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背景下七夕文学的当代书写

2022-12-03 20:51丁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7期
关键词:牛郎织女牛郎织女

丁意

(贵州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及文学史上的独特景观,七夕文学主要以牛郎织女传说及七夕节日风俗为创作题材,以诗词为主要创作形式,兼有文赋、小说、戏曲等多种体裁。在当代网络文化的影响下,七夕文学依旧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该文拟以当代七夕文学为研究对象,试图探析网络文化背景下七夕文学的书写,发掘七夕文学在当下的特征、价值与意义。

1 情感狂欢:当代七夕文学的表达倾向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1]中论及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体裁特点与情节结构特点时,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具有“狂欢化”的特点。在他看来,这种“狂欢化”的形成首先与欧洲由来已久的狂欢节密不可分,在狂欢节上,人人可以自由交往,不再被特定的身份框定,并建构出一个与常规生活颠倒的世界:人们反穿衣服,随意亵渎神灵,在广场上打骂嬉笑,纵情娱乐,进行着国王加冕而后废黜的活动……人们通过这样一种充满戏谑和激情的态度来释放内心压抑的恐惧与不满。

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中,主体大众性和情感宣泄性是重要的特征表现。当下,网络文化的盛行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开放共享的自由创作思路,文学的创作者不再局限于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文人大家,每个人都拥有在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设置故事情节的可能性,从而达到自我情感释放。就七夕文学而言,人们的情感表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牛郎织女传说的记忆延续与再度阐释;二是,有关七夕节日的丰富情感内涵;三是,借七夕传统文化表达独特的社会观照。

1.1 对牛郎织女传说的记忆延续与再度阐释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关注到了牵牛星和织女星。《诗经·小雅·大东》中即有相关描写“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2]。对二星的描写是原始先民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农耕实践,将二者想象成纺织者和拉车者而来。此后,人们依据织女星的位移方向以及喜鹊的排列形态,融入人的情感,编织出牵牛织女隔着银河遥遥相望,只得在七月七日鹊桥相会的故事。这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承载着人们对自然无尽的遐想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为人们口耳相传,纸笔记载,延续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记忆。

宋长征在散文 《七夕有梦》[3]中回忆老祖母给“我”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一个命运悲苦的放牛郎,一头沉默的担当媒人重任的老牛,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年少的“我”沉醉在这样动人心弦的故事里,安稳地入梦。结尾处,作者将视线拉回现实,牛郎织女的传说仍为世人代代相传,只是现在的“我”还是孤身一人,做着一场“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美梦,梦想着牛郎织女般的爱情。

然而,也有诗人着眼于牛郎织女一年一会的故事情节,为有情人不得相守一生而倍感惋惜,继而生发出愿天下有情人能不受阻隔,拥有美满结局的情感。彭鸣写作的《七夕节(1)》[4]一诗就直抒胸臆,大胆想象:

我希望不再过这个节日/也不想吃七夕的巧果/这牛郎织女式的爱情/在那个时代/种下了/太多深深浅浅的悲欢/我希望玉皇大帝好点/乖点/与时俱进一点嘛/让这对有情人呀/经过着千年万年的考验/终于能在一起吧/让深深浅浅的天河水/退去吧/退去这个相逢却要话离别/甜少愁多的忧色故事/让牛郎星和织女星/合合成一颗/夜空中最为闪烁的新星/照着你/我的爱人/照着我/你的爱人/照着天下所有有情人/走过这浪漫而短暂的一生。

此诗畅想玉皇大帝网开一面,成全牛郎与织女,消退浩瀚的云汉,让二者汇聚成明亮的星星,不再饱受分离相思之苦,具有浪漫主义气息。

1.2 有关七夕节日的情感内涵

七夕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承载着数千年来的民族情感、生活经验和审美理想。

爱情是七夕节中最重要的情感因子。王继颖的散文《凡人的七夕》[5]围绕着父母相依相守的爱情故事展开。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成为“我”的启蒙教育:“一家人在院里纳凉,母亲常指着被一条星河隔开的两颗亮星告诉我们,那是被银河隔开的牛郎和织女,七夕那天,喜鹊们就都飞去给他们搭桥了,一年才见一次。”在作者儿时的记忆里,父母常拌嘴怄气,可长大后,看着他们在被病痛折磨时,相濡以沫,彼此尊重,以及母亲后来每年在七夕前夜为父亲过生日,祈祷着健康长寿时的情形,作者才真正明白七夕的内涵是执子之手,与尔偕老,永不分离,这是神仙的爱情演绎,也是凡人的爱情真谛。

七夕也寓意着平安和希望。古来“穿针乞巧”“拜星求子”的习俗可看出人们朴素的生活理想。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蟢子网于瓜上,则以为得。”[6]

周晓枫在散文《在洞头过七夕》[7]中表达了对七夕节的独特思考。神话传说本身带有浪漫与传奇色彩,因此,在“我”理性的现实主义视角审视下,这个故事让人疑惑不解:其一,牛郎与织女有着迥异的家境、见识与成长背景,为何甘愿矢志不渝地相惜相守;其二,一年又一年,牛郎与织女的两个孩子为何总也长不大,任凭牛郎挑着沉重的担子看望母亲。面对这些疑惑,作者在洞头的七夕传统中找到了答案:孩子们到了16 岁,便要举办成人仪式,届时,父母将带着孩子,酬谢在七星娘娘的保佑下,孩子得以平安长大成人。成人礼,意味着对未来的庄重宣示,潜藏着对生命的殷切期许。可见,七夕赋予人们的情感内涵,不只有爱情,还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正如牛郎织女的爱情并不圆满,二者甚至可能被视作遭受苦难的失意者,可年复一年,他们仍能在七夕之日于鹊桥上相会,这种永恒的希望比起陈腐的门户之见和可视的岁月痕迹来,不是更能给予人们悲悯和宽慰吗?

1.3 借七夕传统文化表达独特的社会观照

随着城镇化、网络化进程加快,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复杂。从七夕传统文化视角窥探社会问题之一隅,有着独特的现实意义。

牛郎织女式的爱情在当代被重新书写。在农耕文明时期,耕作和织布是人们自给自足的传统劳动方式,生理结构的差异以及宗法伦理的规范使得男耕女织的家庭模式逐渐固化,勤劳忠厚的牛郎与美丽贤惠的织女也成为人们心照不宣的择偶标准。而杨豪的报告文学著作《城乡大裂变》[8]揭露了现代化进程中城乡结构的二元对立给爱情带来的危机,表现出对牛郎织女式爱情的现代性思考。作者通过实地走访观察到,在城镇化浪潮下,农村男耕女织式的生活模式已过渡到男工女耕状态,身强力壮的农民纷纷进城谋生计,受到收入、户籍、住房等条件的限制,不少人选择将妇女留在农村,于是,留守妇女只得承担起照顾孩子、老人,料理家务及农活的重担。随着猜忌、焦虑、压力的滋生,爱情的间隙在时间的催化下加速扩大,最终导致婚姻破碎。

由此可见,当下城乡之间的地理跨度和生活差距背后的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的不对等成为了阻隔夫妻身心的“银河”,二者俨然是身份颠倒的牛郎织女,只是这样的爱情能否经受住考验,七夕能否到来?尚未可知。当下,离婚率的攀升、家暴行为与刑事案件的频发也提醒着人们爱情不是以爱为名的谎言,而是始终如一的奔赴。

刘克宽在散文《“七夕”浮想》[9]中,通过反思网络文化影响下的七夕节日文化,呼吁人们超越繁杂的现实羁绊,净化自我心灵,真切体会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永恒文化意义,具有现实批判意味。文章指出现在人们沉浸在网络世界中,被网络束缚住了思维,很少抬起头来,像古人一样面对浩瀚无垠的夜空自觉想象,感受到天人合一的心胸宽广,也慢慢消解了“仰观宇宙之大” 的探索力和远古神话赋予的想象力,陷入了急功近利的心理状态。

事实上,网络文化的确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带来了感官的愉悦和快感,但同时也使人们面临着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压迫。其一,人们专注于“俯察品类之盛”,以至不自觉地踏入消费主义陷阱里:在商家的卖力宣传和网络的营销炒作之下,七夕节成为追求功利的商业价值认同的噱头,被贴上“东方情人节” 的标签,人们也被动地陷入了一种幻觉中——没有玫瑰花、巧克力、卡片、电影的节日是不完整的,于是,人们迫不及待地用礼物和告白仪式来消弭内心的危机感,营造爱情的浪漫与狂欢氛围。其二,七夕文化的商品化和符号化使得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渐渐地忽视了精神文化的长远哺育,将眼前的蝇头小利视作节日文化的存在意义,快餐式的恋爱与游戏化的婚姻正是背离七夕传统情感内涵的产物。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文化背景下,七夕文化的传承发展不应是固守传统、一成不变,而应强调主体的平等对话,关注男女的共同情感,合理运用当代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传递勤劳勇敢、和谐幸福的价值观,扫荡甚嚣尘上的戾气,复原爱情美好的模样,使其在当代生活中能够发挥应有的伦理价值和社会功能。

2 网络文化与七夕文学语言

七夕文化扎根于民间文化土壤,带有民间文化口头传播的特征,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具备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播优势。但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互联网传播的无孔不入,人们逐渐被新鲜的视听感官混合的形式所吸引,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无意识地带有网络文学通俗化和口语化的印记。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口头传承的一种存在形式,作者为努力保持良好的互动效果,便极力使用较为通俗和白话的语言,使故事讲述得简洁、易懂。

如在潘丽萍的散文《盼望七夕》[10]中,作者以织女身份自居,以第一人称口吻叙述对牛郎的想念,带有独白的意味。作者在开篇便直呼“牛郎,我想你了!”正面反映出大胆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而后,作者以倒叙的手法回忆起与牛郎之间相遇相惜却不能相守的爱情历程:相遇时,牛郎明亮的眼眸仿佛让天空都黯然失色,二人情投意合之下却为王母拆散,等到偷偷下凡,“我” 迸发出心中淤积的情感:“我不想做神仙眷侣,只愿做人间平凡夫妻。我的心,你懂的。”作者描写织女渴望摆脱身份束缚,只为追求平凡的爱情,加强了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情绪,符合神话传说中的织女形象。终于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美满生活后,好景不长,王母的金簪划出了一道无法跨越的天河,二者只得在七夕短暂相逢。七夕的迫近使得织女愈发难忍思念之情,于是,“我的生命里只剩下了一件事情:盼望七夕!”并迫不及待地发问:“牛郎,你来了吗?”全文以代言体的方式阐发织女与牛郎之间的爱情故事,语言真挚动人,通俗浅白,铺叙与抒情相结合,展露出细腻的人物心理,如“想念是会呼吸的痛,它游走在我身上的每一个角落,一点即着,随时会燃烧。”作者以不合乎逻辑和语法规范的语言来叙述心理活动,将织女心中的思念之感发挥到极致。语言文字作为传达思维的符号,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变迁。网络语言的独特性使得七夕文学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表达。风龙在长篇小说《十二岁的风 第一部》[11]中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在七夕节那一天,12岁的男主人公韩风经历欣喜、失落到轻松的一波三折的心路历程。当突然在社交平台上收到玫瑰花图像时,韩风误以为是好友晓琪向他表白,然而,却得知她收到了其他人的“表白”,尽管韩风显得毫不在意,但内心却产生了难以名状的失落,最后,在得知这是一场恶作剧后,才明白这种奇怪的感情原来是少男少女之间朦胧的爱情。小说语言风趣幽默,掺杂了不少网络用语,如“发Q”“N 个”“半毛钱都不值”“劲爆”等词,增加了小说的口语化色彩。

3 结语

进入21世纪,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七夕文学的书写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牛郎织女仍作为我国古代忠贞爱情的一大范式,其悲欢离合始终牵动着人们的神经,为人们记忆延续与再度阐释;人们表达有关七夕节日的丰富情感内涵,借七夕传统文化表达独特的社会观照。第二,当代七夕文学语言富有通俗化和口语化的特点。七夕文学的现代性意义在于呼吁人们回过头来,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重新思考爱情的真谛。

猜你喜欢
牛郎织女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故事梗概
羊宏诗联二首
牛郎给织女 发一封E-mail要多少年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渡鹊桥
牛郎织女
吟织女图
是织女,更是吃货
08版鹊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