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对策

2022-11-22 12:31徐占炜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

徐占炜

(甘肃省高台县友联水管所,甘肃 高台 734300)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对传统的农田灌溉模式进行了创新与改革,有效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率,减少了水资源浪费。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有喷灌、滴灌等技术。在具体推广应用工作中,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气候、地形、土壤特性等要素,选择合适的农田水利灌溉方式,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 农田水利灌溉类型

1.1 传统灌溉型

传统灌溉模式结构简陋,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沟渠或者人工浇灌的方式来完成相应的灌溉任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地面灌溉技术不断发展,灌溉模式转变为节水模式,提高了整个灌溉工程的效率,为后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优化后的灌溉体系不再以人工管理为主,而是通过各种技术降低水资源的浪费率,在部分地区,会选用明渠输水,通过闸门控制灌溉系统。

1.2 现代灌溉型

现代灌溉技术稳定性更高,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灌溉系统的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能满足不同环境下的灌溉需求。目前来看,我国当前普及性最高的是喷灌技术与滴灌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与设备,依照地区情况完成水资源灌溉形式的转变[2]。

1.2.1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大多应用在平原地区或者是丘陵。喷灌技术主要是利用管泵装置形成明显的压力差进行喷洒灌溉,在进行过程中,农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与调整设备压力数值,压力越大,喷洒距离越广。

1.2.2 滴灌技术 滴灌设备要依照植株的分布间距进行管道铺设。在进行滴灌时,可以将肥料与营养物质的同步灌输,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滴灌技术精密性高,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2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现状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较少,随着社会的发展,再加上水体污染,更是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问题。农业生产用水量较大,传统的灌溉模式较为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因此积极推广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势在必行,但是在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推广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1 缺乏节水意识

很多农民缺乏节水意识,认识不到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在农业生产中仍然使用传统大水漫灌的方式,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这种情况也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增加了难度。此外,相关部门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节水意识淡薄,未能有效开展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严重限制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效果[3]。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地区经济限制了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农村地区的年轻人多数外出工作,留在农村的人整体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很好地进行节水知识的宣传;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对农田节水灌溉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部分工作人员不重视管理工作,导致农民对节水灌溉的认知不足,无法高效应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

2.2 节水法规不完善

虽然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但是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导致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没有法律保障。水市场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性的调节机制,节水法规不能有效落实,水价改革难以推进[4]。农田灌溉工程中,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运行维护,大多都是国家投资建设,很多工程的产权模糊不清,阻碍农田灌溉工程的运行和维护,加上农民对农田灌溉工程认知不足,导致农田灌溉工程的运行效率不高。这主要是因为管理人员与农民不重视农田灌溉工程。

2.3 技术不到位

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技术培训和教育服务,农民不能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难以发挥节水灌溉工程的真正作用。此外,对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维护管理不到位,也对工程效益的发挥有阻碍作用[5]。尽管我国社会经济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人才紧缺的问题已然成为不同行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在农村地区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专业人员数量比较少,相关技术落实不到位,工程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同时,相对偏僻的山区经济基础差,交通不便,地方财政对水利工程的支持较少,施工技术落后,影响整个工程的建设进度和质量。

3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策略

为了确保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到有效落实,保障农民的种植收益,需要地方政府联合其他机构进行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优化与推广,推动当地农业的发展。

3.1 加大宣传力度

相关部门要大力宣传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强化农民的节水意识,使农民认识到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积极使用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提升农田灌溉效果[6]。要强化宣传力度,拓展宣传范围,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如举办宣传活动、组织相关的文艺节目等,转变农民灌溉观念,激发农民使用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性,提升灌溉水资源利用率;完善节水制度和法规建设,促进节水灌溉管理机制的调整与优化,为农田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保障[7]。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及农民具体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惠民政策,鼓励当地农民参与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升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效果;结合具体情况,对水价进行改革,明确水权;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用水习惯,提升节水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2 合理应用节水灌溉技术

农业技术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帮助和指导。在具体工作中,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特性、主要农作物种类等,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例如,在沙性土壤中可以使用喷灌技术,密植作物可使用喷灌技术,大棚蔬菜使用滴灌技术,果蔬使用微灌技术[8]。在必要情况下,还可以交叉应用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在使用过程种,技术人员要精准把握各项技术的特性,提升灌溉效益。对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化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灌溉水资源浪费,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因此,要构建科学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体系,结合当地农田灌溉需求,完善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并强化日常管理质量,实现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3.3 根据地域特点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由于农民的节水意识参差不齐,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不理想,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较小。要确保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应用,达到预期效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宣传工作,逐步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保证农民高效利用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的大力推广和应用,虽然有利于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但是节水灌溉基础工程的建设与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成本较高,影响了农民的使用积极性。为了提升农业用水利用率,强化农田水利效益,相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保障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应用[9]。特别是那些灌溉条件较差的区域,灌溉模式落后,农业产量不高,农业用水浪费严重,要优先在这些区域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树立示范区域,形成榜样力量。

3.4 创新节水灌溉技术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范围和应用效果,要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研发力度,实现技术创新,要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材料,降低设备成本,提升技术应用效果。此外,要建立专门的技术服务企业,设计和研发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并向农民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培训,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的服务质量,构建多样化的节水灌溉体系[10]。此外,地方政府在选择节水灌溉技术时,先要对当地的地质情况、人口分布情况、农田规划情况、生态环境等进行全方位考虑,聘请专家进行论证,确保引进技术的可行性。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与管理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当地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情况,比如当地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较大时,可以在节水灌溉系统中设计蓄水池,减轻洪水对工程的破坏。

3.5 强化农田水利设施维护管理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应用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物质基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水利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对损坏的设备进行维修、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提高设备利用率,保障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应用,提升农田灌溉质量[11]。社会发展新时期,要应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保护和管理,提升设备维修效果。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对农田水利设施的重视程度,确保农民正确、有效使用节水灌溉技术。

4 结语

我国耕地面积广阔,农业用水量大,传统的农业灌溉模式不仅灌溉效果差,而且水资源浪费严重,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生态效益的提升。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大力推广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全面分析推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保障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全面推广和应用,有效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