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1-22 12:31李海伟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渠系灌溉工程节水

李海伟

(甘肃省临泽县板桥水利管理所,甘肃 临泽 734207)

灌区的主要任务是灌溉、排水、防洪、除涝、供水和治理土壤盐渍化,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近年来,我国多地都在推进节水工程建设,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工程在建设与运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现结合实际就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从宏观角度来讲,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受到地区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分布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充沛与短缺并存,使得我国农业地区的经济建设往往会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与干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为了满足农业地区的灌溉用水需求,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建设,通过合理的资源管控来降低风险因素的干扰,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还能够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就目前来看,由于早些年我国在水资源的使用过程中缺乏对节约用水的正确认识,加之农村地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民无法明确水资源与自身发展的关系,进而选用漫灌的方式,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使得水资源利用率较低。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施工单位在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以地区实际情况为基础,既要满足农民的灌溉用水需求,同时还要起到防洪抗旱的作用,不但能够有效降低水资源浪费率,满足我国可持续建设发展需求,同时还能够实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

2 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运行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管理主体比较单一

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建设与运行方面存在责任主体单一等问题。多个灌区的节水工程建设以政府投入最多,有关企业以及农民个体投入相对较小。倘若只依靠政府投入,会使得整个节水工程主体过于单一,资金投入无法保障[1]。

2.2 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

调查发现,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机制不是十分健全完善,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尤其是在农业税改革之后,需要地方政府进行集成管理,并依照相关标准完成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与优化工作。但是受到人力资源以及资金的限制,使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后续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部分地区由于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使得人们参与节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节水工程得不到很好的建设与运行管理[2]。此外,监理人员数量不足也是当前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无法顺利开展的一大原因。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大多是以隐蔽工程为主,因而在开展节水灌溉工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加强对项目的管控。然而在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具体监督管理中,由于其施工周期相对较短,加之涉及的施工区域相对较大,使得人员在数量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在进行灌溉时由于所涉及的土地面积相对较大,而负责建设的人员数量较少,不仅会导致整个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无法起到相应的作用,在效果上也不尽如人意,使得整个工程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后续的工程质量也会受到较为不利的影响。同时,由于在监督管理方面的缺失,使得整个验收工作难以顺利开展,项目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施工质量也会受到较为不利的影响。

2.3 农户参与建设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农户是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最大受益者,因而施工单位在进行节水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农户参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农民参与建设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农户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存在不重视、不关心的情况,认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自身利益没有任何关系,影响农业地区的经济发展。

2.4 灌溉工程设计水平有待提升

要保证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进行科学设计。但在实际中,许多新的灌区项目还需要改进,尽管在水工结构的设计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设计上的不合理,使得灌区的节水效果不佳,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在节水灌溉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并没有前往现场开展相应的信息采集工作,勘察效果不尽如人意,使得所获得的数据在完整性与可靠性上无法达到预期标准,只是依照主观意愿与经验开展相应的内容规划,后续的蓝图设计与实际施工需要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施工时,无法依照施工图纸开展相应的工作,延长了施工周期,同时也会对施工单位自身的经济建设与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二是对于设计人员而言,在节水灌溉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所选用的材料与设备性能,并根据施工现状进行有效地调整,应加强对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节水灌溉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工程清单关键资料遗漏的情况,所涉及的施工程序较为复杂,转换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施工进程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不但会导致施工单位所要支出的成本大幅度提升,同时也会对后续的工程质量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导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农民的灌溉用水需求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三是部分灌区在进行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加上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很容易发生灌水定额数值较高或者是时间较长的问题。由此可见,为了确保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能够顺利开展,要提高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的重视程度,按照相关标准完成工程内容的调整,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能够满足预期标准。

3 加强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运行的对策

3.1 健全完善组织架构

为了更好地推进节水工程建设与运行,灌区要健全完善组织架构。灌区应设管理委员会,由镇政府指导水管所负责组建。管理委员会由镇政府、水管所、镇属相关站所、各村(农民用水者协会用水户代表)等方面人员组成,委员人数一般不少于15人。灌区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包括制定和完善灌区管理制度、对灌区发展进行指导、对灌区日常问题进行审议和决策以及监督灌区水资源配置及灌溉管理、工程建设、农村安全饮水管理及重大水事纠纷、用水矛盾调处、裁决等工作。灌区管理委员会需不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协商解决节水工程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3]。

3.2 创新优化灌区用水管理模式

当前灌区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方面存在管理模式落后、管理人员组成单一等问题。鉴于此,相关部门应对管理模式做进一步的优化创新。如灌区供用水管理可实行水管所+村(农民用水者协会)+社(用水小组)+农户(用水户)共同参与的灌溉管理模式。水管所按渠系分别成立渠系委员会和灌溉管理小组,下设管理站,对渠系供水和各村(农民用水者协会)、用水单位的用水进行管理和组织协调。

3.3 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

农民是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直接受益者,必须提高农民在节水灌溉工程中的参与程度,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组织、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确认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的职责作用,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实行独立的财务核算,民主选举负责人,制定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斗渠及斗渠以下的工程,由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管理[4]。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要严格贯彻执行灌区各项规章制度;负责组织用水户管理、维护所辖田间水利工程及灌溉设施;及时向水管所申报灌水面积及种植结构,申请水量;严格执行渠系轮次配水计划,做好斗口配水、水量调配及测水、量水、结算工作,加强田间用水管理,组织用水户公平、有序、高效用水;及时向用水户收取水费、水资源费、末级渠系水费,并按时足额向水管所缴付水费、水资源费,收取的末级渠系水费按时存入末级渠系水费专户,按规定管理和使用末级渠系水费;加强田间用水管理,组织用水户做好末级渠系工程的管护和维修养护工作,保证工程设施完好、运行安全;组织用水户做好防汛抢险、防旱抗旱等工作;及时调处用水户用水矛盾和纠纷;完善协会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规范用水秩序。

3.4 明确水管所的职责

水管所是灌区事业法人单位,接受灌区管理委员会的指导,负责灌区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在进行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明确水资源管理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度与管理,增强配水的合理性,选用较为先进的节水技术与手段,确保高效节水工程质量能够满足预期标准。针对当前存在的水量调度问题,要明确提灌泵站的性能要求,强化引水以及水资源分配,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关内容的调整,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因素的干扰,对于后续的计费工作也会带来良好的促进作用。另外,要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保证灌区水质的不受污染,为用水户提供优质水资源;重视灌溉工程续建配套工程的建设,同时做好节水灌溉工程的建后运行工作;推进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强机构能力建设,提高灌区管理水平,推进灌区标准化建设;组织召开灌区委员会会议,通报重大事项并听取用水单位意见和要求,指导农民用水者协会工作,推动灌区节水工程高效建设与运行[5]。

4 结语

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要进一步提高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视程度,通过完善建设管理组织结构、创新优化建设管理模式、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等方式提高节水工程建设质量与运行效益。

猜你喜欢
渠系灌溉工程节水
坚持节水
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影响的渠系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无人机航遥技术在某灌区渠系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推求方法优选研究
黎榕灌区渠系水力计算及输配水管设计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
节水妙想
荥阳区域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