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灌溉工程质量管理的路径探索

2022-11-22 12:31王兴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农田水利工程

王兴阳

(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发展和建设,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需求,对于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优化布局、推动农业经济高效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旱、防洪效果。因此,相关部门要强化对农村灌溉工程的重视,强化施工质量,保障运行效率,为节水灌溉技术的大力推广和应用发挥重要作用。

1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内容

对于农田水利项目而言,管理工作的核心便是对施工内容开展周期性管理,从不同阶段进行工程内容与调整,以此来确保整个农田水利项目工程质量能够满足预期标准,农民的生活质量也能够因此得到有效保障。在这一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考量不同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加强对现场内容的管控力度,掌握策略以及技术需求,并依照实际情况开展工程管控作业,提高施工效率,加强部门的协调能力,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中,工程设计既包含工程的前期计划和管理,又包含工程施工中的事中调控与事后控制。

农田水利项目内所开展的前期策划管理工作是以事先预防为主,完成相应的准备工作,需要施工人员在进行设计之前,对工程现场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依照实际情况制订出一套详细的管理方案,严格遵循相关标准,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影响,提高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的质量,满足农民的灌溉需求,促进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

事中调控对整个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涉及到项目的施工工序与内容管理,需要施工单位依分项工程的建设需要,从人力资源、质量需求、施工工序、周期管控等内容进行管控,以提高人员生命健康安全保障为主,同时加强对农田水利项目的管理,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事后控制大多集中在项目验收、成果管理以及综合评价方面,合理控制项目偏差,必须保证工程质量,为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2 水利灌溉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质量管理主体不明确

国家非常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并逐渐加大投入,促进了水力灌溉工程施工水平的有效提升。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明确的质量管理主体,导致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管,施工质量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限制了水利工程功能的发挥,不利于农业灌溉水平的提升。

2.2 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在农村灌溉水利工程建设中,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往往存在管理权责分工不合理、部门管理职责划分不明确等问题,导致管理效果不佳。此外,村民对水利工程的保护意识不强,经常出现损坏灌溉设备、随意开沟等现象。

2.3 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

在农村灌溉水利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工程建设完成之后,缺乏有效管理,导致工程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如漏水问题、设备老化损坏等,管理服务部到位,不仅影响工程应用效率,而且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农田灌溉效果不佳。

3 影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

3.1人为因素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本身能力不足,会影响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在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强化职业道德,保证工作人员在施工中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3.2 技术因素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在开展农田水利项目的过程中,倘若选用的技术存在问题,便会影响施工进度,最终降低工程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技术管理的过程中,要以项目建设目的为指导开展工作,确保施工技术方案有效落实。在使用相应技术时,要保证工程的工艺流程符合工程建设需求,施工人员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作业,不断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为工程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施工单位在施工技术方法的应用过程中,要对施工技术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进行分析,依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考量,选择与工程相适应的施工技术,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并保证施工进度。

3.3 设备与环境因素

农田水利工程设备因素主要是指施工过程中所用的各类机器设备对施工的影响。从实践来看,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不仅能够提高整个工程的建设进度,有效降低劳动成本,而且能够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设备采购和进出场管理,要根据实际需求,严控进场设备的型号和规格的选择。

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能否顺利进行,主要包括施工作业环境、施工质量管理环境,还包括当地的自然环境。其中,作业环境即施工现场的作业面、给排水条件、照明通风条件、道路等;质量管理环境即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组织体系;自然环境即工程区地质、水文、气象等。施工实践中要重视各类环境因素对工程影响。

4 农村灌溉工程质量管理路径

4.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农村灌溉工程施工质量涉及方方面面,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为了有效提升施工质量,要在施工之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结合具体的施工需求,统筹规划,优化设计。设计人员要深入实地,展开全面调查,对地形、地质、气候、水源、植被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1]。此外,要联合各方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保障其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出现问题影响后续工程的有序开展。要严格控制施工材料、施工设备质量,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完善施工组织规划,减少工程变更现象,有效控制整体施工成本。如果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出现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不相符的地方,要结合具体情况,展开调查,并对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保障灌溉工程的顺利施工[2]。

4.2 注重细节管理

强化细节质量管理,是提升灌溉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在细节管理中,要保障施工技术、工序等与施工设计要求相符,确保施工规范性与标准性。因此,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现场展开全面调查,精准掌握具体情况,以便优化施工设计,并结合实际施工需求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保障施工规范性;要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规范性,科学控制原材料配比,保障振捣作业的规范性;安排专业人员对工程施工进行全过程监督,对施工现场进行有序管理,及时发现异常问题,追究相关责任;完善奖惩机制,保障施工规范性,制定统一化的施工质量标准,优化整体施工效果,强化施工人员责任意识,端正工作态度[3]。

4.3 完善施工质量监管机制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是保障农村灌溉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要完善施工班组制度,对具体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保障所有施工人员都能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和责任,保障工作任务和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与执行;鼓励施工人员参与质量监管工作,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促进施工效果的全面提升。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及时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并强化对施工设备、工具的优化管理,保障施工规范性,避免出现违规操作,影响工程安全,保障工作人员安全[4]。

4.4 完善施工进度管理

结合具体的工程需求,编制详细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等。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每周召开进度协调会,检查落实进度计划落实情况。随时调整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机械设备与人工作业,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程各个工序的有序开展,如基础开挖、坝体填筑到库区砼浇筑、土工膜铺设、格梁混凝土预制安装、坝顶和附属工程等,实现科学管理,为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5-6]。

4.5 其他方面

一是积极鼓励农民参与灌溉工程的建设过程,在工程设计阶段,要与当地农民进行有效沟通和协商,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满足农民实际的灌溉用水需求,强化灌溉工程使用效能。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农民对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意识,强化工程整体施工质量[7]。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当地政府部门要强化对灌溉工程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工程施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施工指导,促进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

三是完善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施工安全是强化施工质量的首要任务,要结合具体的工程现场情况,对施工质量、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制定针对性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尽量避免突发事件。严禁闲散人员随意出入施工现场,保障施工技术的规范性。

四是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定期培训,提升专业技能,树立责任意识。要强化对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对灌溉工程施工的了解,增加专业知识,强化管理技能,保障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要强化技术人员和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技术知识,具备一定的从业资格,对安全技术规范进行全面掌握,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全面保障施工安全[8]。

5 结语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农村灌溉建设工程需求越来越多,对节约水资源、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强化对农村灌溉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完善施工质量监管,注重施工过程的细节管理,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安全管理,为农村灌溉工程质量管理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最大程度上发挥灌溉工程的使用效能。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子午工程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
工程
工程
工程
荥阳区域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