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来访学生带到没有问题的地方
——移空技术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2022-12-10 07:03丁一杰广东省广州开发区中学广州51073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35期
关键词:身心症状心理

丁一杰(广东省广州开发区中学,广州 510730)

一、移空技术的理论基础

移空技术是由我国刘天君教授首创的本土化心身治疗技术,它融合了西方生理学、心理学理论,结合中医“上医治神”学术思想,秉持身心合一的整体观念。移空技术针对的是来访者的身心症状,而不是问题本身。心理咨询师指导来访者充分运用想象力,将症状具象化,并装载到承载物上,进行心理空间上的位移变化,直至消失,创造心灵上的空境,把来访者带到没有问题的地方,从而改善和缓解症状对来访者的影响。

移空技术针对的症状主要是负性主观感受,可以分为生理和心理两类。生理症状主要为疼痛、憋闷、麻木等生理疾病症状或者身心疾病躯体化的症状;心理症状主要为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

移空技术的全部技术操作过程分为静态作业和动态作业共10 个操作步骤,简明易操作。核心技术是在不同的心理距离上反复移动被承载物装载的象征物,全部移动都是在来访者的正前方即与视线平齐的心理视野中进行,分为初始移动、可见移动和超距移动三个阶段。

移空技术一经发布,受到国际心理学界同行关注,国际催眠学会主席Bernhard Trenkle 认为,移空技术是整合东西方文化的良好例证。近10 年来,它已经在欧洲广泛传播。

二、移空技术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应用价值

在平时的学校心理辅导中,我发现,很多学生过分关注症状对自己的影响,尤其是一些身心疾病所带来的躯体化症状,严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些学生甚至因为不能接纳症状的存在而拒学、自伤。移空技术特别适用于这类问题。

(一)跳出问题框架

现代各流派心理治疗大都采取问题取向,探究来访者问题的成因、行为模式、思维模式等,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但在学校心理辅导实践中,很多求助学生主诉问题和症状对其影响,实际是中了问题的“第一支箭”;而面对问题和症状的不良认知、感受和应对策略(排斥、逃避、对抗等),则是中了问题的“第二支箭”。来访学生自身很少能意识到这一点,总会陷在问题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另外,因学校心理教师资源有限,不可能对来访学生进行长程的心理辅导,而学生的问题成因有复杂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个人人格特质等影响因素,多为发展性问题。因此,应跳出问题框架,不纠结于解决问题本身,以缓解症状,拉开问题与来访学生的距离,降低症状对来访学生的影响作为学校心理辅导的实际工作目标。

(二)践行身心合一

身心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理念之一。心理的很多问题在身体上会有反映,可视为心理问题的躯体化症状,如比较常见的因为焦虑而产生的头晕、气短、心悸、失眠等身体症状。越来越多的心理疗法诸如正念减压疗法、接纳承诺疗法等,都将人与问题拉开距离,把改善身心症状作为目标。

移空技术是一项心理治疗方法,其作用机制也涉及生理,尤其是静态作业阶段的三调放松,即调身、调息、调心,通过多次练习,可以引导来访学生的身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得到全面放松平静。

三、移空技术两阶段十步骤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一)个案概况

小灵(化名),女,12 岁,六年级。家中有一个比自己小11 岁的弟弟。小灵自述,五年级开始觉得父母总是不信任自己,情绪变得很难控制,易激惹,压抑,愤怒时经常有心痛的症状,非常难受,严重影响了亲子关系,她很困扰,主动求助。

(二)应用移空技术的两阶段十步骤具体操作

根据小灵描述的情况,判断其身心问题比较突出,身体的症状加重了她对问题的消极看法,甚至觉得自己的心脏有问题,妈妈曾带她去医院检查心脏,排除了器质性疾病。在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后,针对这样的情况,确定适合用移空技术减轻来访学生的身心症状,让她回归正常的生活。

1.静态作业阶段(5 个步骤)

(1)三调放松

首先我让小灵端正坐姿,双脚平放在地面,双手放在膝盖上,挺直后背,不要僵直,轻柔地闭上眼睛。先做几次缓慢的深呼吸,用鼻子吸气,用嘴巴呼气;再调整回正常的呼吸,用鼻子呼吸。伴随着呼吸,把头脑中的一切想法念头随呼气排出脑海之外。从调身、调息再到调心,大约需要5 分钟。

(2)确定靶症状及对身心的影响程度

靶症状通常为负性感受,包括心理症状和身体症状两个部分。根据小灵自述,确定她的心理症状主要是愤怒,身体症状主要是心痛。我让小灵就靶症状对身心的干扰程度进行打分,最严重为10 分,她打了8 分。(这里要注意,不是对靶症状本身的严重程度打分)

(3)观想靶症状的象征物

我慢慢引导小灵观想那个愤怒带来的心痛感受:如果用一个具体的事物代表,可能会是什么?如果有形状,是什么形状?如果有颜色,是什么颜色?大小如何?质地如何?光泽度如何?气味如何?尽量引导她具体地观想出靶症状的象征物。小灵描述,象征物是一块灰色的石头,很硬,大概像拳头那么大,没有光泽,没有味道,将它命名为灰石。

(4)观想象征物的承载物

接着,我引导小灵观想,如果有一个承载物非常适合放置这个灰石,这个承载物会是什么物体,也请她尽量具体地描述。小灵想了一会说,是一个木盒子,有盖子,黄色的,将它命名为黄木。

(5)填写记录纸A

观想结束后,我请小灵把象征物灰石和承载物黄木都详细画在记录纸A 上。(见图1)

图1 象征物和承载物

2.动态作业阶段(5 个步骤)

(6)三调放松

在动态作业阶段,首先依然是三调放松,我让小灵端正坐姿,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双手放在膝盖上,挺直后背,不要僵直,轻柔地闭上眼睛。先做几次缓慢的深呼吸,用鼻子吸气,用嘴巴呼气,再调整回正常的呼吸,用鼻子呼吸。伴随着呼吸,把头脑中的一切想法念头随呼气排出脑海之外。从调身、调息再到调心,大约需要5 分钟。

(7)将象征物置于承载物中

接着,我让小灵花一些时间,仔细把象征物“灰石”和承载物“黄木”打扫、清洗,她选择用清水冲洗“灰石”,用抹布擦拭“黄木”。她一步一步描述清洗打扫它们的过程,看得出来,她是一个细心的女孩。清洗结束后,我让她把“灰石”放置在“黄木”里,为了放置得安稳妥当,不让“灰石”在“黄木”里随意移动,空隙处都用气泡纸填充好,盖好盖子。我问她是否需要上锁,她说不用,盖好扣住就行了。

(8)移动放置了象征物的承载物

接下来,进行移空技术中核心的部分——移动。我告诉小灵:“移动分为初始移动、可见移动和超距移动。这个过程中不用紧张,跟着我的引导语做就可以了,但是在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与视线平齐的心理视野里面移动,不要上下或者左右移动,不要看任何其他的景物。如果担心被干扰,就闭上眼睛移动。当到达指定距离时,可以抬起食指来表示。”小灵表示明白。

在初始移动阶段,我让小灵闭上眼睛,花一点时间,仔细观察放置眼前的移动物(放进“黄木”的“灰石”),接着,让小灵使移动物在视野正前方按照移动至1 米——3 米——1 米——眼前的顺序进行移动。每移到一个新的位置,小灵需要示意我到位,才能继续移动,如此重复两次。

在可见移动阶段,首先我让小灵将移动物在平行视野中反复移动10 余次,让她感觉一下,有没有哪个位置让她感到舒服,确定一个最佳距离。小灵说,10 米的位置最舒服,是最佳距离。接着,让她将移动物移至最远的一个位置,使之看上去只有一个点那么大,再远就看不见了,以此确定最远距离。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复尝试,如5 米——10 米——20米——30 米——50 米——40 米——100 米——150 米等。移动阶段的最佳距离和最远距离都是必须完成的,是下一阶段的准备。小灵说,超过150 米就看不见了,是最远距离。

在超距移动阶段,我让小灵将移动物移至无穷远,使之消失不见。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不断地递进距离,如100 米(确定的最远距离)——500米——1000 米——5000 米——任意超远距离乃至无穷远。在这个过程中,小灵感觉移动到无穷远有一些困难,我引导她再次三调放松后继续进行。第二次顺利达到无穷远后,我让小灵在这个无穷远处停留,体会安静、安顿、休息、无杂念的放空状态。这个停留非常重要,有明显的心理治疗作用,因为这就是“把来访者带到了没有问题的地方”。稍后,我询问小灵是否觉得移动物还在,她说不在了。我又问她是否希望移动物回来,她说想看看它们现在变成什么样了。于是我们从无穷远——1000 米——500 米——100 米——50 米——20米——10 米——眼前,逐渐移回移动物。

(9)移回后象征物、承载物的变化评估

移回移动物后,我让小灵先仔细观察承载物黄木有什么变化,小灵说黄木颜色变深了,像个古董,将它命名为“古木”。接着我让小灵观想打开“古木”,看看“灰石”有什么变化。小灵打开盖子,莞尔一笑,说“灰石”变成红宝石了,好漂亮,将它命名为“红宝”。我问小灵目前感觉身心感受如何,小灵说感觉挺轻松的,喜欢这个“红宝”。我让她打分评估靶症状对她身心的影响程度,她打了3 分。

(10)填写记录纸B

观想结束后,我请小灵把象征物“红宝”和承载物“古木”都详细画在记录纸B 上。(见图2)

图2 象征物和承载物的变化

(三)评估与反馈

移空技术的评估分为定性的评估和定量的评估两方面。

定性的评估主要用承载物空了,象征物消失表示症状影响消除;象征物和承载物改变大小、形状,表示症状影响削弱;象征物、承载物变为其他物品种类,表示症状的影响性质改变。根据小灵的描述反馈,承载物和象征物都改变了性状,代表症状影响的性质改变。她当时感觉心头轻松了许多,无压抑感。后续几周跟踪反馈,自述易激惹情况明显改善,无心痛的症状出现。

定量的评估主要以来访学生的主观身心影响感受打分为依据,初始分数为0~10 任意数,再评分数为0 代表痊愈;初始分数为7,再评分数为3及以下代表显效,5 及以下代表有效;初始分数为8~9,再评分数为4 及以下代表显效,6 及以下代表有效;初始分数为10,再评分数为5 及以下代表显效,7 及以下代表有效。小灵的初始分数是8,再评分数是3,定量评估结果为显效。

四、移空技术应用于学校心理辅导的反思

(一)分析来访学生的身心状况,确认是否适合使用移空技术

从小灵的自述中可以看出,小灵出现身心症状刚好是弟弟出生那一年,她开始感到父母不信任她,积压了很多愤怒,渐渐变得易激惹,脾气大,和家人的关系越来越差,愤怒时也产生了心痛的躯体症状。这是非常典型的身心问题,非常适合运用移空技术。

(二)重视三调放松过程是移空技术显效的前提条件

静态作业与动态作业的第一步均为三调放松,可见三调放松的重要性。三调放松可以使来访学生平静地面对症状的存在,与症状待在一起,不逃避不对抗。当我引导小灵做三调放松时,明显感觉她紧绷的神经慢慢放松下来,本来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呼吸变得缓慢而深长,整个人都沉静下来了。对于初次尝试三调放松的小灵来说,这是一次很不错的体验,如果要达到更好的放松效果,需要持之以恒练习,方能达到身心统一的平静放松效果。

(三)观想出来的象征物和承载物要准确鲜明

在辅导中,靶症状被观想为象征物时,心理教师要用多方面的提问来激发来访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光泽度等。还需要判断,如果象征物是不可移动的物体,要替换成可以被移动的物体。在观想承载物时,同样用多方面的提问来激发来访学生的想象力,要提醒来访学生承载物和象征物要匹配,要能够安稳放置象征物。小灵观想出来的象征物“灰石”和承载物“黄木”都是比较匹配的移动物,说明小灵内在有丰富的资源可以被发掘出来。

(四)应用移动的核心技术不可操之过急

三个阶段的移动是移空技术最核心的操作步骤,也是用时最长的步骤。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比如来访学生无法确定最佳距离、最远距离,甚至无法达到无穷远的空境;或在某一个距离位置上停滞卡壳;或来访学生出现情绪波动等。这个时候不能操之过急地推进到下一步骤,而是要加做三调放松,稳定来访学生的身心状态。在超距移动阶段,我让小灵将移动物逐渐移至无穷远,使之消失不见。这个过程中,小灵一度觉得那个移动物很难移到无穷远,她总是可以看见它,稍显急躁。这个时候,我引导她继续做一次三调放松,再次回到超距移动的起始,直至移至无穷远。这一次她成功地到达了空境,并在空境中停留一会,感受平静和放松。

总之,移空技术应用于学校心理辅导是非常实用和显效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单次有效,可以最大限度解决学校心理辅导资源不足的问题。在辅导的过程中,三调放松的操作步骤是可以让来访学生自己在家练习和体验的自助心理调适方法,使来访学生自我调节的行动能力得以发挥,提升自我效能感,把来访学生真正带到“没有问题的地方”。

猜你喜欢
身心症状心理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Prepare for Your Exams with a Healthy BodyandMind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考试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给身心降个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