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设计及反思
——以“宠物驯导技术”理论教学犬的学习模式模块为例

2022-12-16 10:06朱广琴徐媛媛石丰运迟兰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2期
关键词:德育思政课程

朱广琴,徐媛媛,石丰运,迟兰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动物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教育部门为深入贯彻和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精神,坚持和贯彻好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推动单一“思政课程”向多元“课程思政”转变,梳理挖掘出各门类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门类课程的育人功能,从而实现全程、全方位和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要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职业大学,培养合格和出色的职业人才,各高职院校不仅要上好每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更要提高专业教师的政治站位,在每一节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让专业课程每一个技能点都能融合中国特色[2]。在充分挖掘“专业、职业、行业、就业、创业”过程中的思政元素时教师会深化对学科的理解,使枯燥的理论变得有人情味、有传承点、有劲头……,从而快速提升教学效果、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办学方向、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属性。

宠物专业是新兴专业,其发展是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证明。现以该专业核心课程“宠物驯导技术”理论教学犬的学习模式模块为例进行展示。

一、课情、学情分析

1.课程地位。“宠物驯导技术”是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分为“服从性驯导、娱乐性驯导和不良行为纠正”三大模块。本课程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实操为主,穿插讲解必要的理论。犬的学习模式模块不仅是服从性驯导、娱乐性驯导的总结,更是不良行为纠正的根本依据,是理论部分的核心。

2.教学目标。在犬的学习模式模块中要达到的知识目标主要有:掌握犬的六大学习模式;能够准确区分印记学习与观察学习;了解不同学习模式对犬只的影响。技能目标主要有:能够给犬只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能够准确判断犬只一些行为的学习模式。素质目标主要有: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学情分析。本课程开设在大三年级,学生在前期已经学习了大量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对宠物的生理特点、行为心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都很喜欢宠物,更乐于操作,尤其喜欢驯导实操训练。但同时也存在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反感枯燥无味的理论讲解等问题。

二、教学方法与举措

针对课情、学情,在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备课时要注重德育为先,提炼课程中蕴含的育人点,让学生既成人又成才。本模块的具体教学方法和举措如下。

1.利用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在知识传授时重实操、精理论,先实操、后理论,把枯燥的理论学习变成一种自主的归纳总结。

2.采用类比的方法,由犬及人,由犬的每一种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思考在学习的最佳年华应该怎么做,从而激励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珍惜时光,好好学习。

3.巧用俗语,把晦涩难懂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尽管很多学习理论是源于国外,但是我国很多精练的古语、俗语也能很好地概括或表达出这些内容。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4.惯用基本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绝不虐待犬只。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5.组用团队力量,无论实操还是理论课都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不仅有小组必答题、必做科目,还设有抢答题、互助科目、接力科目等多种形式的题目与驯导内容。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思政融入展示

具体的课程思政教学课堂过程如下。

首先,请学生思考犬只的学习方式。

教师提出:在前面驯导实操课中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教会了犬只很多动作,换句话说就是犬都学会了很多动作,同学们,有没有想过犬是怎么学习的呢?

学生回答:模仿、观察、尝试……

其次,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

教师:大家说的都很好,今天我们主要讲犬的六大学习模式。请同学们按照小组顺序每组领取一种模式,到网上搜索,并用一句话概括这种学习模式,限时5分钟。

一组回答:试错学习,不断尝试,从错误中学习。

教师评价:说得不错。对于犬来说大多数学习是通过不断尝试,从错误中学习。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也要勇于尝试,没有不断尝试就不会有今天下潜万米的蛟龙和奔月采样的嫦娥。出现错误并不可怕,知错能改才可贵。

二组回答:习惯,就是重复接触某个刺激,直到不再对这个刺激产生反应。

教师评价:前面课中讲到的枪猎犬对枪声的反应就是很好的习惯学习。枪猎犬的专注与敬业是我们要学习的,将来不论大家在哪个岗位,只要我们能够排除干扰,专注做事,就能从优秀走向卓越。

三组回答:印记学习,是指动物出生后进行感受和记忆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影响其一生。

教师评价:印记学习发生在犬4~5周龄左右,让其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未来与哪种动物进行交配及社交伙伴是谁。如果犬过早和人生活在一起,就会印记学习人的生活方式,会认为自己是人而不是犬。而且印记学习的结果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一旦印记错误可能一生都改不回来。人也是一样的,印度狼孩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其印记学习的是狼,尽管狼孩被救,但是九年时间只学会了几十个词,勉强能说话。可见印记学习对所有动物的重要性。

四组回答:潜在学习可以更精炼地概括为,不表露在行为上面的学习。

教师评价:可以理解为,该学习已经发生却没有从行为中展示出来。这种现象在我们的实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所以在驯导过程中要有耐心,不要因为一时看不到结果就嫌弃犬,甚至打骂犬。作为一名驯导师,绝不能虐待犬。因为打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还会造成犬的心理伤害,从而导致其产生对人的攻击行为。想想打架斗殴解决了什么问题?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还会带来更多新问题。所以人与动物、人与人都要和谐相处,共建和谐社会。

五组回答:观察学习也称模仿学习,是指以效仿榜样的行为方式为特征的一种学习模式。

教师评价:对于犬只来说,观察学习解决问题比试错学习更快、更准确。例如缉毒犬从小观察妈妈如何工作,可以更加出色地完成任务,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我们的一生中,有许多榜样,有严肃慈爱,教你生活的父亲;含辛茹苦,养育你的母亲;和蔼可亲,教你知识的老师。还有:“两弹元勋”邓稼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等。

六组回答:洞察学习是最高级的一种学习方式,是高等动物才具有的能力。

教师评价:科学家用玻璃把蟑螂和其他昆虫隔开,蟑螂撞得头破血流也不知绕过玻璃去捕食。而当大猩猩发现够不到悬挂在屋顶的香蕉时,就会搬来木箱帮助自己够到香蕉。我们大脑会思考,双手会劳动。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沉着冷静、理性分析,多动脑多思考。

最后,教师总结。

教师:学习不仅对于犬的一生很重要,对于我们自己也很重要,大家正是学习的最佳年龄,“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希望大家都能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学”消得人憔悴。学习是你们现在的根本任务,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又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希望同学们在不断学习中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四、课程思政教学反思

1.对课程思政的理解。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一种育人模式的改革,指学校内所教授课程、科目和组织的教育活动,以立德树人为最根本任务,将德育全面渗透、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助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3]。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充分发挥每门课程的德育作用,运用正确先进的德育思维,提炼归纳总结出蕴含在各门专业课程中的中国特色或民族特色文化基因、价值范式等,并将提炼出的闪光点转化为具体化、可操作化、生动化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载体,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润物无声地融合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4]。

2.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入挖掘各门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全面融入各门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理想信念教育。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巧妙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融入每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要义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从多个意识层面,加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把博大精深且多如繁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革命文化、与时俱进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自然带入其中。(4)基本职业素养教育。围绕专业所需的职业道德伦理、创新创业精神等,加强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等教育及职业必备基本素养有机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6]。

3.课程思政教学设计。(1)“渗”代替“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教育,是学生自身能动“认知—认同—内化”过程的升华[7]。渗透替代灌输,在进行德育时坚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使学生由被动、他发的学习转向主动、自觉的学习[8]。(2)理实一体。在教学实际中发掘专业课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专业实际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把枯燥的德育理论变成知识的升华[9]。(3)史实共承。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历史事实或者历史故事,要让学生看到历史的价值与意义,更要意识到现实对自身发展的作用;要让学生认识到世界历史对我们的影响,更要意识到促进国家发展的使命与责任。(4)显隐共促。课程思政教学中要适当运用显性德育理论直接对学生进行德育,更要在专业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教师自身修养、课堂实例、身边的榜样等隐性德育元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化学生。

要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做德育,润物无声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

猜你喜欢
德育思政课程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