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情境式教学法,让阅读实现增值

2022-12-05 01:43何永胜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课文阅读教学情境

◎何永胜

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曾经写到一条经验:“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这说明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只有入情入境才能达到情真意切的效果。利用情境阅读教学模式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做法比较普遍[1]。新课标指导下,对当前小语文情境阅读教学模式的深入探讨十分必要,在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应用、审美、思维等方面能力的同时,提升阅读的增值性。

一、阅读情境教学引导阶段

(一)阅读意识的引导

教师应在认知上转变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认知方式,要使学生意识到自主阅读的重要意义,借助语文阅读教学能增强小学生的阅读内驱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借助教师阅读意识的引导,能够让学生良好地接受语文阅读教学,通过自主阅读,并辅助教师的建议及其他课外资料,培养学生自觉的阅读意识[2]。

小学生对有着丰富情节的童话故事十分感兴趣,老师可以采用讲述故事法,来完成阅读意识的引导,不但可以调动他们的读书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发散他们的视野,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同时,情境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可以使教学气氛更加轻松,课堂内容更加通俗易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更加深刻。

(二)阅读氛围的营造

在开展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营造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教育环境,让读书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从而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应将教材内容与社会活动有机地结合,与学生实践有机地结合,使他们从抽象的教材中摆脱出来,引导他们结合已有的人生经历,去感受,去体验。文化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教育也从了解语言艺术的特点开始,让他们通过字句的表面含义去探索挖掘隐藏于语言后面的深刻含义。

为了更好地整合生活情境教学,教师需要将生活元素应用到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教材的编排匠心独运。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要素,充分发挥其作用[3]。

讲授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汉字真有趣》一课时,教师通过公开的教学资源库收集适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字谜,并将字谜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欲望。学习了课文中猜字谜的方法后,让学生用学会的方法猜教师收集的字谜,接着让学生观察教室内外,去编写生活中的字谜,让学生感受到汉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热爱汉字文化的情感,学会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阅读情境的创设

通过合理地运用空间资源创造优秀的阅读学习环境,营建优秀的阅读气氛,在课室设置了一个小型藏书角,通过“好文分享”或“好书推荐”等方式,将自己感兴趣的图书、文字、句子、美词佳句以及学习心得读一读、说一说,鼓励学生将近段时间的阅读感想等阅读成果在班级展示进行共享,使他们在阅读中快乐地分享。师生共读后,讨论学生在阅览书籍后的感受,在讨论时,老师应以身作则,以示范的作用去引导学生阅读,与学生展开内心交流,引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课堂中开设“演一演”环节,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设计“辩一辩”环节让学生组成辩论小组进行辩论赛,帮助学生体悟作者的思维;设计“编一编”环节要求学生结合语境展开想象进行创写等。

二、阅读情境教学的进展阶段

(一)提问艺术启发阅读感悟

提问的运用其实也是师生间的互动环节在阅读教学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强调的是一种民主、公正、交流、协商、互助、交流、创作、意识形成的活动。安排小组讨论课文《猫》和《母鸡》在语言方面究竟有哪些差异之处并要求将交流的讨论结果完成在阅读单。因此,教师应该精心选取几个发散问题,引导他们去思考一些问题。颠覆对文字固有的认识,锻炼其发散思维。因此在设置讨论主题提供问题支架时,设置了对比的问题:《猫》和《母鸡》在语言方面有哪些差别,指导学习者在文字内容、语言表达、情感表达等方面加以对比,从而完成阅读单,让学生意识到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

表1 阅读学习单

(二)引导艺术促成阅读发现

在阅读教学中,用引导艺术促进学生阅读发现,从而培育小学生的自由阅读意识是凸现小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引导下学会带着情感诵读,学生经过多次规范诵读,认真体味关键词语的具体含义和作者要传达的意思内容,从而学会进一步鉴赏文段的语段词句,再进一步了解短文的主题与内容。并且他们一边仔细倾听着教师富于吸引力的示范朗读,一边聆听,并且还把文段中起承转合、词义与语调之间的停顿之处、轻音重音的区分等都标示到了文段上。

在讲授《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为什么作者称五位战士为“壮士”?

是什么原因让五壮士选择了跳崖?

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五战士的毫不犹豫?

……

在示范中提高朗读的音调以融入感情来朗读,感受教师通过文字呈现出来的爱国情感。通过多次朗读和问题的引导,学生可以对文章总体脉络缜密整理,与课文片段层层对照,使学生有了更清晰的思维方向,对英雄人物的形象认识更深刻。

(三)组织艺术达成阅读互动

组织艺术在语文课堂中的体现形式主要是科学组建小组,包括同桌合作学习、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六至八人小组合作学习。运用组织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

实现综合性的阅读能力,即语言建构与应用、审美、思维能力等,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单元课文体系,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形成整体的阅读技能训练体系。比如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基本要求是掌握写人的基本方式,并利用这种方式集中展示某个人的优点。将教材中节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作为阅读材料来训练学生描写人物的能力。教材中节选自中国四大名著阅读材料的人物角色特征经典突出,如《草船借箭》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景阳冈》中勇猛过人的武松等等,从而指导小学生认识各种角色的性格特点各有不同。

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可以组织小组活动来实现引趣互动、铺垫互动、迁移互动、探索互动、激疑互动、解惑互动、悟理互动、训练互动等指导方式,通过布置明确清晰的合作学习主题———让学生整合其他单元阅读材料的人物特点,从而来掌握描写人物基本要点——透过人物动作、话语、神情等描写展示人物心灵状态,为刻画人物的基本方式作积累与补充,能够真正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架构,联系教材中各单元的基本知识体系,让语文课程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凸显。

新课标的目标强调学生要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深厚的积淀,养成正确的语感。为实现这一目标,同时鉴于每个学生受年龄特征和认知经历的影响,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创设情境来了解学生的阅读观点,对每个学生的观点要加以整理、归集,起到引导作用,针对重点句、段的感悟,还应依据每个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成果,引导学生再读再悟,帮助每个学生进一步领会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猜你喜欢
课文阅读教学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背课文
护患情境会话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