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效融合途径研究

2022-12-14 03:45高永丰
山西青年 2022年24期
关键词:专创文科双创

高永丰

广东白云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450

2018年6月,我国教育部提出“文科创新教育”概念,目的在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樊丽明认为新文科有四点“新”:新科技革命与文科的融合化发展,历史新节点与文科新使命,进入新时代与文科中国化,全球新格局和文科国际化[1]。夏文斌强调四“新”:一是服务国家战略上有新要求;二是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三是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四是人文精神的现代传承[2]。总结学者们对“新文科”的内涵探讨,“新文科”的“新”在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新的教学方式和专业融合。

在新文科背景下,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既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提升,更是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专业融合的重要途径。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了双创教育需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专创融合能够了解经济发展趋势和新业态及相关创业政策,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理解新文科等“四新”建设与专创融合的意义;能够激发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造精神,树立科学的创业观,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素质提高。因此,在人才培养中注入双创教育元素,让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方向。

基于此,本文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拟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深入探讨工商管理专业双创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并实施到专业教育中去,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双创专业人才。

一、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广东白云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是学校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强大。以本专业为基础,培育和孵化了学校工商管理学科下属的许多新专业,工商管理学科被评选为广东省重点培育一级学科,企业管理学科被评选为广东白云学院重点建设学科。本专业注重工商企业管理基本理论、一般方法和管理实践技能的培养,重点是企业经营战略、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教育。经过调查访谈,在专创融合方面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组织结构单一,专业教师未协同创新创业中心开展双创工作

工商管理学院下设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设一名创新创业主任(由专业老师兼职),由教学副院长负责,协同创新创业主任对接学生开展具体工作,但未设置双创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创业主任未能进入学院的管理层面,无法协同系主任调动专业老师开展双创工作,教师主体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因此,专业教师教学与双创活动分两条线进行,未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开展。

(二)双创课程设置简单,未能形成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

工商管理专业只设置了《创新创业基础》通识课程一门,公选课《创新思维训练》《批创思维导论》两门,并没有将双创理念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去,缺少专创融合的相关课程,难以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双创训练与实践;专业课程没有渗透双创元素,与第二课堂活动和创新创业竞赛相脱节;专业课程没有结合行业的创新创业新业态、新趋势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也没有在专业课程里开设双创专题,不利于指导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创业实践中;没有建立校友创业真实案例库,缺乏课堂真实案例的引导,难以激发学生双创的热情。

(三)师资队伍双创经验匮乏,缺乏相关竞赛活动指导经验

工商管理系具有双创经验的教师较少,多数为高校一毕业就进入课堂教学的硕士生。在授课方面,很多专业老师并没有双创理论的基础,难以有效进行专创融合的教学设计,授课方面无法体现专创融合的特点;在活动竞赛方面,部分专业老师不熟悉活动参赛流程,无法组队有效带动学生团队去开展竞赛活动;大部分教师也较少机会参加各类双创培训,对双创政策和理论基础的认识薄弱,更没有开展教研活动和科研项目申报。

(四)学生双创教育成果作品质量不高,未能体现专业特色

工商管理专业通过《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实施以教促赛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形成性考核项目促使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双创大赛和创业活动,在参与数量上取得一定的优势,但参赛作品总体质量不高,学生在项目的独特性、技术性以及商业性打磨过于粗糙,项目比较少能落地,因此,难以进入省级以上决赛获得好的成果;系重点孵化的特色项目比较少,更难以匹配指导经费,导致专业老师指导项目积极性不高。

二、工商管理专业与双创教育有效融合的途径

(一)学院成立双创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全院专创资源

工商管理学院由院长牵头,应成立双创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教学副院长分管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协调工商管理系和其他系主任开展双创教学、项目孵化、竞赛活动、创业实践等;创新创业主任与各系主任应成立项目协调小组,组织各系开展各项双创活动;工商管理系和其他系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成立双创教研组、竞赛组、第二课堂活动组等,将双创教育落到实处,并指导学生入驻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注册公司进行运营,开展真实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该双创教育组织机构还可以整合工商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的双创资源,实现跨专业合作、跨系合作、跨院合作,优势互补,最终将双创教育落到实处。

(二)构建“三位一体”梯级式“专创融合”课程体系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意愿、能力,将“专创融合”课程体系融入整体设计。笔者结合宋伟等研究的基础上[3],将“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划分为三个模块,即双创课程基础模块、“专创融合”专业课程模块和双创实践课程模块。每一模块层层递进,形成“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即时反馈”的学习闭环,具体如下:

1.双创课程基础模块。面对大一学生,培养学生的双创意识,开设《批创思维导论》《创新设计与创业基础》等基础课程,将《专业与职业发展导论》《管理学》融入双创模块,体现课程的双创特色,例如《管理学》的课程成果形式可以为创意方案、创新创业案例分析报告等。

2.“专创融合”专业课程模块。面对大二、大三学生,主要培养学生专业方面的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等都可以融入双创模块,例如《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成果形式为商业模式构建、团队组建、组织结构设计等。

3.双创实践课程模块。面对年级为大三,大四,主要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ERP沙盘演练》《校内仿真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可以融入双创模块,例如《校内仿真综合实习》课程的成果形式可以为注册公司、模拟实体公司经营管理等。

(三)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双创教育指导教师团队

工商管理专业要推动双创教育,深化专创融合,专业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双创教育理论和专业素养。因此,在各种师资培训计划中要加大双创培训的比重,提高教师双创的专业素养。同时,专业教师要积极参与双创竞赛活动的项目指导与学生创办企业的指导,提升双创的实践能力。根据双创教育的特点,专业教师队伍需整合一支“四导师”的双创教育指导教师团队:

1.专业导师,由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团队组成,主授学生基本的双创理论与实用工具。

2.创业导师,由创新创业主任、具有双创经验教师团队组成,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

3.企业导师,由校企合作的各类企业家团队组成,对学生各类双创项目进行打磨提升,推动学生创业项目落地,注册公司运营。

4.思政导师,由辅导员团队组成,指导学生创业正能量,并有意识地去承担社会责任。

(四)打造“四位一体”高质量的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商管理专业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将课程教学、项目训练、竞赛活动、就业创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四位一体”阶梯式培养,以项目为导向,通过课程教学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并组建学生团队和教师指导团队,通过项目训练将专业学习成果形成作品,参与各类相关的双创竞赛活动取得优异的成绩,将成果孵化,转化为专利或产品,使学生团队成功入驻校企合作基地、学生创业园等,最终高质量就业创业。具体如图1:

图1 工商管理专业“四位一体”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该人才培养模式阶梯式培养特点:

1.课程教学将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相融合,授课型导师通过相关课程的形成性考核项目,促使学生组建团队,实地调研,形成创新创业想法,并完成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作品。

2.课程作品在项目指导师的指导下,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经过立项和开展项目训练的打磨,逐步从课程作品向实质产品或服务的转变。

3.各类的作品进一步升级打磨,主要由企业管理导师、核心技术导师共同指导,参加双创相关的竞赛活动,如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管理精英大赛等,获得较好的成绩。

4.学生团队在投资人导师指导下,将项目或竞赛获奖成果申报,入驻校企合作基地、院级创客空间、学生创业园等,最终高质量的就业创业。

三、结论

目前,在新文科背景下,国家对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科的交叉融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趋势,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应该与双创教育深度融合,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就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能够结合专业特色出项目作品和获得成果,继而在就业创业中保持核心竞争力并持续地发展,工商管理专业与双创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学院成立双创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全院专创资源、构建“三位一体”梯级式“专创融合”课程体系、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双创教育指导教师团队、打造“四位一体”高质量的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等有效的途径,以培养更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专创文科双创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专创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专创”融合式教育的实践探索
专创融合视域下旅游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豆文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