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长兴县竹产业发展对策

2022-12-06 07:01沈晓飞
世界竹藤通讯 2022年1期
关键词:长兴县竹林发展

沈 泉 沈晓飞

(1 长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浙江长兴 313100;2 长兴县林场 浙江长兴 313100)

近年来,竹产业已成为浙江省长兴县林业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课题,但与周边的安吉县、广德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如竹种少且单一、竹产品加工上规模的企业少、竹制品种类单一、竹林管理投入少、竹材滞销等[1-3]。本文通过多年调研,在分析长兴县竹资源分布及竹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快竹产业发展的对策。

1 长兴县自然概况

长兴是浙江的北大门,地处北纬30°43′—31°11′、东经119°33′—120°06′,位于苏州与杭州之间、太湖西南岸,与苏州、无锡隔湖相望,为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属天目山余脉山地丘陵区,平均海拔150 m,境内多山富水,土壤多为板岩、砂岩、石灰岩等母质发育而成,土壤种类为黄红壤和黄棕壤。气候属北亚热带海洋性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温光协调。历年平均气温15.6 ℃,气温年际间变幅在±0.5 ℃之间,年际气温极差为1.2 ℃,年均降水量1 309 mm,空气相对湿度83%,年均雨日为144 d,年均日照1 810 h,年均无霜期245 d,光照分配较均匀。强烈的地貌变化形成了丰富的山区小气候资源,适宜农作物和竹类植物良好生长。

2 竹林资源与竹产业发展现状

长兴县域面积1 430 km2,有林地面积约6 万hm2,水面0.66 万hm2,是国家的“粮油大县”“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浙江省的产油大县、重点山区县之一。森林植被和物种资源较为丰富,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建群种有马尾松、杉木、湿地松、火炬松、银杏、青梅、毛竹、茶叶、板栗、杂竹林等,其中毛竹林分布面积大,位居全省前列。

竹产业是长兴县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兴县现有竹林面积1.88 万hm2,其中毛竹林面积占95%,其他主要竹种有雷竹、早园竹、紫竹、水竹等,面积较小。毛竹林主要分布于煤山、水口、和平、泗安等乡镇,特别是合溪水库、二界岭水库、长潮岕水库和周吴岕水库等周边竹林面积占50%以上。竹林面积中约80%属生态公益林。

“十三五”期间,长兴县围绕林业增效、林农增收这一目标,坚持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竹业发展要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大力实施毛竹产业优化改造,有效提升了竹产业竞争力,促进了竹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以提升竹产业综合效益为目标,以“稳量、提质、增效”为重点,大力实施竹林分类经营,积极推广应用高效培育技术,加快发展毛竹加工利用和休闲旅游业,有效促进了山区林农增收致富。2020 年长兴县竹业总产值约14.1 亿元,其中一产产值约1.9 亿元。

3 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多年以来,长兴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竹产业发展,出台了《长兴县竹产业发展规划》,将竹产业列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之一,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竹林丰产培育基地建设,培育了多种地方特色竹名牌产品。但目前长兴竹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竹资源匮乏。竹资源不多、竹种较少且单一,新优特竹资源有待整合引进,高效优质丰产基地少。

2) 竹林管理粗放。培育管理不到位,科学管理缺失,导致竹林质量衰败,多为低产低效林,竹林产值及效益低,开发利用意识不强,竹林景观防护功能挖掘不够,综合开发利用率低。

3) 竹产业效益低,缺乏扶持。扶持政策滞后,经营体制和政策障碍难以突破,竹材价格连续多年走低,采伐成本却持续上升,竹农缺乏经营意愿,加上花卉苗木、农家乐等高效益产业冲击的双重影响,竹农对经营竹林的热情和积极性降低,导致对竹林放任管理乃至自生自灭。

4) 竹材销售难。因市场销售不景气,企业转产,龙头企业发展滞后,导致毛竹无处销售,只能以原竹方式外销,严重制约了竹林、竹产业快速良性发展。

5) 竹产业发展缓慢,缺少核心竞争力。竹加工技术落后,科研人才匮乏,竹产品品种单一,产业化程度低。当前在竹产业发展上已到产业化突破“临界点”,低、小、散的竹产业县情并未改变,竹产业粗放式增长并且缺乏主导核心竞争力。

4 竹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4.1 竹产业谋篇布局,特色化科学定位

要把握好区域经济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全球视野、战略眼光、市场需求开展深度竹产业研究,并依据比较优势谋篇布局竹产业。将竹产业确定为长兴县的战略性产业重点推动,做到少竹但不缺竹、块状变成集群、产业走向高端、品牌成为引领、价格成为导向、股民投资企业、竹林卖出空气、产品成为高地,创新体制机制,从而破解竹产业发展难题。

重点做好率先发展与加快转型互促、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并进、政策引领与市场倒逼互动、产业转型与企业转型并行、存量提升与增量优化并举、平台拓展与资源集约互赢、内源发展与外源拓展并重这7 篇大文章,加大竹子现代科技园、竹产业循环经济园的建设力度。

4.2 做好生态景观示范,充分发挥竹林多功能特性

以规划建设长兴百里翠竹风景线、美丽城镇竹林景观打造为核心,强化竹林景观的生态治理、水源涵养、保持水土的功能。做好重点产业示范,以建设现代竹产业加工园为重点,以竹食品和竹板材制造业为核心提升科技引领能力。充分发掘竹旅游观赏性与文化性品牌,弘扬竹文化,发展竹质旅游商品,完善竹生态旅游各要素[4-5]。

4.3 加快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林区道路的扶持力度,提高竹区路网密度,鼓励竹农流转土地集约经营,实施科技强竹、机械强竹,切实降低生产管理和运输成本。加强科技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竹林分类经营、产业融合、定向培育和标准化生产,打造以竹林资源保护、产销经营和观光收入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加强市场平台建设和经营主体培育。加快专业化市场、产地市场示范带、电子商务等线上线下竹产品交易平台体系建设,逐步扩面推进毛竹收购价格指数保险[6-7]。

4.4 推进竹产业结构调整

以经济发展、竹农增收为目标,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加快调整优化毛竹产业结构,推广应用低产低效竹林改造、无公害竹笋标准化栽培、毛竹生态高效可持续经营等生产培育技术,重点推广“春笋冬出、冬笋丰产、冬笋早出和春笋早出”等覆盖模式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发展林下经济,培育“林禽、林菌和林药”复合经营模式。以发展的眼光、现代的理念、科学的手段、开放的思路,鼓励农民采取自愿结合、入股分红、委托经营、有偿流转、集中管护等多种方式,实现竹子资源基地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完善林权管理、交易、评估、抵押机制,使竹林资产化[8-9]。

4.5 强化科技支撑,集中竹类科研攻关与推广

加强与科研院校紧密对接,做好引智工程,重点做好竹产业技术指导培训,壮大竹产业研究推广人才队伍,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建立现代竹业科技示范园区,建成集生产、研发、展销、科普、观光于一体的示范园区。积极争取高产笋用竹科技推广、材用竹机械化采伐和初加工等项目实施;做好新技术、新品种宣传推广和培训,重点推广和普及科学留笋养竹、竹林施肥、竹山灌溉、丰产栽培、省力采伐、机械化模式等[8]。

4.6 构建竹产业健康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

充分发挥省市级竹藤组织、竹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的职能,组建竹产业种植、贸易、服务、营销科技、流通推广中心,建立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完善市场机制,建设信息平台,发展竹产业涉及的中介组织,以竹产业评估、抵押、收储为主,健全竹产业链条,完善金融保险业对竹产业的保障服务功能,逐步形成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社会协作、交互链接、多方共赢的竹产业发展格局。

4.7 建立健全竹产业长效投入机制

积极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全方位参与竹产业发展,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多主体的投入机制,引导鼓励竹农集资、投工投劳、以竹换路、知识科技入股等形式,形成有地方特色的竹产业加工体系和经济运行机制[6]。

4.8 优化竹产业“四化”策略

按照“分类指导”原则,根据生态、高效、可持续经营方向,优化竹业生产要素组合,启动智力、技术、文化和设计要素,创新竹业发展模式,实现竹资源和竹产业可持续发展。强化优劣对比,坚持特色错位发展,做到统一规划、宏观调控、分类指导、科学引导,实施差异化、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四化”策略,推进竹林合理流转和多元化经营,放大竹子产出效应,逐步由目前的块状经济、专业市场向未来现代产业集群、全球市场、现代化电子商务平台、新型城市化发展体系转变,形成功能完善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撑体系。

4.9 定向培育优质竹资源

建立高标准、集约经营、持续增长、综合效益高的竹林丰产基地,加快长兴地方优良乡土竹种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推广集成配套可行的毛竹丰产培育、竹林覆盖早出、四季出笋、雷竹复壮技术[2]。

4.10 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综合立体开发,突出循环利用,提高竹材综合利用率和竹林综合效益。大力开发竹林原生态旅游,推动竹产业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培育为基础,科技创新为引领,整竹利用为手段,生态旅游为方向,加工销售为重点,政策扶持为保障,巩固竹食品加工、竹生态旅游2 个民生产业支柱,开发竹子在建筑、住房、食品、环保、纺织、化妆品、工艺品和家具等领域多样化应用,在竹制小产品和衍生出来的新产品上做出大文章,让竹产业块状经济变成集群经济,全面提高竹产业经营水平和整体效益[2,5]。

致谢:本文得到安徽省广德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兴福帮助,特此致谢!

猜你喜欢
长兴县竹林发展
冰壶之战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低碳生活,“帕客”起步——浙江省长兴县洪桥镇中心小学少先队特色展示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逗鸡
追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竹林野炊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