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四大信条”,培育工匠精神,建设特色实训文化

2022-12-07 20:59王金友简华郜源戴斌李超
天津化工 2022年2期
关键词:实训室实训育人

王金友,简华,郜源,戴斌,李超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00)

1 高职院校实训文化建设的组成与内涵

1.1 实训建设组成与内涵

高职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 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和办学水平的建设,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术与技能人才,是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力支撑。

实训室建设在高职院校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为了建设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增强职业教育普适性, 培养更多的具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就要求我们在实训室建设上下足功夫。 从目前来看实训室的建设主要可以分为硬件建设与文化建设这两方面,硬件建设主要包括实训室的主体建设、实训室的设备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高质量实训室建设的前提便是有高质量的硬件建设,然而要想成为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实训室,还需要我们继续提高实训室文化建设水平与层次[1]。

1.2 实训文化建设的组成与内涵

实训室文化是实训室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经过不断积淀和发展,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2]。 每个高职院校实训室不断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实训室文化,实训室文化是实训室的核心组成,对于实训室的建设以及管理而言,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实训室文化建设是实训工作的必然要求。

实训文化建设主要可以分为环境建设、制度建设和精神建设这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建设在实训室文化建设中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环境建设是实训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有利于营造实训室的氛围和建立实训室内部管理的水平;制度建设是实训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制度建设可以保证每个实训室成员是受组织制度制约的,以保证实训室的顺畅有效运行;精神建设是实训文化建设的重要活化剂,精神建设可以引导、影响并激发实训室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形成实训室相关成员的内在荣誉感[3]。

2 高职院校实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1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做好实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践行 “三全育人” 理念的具体体现。 “三全育人” 理念下的高职院校的任务是将育人项目、育人资源以及育人载体这三大块资源有效整合,以更好的提高人才培养体系。 德育工作从党中央、教育部到各高职院校,已形成鲜明的育人导向,高职院校也正在加快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旨在打通育人的最后1km,而高职院校培养学制为3a,学生在校时间比本科教育少了1a 学习时间,所以更显现出育人的任务之重。

新时代背景下,政治觉悟高且专业水平强的人正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急需的,“大国工匠” 这一人才发展理念更是激励着大批的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高职学生走上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4]。 全方位育人的理念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训教育教学中要互通互联, 加强育人队伍力量建设,形成在实训教学中的教师队伍整合。 总的来看“三全育人” 视角下的实训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在实训技能等方面发展的必要保障。

2.2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升实训文化育人成效

做好实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解决好新时代实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满足学生对高职教育更高水平的需求,是高职教育不断追求的目标。 所谓在实训教育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是指在实训教学中培养有品德的人才,立德就是通过实训教育中的引导、感化和激励使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树人就是要通过实训教育中的教学过程改变并有效地塑造学生的优秀品格,使高职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落实在实训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我们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加强师德建设始终是高职院校思想工作的重点。 师德师风是高职院校实训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具体体现。

做好实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就要把立德树人思想融入到实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以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训教训中坚持以德立身,才能达到以德施教的目标,一方面,高职院校实训教师的自身修养和实训实践的状况,是衡量教师自身是否符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实训教师在实训教训中通过言传身教,也能够带动广大学生遵守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团结友善、敬业奉献” 的基本义务。 所以,落实以德治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责无旁贷的使命, 也是高职院校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实训教师还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同样这也是办好让学生满意的高职教育的根本保障[5]。

2.3 提供技能比拼平台,激发团队集体荣誉感

做好实训文化建设可以为高职在校学生提供实训技能比拼的平台,实训文化是实训室的灵魂所在,宽松和谐的实训室氛围是产生各种创新思想、创新行为以及创新成果的必要基础。 优秀的实训室文化同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技能比拼的软环境,更好的为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交流提供精神支持,使得大家在技能比拼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实训团队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做好实训文化建设可以根据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标准与要求,鼓励专业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业一线, 熟悉新型生产体系的技术要求,以深入开展师生赛训技能培训能力的提升。 做好实训文化建设可以将该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具有扎实的实训教学技能、创新的科研开发能力、专业的大赛指导能力的专业教学团队,以更好的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训能力提升而服务。

2.4 弘扬劳动光荣传统,提高实训文化认同感

做好实训文化建设是顺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也在顺应新形势的转变,以更高的标准去认识劳动者的价值,进而在高职院校中弘扬劳动的共荣传统。 优秀的实训文化是培养、 激励和弘扬劳动光荣这一价值理念的,优秀的实训文化同样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于劳动者价值的认同感和其未来对从事职业的荣誉感。

高职院校可以依托专业的实训课程这一优势,创新劳动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出符合各个高职院校自己特色的实训劳动教育体系,该特色实训教育体系可以围绕 “工匠精神” 这一核心主题,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课堂、 校外企业实习这些平台,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训教育、社会实践学习、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这四方面深度融合, 使得高职院校学生们的劳动能力全面提升,构建好全方位的实训劳动教育体系,以取得更好的实训教育教学的育人成果。

3 高职院校实训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3.1 弘扬范旭东先生“四大信条”精神

“四大信条” 是范旭东先生在长期艰苦创业、矢志救国的实践中精心提炼而成的。 其内容为:我们在原则上绝对地相信科学;我们在事业上积极地发展实业;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 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的光荣。从 “相信科学、发展实业、顾全团体、奉献社会”四个方面全面概括了思想、观念、作风、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共同信念和是非标准。 作为企业精神引导,其重要作用将永远不可磨灭。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为公办高等职业学校, 隶属于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属于行业办学,为社会尤其是天津地区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赢得了“化工企业人才‘黄埔军校’” 的美誉。 在职业教育的新时代背景下,渤海学院更是把弘扬 “四大信条” 精神作为实训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于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且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持续推进实训室5S 管理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切实提高实训室安全、改善实训室育人环境,渤海学院实训管理及教学团队深入挖掘5S 管理各个实施环节的实训教育相关元素,以5S 管理为重要载体,使得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的培养始终贯穿于学院的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实现5S 管理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 学院通过5S 管理的推行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严谨踏实、操作规范、具有环境意识与规则意识、以及注重细节等良好的实训学习习惯。

渤海学院目前在全院教学实训室范围内以5S 管理标准统一要求管理,并定期开展实训室的检查评比,各二级学院教师和实训室管理人员积极参与, 为5S 管理活动的顺利推进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学院也多次邀请企业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和现场诊断,联系企业生产实际以协助师生更加充分的理解5S 管理的精髓。 各实训室在活动推进过程中积极交流,相互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整顿,各实训室都有了较大的改观。 学院通过上述一些列的措施举措将教学实训室5S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3.3 营造实训室浓厚的书香氛围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会用书”“读书经” 的系列关于读书方面的重要论述,渤海学院今年在实训中心开展了渤海书屋的创建工作。 渤海书屋的创建始终秉承 “互助、共享、诚信、传承” 的建设理念,旨在打造学院绿色实训文化,弘扬当代大学生诚信精神。 渤海书屋的建立使得广大学生在这样一个思想活跃、文化交融的大时代中,可以让学生在实训课程学习之余还能读到各类书籍,以开拓学生视野并丰富学生内涵,这样才可以让我们广大学生从容应对各种挑战,以更好的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目前作为打造学院绿色实训基地,丰富实训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之一的渤海书屋已建成拟正式面向师生开放,渤海书屋的图书全部来自捐赠,图书借阅全部采用自助形式。 渤海书屋现在同图书馆在资源上形成互补作用,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书屋中将持续不断的补充企业技术资料、行业标准和生产图纸等资料,使学生在文化和技术层面上都可以找到相关资料。 渤海书屋的建成和使用对于学院实训文化提升持续输出着重要贡献。

总之,实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渤海学院文化建设工作方面的实际情况,以实训室环境建设、制度建设与精神建设这三个方面为立足点,探讨了高职院校实训文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总的来说,做好实训文化对于提升实训室教学、培训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弘扬范旭东先生“四大信条” 精神、培育工匠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实现 “三全育人” 的重要途径,更是新时代下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欢
实训室实训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训室管理与研究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高校开放实训室管理中7S管理的应用方向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