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变迁背景下毛南族分龙节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2022-12-01 11:57马小鹏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毛南族民俗民族

马小鹏

(河池学院 广西 河池 546300)

引言

随着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多人乐于接受并了解其他民族的特殊庆典节日和历史文化发展,将其转变为一种具有现代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广西地区的毛南族历史悠久,分龙节对于毛南民族的文化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年度庆典的活动内容和项目也在不断向现代民俗体育的方向发展,具有极好的传承发扬作用,将毛南族和广西地区打造为富有少数民族特色和丰富节日内涵的文化之地,也为分龙节一些民俗体育活动打造良好传播路径。

1、毛南族分龙节的起源发展概述

1.1、节日起源分析

在毛南民族的历史文化当中存在着极深的龙图腾崇拜,而龙正是掌管云雨分布的重要象征,在该地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旱涝灾害问题,通过分龙节向其崇拜的龙进行祭祀祈福,希望来年能够使云雨分布更加均匀,人民生活能够风调雨顺。在毛南族的崇拜认知当中,存在有五条龙分别镇守了该地区东南西北中不同的方位,只有龙的分布和对应方位对等均匀后才能减少暴雨和旱灾的出现。分龙节的时间为农历五月,这也是毛南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经验总结和对宗教信仰影响之下定下的日期,在数百年来的发展历史当中,毛南族人民每年都会庆祝分龙节来表达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2、历史变迁发展

由于分龙节的诞生带有极强的民族认知和宗教影响,在其不断发展和变迁的过程当中也有了许多的认知碰撞,在活动形式、文化认知等方面都产生了变化。分龙节中重要的技术环节在发展过程当中对家祭进行了保留,并将一些传统的祭祀类活动转变为了具有民俗特色的体育类活动。许多分龙节的活动项目包含了集体性和个人性等不同的类别,这也为其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许多年轻人也愿意参与到分龙节的节日庆典当中,一同感受毛南民族独有的文化魅力。

2、分龙节与现代民俗体育活动的联系

2.1、五龙布雨活动

五龙布雨的活动和现在的舞龙活动之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龙图腾也是广西地区毛南民族的崇拜之一,五龙布雨的活动开展也和该地区的民间传说相关。在分龙节到来时,毛南民族人民会分别设置红蓝黄黑白五种颜色的舞龙进行祭雨活动。这五种不同颜色的舞龙会分别位于五个方向上进行活动,代表了希望上天能够分派五条龙分别守卫和保护毛南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也是为来年风调雨顺的一种美好祈愿。在五龙布雨的活动当中有许多和现代民俗体育活动相关联的动作,特别是在舞龙时的跳跃、翻腾、爬滚、与龙珠的戏缠等十分独特的动作方式来展现出了龙的活泼特性,不仅具有极佳的视觉美感和观赏价值,还更好地体现出了毛南民族的精神象征和其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

2.2、龙舟挑战活动

龙舟竞赛活动也是因毛南民族对于龙的崇拜而产生的一种节日庆典活动,在该项赛事当中会呈现出千帆过境的壮阔之美,而获得挑战活动第一名的龙舟也寓意着自强、勇敢和胜利。毛南族地区的龙舟挑战活动举办自2008年开始,由于规模的不断壮大,很快就成为国际龙舟赛事的主办地区之一,通过每年一届的举办成功将龙舟挑战赛的名气打响,成为了当地具有品牌特色的分龙节活动代表之一。在进行龙舟挑战的过程当中,除了参与到龙舟竞赛的划艇队员们之外,两岸观众的齐声呐喊和擂鼓加油也赋予了龙舟挑战活动更多的参与感和观赏感。队员们需要通力合作、目标一致才能够赢得挑战,更好地反映出了毛南族人民对于团结的追求与向往,也更好地发挥出了在现代体育活动当中的竞技魅力。

2.3、独竹漂行活动

独竹漂行是毛南族独有的一种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其中使用到的竹子品种为楠竹,单支的竹子经过削切成型后成为一根细长的竹竿,参与者需要站立在这根竹竿上随水漂行,手持一根短小的单竹可用于掌握平衡和滑水等,呈现出了在湍急江面之上一竹独行的独特之美,也有人将毛南族的这种独竹漂行称之为 “水上芭蕾”。漂行活动既可以作为一种竞速项目,也可以作为一种观赏项目,特别是在漂行至河流中央时一些金鸡独立、呼啦圈等技艺表演也十分吸引眼球。独竹漂行的活动在日常训练和表演的过程当中都能够为民俗运动会培养杰出的运动人才,这也是将毛南族特有的分龙节活动进行扩大化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甚至在一些运动会开幕式上都会邀请独竹漂行的运动人员进行技巧展示。

2.4、傩面舞汇活动

傩面舞汇是一种和毛南民族的宗教信仰有紧密关联,并逐渐演变成一种民俗体育活动的项目,在分龙节到来时也需要举办傩面舞汇活动来表达毛南民族人民的信仰崇拜文化。傩面舞汇活动是指在节日庆典时人们佩戴面具共同起舞歌唱,这种具有鲜艳色彩的面具文化在和现代时尚进行碰撞交流的过程当中形成了一种更加绚丽的活动场景,也更好地吸引了年轻人的参与。在傩面舞汇活动当中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参与者既包含了佩戴少数民族服饰的毛南族人民,也有许多穿着时尚的汉族人,通过载歌载舞的方式向其信仰进行祈福,在完成分龙节庆典的同时,也形成了更好的民族文化交流碰撞。在傩面舞的面具当中包含了毛南族人民对图腾、色彩的崇拜与信仰,其舞蹈动作粗犷且富有张力,在2018年成为了引发广西地区千人共舞的壮阔场景。

2.5、体育竞技活动

在毛南族的分龙节活动当中还有一些与现代化的体育竞技活动十分类似的项目,在逐步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成为了一种十分独特的民俗体育活动,如“四同竞技”就包含了铁环、骑马和陀螺等项目,逐步从一种带有宗教习俗色彩的文化活动转变成了更加健康的现代体育竞技。在分龙节的不断传播过程当中,越来越多其他民族的人民对于毛南族的一些竞技项目产生了更大的参与兴趣,对于传承这种民俗文化、构建地方品牌、调节日常生活等都具有积极意义。体育竞技项目的发展不仅仅存在于分龙节这一特殊的民俗节日当中,也是毛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会进行的休闲活动之一,这也较好地反映出了这种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在与现代化生活交流碰撞过程当中产生的融合。

3、节日背景下的民族民俗体育活动发展

3.1、促进文化交往

分龙节是毛南民族人民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民间故事形成的一个重要节庆,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将其中典型的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主要的传播内容能够更好地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在这些民俗体育活动的背后还蕴含着一些丰富的地区特色和历史内涵,也能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融入现代化的运动理念,进一步促进了毛南民族分龙节的传播与继承。如一些典型的面具文化和歌舞形式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内涵,其他民族的游客或感兴趣的人可以通过分龙节作为重要的接入点逐步探究毛南族的发展历程,这对于明晰历史文化也有积极影响。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少数民族文化向外传播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广西地区要紧紧把握住毛南民族的特色庆典,将其转变为毛南族和社会沟通交流的重要连接点,不断促进该地区的民族发展与进步。

3.2、丰富活动内涵

在毛南族人民庆祝分龙节时举办的许多体育活动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而在其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当中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活动内涵,这也是促进这类民俗体育活动能够不断向外辐射、提升影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在广西地区举办的年度赛龙舟活动已经成为国际赛事项目,每年都会以毛南族的分龙节作为契机邀请如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赛龙舟团队赴华参加竞赛,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国家之间的体育交流碰撞,也顺利的将广西地区毛南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国际上进行了传播,使少数民族独有的节日庆典转变为能够促进国家交流、竞技碰撞等具有更丰富内涵价值的活动,也进一步为广西地区的少数民族发展赋能,使其具有可持续性的文化输出项目。

3.3、传承毛南文化

毛南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少数民族,在其历史文化当中也有许多和国家发展相关联的内容,包括了对龙图腾的崇拜和各类丰富多样的体育竞技活动等。在分龙节这样具有民俗文化内涵和体育竞技双重优势的节日庆典下,积极进行发扬和传承毛南民族的文化是其最重要的内核之一。在分龙节的许多民俗体育活动当中,都呈现出了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和现代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而产生的新火花也带领着毛南民族文化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如,傩面舞汇活动当中实现的现代时尚特色是一种极具中国风采和少数民族特色的形式,而在这种古老神秘色彩的加持之下,对于保护和传承毛南民族文化会产生很大影响,也会有更多人在兴趣的引导之下完成对毛南民族文化特色的了解和学习。

3.4、塑造地区特色

分龙节是广西地区独有的特色活动之一,其背后蕴含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民间传说等更为其发展增加了一丝神秘的吸引力。在促进地区发展的过程中,立足于毛南民族的文化特色,不断探究地区特色和品牌形象的打造,使其成为广西地区的特色代表。在分龙节的时期内可以构建一些体育竞技和技术表演相融合的项目作为该地区的特色旅游产业,包括了舞龙、赛龙舟、傩面舞汇等,既包含了特色节目观赏,又具有极强的参与感来加深印象和体验,将分龙节转化为广西地区的旅游胜地并带动经济发展。在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也向更多的外地、外国游客展现了美好的广西特色,进一步扩大毛南民族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力,积极构建地区性的文化效应和经济效应。

3.5、加强全民健身

在国家不断提倡全民健身和发出规划指导的背景之下,将毛南民族分龙节的民俗体育活动作为重要的推动热点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也能够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为其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既适合群体性的体育竞技,也能够满足单人的锻炼需求。分龙节上的许多体育活动项目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休闲都有极强的联系性,如,陀螺、铁环等已经成为多数人晨练会选择的活动方式,能够更好地锻炼注意力、爆发力和身体协调性等。在全民健身的影响之下,更多外来的游客也会对广西少数民族的民俗体育项目产生学习兴趣,地方政府可以开设一些具有参与性和体验感民俗活动项目,以此作为契机构建一条体育产品生产链、体育文化输出链等都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4、毛南族民俗体育活动发展的限制因素

4.1、节日定位不清

尽管毛南族的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具有很强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优势,但在数年间的推广过程当中还存在着一些限制问题,导致这一极具特色的民族活动项目没有在国内和国外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传承。分龙节是毛南民族独有的一种节日庆典,但是在其发展过程当中必须要对节日有清晰的定位才能使更多的游客对其有一定的认知。如在分龙节上有对来年生活的期盼和对个人生活祈福,这就是节日的重要定位和一大热点,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将宗教文化和民族信仰作为重要的切入点使更多人能够快速接收,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找到了和自身相对应的连接点,对这一旅游文化资源实现充分的挖掘和开发。

4.2、品牌宣传不强

在许多现代化的体育项目影响之下,毛南民族的民俗活动项目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在进一步下降,如独竹漂行由于只能观赏,无法实际参与体验,对于许多游客的吸引力不如峡谷漂流等项目,只能将其作为一种经典的非遗项目予以保护和传承,而不能得到更大范围的开发。由于广西地区聚集着多个少数民族,毛南族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在进行品牌宣传时只能以环江县作为重要的地区代表,在品牌建立和文化宣传的过程当中,影响力和吸引力都存在一定的折扣。少数民族品牌文化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作为发展支撑才能更好地提升地区经济,加强对毛南民族现有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出更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民族品牌运动活动。

4.3、文化差异性大

少数民族的文化信仰是一种极具差异化的特色,既可以成为其旅游宣传的重点内容,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削弱和限制作用。如傩面舞汇活动当中一些色彩丰富和造型夸张的面具会更受年轻人的喜爱,而一些较为年长或年幼的游客在参与到这项集体活动时可能会感觉到不适,这也造成了部分分龙节民俗活动受众群体有限的问题。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影响因素,但在推动毛南族分龙节活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并进行充分地深入挖掘,通过文化融合和商业包装的方式使其能够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如环江县政府打造的千人傩面舞汇中运用了更多的时尚色彩来淡化一些夸张的宗教造型,在削弱这种神秘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力的同时,使更多人能够参与到活动当中并获得良好体验。

5、促进毛南族分龙节活动发展的对策性

5.1、重视政府主导

由于毛南族分布的地区地理环境较为艰险,在发展耕种和畜牧等产业时都不具有优势性,地方政府必须要加强重视并积极将这种民族节日活动向外推广,形成以文化和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给予补贴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使毛南民族的发展呈现出向好态势。对于毛南族分龙节民俗体育活动的保护和发展,自2009年已经正式启动,环江县政府和广西地区都给予了大量的支持,也有许多地方高校的历史文化研究学者通过对毛南族历史与信仰的研究规划出了一套科学的经济发展方案,通过政府主导和发声的方式实现了招商引资,对该县城旅游资源实现了挖掘和开发,在建立了良好的旅游条件供应的基础之上更好的将毛南族分龙节活动向外推出。

5.2、加强文化保护

在该地区的民族特色文化发展过程当中呈现出了一定的流失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没有对古老的毛南族历史和宗教信仰进行继承和发扬。在实现地区发展过程中也必须要重视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积极构建具有科学理论支撑的旅游发展体系,对现有的文化和自然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使其在和现代文化碰撞发展的过程当中能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使更多的毛南族年轻人能够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发扬继承而获得良好的生活条件,不断减少该地区资源和人口的外流。在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过程当中还可以借助地方大学的力量构建出一套毛南民族的发展历程记录,运用多媒体资源的方式建立一套科学的民族理论研究,不断增强地区年轻人的民族认同感。

5.3、创新旅游宣传

独竹漂行和龙舟竞赛等项目的开发为毛南族分龙节活动的传播建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在非遗文化和国际项目的加持之下,这类旅游资源的宣传更吸引眼球。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之下,毛南族人民也学会了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宣传方式将本族的节日庆典和文化活动向外推广,使更多人能够看到这种特色表演视频后,对参与环江县的旅游项目产生兴趣。旅游宣传的创新性是提升其吸引力的重要法则,同时也需要重视进行社会热点把握,充分利用人民对于少数民族神秘文化特色兴趣的好奇心吸引更多的关注。环江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电视台也可以专门为分龙节竞赛项目拍摄主题宣传视频,利用官方渠道进一步提升游客对该地区旅游项目的信任感。

5.4、挖掘活动内涵

每一个民俗体育活动项目的参与者必须要有一定的内涵价值才能给游客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也是打造地区品牌文化的重要方法。如独竹漂行是一种难度超高的非遗项目、五龙布雨是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的祈福活动等,在这样文化内涵和标签构建的加持之下,游客能够对所体验的活动形成快速的认知和思维上的迁移联想,在提到非遗项目或宗教祈福时就能够立刻想到毛南民族的文化特色。活动内涵的挖掘是一套极为严谨的过程,是需要根据这些活动历史发展过程和演变内涵形成的一种标签构建,需要有科学理论和文献资料等作为支撑才能够形成的文化输出。在分龙节活动的发展过程当中也可以将民族文化和自然风景形成结合来提升地区品牌的丰富度,并开发民族文创产品等形成具有持续性的经济产业链。

6、结束语

总之,分龙节作为毛南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节日庆典,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当中能够更好地和体育项目有效结合,得到更好的发扬和传承,是一种极好的文化宣传手段。在节日变迁的影响之下,广西当地政府应当重视发挥主导作用对这一文化资源加强保护和深挖,建立一套具有创新性的文化宣传机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等为广西地区的民族特色和旅游文化赋能,使分龙节能够成为广西毛南族人民更具代表性的现代化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加强文化传承发展。

猜你喜欢
毛南族民俗民族
民俗中的“牛”
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口述史研究——以贵州卡蒲毛南族乡田野调查及其启示为例*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民俗节
漫画民俗
毛南族竹编瑰宝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