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认知考试,妙用复盘精进
——融入OH卡体验的学习心理课

2022-12-10 07:03罗玉青江西省安义中学南昌33050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35期
关键词:卡牌本课居家

罗玉青(江西省安义中学,南昌 330500)

【活动背景】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居家线上学习,然后又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在校学习,在即将开始新一轮月考之际,又突然转入了线上学习,返校后就参加了期中考试。此次考试是学生选科后第一次也是本学期较为重要的一次测试,成绩有好有坏,随之而来的情绪、应对行为各有不同。高中阶段考试必不可少,如何认知考试并利用考试给予的反馈不断积极调整自身的认知、心理状态和行为反应,是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

本次班级团体辅导从情绪、认知、行为三方面交错进行。其中,借由OH 卡牌这一工具探索情绪方面。OH 卡牌由德国人Moritz Egetmeyer 和墨西哥裔艺术家Ely Raman 共同研发,是一种“自由联想卡”及“潜意识投射卡”。OH 卡牌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借助它来了解自己、理解他人、解决迷茫、寻找方法。认知行为疗法认为,认知是个体对某个事物和对象的看法,认知过程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情绪,因此可以基于来访者的理解,借助认知和认为的方法来唤起来访者的认知改变,进而诱发其情绪和行为发生持久的变化。

本课旨在兼顾情绪体验和认知调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理认知考试,并利用考试的反馈情况不断积极调整学习行为和状态,促使其基于对反馈的复盘不断精进,成为更好的自己。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OH卡牌热身,自我觉察并感受当下。

2.调整考试认知,从关注成绩排名到关注考试反馈的问题本身,并学会复盘的方法,指引下一步行动。

3.意识到对反馈进行复盘能够在考试学习情境中加以运用,还适用于生活中各方面,并在课后通过每日复盘表进行体验。

【活动准备】

OH 卡牌、作业单、辅助音视频等。

【活动对象】

高中生

【活动时长】

45分钟

【活动过程】

活动准备:OH 卡牌简介(3 分钟)

第一层含义

玩过的朋友就会发现,每次抽出一张OH 卡的时候,内心就会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惊叹:“怎么这么准!”“这不就是我吗!”

第二层含义

越是经常玩OH 卡,你越会发现,自己的心慢慢被打开了,你会感到越来越放松,不再那么防备紧绷,不再那么烦恼担忧;也会更热爱分享,热爱与他人交流,内心会随时充满喜悦。

一、热身阶段(7 分钟)

(一)居家上网课时的自己

根据PPT 中展示的8 张OH 卡,以“居家上网课时的自己”为主题进行活动。(见图1)

图1 居家网课时的自己

操作:邀请几位学生选择吸引自己的OH 卡,分享从这张卡牌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1:选择三号卡,我看到一只躺在沙滩上懒洋洋的乌龟,感觉很惬意。

生2:我选一号卡,我感觉有很多的“自己”在挣扎。

教师倾听感受,积极关注和共情,适当回应。

过渡语:生活中有很多不确定的事情,居家网课是在变化发生时的应变选择。过程中,我们有诸多的感受和想法,它们也许影响了我们接下来的行动。

(二)考试时的自己

根据PPT 中展示的第二组OH 卡,以“期中考试时的自己”为主题,选择并展开联想。(见图2)

图2 期中考试时的自己

操作:邀请几位学生选择吸引自己的OH 卡,分享从这张卡牌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1:四号,田径场上奔跑的运动员们正在紧张比赛。

教师:是的,考试往往会让人联想到竞争。

(三)当下的自己

根据PPT 中展示的“红绿灯”OH 卡,以“期中考试后的自己”为主题分享。(见图3)

图3 期中考试后的自己

操作: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从这张卡牌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1:我看到此刻亮起的是黄灯,要等一等。

生2:卡片中一路畅通,开着车沿着笔直的公路向前,偶尔还可以看到路边的风景。

生3:应该是红灯,只好停下来。

过渡语:当我们再一次经历了某个考验,处在这个当下,你是否感受到自己的状态?在每个阶段,我们都需要“停”。仔细想想,"停"的到来也许就是为了让自己思考,我眼前遇到的“红灯”(考试结果)是什么,我可以从中读到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三轮OH 卡体验,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步让学生感知当下自身的感受,并引入考试/测验这一讨论点。

二、工作阶段(25 分钟)

(一)数字竞猜(5 分钟)

操作:教师在黑板上随机写下一个数字,请学生自由竞猜,每轮仅有10 次机会。

第二轮,告知学生数字将在0~100 之间,有10次机会,自由竞猜。

第三轮,在0~100 之间,当学生给出数字时,给予“高了”或“低了”的反馈。

提问:第一轮、第二轮结束后,你有什么感受?当时的想法是什么?这三轮游戏分别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三轮能够更快地得出正确答案?当时你关注的是什么?

小结:过程中,每一次测试的结果不同,设计越精密、越重要的测试提供的反馈越精确。当我们在过程中不断地试错,并根据反馈不断调整,问题就会越来越少,会更加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会因问题影响情绪。

(二)应对考试的自己(15 分钟)

回想你经历过的考试,曾经的你是如何应对反馈的?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头脑风暴,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人进行分享。

小结:可将应对反馈的方式大体上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情绪应对:面对事件结果时的情绪感受,包括难受、无感、听歌、倾诉、大睡一觉等。

认知应对:看到事件结果后的想法,包括:我有失误,我是loser,我根本学不来等。

行为应对:看到事件结果后作出行动,包括:暂停、写反思、寻求老师/同伴的支持。

(三)反馈的AB 面(5 分钟)

B 面:迪斯尼动画短片《鹬》的前半段内容简介

一只出生不久的鹬宝宝冲向海滩觅食,却因为毫无经验,被海浪狠狠地拍在沙滩上,蹲在小窝里瑟瑟发抖,幼小的心灵对海浪产生了深深的恐惧。

感悟:每个人在成长路上都会遇到挫折,都可能像短片中的鹬宝宝一样,因受挫而逃避。

A 面:观看视频短片《鹬》后半段剪辑版

一次偶然的机会,鹬宝宝模仿寄居蟹,在海浪冲来时,将头埋在沙中,这时才惊喜地发现,海浪底下的世界很美,而且能看到藏在沙中的蚌。鹬宝宝自此能够独立觅食。

感悟:正向的反馈会不断激励我们坚持。也许一个偶然的学习契机,就会收到好的反馈。

小结:正如猜数字和短片中所感受到的,经验是在一次次考验中习得的。研究表明,人们会利用反馈进行自我调整,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四)复盘企划(10 分钟)

引导语:既然利用反馈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升,那么如何对反馈进行分析呢?何为复盘?

一件事情做完后,无论成功与否,坐下来把当时预先的想法、中间出现的问题、为什么没达成目标等因素整理一遍,在下次做同样的事时,自然就能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这就是复盘。——柳传志

复盘是围棋中的术语。

原则:不批判、关注问题解决。

以最近一次的考试为例。

复盘练习:运用KSM 试卷分析法对本次考试的前五道题进行复盘。提问:面对S 型(基础知识不牢)、K 型(考试技能不佳)、M 型(情绪状态不好)这三类问题,分别该如何应对?(见表1)

表1 心理课任务单(KSM 试卷分析法)

生1:日常学习中应多关注S 型,要多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对K 型和M 型可以寻找其他方式进行调整。

设计意图:通过猜数字这一游戏调整对成败的认知,测试最具价值的其实是反馈;在应对考试的环节中唤醒学生过去的经验,看到曾经运用的应对反馈的模式;然后,在反馈的AB 面环节中认识到,每次挑战都是新的机会,不惧挫折才能收获成长;最后,通过复盘方法体验,学会分析反馈可能的指引。工作环节中的四个板块分别通过活动体验调整认知,通过分析个人过去的应对模式,通过示例取舍应对反馈的态度,通过复盘体验从反馈获得经验。

四、结束阶段(7 分钟)

根据PPT 中展示的8 张OH 卡,以“×月的自己”为主题。(见图4)

图4 ×月的自己

操作:根据选择的卡牌在作业单上写下:(1)我看到了什么?(2)它意味着什么?(3)因为我的什么行为而带来这个画面?

同伴交流分享后,教师邀请学生进行分享。

总结:本节课希望同学们把每次考试、挑战当做一次给予反馈的机会,用复盘的方法充分地从反馈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和引导,帮助自己不断精进,收获积极的经验,抱持平稳心态,积极行动,践行计划,成为更好的自己。

设计意图:利用OH 卡指向当月计划,为行动赋能。

五、延伸阶段(3 分钟)

课后作业:体验一周“每日复盘”(见表2)。

表2 每日复盘表

课堂寄语:

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胡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本课内容及练习延伸到课后,培养学生复盘的生活习惯。

【活动感悟】

现实情境中的学习主题心理课往往需要考虑应用性和针对性,因此,在本课设计中,希望能够既关注到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又具备心理活动课的感受性和体验性强的特点。OH 卡和数字竞猜活动分别对应这两点。课堂上学生真实的反馈也表明,这一设想基本实现。

我工作三年,常常觉得学习类的心理课很难开展,因为希望兼具理性的技术传达和感性的体验带领。本课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从觉察内心感受,到回归当下情境;从合理认识考试,到澄清反馈的价值;从掌握复盘方法,到懂得行动才是精进的开始……其实,学习心理课的价值就在于,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积累,去获得正向的反馈。

猜你喜欢
卡牌本课居家
解读新晋“顶流”
透视百亿元卡牌大市场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万智牌“黑莲花” 卖出16万美元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