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效果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

2022-11-22 12:31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

郭 强

(甘肃省高台县红崖子水管所,甘肃 高台 734300)

节水灌溉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采取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使有限的灌溉水量创造更大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常见的节水灌溉措施有渠道防渗、喷灌以及微灌等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解决了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保证了农业灌溉用水的需要,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在节水灌溉的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隐患,对节水灌溉的效果产生了很大影响,要求相关人员对其进行优化,保证节水灌溉的良好效果,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1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优势

1.1 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造成了大量的消耗,加上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造成了水资源的短缺。工业的发展排放了大量废水,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人口的大量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加上人们对节约用水的概念认识不足,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在农业灌溉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技术和设备,大水漫灌的灌溉技术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1]。在此背景下,节水灌溉技术利用喷灌、微灌等技术,摒弃了传统的大水漫灌,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为我国节水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2 保证了农作物的产量

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在西北缺水地区已经出现了灌溉用水短缺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和农作物产量的提升。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出现,极大程度上节省了灌溉用水,相关地区只需用少量的水就能满足农业的灌溉需求,极大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此外,节水灌溉还可有效保持土壤水分和肥力、涵养水源、避免水土流失,迎合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切实需要,保证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满足农业的发展需要。

2 影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效果的因素

2.1 资金投入较少,覆盖面较窄,维护困难

在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施工过程中,相关设备和技术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导致部分地区设施搭建不完善,或者是覆盖面较为狭窄,严重影响了节水灌溉的效果。相关部门虽然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但在相关节水灌溉设备方面的投资较少,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需要,极大程度上影响了灌溉效果。另外,缺乏相关的设备维护管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完成之后,相关部门由于资金短缺,难以承担维修的责任,导致节水灌溉设备出现故障,相关设备难以发挥作用。

2.2 节水灌溉意识不足

部分人员未能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节水灌溉意识淡薄,也没有认识到利用节水灌溉能够给农业带来的发展,没有意识到可能存在的用水危机,导致在灌溉过程中依旧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进行灌溉[2],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灌溉技术的进步和灌溉设备的引进。加上相关节水灌溉设备的花费较高,部分务农人员不愿意将资金花费在相关方面,导致节水工程难以推进,严重阻碍了节水灌溉效果的发挥。

2.3 缺乏科学的用水规划

在农业灌溉发展过程中,虽然节水灌溉已经在部分地区进行推进,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南北降水差异极大,地区水资源条件也存在很大不同。在相关节水灌溉的规划中,部分用水规划不适应当地的用水需求,导致节水灌溉效果难以发挥,而且各个地区的作物种植种类不同,对灌溉用水的需求量也不同,采用统一的规划很难满足所有作物的灌溉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灌溉效果的发挥。

2.4 设计人员能力不足

在我国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渠道防渗、低压管灌、喷灌、微灌以及灌溉管理制度等的建设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才能实现。但在现有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水平有限,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将节水灌溉的功能完全发挥。而且由于各地的地形地质不同,相关设计人员在考察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周围环境因素对节水工程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带来了一定影响。

3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原则

3.1 统筹规划和实施

面对新时期农业发展需求,应积极整合资源推动节水灌溉工程发展,结合实际工作要求落实职责。在充分掌握区域生态环境情况基础上,收集数据制定合理的农业生产计划。围绕节能灌溉目标要求,细化为多个子目标,在完善的制度支持下落实高效节水任务,在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同时,提升节水农业发展成效。

3.2 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为了全方位推广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要因地制宜,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要进行实地调查,综合考量农业生产水平、节水灌溉基础条件、水利配套工程,在此基础上确定高效节水技术推广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在实现水资源合理化配置利用的同时,持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另外,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加强灌溉和生产指导,促进节水灌溉技术发挥效用。

3.3 点面结合推进落实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区域地质条件不尽相同,适合种植的农作物类型不一,因此要结合现代农业生产要求制定合理、完善的滴灌施肥制度,有机整合沟灌技术和管灌技术。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推广宣传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后期也要加强需肥规律、作物需水试验研究,点面结合全面推进落实,以此来提升工程整体建设效益。

4 提升节水灌溉效果的优化措施

4.1 提升群众的节水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进行关于节约用水重要性的宣传,通过开展讲座、张贴宣传标语或者广播等方式,积极进行节水灌溉的宣传工作,在潜移默化中激发村民的节水意识,加快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步伐。

4.2 完善相关建设制度,规范用水流程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相关灌溉农田进行分析,对其自然环境、土壤土质以及降水程度等信息进行收集,然后因地制宜地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数据支撑,使农田水利灌溉能够适应当地的灌溉需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此外,要对水资源费用进行合理规划,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合理的水价,既要满足农业的灌溉需求,又要避免水资源浪费现象,充分发挥节水灌溉的效果。

4.3 注重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引进

在推广膜下滴灌、全膜覆盖等节水技术的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改善农业灌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升科技含量,并建立示范区,引进新型节水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减少水资源损耗,避免环境污染。指导农民转变滞后理念,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作物品种类型,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配套合理且完善的制度,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助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并为后续工程运营和管理提供支持。

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特性,在具体工程建设前要充分调查区域经济水平和农户收入水平,针对性地改善传统农业结构,在先进技术手段和农业设备支持下,实现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同步落实,力求促进农业综合生产力提升。有机整合农业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通过企业投资和项目扶持等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综合治理开发,对于加快土地流转、铺设滴管管网具有积极作用。水利工程建设部门要适当的提升规划标准,完善配套资源创新制度,高质量建设,大规模种植经营,以此来实现农业增效的目的,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意义深远。

4.4 加大资金支持,加强培训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推进相关设备的购买和建设。相关部门也要积极组织人才培养,提升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并设置专职维修养护人员,对节水灌溉设备进行养护,避免设备出现问题[3],充分发挥节水灌溉效果。

4.5 推动农业发展模式创新

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应围绕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要求,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项目建设和运营中。另外,将初始水权细化落实到村、户和合作组织,深化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整合资源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落实提供坚实保障,提升资源利用率,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改进,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5 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前景

5.1 节水灌溉技术智能化发展

借助智能化设备高效检测数据信息,如土壤情况、空气质量等,智能化分析下选择最佳的灌溉技术。此种方式可以改善传统人工灌溉方式的不足,科学灌溉下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同时,实时监测农田生产情况,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5.2 节水灌溉技术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是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基于信息技术采集和分析数据,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不同田地生产情况。对于水资源配置失衡问题,基于大数据精准掌握季节变化、运输距离和灌溉面积等信息,科学合理配置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水资源,可以大大改善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升农业技术水平。

5.3 生物技术发展

目前生物技术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却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要在充分掌握不同农作物水分需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分析。基于此种方式,挖掘不同农作物品种潜能,减少耗水量,培育出更多节水型的农作物,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还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6 结语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必须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建设工作,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保证农业的发展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相关部门应通过提升人们的节水意识、完善相关制度以及加大资金投入等方式,充分发挥节水灌溉的效果,促进农业发展。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