依据,对与老字号品牌文化关联紧密的经营要素选择传承、对关联不紧密的经营要素综合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创新,才能顺利实现老字号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从“数字化赋能”的研究角度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兴起的“赋能”特别是“数字化赋能”为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撑。胡春辉(2020)构建了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赋能双层次概念模型,重点对影响物流企业数字化赋能的企业和政府双层次因素进行探索和验证。

三、企业数字化转型具体方向研究

通过总结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文献,发现学者从多个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王勇安(2012)、程海燕等(2011)、葛欣(2020)对于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下的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数字化转型所出现的困境以及数字化转型中的定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谷方杰、张文锋(2020)以餐饮行业为例,基于价值链视角下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进行了研究;马赛、李晨溪(2020)以张弓酒业为例,研究了基于悖论管理视角的老字号企业数字化转型;张夏恒(2020)研究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障碍、驱动因素以及路径依赖,发现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数字化转型思维匮乏、数字化基础薄弱、数字化转型障碍较大等问题;胡青(2020)在组织变革视角下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制与绩效。许多学者从价值链或产业链的角度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内涵和效果等进行研究。吴非等(2021)研究了财政科技支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发现财政科技支出能够显著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并带来企业经济绩效的提升,且这种影响随着企业属性和地区差异展现出了较强的异质性特征。王子阳等(2020)以天虹数科商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从商业模式视角下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提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三阶段”的路径框架,及评估数字化深度“三层次”的评价框架。李辉、梁丹丹(2020)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制、路径与对策进行了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要立足企业发展规模和阶段,实行差异化转型模式,推进基于消费者增权的商业模式创新,打造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敏捷组织,资产管理重点由物理资产向数据资产转变,成功的数字化转型要依靠坚实的数字化技术基础,加大数字化转型的资金投入,构建数字化人才的引育体系,打造数字化转型的支撑平台。陈春花(2019)从工作方式、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组织管理以及战略管理5个视角探讨了从“工业时代”逻辑向“数字化生存”转换后的管理理论创新之方向。

四、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他研究

除了以上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各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还有其他方面的研究。对于央企的数字化转型研究。李舒沁(2020)对欧盟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政策主张进行了研究总结,并得出了适合中国的政策主张,从解决“痛点”助力数字化转型、打造对中小企业友好的营商环境、降低投资风险并创新融资形式等方面进行支持。刘然(2020)研究了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指出应当从构建数字经济生态系统、帮助走出融资困境、防止出现“数字鸿沟”、树立转型标杆以及加快数字化人才队伍培养五个方面入手寻求破解之道。李辉(2020)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推动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路径是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激励企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进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保障企业数据产权、提升企业生产要素的组合效率,应构建“理念+资金+人才+平台”四位一体的支持体系。肖静华(2020)研究了企业跨体系数字化转型与管理适应性变革,阐释企业跨体系转型的根本原因,从企业层面揭示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内在机制。陈冬梅等(2020)总结了数字化对现有战略管理理论的挑战,讨论数字化拓展战略管理理论的可能,并展望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综上,本文主要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方法、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与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模型、特定行业、具体方向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文献的总结,发现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方法、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与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模型、特定行业、具体方向这几方面研究较多,然而对于数字化转型动因的研究较少,相关技术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接下来应该对于动因以及相关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挖掘,为数字化转型企业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转型数字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