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学,彰显高中音乐教学魅力

2022-11-22 14:3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3期
关键词:互联网+音乐课堂

庄 艺

(浙江省温岭中学 浙江台州 3175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教育实践与高新技术结合为彰显学科教学魅力提供了可能。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明显加强。“互联网+”教学在高中音乐教育中的实践,能够为音乐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能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推动力[1]。

一、“互联网+”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1.拓宽音乐教学的美育功能和德育功能

音乐这门艺术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在学生审美能力培养、艺术素养提升、品德修养形成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运用“互联网+”教学,不仅仅能够形象直观地将基本乐理知识教授给学生,同时,还能将歌曲中的意境和思想感情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呈现,助力高中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与精神,这有助于真正拓展音乐教育中的美育功能和德育功能,助力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和思想品德塑造。

2.降低音乐理解难度

对于绝大多数高中生而言,他们对于歌曲演唱和音乐鉴赏拥有更多的兴趣,而这种兴趣90%是因为娱乐的兴趣,他们更喜欢听歌,而这种“听”,不是从专业的角度对音乐进行分析与评价的,而是仅仅停留在听觉方面。但是,高中音乐教学涉及了很多音乐专业知识,如音符、音谱,这些知识具有极大的抽象性。学生们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互联网+”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通过形象直观的形式将抽象的专业知识进行重现,有助于降低音乐的理解难度。同时,通过多种素材的融入与整合,能够真正让学生融入丰富的学习环境中,从多个方面对专业性的音乐知识进行理解和解读,有助于真正增强学生们对于音乐这门艺术的理解。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完整的音乐作品,优美的艺术内容,融音乐形象、音乐故事、音乐情绪、音乐情感为一体,而学生们鉴赏音乐、学习音乐的过程就是音乐感知的过程和音乐体验的过程,在这门艺术教学中,仅仅凭借教师的口头讲解则不能展现出音乐之美,也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艺术带来的美妙。“互联网+”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能够通过充分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展现完整丰富的音乐作品,促使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感受丰富的音乐层次,体验音乐给予的力量。这样一来,就能够真正好友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对于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这对于增强学生的音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以往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往往凭借音乐器材,音乐教材对音乐知识进行分析,对演唱方法进行传授,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能够真正将多样化的音乐艺术完美地呈现出来,所以学生们在体验艺术时,艺术感触程度也会不尽人意,学习效果自然不佳。而当将“互联网+”运用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时,能够为课堂提供丰富的资源,给予学生更加全面、多层次的视觉体验和听觉感受,给予学生丰富的音乐享受,这不但能够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还能够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缓解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5.释放审美个性

互联网时代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将互联网运用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彻底改变了学生通过庞大而笨重视听设备获得音乐体验的情况,互联网给予知识的传播更多的途径,而传播环境的改变,能够让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更加多样化。传统的音乐学习中,学生们通过庞大而笨重的视听设备获得音乐体验,“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全面性、多元化的音乐资源,可以说,在这个巨大的音乐宝库中,音乐学习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够满足学生各自迥异的音乐选择,能够让学生音乐学习的空间扩展到无限的网络世界中。这样一来,学生的音乐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体验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促使他们审美个性得到充分的释放。

二、“互联网+”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1.实施多样化的应用模式

“互联网+”的本质是创新,“互联网+”教学更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为了依托“互联网+”教学,彰显高中音乐教学的魅力,教师必须立足于日常教学,不断开阔,不断创新互联网的多样化应用途径。比如,在《辽阔的草原》这首内蒙古民歌的欣赏中,教师就可以从网上下载《嘎达梅林》《达那巴拉》《劳工之歌》《母亲的恩情》《四季》《丁格尔大喇嘛》等具有代表性的内蒙古民歌,在课堂上供学生们欣赏聆听,对学生们进行练耳训练,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鉴赏水平。又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著名的音乐社交平台,如菠萝BOLO,让学生在这一社交平台上与更多的音乐人进行交流,与音乐专家连线,促使学生的音乐能力更加精进;再如,教师为学生推荐Groove box、Garage band、Band Lab、Music Maker Jam、N-Track Studio 9等音乐创编加工的App,让学生通过这一先进的技术,形成自己独特的创编作品,促进学生在创作中探索前进发展,实现音乐素养提升。发挥互联网教学的优势,应用互联网平台,不断扩宽应用模式,才能够为音乐教学注入生命力,才能够彰显音乐学科的无穷魅力。

2.引导学生自学

无论是音乐素养的提升,还是艺术能力的提高,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课堂是学生们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生们音乐能力形成的重要平台。除了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音乐能力培养,还要促使学生零碎时间的利用,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学习。而“互联网+”教学就为学生的日常音乐学习提供了支持与帮助。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们从教师的讲解和教材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但是“互联网+”教学为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提升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互联网教育不仅资源丰富,而且交互性很强,学生们在空闲时间就能够自主接触音乐,进行音乐学习。而学生的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有效的指导,在互联网世界中,音乐资源丰富,内容广泛,所以教师应该对相关的音乐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筛选,助力学生找到自己适合的学习材料,展开自主学习,依托互联网,抓住平时的零碎时间,接受音乐知识的熏陶,提升音乐能力。

3.加强对智能手机的利用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智能手机已经成了人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互联网背景下,智能手机的功能更加强大,比如视听练耳、音乐家等App可以辅助学生进行音乐相关能力的训练,同时,在这些App中,不但有基础的乐理知识,还包括视听与练耳的内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手机下载相关的音乐应用程序,让学生们利用手机随时随地学习音乐,训练个人音乐能力,在闲暇时间用这些手机App进行演唱,并且进行打分与评价,自我反思,寻找不足。又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手机,将自己平时的演唱视频或是相关的作品上传到微信、微博等等软件,与其他同伴或音乐人交流;再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音乐手机游戏,如,不休的音符、冰与火之舞、初音梦想梦幻歌姬、节奏钢琴大师、音乐少女、心跳音乐节、音乐战车、舞动音乐块等等,让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欣赏音乐,提升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把控能力。同时,这样也能够放松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极大帮助。

4.充分利用网络上的音乐资源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价值,能够为音乐教学提供更加广泛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是音频资源,也可以是视频资源,这些资源能够给予学习者视听双重体验。比如,在《牡丹汗》这首新疆民歌的学习中,教师除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民歌,同时还要配上新疆地区的舞蹈。通过音频和视频的结合,能够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与享受,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疆民歌的特点,感受新疆民歌的魅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又如,在课下,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互联网上搜集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在每一次课堂的前五分钟,让学生们将自己搜集到的音乐作品进行分享、欣赏与评价,这样一来,既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课外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还能够真正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交流,能够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

三、“互联网+”教学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运用“互联网+”让课堂易彩纷呈,尽显魅力,教师也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前提,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抓手,科学利用互联网进行课程的安排与教学准备,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师做好学生学习的引领工作,才能够带领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才能真正提升学生们音乐学习的兴趣。另外,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还要依托互联网技术,丰富师生交流的方式,增加师生交流的时间,从而促进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保证学习的参与度[2]。

2.加强师生交流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师生的交流局限于课堂之上,而课外的时间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少,甚至没有交流。互联网为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为师生的交流提供了渠道。比如,在课堂上,学生们在练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老师不能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及时的纠正,那么,在课下教师就要依托互联网与学生们进行联系,对学生进行批评指正,实施一对一的帮扶与指导,以促使学生进步和发展;又如,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多多发布自己的优秀作品。教师在网络上对学生的这些作品进行观看与评价,并且,师生通过互联网洽谈和交流音乐感悟。这样一来,既能够增加学生们的音乐学习参与度,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当师生之间能够密切交流时,老师也能够更加知道学生们的学习需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安排,让日常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从而真正让音乐课堂尽显魅力,效果更佳。

四、互联网家教学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创设教学情境

依托“互联网+”教学,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图片、音频、视频创设教学情境,展现音乐素材,促使学生看到最直观、最形象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同时,通过有效情境的创设,也能够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体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歌曲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PPT为学生展示西北地区的民族服饰、民族舞蹈、少数民族的家乡风景等等图片,供学生欣赏,这时呈现在学生们面前的是婀娜多姿的西北舞蹈、漂亮具有特色的民族服饰、充满大山气息的音乐,这样一来,就能够给予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也能够调动起来。在音乐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了原生态的音乐环境,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突破教学重难点

很多音乐作品与学生们生活的年代距离遥远,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但是因为年代的更替,导致无论老师怎样讲的生动、认真和精彩,学生们对于此部分的知识理解也比较肤浅。而通过“互联网+”教学,能够最大程度上突破时空和学生已有经验的限制,将这些知识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们,从而解决教学重难点。比如,京剧单元是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对于京剧的理解很肤浅,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也不多,这时教师就可以从网络上搜集学生们比较熟悉的音乐片段。如,《红灯记》《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情景,都是当时年代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了解京剧所要表达的情感。又如,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选段欣赏教学中,教师便可以从网上下载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在课堂上,利用微课展示给学生们,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同时,对不同的艺术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促使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本质,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积淀学生的音乐素养。

结语

“互联网+”教育的本质是创新,立足于当前教育背景,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创新性、合理性的运用好各种资源平台,让高中音乐教学呈现出强大的时代感和生命力,为高中音乐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前景[3]。

猜你喜欢
互联网+音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音乐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