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措施

2022-11-22 16:09吴春帮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6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农田水利节水

吴春帮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甘肃 景泰 730400)

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分布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导致农业生产受水资源分布状况的影响较大,因此农田水利灌溉至关重要[1]。我国的水利灌溉技术发展历史悠久,农民和相关技术人员积累了颇为丰富的灌溉经验,但目前农田水利灌溉仍然面临着一些技术问题,限制了农业经济发展。因此,须全方位地提升农田水利灌溉质量。

1 农田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

1.1 灌溉管理模式待完善

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当前的灌溉管理普遍体现在安全管理、防洪防涝及解决干旱等方面,没有形成完善、健全的水利灌溉管理模式。水利灌溉项目建设完成后,管理机构没有做到系统化管理,仍然采取传统粗放的水利灌溉管理形式,导致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无法充分发挥其有效作用,同时水利灌溉设施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也大打折扣,因此亟需改变粗放传统的灌溉管理模式[2-3]。

1.2 灌溉管理机制不健全

水利灌溉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完善直接关系着农田水利灌溉质量,但现阶段水利灌溉管理机制的完整度相对较低,导致灌溉管理工作的开展面临着不确定性。为了充分发挥管理职能,水利灌溉管理部门需具备自主行使部分权利的能力,但目前水利灌溉管理部门没有相应的自主权。管理部门的收入主要为收取的水费,从而导致出现了水资源过度消耗的问题[4],为尽可能地多收取水费,部分管理人员鼓励农民最大限度地提升用水量,使得水资源过度消耗的问题越发严峻。此外,在节约用水方面没有切实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农民的主观能动性,水资源浪费问题普遍存在。

1.3 资金管理机制不适合

水利灌溉管理工作所需资金较大,目前应用的资金管理机制不适合,同时水费征收程序不完善,水费难以及时收取,甚至存在赊账的情况。个别灌区收取的水费被挪作他用,难以在农田灌溉中发挥作用,无形之中制约了灌溉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灌区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分配不科学,导致管理人员无法得到公正待遇,开展工作时无法集中精力,面对实际问题时不能积极运用创新思维,只是循规蹈矩地完成各项工作,面对突发情况时不能积极应对,无法在第一时间制定最为合适的解决方案[5]。

1.4 灌溉设施管理不到位

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权责界定不明确、主体责任不清晰等,导致灌溉设施无人管理、无人负责,进而导致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功能和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管理机制不完善,部分地方政府将管理职权下放至村集体,由村集体负责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但部分村集体在人力与技术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维护力度明显不足,导致农田水利灌溉设施运行寿命缩减。

2 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措施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依旧存在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同时后期的灌溉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所采用的管理方式较为粗放,导致灌溉质量较低。因此,管理人员要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提升农田水利灌溉工作的实施质量[6]。

2.1 优化改良灌溉管理模式

传统的农田水利灌溉工作中管理模式落后,农民缺乏节水意识,为此农田水利灌溉管理部门要积极探索和完善全新的灌溉管理模式,持续增强农民的节水意识。管理部门要构建与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密切相关的用水规划,引导农民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提升农田水利灌溉效率。

2.2 完善灌溉管理机制

为了加快推进农业发展,保障人民生活,需结合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机制。地方农业生产企业应科学合理地建立健全企业用水管理机制,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同时要持续改进现有农田水利灌溉方案,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配置,确保水资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机制,管理部门要充分结合灌溉需求制定具体的灌溉方案,促使群众形成节水意识,规范用水行为。同时,要科学合理地设定水价,促使农田水利灌溉工程长远发展。

2.3 加大资金投入

农田水利项目建设过程中要重视融资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只有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才能确保农田水利建设顺利实施,进而满足农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充足的资金投入可提升农作物种植效率和农田水利灌溉质量。

2.4 完善水利灌溉设施管理机制

一方面,相关部门应重视工程管理责任的全面落实,明确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与各阶段的管理职责,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农民是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的重要参与对象,相关部门应从不同层面将农民的参与热情有效调动起来,站在农民与农业发展的角度考虑,鼓励当地农民主动参与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管理[7-9]。

2.5 重视节水灌溉项目建设

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地区对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为达到节水灌溉的目标,相关部门须高度重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全面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农作物提供必要的灌溉支持,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村地区的经济进步和深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节水灌溉并非是简单的项目问题或技术问题,而是与农民收入、产业结构调整等密切相关的经济问题,从而全面提升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质量[10-11]。

2.6 积极应用先进的灌溉技术

为了提升农田灌溉质量、切实解放农村劳动力,工作人员应进行精细化的思考,对国内外先进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进行研究,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应用。相关人员要对各个地区的农作物种植特点及自然生态条件进行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应用不同的灌溉技术,充分发挥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可采用先进的辅助工具。如:使用GPRS技术。通过GPRS工具,能够实现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显著提升,应用这种新型技术的过程中要注重其与灌溉工作的融合,更好地解决当地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GPRS技术的实施以单片机核心技术为基础,能够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状态和周边环境的实时监测,能够精准收集土壤环境的温度变化及酸碱度变化数据[12-14]。此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各种其他设备的支持,如路由器、无线网卡等。无线网卡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对农作物土壤的湿度变化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对气候的变化情况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进而为有效解决农作物缺水问题提供重要依据。无线路由技术的应用则是为了更加精准地确定土壤缺水量,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灌溉成本,实现对有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过度灌溉,同时防止土壤水分流失,保护生态环境。GPRS技术应用过程中应拓展其应用范围,满足大部分农作物种植的实际需求,从而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7 建立科学合理的费用管理机制

开展节水灌溉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重点加大对水价改革的关注力度,逐步增强农民对水资源价值的认识,引导农民节约用水。对于用水量较大的用户,对其超限额用水要加价收取费用,促使农民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节水灌溉意识。为切实有效地解决水价增长造成的农业种植成本增加问题,需制定合理的水价增长机制,从根源上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对于积极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农民,可尝试为其提供相应的补贴,激励农民高度重视节水灌溉[15-16]。

3 结束语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抵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状况、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切实加大在农田水利灌溉方面的投入,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水利支持。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管理是一项较为长远的工作,在农业发展规模持续扩大、水资源匮乏问题逐渐严重的背景下,需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农田水利灌溉质量。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农田水利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