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问题情境教学

2022-11-28 18:11李现勇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39期
关键词:旧知积极性创设

李现勇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由之前的“接受学性习”变成“探究性学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探究性学习”强调学习是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的。然而,初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较为淡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的整体过程中或在某些教学环节上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为实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众所周知,问题是课堂互动的桥梁和媒介,是学生理解、内化语言的催化剂。问题情境也是课堂上最常见的互动情境之一。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求知欲,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教学内容融入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才能在语言学习中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探究,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有效提升课堂学习效果。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问题情境教学呢?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教学应该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经验,依据教学内容和当时的现实状况,精心设计问题悬疑,从而把学生引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多种,经常使用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 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让陌生的学习材

生活化、熟悉化,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知识趣味化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就增强了。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它就越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接纳知识的自觉性就越高,学习效果也往往更好。只有将知识的学习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才能真正被激发,如此获得的知识和方法才可能被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讲授英语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doule5 Unit2 有关“Online shopping”这一话题时,教师可以创设有关网购的一些问题情境。比如,“Do you often buy things on the Internet?”、 “What can you buy on the Internet?”、“Do you like or dislike online shopping? Why?”等。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们可以探讨在网上我们可以买到哪些东西;通过发表个人对于网购的一些见解和看法,学生们对于网购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为接下来有关网购的英文知识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对于网购优缺点的学习,学生们对于网购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有效防止学生在网购期间上当、受骗的发生。

二、 通过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喜欢玩游戏是每个学生的天性。教学中可以有意创设一些游戏情境,让学生寓学于乐,这对于教学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又能使他们在亲身探究知识和体验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开发智力,在主动愉快的氛围中习得知识和技能。

比如,在讲授英语外研版七年级上册Starter Module 2 Unit 1 有关指令的环节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现场展示的游戏。一个学生发出英文指令,另外一名学生根据指令表演相应的动作。例如,一个学生说出“Standup”,另外一名同学做出站起来的动作。通过这一简单的表演游戏,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 创设障碍性、悬疑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欲望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里向往,它是开启思维之门的钥匙,又是发散思维的催化剂。要想使教学达到“启其萌而引其趣”的最终目的,教师就应该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情境。创设障碍性、悬疑性的问题情境就是使学生在心理上生疑、质疑。在教学中,平铺直叙、“满堂灌式”的讲解一般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疑,使学生不能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才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障碍性、悬疑性问题不一定仅仅创设在课程的开始,而应贯穿整个教学全过程,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能持续保持。

四、 找准旧知和新知的连接点,创设问题情境,促进知识的迁移

知识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的特点。同样,知识的学习也是一个系统性、连贯性的工程,旧知的习得是新知获得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而温故知新,可以让学生在复习巩固旧知的基础上,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激发学生探究新问题的欲望。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新的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有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衔接点,才能创设一个个美妙的问题情境,促进知识间的过渡和迁移。

总之,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催化剂和媒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求知欲往往来自于一个个充满悬疑的问题情境。在全面分析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以及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猜你喜欢
旧知积极性创设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岁末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
英语教学中旧知对新知的同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