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文艺频道:挺进主战场与移动化再造

2022-11-22 13:13汤丹文
传媒评论 2022年3期
关键词:副刊高地频道

文_汤丹文

作为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加快推进移动化整体转型的先行先试项目、甬派客户端扩容提质工程的重要项目,“甬派”文艺频道于2020年12月28日正式上线。经过一年多的探索,频道发展的整体架构基本确立,报纸副刊作者队伍、编辑力量积极转型融入移动端生产,传播力与影响力不断提升。

“甬派”文艺频道每周发稿数量相当于“再造”2份宁波日报《四明周刊》,播发照片、视频、音频作品更是呈几何级增长趋势,大大增加了对公众的有效文化供给。在呈现形式上,文艺频道体现了新媒体多种手段应用以及与网友的互动交流。同时,文艺频道在推介宣传宁波城市人文形象、增强城市文化自信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以专业的姿态深耕人文内容

文艺频道上线前,我们就有这样的设问:频道内容只是纸质副刊内容的线上发布,或者最多加几个原创互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会有怎样的创新?如果说上线后一切都是在摸索阶段,那么频道的方向和内容也正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渐渐形成的。

最初的感觉是“副刊上网”获得了篇幅不受限制的自由。纸媒的副刊以往囿于版面的固定,每篇稿件惜字如金。很多稿件往往是点到为止、意犹未尽,配图照片更是捉襟见肘。而现在,这一切都不成问题了。

其次,是文艺频道对相关照片、视频、音频等内容的大量需求。随着副刊内容呈现的平台介质的改变,这种需求应运而生。虽然我们也曾经有“若是一篇美文,文字就能打动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纸媒传播观念,但读图时代的规则,最终还是战胜了陈见。对文艺频道来说,图像视频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

对于文艺频道上线,我们有几个观点是明确的。一要姓“甬”,无论是呈现的内容还是作者队伍的组织建设,都要呈现宁波的地域特色,实现宣传宁波、推介宁波的目标。二要突出原创性,也就是除了推送宁波日报《四明周刊》上的优质作品外,更要在内容和呈现手段上有所突破,根据宁波日报报网编委会要求,专供“甬派”文艺频道的原创内容必须超过三分之二的比例。三要争取频道内容与新闻副刊有效配合。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一个明显感受是文学样式内容的更新。比如,以往报纸副刊纯粹以诗歌散文为主,现在的线上文艺频道代之以地域文化、人文历史为主的大副刊作品。这也符合网络时代的阅读习惯,也就是人们在有限时间里更多地想看到话题性的内容,而非小众和作者个人的自抒胸臆。2021新年元旦,文艺频道约请宁波知名诗人荣荣、邱闳、袁志坚等,写作《请记住这一年,记住英雄的眼泪——宁波三位诗人笔下的2020》等等,由于在移动端集中播发,阅读量创新纪录。

以开放的心态整合社会资源

群众办报、开门办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在这个时代,开放更是网络媒体的最基本特征。

副刊在报纸上的功用是“留客”,也就是吸引固定读者的深阅读,文艺频道也是如此。如何“留客”,甚至留住作者,增加频道黏性,需要策划,更要以开放的心态整合各类资源。

如此,对文艺频道而言,邀请名家或者写手开出常设专栏,成为一个主攻方向。

文艺频道在初创的时候,就设立了一个子栏目“朋友圈”。原本是为了集聚宁波日报《四明周刊》作者和读者们,使之成为他们交流的园地。如今,除了这个功能外,很多作者特别是专业方面的新老朋友,成为了“朋友圈”专栏特约作者。文艺频道开设以来,我们先后已邀请博物院副院长、艺术研究所所长、文学杂志执行主编、茶文化专家、著名语文教师等为专栏供稿。这些专家学者型的作者既是专栏原创的源头,更成了频道专业内容的亮点担当。

对文化新闻的深度策划,制作新媒体产品,也是频道整合资源的途径之一。“木构重辉”保国寺大殿营造技艺解密,是保国寺纪念获批“国宝”60周年的一个学术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参与报道策划,确定了在“甬派”焦点页和文艺频道同时发布的呈现方案,除了常规文字报道外,制作了延时摄影、构件分段影像呈现等新媒体推送产品,且与宁波日报《四明周刊》刊发的深度文章相配,起到了较好的融合报道效果。

结合主题宣传活动,实现文艺频道内容呈现的社会化运作,也是甬派文艺频道的探索之一。去年是建党100周年,文艺频道联合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推出“宁波百年优秀文艺作品评荐”活动。今年初,频道又与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合作推出“阿拉非遗汇”薪火相传栏目,与文联合作的“文联沙龙”也即将上线。这些内容制作大多数依靠社会力量参与完成,这也体现了新媒体作为平台的作用。

以多样的形式打造传播高地

作为原先与网络基本隔绝的报纸副刊,通过文艺频道的转型,最重要的是促使全体副刊编辑在理念上较以往有了质的改观。过去,相关副刊编辑的思维定势是“我编你看”,对副刊内容的传播性、到达率几乎不用关注。现在,编辑会去关注副刊内容传播的有效到达与评价互动。

“甬派”文艺频道如何做好内容,特别是增加传播的手段和招数,还有许多可以探索的地方。如文字为主的传统内容还是占了绝大多数,图片特别是视频、音频等还是弱项,作者编辑真正能够做到与读者网友常态化互动还是不多,点击量大都来自朋友圈的转发,而频道本身黏性还未形成,线上与线下尚未有机地勾连融合。

去年召开的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深入推进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着力打造思想理论高地、精神力量高地、文明和谐高地、文艺精品高地、文化创新高地。“甬派”文艺频道的建设,为打造新媒体上的又一个“副刊”已初见成效,但与打造“宁波人文传播平台”这一文化高地的目标还有不小距离,需假以时日。

不管怎样,文艺副刊的新媒体转型,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也给文艺副刊以崭新的希望。正如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教授何镇飚在评价“甬派”文艺频道《芙蓉洲读城》专栏中的《元末的庆元港与乱世的元宵节》一文时所说:“多一些这样的文章,甬派的人文版(文艺频道)会成为我的忠实阅读内容,如果能有定时定向的推送,会更好,而且我也支持内容收费。这样小众的研究可能注定无法带来网络媒体热衷的流量,却是宁波城市文化研究的重要基础。”

猜你喜欢
副刊高地频道
深入考察调研 携手打造现代农业高地
省志所载报纸文艺副刊勘误及其考订
打造孝善高地 与鄢陵同行
门户经济构造开放高地——“三个经济”特别报道之三
高新区“三十而立”——高新区成全省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
比主编还牛的副刊编辑们
寒假快乐频道
频道
副刊编辑:发挥文化传播作用
专家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