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维护与管理措施

2022-11-22 12:31薛广勇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灌溉渠道农田水利灌溉

薛广勇

(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

灌溉渠道是把从灌溉水源引入的水量输送到农田的各个部分,经由灌水沟、畦均匀地湿润土壤,是农田灌溉中常用的田间输水工程。田间渠道的布置形式分为固定灌排渠道组合形式和临时渠道的布置形式2 种,在保证农田灌溉用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部分地区存在着对农田渠道维护和管理不力的情况,造成了灌溉渠道的损坏,严重影响了灌溉渠道的功能,导致农作物无法得到灌溉,进而减产。灌溉渠道是为农田提供灌溉用水的设施,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大对灌溉渠道的维护力度,保证灌溉渠道的功能,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1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重要性

1.1 能够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我国水资源分布中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问题,制约着我国的用水需要。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气候多样,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南方水患成灾,北方却连年干旱,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而且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进一步减少了农业灌溉的可用淡水。开辟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就能够调动水资源的分布,解决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和季节降水不均的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灌溉用水效率,从而为农业经济发展助力。

1.2 提升作物产量,促进农业发展

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水资源的大量污染和消耗,导致农业灌溉用水严重不足,造成了农业长期处于用水不足的局面,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开辟农田灌溉渠道,就能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源引到需要进行农业灌溉的地区,满足干旱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需要,提升农产品产量,从而推动农业的发展。

2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维护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维护和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致使管护工作整体成效不理想,制约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积极效应的发挥,产生使用寿命缩短、增加后期维护成本等问题。

2.1 相关人员对灌溉渠道的维护管理意识不足

为了能够满足现代农业的灌溉用水需要,相关部门建设了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用来引水灌溉,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田的干旱问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在工程建造完毕之后,相关部门却缺乏对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没有对灌溉渠道进行管理,而且大多数农业生产人员对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投身于其中做好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导致农田水利灌溉渠道没有被及时地进行管理和维护,灌溉渠道使用1~2年后灌溉效果明显下降,无法发挥农田水利灌溉的功能。很多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破坏程度严重,即便认识到管理和维护的重要性,但却未能熟练掌握管护设备和技术,影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稳定运行。

2.2 相关管理人员的技术不足,设备落后

现阶段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相关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较低,维修设备落后的情况。由于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在建设之初是由专业的设计人员和建造人员共同完成的,表示灌溉渠道存在一定的技术性,而且水利灌溉渠道的工程庞大,导致大多数管理人员不具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维护技术[1]。在进行灌溉渠道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地发现渠道存在的隐患,不能对渠道进行正确的维护,也不具备良好的管理技术,导致灌溉渠道不能得到良好的维护和管理,影响渠道功能的发挥。与此同时,排水技术作为传统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技术,技术优势鲜明。但受限于低压暗管排水技术采用的材料体积笨重、运输难度较大、外包过滤材料成本高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渠道排水技术无法高效运用,极大地影响到技术应用效率。

2.3 缺乏相关的管理机制

在水利灌溉渠道的管理方面没有相关机制作为管理的依托,是导致灌溉渠道维护和管理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在灌溉渠道的维护和管理方面,传统的管理主体是乡(镇)人民政府,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其维护和管理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维护和管理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统的主体逐渐消失,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维护和管理工作逐渐转变为一种形式,使得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统并未得到有效维护和管理,导致灌溉渠道出现无人维护和管理的尴尬局面。无法有效落实维护与管理责任,加上相关部门管理主体的缺失,导致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出现管理机制的缺失[2]。缺乏监管机制、责任落实机制、惩罚机制、奖励机制、晋升机制以及各种关乎灌溉渠道管理水平的机制,自然会造成相关维护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2.4 农田水利工程维护与管理资金不足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使用频率高,如果缺少有效的维护和管理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影响到工程积极效应的发挥。因此,加强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十分必要。但由于农田水利灌溉渠道规模大,建设内容繁琐、复杂,因此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维护成本较大。为了保证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有序展开,需要大量资金予以支持。但部分地方政府重视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建设,却忽视了后期的管理与维护,因此资金投入力度不足,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在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管理和维护中,如果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将会影响到配套设备的采购和运用,阻碍后续工作开展,并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

3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维护与管理方法

3.1 渠道维护

3.1.1 防淤泥 在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维护与管理中,做好渠道维护工作十分重要。渠道中淤泥过多会堵塞,影响到渠道正常使用。在渠道引水或排水时不可避免地会携带泥沙,长此以往则会导致泥沙沉积,堵塞渠道。可以设置专门冲刷闸的沉沙槽,渠道前段配备专门的冲砂槽,分离引水,如果冲击水流较大时要注意规避泥沙堆积,保证渠道排水顺畅。增强渠道泥沙输送能力,如果水流流速过慢会导致大量的泥沙在渠道堆积,影响到水流流速。对此,可以加快流速,以此方式预防渠道堵塞。

3.1.2 避免冲刷 如果渠道水流速度过快,超出了渠道极限状态,可以适当地降低水流速度。水利工程周围建筑物设备稳定性不足,下游水流快,伴随着时间推移会对建筑物产生强烈的冲刷作用,对于此类问题可以适当的增加设备宽度与厚度,避免冲刷力过大导致构筑物垮塌。

3.1.3 渠道内渗透维护 加强渠道渗透预防维护管理,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正确认识渠道损坏可能出现的渗透、漏损和堵塞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果此类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将大大降低水资源利用率,影响到渠道安全性。对此可强化工程建设质量,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建设,并选择高质量防渗漏材料施工,打造质量和效益并重的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

3.2 渠道管理

3.2.1 加强渠道管护责任意识 要转变观念,提升农业生产责任意识,充分结合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来强化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管理与维护,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的同时激励群众积极参与其中。

3.2.2 增加资金投入力度 为了支持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管理工作有序展开,应适当增加资金投入,配备专门的人员负责工程维护与管理,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2.3 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 由于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管理工作强度大,部分区域存在管理混乱的情况,如乱挖渠道的情况、破坏公共设施等,应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促使后续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4 加强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维护和管理的措施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施工水平不断提升,为了保证工程积极效应的发挥,应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措施,确保工程各环节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提升工程总体效益的同时实现资源合理化配置与利用,对于推动农田水利工程高水平建设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针对其中的问题,应制定合理的维护和管理措施,以期提升工程管护水平。

4.1 增强相关人员的管理和维护意识

在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管理与维护过程中,人作为工程主体,在提高维护管理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提升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让相关的农业工作者认识到灌溉渠道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其在使用渠道时能够谨慎小心,提高农业工作者对渠道的维护力度。另外,要强化管理部门的维护管理意识,明确自身的职责,充分发挥渠道管理主体对渠道的带动作用,对渠道进行良好的管理。

4.2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在渠道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制度,导致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指导,造成维护管理方面的不足。因此,要对灌溉渠道进行维护和管理,就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在进行维护之前,要进行预算制度的建立,计算出维护和管理需要的费用;在进行维护时要设立监管机制,保证维护与管理人员能够尽心职守;还要设置责任落实机制和奖罚机制,将渠道的维护与管理进行流程划分,落实相关负责人,然后根据其对灌溉渠道的维护管理水平进行奖罚,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促进管理和维护水平的提升[3]。

4.3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

在建设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时,政府作为建设的主体,不仅为工程提供资金支持,还为工程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如果灌溉渠道在维护和管理方面水平较低,将严重影响其灌溉功能的发挥。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对灌溉渠道进行维护和管理[4]。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为渠道维护管理聘请专业的人员,还应购置大量的先进设备,提高管理维护的水平,并且要大力培养维护和管理人员,提升渠道管理人员的维护技术和管理水平,满足灌溉渠道对相关维护管理人才的需要,促进灌溉渠道维护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灌溉渠道农田水利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小型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维护与管理的措施分析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土默特左旗灌溉渠道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