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高职院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的研究

2022-11-26 19:58王文英刘嘉郑宋晓冯晓然易美君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医药留学生汉语

王文英, 刘嘉, 郑宋晓, 冯晓然, 易美君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自古以来均为对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医药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由国际商贸、海外中医中心、外国留学生等途径得以广泛传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近年来,来华学习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人数位居自然科学类专业留学生人数的前列。中医药文化认同是留学生学习中医药专业的起点与基准,然而我们发现,受文化认同困境影响,不少高职院中医药专业留学生并未能真正理解、深度认同中医药文化。因此,提高留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感,能够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播,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笔者试从中医药文化认同角度出发,对卫生类高职院中医药专业留学生进行研究,以探寻合适途径,提供中医药文化认同及人才培养范本。

1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医药

中医药曾通过古丝绸之路走进沿线国家,并作为早期商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诊疗效果在各沿线国家受到认可并发挥独特功效[1]。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沿线国家以和平发展为宗旨,打造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6年联合印发《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成为新时期指导中医药全面参与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指出,要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打开思路、拓宽途径,培养一批中医药基本功扎实、熟练使用外国语言、熟悉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2]。截至2017年,中医药已传播至183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共识。2021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印发《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政府支持、人人参与、多元协作的中医药文化弘扬新格局[3]。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医药文化在沿线国家的传播具有较好的历史基础及现实条件。

2 文化认同与中医药文化认同

“认同”一词最早由心理学家Freud.S提出,分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等不同内容,后被广泛运用于文化概念中。文化认同在国内与国外的研究上各有侧重,暂未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通常来说,多指个体对目标文化的态度上认可、情感上支持、行为上践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融入目标文化的前提与基础。

中医药文化认同指的是个体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可。有学者认为,中医文化认同分为中医显文化和中医隐文化,具体表现为对中医文化的信念、感情和行为方面的接纳[4]。从浅层意义而言,中医药文化认同是个体对中医药文化认识的起点,是学习者参与中医药知识学习的动力源泉,直接影响中医药知识的最终学习效果。从深层意义来看,中医药文化认同是个体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的精神动力,影响个体参与中医药知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间接影响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传播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构建。因此,在中医药院校学生培养过程中提升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能够实现学生培养质量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同向同行。

3 卫生高职院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困境

中医药是基于中国哲学、传统文化、思维方式、中草药、中医文化、知识谱系基础形成的传统医学。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中医药相关专业,其自身从态度上而言,对中医药文化是认可的。然而,受自身、教师、学校、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影响,来华留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中往往存在以下困境:

3.1 汉语基础弱,文化认同难 根据《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要求,本科阶段留学生应达到汉语水平考试(HSK)四级。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语言要求,一般参照此标准执行。HSK四级水平的留学生,大概能够掌握1 200个常用汉语词汇,能够用汉语进行简单的生活交流。但是,面对复杂的专业知识学习,尤其是课程中艰涩难懂的医古文时,显得力不从心,影响其深层文化认同。

3.2 文化差异大,主动融入差 与汉语言文学、经济贸易等热门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不同,中医药相关专业留学生在生活及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者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操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同时,中医思维的培养过程较难,学习中呈现出难度大、强度大、过程难等特点。在此背景下,高职院留学生在生活及专业方面的主动融入性较差,更加偏向于“抱团取暖”。

3.3 课程理论性强,实践操作少 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使用教材多与中国学生相同,课程理论性较强,实践操作机会相对较少。部分留学生的生源国与我国文化地缘较远,不能较快地融入课程。同时,授课过程中,专业词汇量大,而留学生的中文基础知识较差,对于中医整体观、治未病等理念又是初次接触,很难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就将中医药相关知识入脑入心。以针灸推拿专业为例,理论知识传授较多,缺乏大量、反复的实践操作及技能验证,留学生难以将宏观、虚化的概念顺利过渡到实践运用,不能较好地得到技能强化,从而影响其中医药文化认同。

3.4 体验偏生活化,专业元素较少 为提升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学校常组织各类精彩纷呈的活动,帮助留学生融入中国文化。但这些文化活动主要侧重生活性、节日性,以体验风土人情、节日习俗等为主,中医药专业相关元素往往不够突出,中医药专业特色不够鲜明,文化与专业的结合度及针对性不够强。这就容易导致在课堂知识与课后实践、第二课堂活动衔接不够紧密,不利于留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验与文化相融通。

3.5 指导不深入,针对性稍差 部分教师在课前准备过程中,缺乏对留学生接受能力、认知水平、语言能力等情况的深入了解。这就容易导致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盲目追求“趋同”管理或降低要求的极端现象,不能较为合理有序地按照知识接受能力,组织更具针对性、实战性、深入性的指导教育。

4 对提升卫生高职院留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教育的几点建议

在卫生高职院开展留学生教育,能够培育懂中国文化、懂中医药相关实践操作、知华爱华友华的国际友人及中医药文化代言人,能够切实有利于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传播、推广,为中医药振兴及发展注入动力。帮助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提升中医药文化认同,能够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播实效[5]。

4.1 强化汉语基础,夯实语言根基 学校层面应多措并举,帮助留学生提升汉语基础能力和应用水平,夯实中医药文化认同根基。建议从招生录取、汉语课程强化等环节全面介入。严把招生关,进一步明确汉语水平考试等级要求。留学生入校后,学校要敦促学生完成更高等级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强化汉语实际应用能力提升。汉语课程方面,强化医古文等汉语基础知识教育,帮助留学生理解中医文献,读懂原文,树立中医思维。

4.2 积极主动融入,全面融合发展 引导中医药专业留学生积极主动融入中医药文化。一是学好课程知识:充分利用好第一课堂的教师资源,针对学习中的痛点、难点,及时与授课教师沟通,主动请教,切实解决难题;与同专业中国同学建立良好友谊,帮助完成基础知识、语言文字、文化等方面的浅层理解。二是充分利用校园资源:积极主动参观校园特色景观、校史馆等,在了解校史文化、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加深对中医药知识的理解。三是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积极参加社团组织,主动参与各项实践活动,与中国学生多沟通、多交流,通过朋辈互助等方式融入集体生活、感受中国文化。四是丰富业余生活:观看中国文化纪录片、中医药典籍、电影,扩大知识面,提高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能力。积极主动融入中国文化,提升文化认同。

4.3 完善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操作 结合专业特点及留学生接受度等因素,在教学及管理过程中,坚持“同中有异、适度趋同”原则[6],因材施教。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将理论知识以留学生易于理解、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同时,适度增加包含校内实验实训及实习阶段的实践操作,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帮助留学生提升动手能力。

4.4 丰富文化体验,突出专业特色 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激发留学生参与中医药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文化体验与文化育人同向同行的目标。比如,针对中医药专业留学生组织开展参观药植园、中医药文化讲座、参观中药馆、体验中医美容、体验中医膳食等活动,将中医药元素、知识以直观或切身感受的方式融入到文化体验中,实现留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层次认同,帮助其后期行动上的自觉践行。

4.5 创新教育模式,重视技能培养 受众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是跨文化交际问题,在解决了沟通、交流等基础性问题后,知识的传授才有希望,跨文化的知识接纳才能被提升。因此,建议来华留学生相关专业授课老师,不断提升个人跨文化交际能力[7-8],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可以整合校内资源,博采众长,尝试编写校本教材,依托“中文+职业技能”模式,将汉语基础的强化与知识传授、技能掌握相融合,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双提升、双跨越。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传播中医药文化,切实彰显文化自信,中医药院校肩负重任。以文化认同为起点,为进一步加快中医药文化传播,在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来华留学生培养过程中,研究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化解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难点、痛点,从学生、学校、专业、教师等维度出发,全面分析、抓住重点、突出亮点,通过对来华留学生汉语基础知识的不断强化、课程设置的逐步完善、文化体验突出专业特点、教师创新教育模式等方法,有效提升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9],帮助留学生理解中国文化、中医药文化,切实促进中医药专业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猜你喜欢
中医药留学生汉语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学汉语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追剧宅女教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