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

2022-11-29 09:35吴力编辑黎明
中国三峡 2022年9期
关键词:发电厂水电站电站

◎ 文| 吴力 编辑| 黎明

中国有电140年“新征程、新跨越”全国电力摄影作品展作品精选

黄正平 摄影

1879 年10 月21 日,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实用型白炽灯泡。从此,人类文明史被电的光芒点亮。

140 年前的7 月26 日,中国第一盏电灯在上海黄浦江畔亮起,暗夜被点亮,历史从此改写。

2012 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第一次向全国的电力行业发出倡议,把每年的7 月26 日确定为“中国电力主题日”,从此,中国电力人有了自己的“生日”。

2022年7月26日,在第十个“中国电力主题日”到来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国有电140周年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

有电力就有现代文明,电力是社会进步的标尺。中国电力至今已走过140 年的发展历史。从上海黄浦江畔点亮第一盏弧光灯,到建设三峡工程、西电东送特高压电网、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大型核电站等重点工程,再到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从解放前的电力工业异常薄弱,到如今的电网规模、发电量、发电装机容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多少辉煌成就,在埋头苦干中创造;多少豪迈的跨越,在挥汗如雨中铸就;多少伟大的梦想,在胼手砥足中实现。

2022 年7 月26 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文学艺术协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电力摄影家协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工会承办的中国有电140 周年“新征程、新跨越”全国电力摄影作品展览暨百名电力摄影家走进三峡工程摄影创作活动在三峡工程现场隆重开幕。

本次全国电力摄影作品展览共展出了140 幅作品,本期流域映像精选出部分作品以飨读者,邀您共赏中国电力行业发展史上的珍贵历史影像以及近期优秀作品。

中国有电的标志1882 年7 月26 日晚间,在上海南京东路围墙转角处竖起第一盏户外弧光灯杆,沿外滩到虹口招商局码头立杆架线,串起15 盏电灯。电厂供电将这15 盏弧光灯点亮,宣告上海成为中国最早,也是全世界第三个使用电能的城市。从此,沉寂的东方古国,出现启明星般闪亮的电灯,光耀长空。(国家电投上海电力供稿)

上海江边电站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杨树浦路2800 号的江边电站,曾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外商电业垄断企业,前身为英商电气公司发电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发电厂之一。这座发电厂先后安装的30 台汽轮发电机组、37 台锅炉等各类型设备,涉及英国、美国、瑞士、捷克、德国、中国等多个国家的制造厂商。江边电站是全国老设备改造利用,设备种类最多、寿命最长、利用效率最高的发电厂之一。(国家电投上海电力供稿)

杨树浦电厂杨树浦电厂是中国建造较早的大型火电厂,位于上海市杨浦区,1913 年由英国商人投资建成。初时装机容量为10400 千瓦,到1924 年,装机容量达121 兆瓦,成为当时远东第一大电厂。杨树浦发电厂曾有一座高达105米的大烟囱,是当时中国最高的建筑物。2003 年,老烟囱被拆除了,它的底座被收藏在上海历史博物馆。2010 年末,根据市政府节能减排的要求,杨树浦发电厂正式停产,关停发电机组,2011 年电厂终止发电。此后,电厂华丽转身为“遗迹公园”,这处工业文明遗迹正以另一种方式,在滨江岸线焕发新生,见证辉煌。(国家电投上海电力供稿)

石龙坝水电站1909 年,云南各界爱国人士酝酿以商界为主、官商合办石龙坝电站,次年初“云南耀龙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公推王筱斋为董事,左益轩为总经理,筹备前期工作,继续向社会招股筹资,向德国外商订购设备,聘请德国工程师。水电站于庚戌(1910)年农历七月十七日正式动工修建,安装2 台240 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发电机为德国西门子生产,水轮机为奥地利制造,于1912 年农历四月十二日正式发电。电力通过输电线路输往昆明城区,一时,昆明市内灯火辉煌。至此,中国大陆第一座水力发电站问世,取名“耀龙电灯公司石龙坝发电厂”。石龙坝水电站的建成,推动了昆明造币、水厂、灌溉、五金加工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云南第一批电力产业工人,从此成为中国水电技术工人的摇篮,先后为云南及中国的水电事业输送了大批优秀技术人才,为云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次扩建后,石龙坝水电站在1937 年前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到1945 年三机房竣工,总装机容量达2920 千瓦。(吴力 摄影)

1943 年3 月第一台机组发电时的丰满水电站丰满水电站是我国建设最早的大型水电站。电站大坝坝高91 米,坝长1080 米。设计泄洪量9020 立方米/秒,设计洪水位为266 米,形成的水库贮水面积550 平方公里,总库容107.8 亿立方米。1942 年,大坝混凝土完成浇筑量的59%时即开始蓄水,于当年10 月17 日开始关闭截流闸门,11 月7 日关闭最后一扇,完成了截流任务,从此出现人造的松花湖。2012 年10 月29 日,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正式开工。如今,新坝已经完工,旧坝也完成了拆除。新坝防洪能力是旧坝的两倍,发电能力是旧坝的1.5 倍,总装机容量达到了148 万千瓦。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的重大安全隐患也彻底消除。丰满水电站是东北电网中的一座骨干电站,不仅为系统提供大量电能,还起到系统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等重要作用。经改建的丰满水电站已成为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城市供水、农田灌溉、航运、养殖及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的大型水电站。(松花江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吉林丰满发电厂供稿)

新安江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自己勘测、设计、施工和制造设备的大型水电站。工程于 1957 年 4 月开工,1960 年 4 月第 1 台机组发电。电站总装机容量 662.5 兆瓦,保证出力 178 兆瓦,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8.6亿千瓦时。电站主要担负华东电网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任务,并且有防洪、灌溉、航运和养殖等综合效益。(边利平 摄影)

丹江口水力发电厂丹江口水力发电厂坐落在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雄踞于长江最大支流三千里汉江中游,是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与丹江口大坝的核心组成部分。电厂共安装6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90 万千瓦,1968 年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1973 年6 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常飞摄影)

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三峡末端河段上,距离长江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2.3 公里。工程于1971 年开始兴建,1988 年全部竣工。它是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黎明 摄影)

龙羊峡水电站被称为黄河梯级开发龙头电站的龙羊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共和县和贵德县之间的黄河干流,距黄河发源地1684 公里,距入海口3376 公里,是黄河上游的第一个大型阶梯式发电站。龙羊峡电站于1976 年开始建设,由拦河坝、防水建筑和发电站建筑三部分组成,该发电站最高大坝178米,大坝全长1226米,一度为亚洲第一大坝。(丁海生 摄影)

平圩发电厂平圩发电厂是国家特大型火力发电企业,国家“七五”重点工程,分三期建设,总装机规模为440 万千瓦。一期工程于1984 年9 月25 日破土动工,安装的是引进技术国内首批制造的两台60万千瓦机组,分别于1988年、1993年投产运营。设计自动化水平及经济技术指标,接近80 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国产首台60 万千瓦机组是国务院12 项重大技术装备项目之一。这个工程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发电设备制造和电站建设跨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祖淑清 摄影)

北仑发电厂北仑发电厂开始筹建于1986 年,成立于1989 年8 月,原名为北仑港发电厂。1994 年3 月更名为浙江北仑发电厂。北仑发电厂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火力发电厂,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碶镇,紧靠杭州湾,分三期建成,共有7 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500 万千瓦,是华东电网主力发电企业。(相锦文 摄影)

大亚湾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于1987 年8 月7 日正式开工,中国首座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建设的大型商用核电站。电站使用压水型反应堆技术,安装两台98 万千瓦发电机组,于1994 年全部并网。它是中国首座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建设的大型商用核电站,拥有两台单机容量为98.4 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与香港中华电力公司合资建设和运营。(赖虔瑜 摄影)

浙江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境内。电站前期准备工作于1992 年6 月启动,1994 年3 月1 日正式动工,1998 年1 月第一台机组投产,2000 年12 月底全部竣工投产。天荒坪电站雄伟壮观,堪称世纪之作,是我国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同类电站单个厂房装机容量最大、水头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也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抽水蓄能电站。(丁建杰 摄影)

三峡水电站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主要由枢纽工程、移民工程及输变电工程三大部分组成。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巨大的综合效益。电站建筑物由坝后式电站、地下电站和电源电站组成。坝后式电站安装26 台70 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地下电站安装6 台70 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电源电站安装2台5 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250 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882 亿千瓦时。(黎明 摄影)

黄河公伯峡水电站黄河公伯峡水电站是中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一亿千瓦的标志性工程。(陆文 摄影)

白鹤滩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采用16 台世界最大单机容量100 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机组全部实现国产化,将中国水电技术推向新的高峰。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后总装机将仅次于三峡电站,排名世界第二。白鹤滩水电站是“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点,对于改善能源结构具有重要作用。(黄正平 摄影)

“西电东送”工程战略大动脉电力工人在秭归县沙镇溪跨江铁塔上施工作业。白鹤滩至江苏±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途经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五省(市),全长约2087 公里,总投资307 亿元。其中湖北段全长782 公里,77% 以上是在高山地形中架设。“白江线”成功投运后,四川大量水电清洁能源将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华东地区,在优化全国能源结构、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雷勇 摄影)

河西走廊光热电站河西走廊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在走廊的西端建设有三座光热发电站,它们就是首航节能敦煌100 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敦煌大成50 兆瓦线性菲涅尔式光热发电站和玉门鑫能50 兆瓦二次反射塔式熔盐光热发电站。它们的建成是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不仅验证了中国新能源企业强大的设计技术和建设能力,也优化了敦煌市和玉门市新能源产业结构,对甘肃乃至全国新能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更是让中国新能源企业一举迈入了全球光热发电市场,成为世界光热发电行业的重要角色。(郭中民 摄影)

青海中控德令哈50 兆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2018 年10 月10 日,我国首座大规模应用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站——青海中控德令哈50 兆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正式投运。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向商业化运行迈出坚实步伐,填补了我国没有太阳能光热电站并网发电的空白,为我国建设并发展大规模应用的商业化太阳能热发电站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与示范引领。(薛妮 摄影)

阳江核电站阳江核电站是中国广核集团在广东地区的第二核电基地。项目采用中国广核集团具有自主品牌的 CPR1000 及其改进型技术,建设6 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由中国广核集团阳江核电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行。2018 年7 月12 日,阳江核电站5 号机组顺利完成168 小时示范运行,机组运行状态稳定,具备商业运行条件。2019年7 月24 日,阳江核电站6 号机组已完成所有调试工作,现6 台机组已全部投入商运 。(张建豪 摄影)

“并驾齐驱”特高压:甘肃金昌永昌县河西特高压“三驾马车”近年来,随着“疆电外送”及“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国家先后投资建成的新疆哈密南—郑州±800 千伏(简称哈郑线)、昌吉(新疆)—古泉(安徽)±1100 千伏、酒泉—湖南±800 千伏(又称祁韶线)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横跨甘肃、宁夏、陕西、河南等中西部省份。工程的建成后,将有效提高河西地区清洁能源的整体外送消纳水平,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陆泓安 摄影)

南日岛海上试验风电场南日岛5 万千瓦海上试验风电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南日岛及周边海域。南日岛区域风力资源十分丰富,风向稳定,是开发利用风能的优良场址。南日岛海上风电场项目的建设将促进我国海上风电发展,为我国东南沿海今后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场积累宝贵经验。(郭乘风 摄影)

如东海上风电场2021 年12 月16 日晚8 时28 分,江苏省如东县东部黄沙洋海域,随着三峡H10 海上风电项目最后一台风机迎风转动,亚洲最大海上风电场——如东海上风电场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如东海上风电场是国内海上风电领域首次以县域为单位实施的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项目,总投资超600 亿元,总装机规模330 万千瓦,建成后年上网电量约为97 亿千瓦时,相当于近400 万户家庭一年的基本用电量。(吴垠峰 摄影)

光伏板制造浙江一道新能大型光伏生产基地——培育“未来工厂”,引领N 型组件高效发展。(左佰周 摄影)

晖映光伏湖北省老河口市洪山嘴光伏基地(霍国军 摄影)

华能伊敏发电厂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地处世界著名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河镇境内,北距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85 公里,南距世界上仅存的三大片原始樟子松林之一的红花尔基60 公里。公司占地面积99.28 平方公里,是全国第一家大型煤电联营企业。(马立德 摄影)

渔光互补嘉兴秀洲北部水荡密布,近几年布置了不少水上光伏。傍晚舟行水上,渔光互补,一片美丽的水乡风光。(陈景青 摄影)

猜你喜欢
发电厂水电站电站
里底水电站工程
破坏发电厂
三峡电站再创新高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发电厂的类型(二)
低影响开发(LID)在光伏电站中的应用
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探讨
溪洛渡水电站
GE携手First Solar共同打造新一代光伏发电厂
自动化在发电厂电气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