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1-22 16:09孙建娃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6期
关键词:用水水利水利工程

孙建娃

(甘肃省通渭县水务局,甘肃 通渭 743300)

水利工程是农村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确保农民用水质量的基础设施,而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又依赖于相关部门对水利工程的监督与管理,因此,必须要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力度,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由于受社会环境以及技术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相关部门在开展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对此,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快速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农村水利工程简述

1.1 农村水利工程的概念

农村水利工程从概念上来说,是指为了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提升农村地区防洪泄洪能力而施工建设的一系列水利项目,农村水利工程大体包括农田水利工程和农村饮水工程等[1]。

1.2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设农村水利工程的目的是改善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农村水利工程不仅包括农民日常生活用水设施,同时也包含农业生产的水利设施。农村水利工程主要的管理内容包括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村民的用水质量以及强化农业用水管理等。

1.3 农村水利工程的作用

在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的过程中,水利工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生产力[2];第二,提高农村地区的饮水质量,确保农民用水安全;第三,提高农村地区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避免或减少因自然灾害对地区经济以及村民人身安全所造成的损害;第四,有利于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第五,能有效推动农村经济转型,避免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过度浪费。

2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方式落后

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水利工程所使用的管理方式相对粗放,水利设施的管理较为落后,同时也缺乏专业的维修人员,导致不少农村水利设备都遭到了损坏,出现了各种问题,且没有及时进行维修。大部分农村地区依旧是“熟人社会”,不注重法治,更侧重于人情世故,出现各种违规用水的情况时村民之间相互包庇,致使很多灌渠以及输水管线受到严重损害,也影响了农村地区的供水能力,无法确保农业生产用水。另外,对破坏水利设施等的处罚力度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破坏行为。因此,农村地区迫切需要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力度。

2.2 基础设施老化,管理机制落后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运营维护以及管理情况复杂,且涉及多个站点,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难度。由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有限,在水利管理工作上所投入的资金、人力都很有限,导致相应的水利工程管理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很多水利设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出现严重的老化现象,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2.3 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大部分农村地处偏远山区,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缺乏系统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因此不少专业人才都不愿投身到农村工作。首先,缺乏科学完善的人才招聘机制,没有对专业人员的技术能力进行科学考核,招聘到的一些工作人员缺乏专业能力,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其次,缺少对后续人才的储备培养,对现有的工作人员或者刚刚入职的新员工缺乏有效的培训规划,很多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技术理念得不到及时更新,无法满足当前工作的实际需要。

2.4 资金投入不足

相关部门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有限,特别是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更容易被忽视。在国家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地方财政很多时候都处于紧张状态,因而没有充足的资金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以及项目维护,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工期延误,加重了偷工减料等行为的发生,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2.5 监管措施不到位

要想确保农村水利工程的顺利运行,就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机制,而在实际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当中,不少管理人员对考察发现的问题并未进行仔细分析,仅仅是临时维修,监管人员缺乏较强的专业知识,监管力度不足。

3 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

3.1 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要解决当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在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法上作出改变,在管理队伍中从上至下强化管理意识,从完善管理制度做起,将以往粗放的管理方式逐渐向集约型管理转变,并对农民进行统一宣导,加深群众主动维护农村水利工程的意识,自觉遵守相关规章管理制度[3]。另外,管理者还应深入一线,定期对水利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及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意识。对破坏农村水利工程的相关人员应给予严肃处理和惩罚,保证广大农民的集体利益。

3.2 积极引入农业水利建设专业人才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现有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改善工程管理的现状,就需要积极引进专业人员。对此,各地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计划,对人才选拔机制加以规范,为确保农村水利工程稳定运行以及提升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4]。

3.3 增加资金投入力度

在我国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大力发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确保水利工程实现全面化、基层化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的抗灾害能力。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具有公益性,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力度,减少偷工减料等工程乱象,并定期对水利工程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保障水利工程的良好运行[5]。

3.4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地区的各项排灌工程实施全面整顿和改造,确保农村水利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保证农田水利灌溉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对于当前农村地区现有的老旧或废弃的水利灌溉沟渠或水利项目应实施有效修复,在减少建设资金投入的前提下修复水利灌溉网络[6]。另外,相关部门还应对所管辖区内的各项水利工程开展统筹规划和系统整合,确保各项水利工程都能发挥效用,避免出现无序、重复或交叉建设的情况。

3.5 制定严格规范的水资源管理机制

首先,积极开展农村水权制度改革。水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源,为了确保水资源在市场经济中能够得到合理配置,相关部门应对水资源使用权限积极开展制度改革,制定系统完善的水权制度,通过转让水权、认购水权等方式确定水资源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保护管理机制[7]。随着国家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加重,并严重影响到水资源,加剧了水资源欠缺的现状。对此,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水资源保护机制,并严格贯彻落实污染管理制度,勒令存在水污染情况的生产部门将污水处理至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并安装净水设备等,以此来减少工业、农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对水资源所造成的污染。最后,水利部门还应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水资源分布情况制定科学的规划,积极建设水库等储水设施,并科学整合农田用水高峰和降雨高峰,在合理配置可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上,确保当地农业生产有充足的灌溉用水。

3.6 积极推广现代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我国农业生产中始终都存在用水缺口,对此,一方面相关部门在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持续增加农田水利技术方面的改革力度,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各种现代化的先进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研发和应用推广[8]。另一方面,水利部门应针对当地的农田资源和水利资源实施统筹规划,积极推广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制定节水灌溉工作计划,确保当地农业生产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广现代化的节水灌溉技术,既能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又能有效推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3.7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来看,管理工作不到位会使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必须有效解决农村水利工程中“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确保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建立系统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组建专业质量监督小组,配备专业的监测设备和工具,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监测水平,确保工程建设所使用的各种施工材料均符合规范要求,防止出现以次充好等情况[9]。

4 结语

农村水利工程规范建设是我国农业可以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水利工程管理是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在管理过程中应及时发现问题,并深入探究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方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确保农村水利工程稳定高效运行。

猜你喜欢
用水水利水利工程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约洗碗用水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水利工会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
一次性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