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2-11-24 02:35陈楚晖西北政法大学
财会学习 2022年32期
关键词:智慧校园财务财务管理

陈楚晖 西北政法大学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财务信息处理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业务办理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为现代高校财务核算及报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意味着传统财务管理形式亟须向信息化转型。“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方式等发生了巨大变革,财务信息化逐渐让财务管理工作脱离原有的简单记账和核算等基础工作,开始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将各个部门的财务信息集中到一起,做到事前监测、事中监控、事后财务分析,以此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

一、当前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顶层设计缺乏,“信息孤岛”出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慧高校”的概念开始出现,带动了很多高校进行信息化建设,尤其在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较多措施,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和见证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高校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只注重了师生自身的需求,忽略了高校与国家联系等方面的设计,缺乏顶层设计内容,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财务部门与高校内部各个系统并未建立信息共享体系,存在“信息孤岛”问题,高校包括图书馆系统、教务系统、财务系统、网络系统等,各系统分别有自己的数据平台,各系统都会在自己的系统中研发或购买相关软件,一旦有业务需要跨部门进行,由于数据壁垒导致各部门之间无法实现快速数据共享,需要多个系统重复激活系统获取相应信息,产生“信息孤岛”效应。

二是高校的预算业务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编制时间过长,且学校规模逐年扩大,导致预算数额逐年递增,间接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虽然部分预算可以通过相关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但是大部分还要通过人工进行核算,这增加了出错的可能性,也不能保证预算情况完全正确。此外,有关预算编制和审核业务的审批程序过于烦琐,相关人员提交审核后,还要由财务处审核汇总,再由部门负责人、主管财务副校长、预算管理委员会全体委员、党委常委会、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层层审批,程序如此繁杂,势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严重影响高校财务工作效率和工作进度。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制度不健全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对一项工作的制约,能够有效规范参与这项工作的人的行为、思想,尤其在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领域,财务管理涉及资金问题,关系着高校的正常运营,因此需要完善的制度环境制约,通过完善制度建设,让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从而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安全的制度环境。

然而依据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实际状况来看,传统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适用于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二者存在不兼容、不匹配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信息化建设质量。此外,财务信息化不是简单的财务管理设备信息化,还包括财务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财务信息化设备的操作情况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

研究显示,当前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机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高校信息化建设开始时间较晚而发展也较为落后,传统财务管理观念难以得到快速转变,在财务管理人员实际工作过程中依然习惯使用过去的财务处理方式,致使其难以适应财务信息化。二是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于各个管理人员职责划分不够清晰,不同职级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内容不够明确,从而导致财务信息化管理中人力、物力的浪费。以上问题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管理制度的不规范、不完善、不明确,从而导致高校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优势不够明显,甚至会给财务工作管理带来风险隐患。

(三)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人才缺乏

高校财务信息化是一项顺应时代发展而所必须进行的综合性发展工程,需要既具备极高财务管理知识,又具备应用财务管理软件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就目前形势来看,现阶段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大部分只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缺少高校财务信息化所必需的使用财务信息化软件的能力,这也间接导致了高校财务信息化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即便很多高校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增加专业计算机专业相关人员,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时,常常会因为计算机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配合不够默契而导致财务信息化工作进程缓慢,不利于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对高校培养同时具备财务专业知识和信息化技术的综合性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与其他营利性行业相比,我国高校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组织,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由于难以适应财务信息化带来的工作上的变化,容易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无所适从的状态,使得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大大降低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影响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

调查研究发现,很多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人员两极分化严重,年纪较大的财务管理人员无法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导致其在使用财务信息平台时也容易出现一些细小的错误,难以适应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带来的工作上的改变,但其财务工作经验丰富,能够处理财务方面各种多变复杂的情况;一些较为年轻的财务管理人员虽然具有优秀的计算机技术以及能够熟练使用财务信息平台,但有关财务方面的基础知识还有所欠缺,其工作经验也不够丰富,难以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非常规问题。

二、“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路径

(一)建立数据共享平台

财务处是高校财务资金进出来源的汇集地,财务信息需要及时、准确地传送到相关部门,以便后续工作的展开,这就对传输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管理方式的不同,职工职责的不同及所拥有的信息化系统的不同,导致部门之间的信息不能有效传递,造成“信息不对称”,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亟须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

首先,将高校各个部门的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从中筛选出财务工作所需要的数据,并将其上传至信息交互平台;其次,将其信息有效利用,加工改造成不同类别的信息模块;最后,将财务处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后,也上传至信息平台,方便有关部门进行数据查看和使用。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财务处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数据转换,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克服了“信息孤岛”的现象,有利于加强财务控制。

(二)增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识

在高校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增强财务管理人员以及决策人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知,在思想上、行动上充分理解并体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转变以往传统的财务观念,在今后的财务工作处理过程中充分配合,加强沟通和协商,共同为高校未来的发展做出努力。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对信息化基础工作进行系统化梳理,有计划、有目标地合理安排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财务信息化建设效率。

高校财务人员也应认识到财务信息化对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认真学习财务信息化方面有关知识,积极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素质,加强在使用计算机方面的能力,通过大量实践,学会能够熟练使用信息化技术录入财务信息,并利用财务信息化平台分析以及处理财务信息,积极配合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由传统财务核算方式向财务信息化方式的转变。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受益的不仅仅是财务人员和高校管理层,高校其他各部门也可以从信息化技术建设中获得不同程度的便利,因此高校各财务部门也应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极配合工作,听从管理人员统一安排,为财务信息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实际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高校应转变观念,与财务信息化建设方向保持一致,加大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将财务信息化建设作为未来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看待,充分理解并意识到财务信息化建设对未来高校发展前景的重要性,学校各项业务也积极向财务信息化方向靠拢,以便于相关业务推进和处理,提升工作效率。

(三)健全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相关制度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打造数字化校园不可缺少的一环,财务信息化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为学校行政部门提供大量有用、方便、快捷的财务信息。在高校未来的发展阶段,应对高校各财务部门信息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制度,规范各部门处理各种业务时的工作流程,利用财务信息化平台帮助各部门即时获取所需的财务信息,再利用云计算等大数据技术实现数据核算,统筹工作进度,使高校各财务部门在工作上紧密配合,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定期对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和加工,借助高校财务信息平台实现高校各财务部门信息的互通,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对财务信息处理状况作出评估,让高校管理层能够给出更科学合理的决策,保证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发展。

高校在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合理分配高校各层级财务管理人员工作内容以及责任分配,明确工作赏罚制度,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培训和强化网络安全意识的培训,以保证财务工作处理效率,保障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另外,对财务软件的选择也应根据高校实际情况进行慎重考虑,选择合适的软件公司定制一套最能与高校各财务部门工作流程相匹配的软件,在设计软件时应做到充分的测试,防止后期使用时出现问题,影响财务信息处理,对财务软件使用准则也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健全完善,合理分配高校财务部门各层级使用权限,定期培训网络安全知识,并制定后期维护升级的制度,保证财务信息平台的安全运行。

(四)强化财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硬件及软件设施只作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才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要务,要求高校应加大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的资金,注重对人才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预测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力求培养出既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的财会队伍。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培养出侧重于处理不同方向财务信息的人才,使得能够快速适应多样化的财务信息,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

高校可以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计算机技能培训,也可以定期举行关于财务信息化的讲座以及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到财务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的学校进行学习交流,以此来帮助财务管理人员更好地适应财务信息化发展。在财务软件应用方面也应引进计算机专业方面人才,并对这类人才进行财务处理方面知识的培训,让其更好地了解高校财务信息处理方式,定期组织高校各财务部门之间工作上的交流会,共享自身在工作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优化财务信息平台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也可以定期向高校师生进行意见调研,根据使用群体的不同对财务软件进行多角度的评估,不断优化财务软件漏洞,减少后续使用中的问题,还应根据高校的不断发展来对财务软件进行持续的更新换代,拓宽软件的功能,也能让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处理更多、更复杂的财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对以往的职称评定机制及赏罚制度进行改革,提高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待遇,鼓励传统财务管理人员积极向复合型财务管理人员转型,积极适应财务信息化建设,不断为高校未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结语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努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形势,积极转变传统观念,认识到未来的财务工作不仅仅是简单地利用计算机技术代替手工记账,而是利用财务信息化更好地统筹高校资金,帮助高校可以更好地发展,认识到高校财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将财务信息化作为高校财务发展的重要内容,在高校财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投入资金,完善硬件及软件设施,按时维护和升级,注重财务信息安全问题,不断改革创新,完善财务方面的管理制度,保证在高校财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做到规范合理,培养出更多综合能力强的财务管理人员,利用财务信息化实现对高校经济活动的有效监管,助力高校健康发展,真正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猜你喜欢
智慧校园财务财务管理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高级会计人才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