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猪养殖与粪污处理技术

2022-12-13 08:21赵安容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粪污猪舍粪便

赵安容

(四川省仪陇县新政镇度门街道畜牧兽医站,四川 仪陇 637600)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缺乏,对养殖产生的大量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养殖人员一定要重视环境保护的严重性,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粪便处理技术的研究。

1 生猪养殖中的污染源

1.1 生猪粪便据相关数据调查表明,养殖场每年每头猪共计可以排放2t粪便。当前我国畜禽养殖业实现了集约化生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生猪的养殖数量也越来越多,以千头养猪场为例,每年产生的生猪粪便总量就是2000t。生猪的粪便一般会伴有大量的细菌和微生物,如果处理不好会对人类健康和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养殖场未做粪便无害化处理,直接排放到周边环境,会对附近的水库、河流及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也会对土壤和空气造成污染,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1.2 药物残留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引入了许多先进的饲料和抗生素类药物,这些药物的科学使用不但能提高生猪养殖的生产效率,还能提高出栏率;如果使用不当,这些药物又会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们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当前许多养殖场对饲料和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不规范,导致许多药物残留严重,不仅危害生态环境,还会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安全隐患。在当前生态环保理念下,人们绿色食品意识不断提升,也对养殖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 动物尸体当前,国家和相关部门对养殖业的门槛设定并不高,许多小型的养殖企业或个体养殖户都不具备完善的动物防疫体系,且一些养殖人员防疫意识缺失,导致各类动物传染病以及人畜共患病多发。据调查显示,我国当前生猪养殖的死亡率已经近乎为10%左右,生猪的死亡率提高代表需要处理的动物尸体也越来越多,如果养殖场没有做好生猪尸体的科学处理,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甚至还会引发各类传染病,不但对生猪养殖工作带来巨大的威胁,同时对人类健康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2 生态猪养殖技术

2.1 饮水控制饮水供应是生态养猪的重要环节。给生态猪提供饮水时,应加装滤水装置,从根本上保证生态猪的质量。通过增加和实施水过滤,可以避免生态猪饮水中的寄生虫和病原体,有助于促进生态猪的健康发展,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通常需要控制猪饮水的pH值为中性或微碱性。为充分满足生态养猪的供水需求,合理选择地下水源,确保不存在污染问题,体现养猪绿色健康理念。

2.2 饲料选择饲料可以为生态猪提供丰富的营养,饲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态猪的健康成长。如果饲料质量得不到保证,不仅影响生态猪的健康生长,而且容易发生各种疾病,严重降低了生态猪肉的质量。养殖户需要根据生态养猪技术规定合理选择饲料类型,尽量选择益生菌发酵饲料,能抑制猪体内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对猪的生长繁殖产生较大的影响。适量的淀粉酶、蛋白酶、氨基酸转化,可以充分满足猪的生长发育需要。

2.3 应用生物兽药过去,一些养殖户在生猪养殖和药物保健领域大量使用抗生素,显著增加了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和药物残留严重,既影响了畜产品质量,又对人体健康严重不利,还会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不符合生猪生态养殖要求。对此,应积极使用生物兽药替代抗生素,以满足生态猪养殖的要求。生物兽药是应用现代生物技生产的,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基本不会产生药物残留和毒副作用。合理使用生物兽药可以调节猪的免疫功能,激发宿主生物防御能力,有效防治猪疾病。以猪干扰素为例,它可以干扰病毒RNA和DNA的感染和合成,增强猪的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在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同时杀死病毒感染的细胞。猪干扰素类药物可用于流行性腹泻、口蹄疫、猪流感等疾病的防治。

2.4 建设漏缝地板近年来,漏缝地板得到广泛推广,融合现代元素,整体升级,完善猪舍布局,可有效提升生态养猪水平。漏缝地板技术主要用于猪舍的分隔,一般为2层左右,可以充分利用猪舍空间,保证猪舍整体安全卫生。猪舍一楼主要用于收集粪便,一楼地面需要用水泥硬化,以免出现渗漏问题,污染周围环境。猪舍二楼用来养猪。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猪的总重量,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另外,地板间隙要合理设计,保证猪粪能迅速落到粪便集中的地方,不影响猪的正常活动。猪舍建设,对猪舍2层高度进行合理调整,确保粪便清洁机的畅通。排尿通道应合理布置在粪便集中区两侧,猪的尿液直接流入沼气池。

2.5 消毒技术在生态猪养殖过程中,要制定科学的消毒标准,严格落实消毒工作。首先,定期实施消毒。通过消毒的实施,可以减少养殖环境中的病原菌的数量,避免各种猪病的发生。生石灰因其消毒效果好、成本低而被广泛使用。在实践中,可用20%的石灰水完成消毒过程。其次做好外来人员车辆消毒工作。为避免外来病菌进入,需要落实生物安全制度,在门口设置消毒喷淋通道。人员进入场馆前,应进行30s以上的喷雾消毒,将各种物品放入消毒室内,用紫外线灯照射30min左右。外来车辆使用门口消毒池消毒处理,给消毒池注入足量的消毒液,并坚持定期更换,以保证消毒液的药效。

2.6 病猪和死猪处理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难免会出现病猪和死猪。如果将死猪随意丢弃或掩埋,会严重污染猪场环境,且容易出现生物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病猪和死猪建立模式。如果出现病猪,养殖人员应第一时间隔离病猪和健康猪,根据病猪的临床症状进行准确诊治。对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随意丢弃。

3 养猪粪污处理技术

3.1 沼气工程技术沼气工程技术有多种不同的模式,如还田模式,也称为农牧结合。该模式主要表现为将养猪产生的粪便与作物生长所需的粪便充分结合,实现粪便的有效利用。例如,自然处理方法是在氧化池中的藻菌共生系统中,好氧菌、厌氧菌和藻类与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土地处理系统支持;人工粪便处理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促进技术湿地厌氧处理出水的净化。再比如标准排放模式,主要采用工业污水处理模式来处理养猪场排放的粪便污染。一般这种工作方式需要一定的机械设备支持。

3.2 固体粪便堆肥技术固体粪便堆肥的操作过程相当繁琐复杂。需要通过一系列物理操作降解粪肥中的有机物,通过高温处理杀死粪肥中的各种细菌和病毒,使提取的粪肥不仅无害,而且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农作物堆肥过程虽然繁琐复杂,但操作成本低,可一次处理大量粪肥,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堆肥分为好氧和厌氧两种,前者是靠好氧微生物发挥作用,后者是靠厌氧微生物发挥作用,但两者的效果有很大不同,好氧堆肥速度快、周期短、气味小,厌氧堆肥则相反。

3.3 种养结合粪污还田处理技术为了全面提高生态猪养殖的粪污处理效果,提高粪污资源的利用率,养殖场还要积极拓展粪污还田处理技术,通过依靠农村地理优势,实现种养结合的方式科学处理生态猪养殖的粪污排放问题。而采用种养结合的还田处理技术首先要全面考察生态猪养殖周围的环境因素,明确养殖场周围具备哪些农田和耕地,并且科学地选择种养结合方法,达到良好的粪污处理效果。生态猪养殖排放的粪污可以作为农作物种植的有机肥料,可以实现生态猪养殖粪污的变废为宝,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天然养分,同时也可以快速处理和科学消灭养殖活动排放的粪污,以此来达到良好的粪污处理效果,避免生态猪养殖粪污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而影响,既能够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种养双向促进的效果。

3.4 粪污厌氧处理模式近年来我国畜牧养殖业大力发展,人们对生态猪肉质产品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也加快了我国生态猪养殖趋势,许多养殖场都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同时养殖密集度也有所提高,这也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猪养殖场粪污总量的产出。为了能够有效缩减养殖场对生态猪养殖粪污处理设施的投入成本,提高粪污处理效率,养殖场也要积极引入粪污厌氧处理技术。通过构建完善的粪污厌氧处理模式能够基于专业生产可再生能源为依据,通过专业的生态猪养殖粪污处理企业为基础,及时收集附近养殖场的生态猪养殖粪污,并且投资兴建大型的沼气池,并利用高浓度厌氧发酵技术实现电能产出,并将粪污厌氧处理产出的电能输送给国家电网,不但实现了生态猪养殖粪污的集约化处理,还提高了粪污资源利用率,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

3.5 异位发酵床处理技术异位微生物发酵床是我国近年来研发的创新产物,通过该养殖技术能够将生态猪养殖和粪污发酵分离,避免生态猪养殖环节接触垫料,同时养殖场还要在生态猪舍外部搭建大棚塑料发酵床,同时将垫料铺在发酵床内,生态猪养殖场通过对粪污进行收集,并采用潜泵将收集回来的粪污均匀喷洒在垫料上,并且利用生物发酵菌的方法实现粪污处理效果。

结合我国当前的畜牧养殖业大力发展来看,中小型的生态猪养殖场也迅速发展起来,养殖环节排放的粪污量也逐渐成为环境治理和养殖户的重点关注难题,另外生态猪养殖所产生的粪污也已经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通过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模式的引入,可以在养殖场外部构建和养殖场规模匹配的垫料池,同时采用各类农作物桔梗作为发酵基质,实现养殖场粪污的资源化处理和科学利用。

利用异位发酵床处理技术能够对大部分的废弃物和生态猪养殖粪污进行同时处理,有效解决生态猪养殖污染物排放遇到的困境,达到污染零排放的目标。通过生态猪养殖粪污处理中引入异位发酵床综合处理技术,不需要在养殖场内部设置粪污排放口,同时能够满足一次性处理固态和液态粪污,达到零排放污染的效果。然而利用异位发酵床处理技术还能够将粪污发酵处理,转化成有机肥料,也能够为农田种植提供有机肥料,实现粪污的资源化处理。

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技术具备技术集成度高、设备自动化显著、投资成本低,运转便利、管理费用少等特点,同时在系统构建中不需要占用较大面积,可以全面提高生态猪养殖粪污的资源利用率,因此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技术在生态猪养殖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重点发展的无害化的粪污处理技术。

3.6 底层发酵技术在生态猪养殖粪污处理中还可以采用底层发酵技术,这种底层发酵技术在粪污处理中一般会同高架网床一起应用,通过对粪污污染的源头采取控制和处理,全面提高生态猪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处理和循环利用。在底层发酵技术处理粪污的具体实践中,可以将直接堆沤的粪污转化成固体有机诶里奥。并且通过二次发酵处理,通过深处的溶液来形成有机液态肥料。具体应用流程为:

(1)堆集发酵底层粪污。在养殖场设置一层与二层,将粪污处理和生态猪养殖进行科学分离,并且将底层设置为粪污堆集区,每周采用益生菌喷洒,保证菌群维持生长,利用持续发酵粪污就能够生产生物发酵培养基。在粪污发酵环节还要通过水汽化原理利用尿液进行粪污降温处理,一般要将粪污温度控制在45℃以下。然后通过养殖场排污渠对发酵池进行二次发酵,进而产生有机溶液。

(2)固体有机肥。生态猪养殖也要全面落实全进全出的原则,在生态猪清栏后对养殖区域堆积的发酵粪便混合搅拌,在其中加入调节水分,并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采用长垛的方式进行粪污堆积,并且在上层覆盖薄膜,由于堆肥环节需要维持10d的高温,可以达到杀菌效果。在半月后即可成为有机肥;

(3)液态有机肥。在发酵之内加入益生菌,保证粪污溶液符合标准,避免引入新的有机溶液,在持续半个月封存有氧发酵后,便可以产出液态有机肥料。不但能够实现生态猪养殖粪污的科学处理,同时也满足粪污资源化利用效果。

猜你喜欢
粪污猪舍粪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江苏楼房猪舍臭气处理模式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夏季环境湿度对生猪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规模猪场不同粪污处理模式和利用效果对比分析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技术助力冬季养猪量价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