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提质增效的六个关键点

2022-12-16 11:28王琳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外国语学校
教书育人 2022年31期
关键词:圆柱双减数学知识

王琳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外国语学校)

小学是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关键时期,教师不能将作业作为强化学生数学认知的主要手段,还应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对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双减”政策实施的优势在于不仅能使传统教学遗留下来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而且还能为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助力。“双减”背景下,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生,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使学生不再担负较大学习压力的同时,通过对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缺乏生动性

“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的要求是要通过对趣味性课堂的打造,提高学生参与度,避免在过重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完成学习任务,要培养学生个人兴趣,实现全面发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一些教师缺乏教育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将知识的讲授放在第一位,并结合练习巩固,希望能让学生借此获得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不仅如此,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师通常以课本教材为主,没有引入课外话题,教学内容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此外,还有部分教师对教学节奏的把控给予重点关注,为了加快教学速度,没有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考虑进去,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只能停留在浅层,无法做到举一反三。以上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与“双减”政策所背离的,不仅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造成一定阻碍,学生也会因此丧失学习自信心,从而缺乏学习主观能动性。

(二)教学方法单一性特征明显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其中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至关重要。一些教师由于专业素养水平相对较低,提升速度较为缓慢,不仅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也无法适应“双减”政策的实施。在教学中,采用单一机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较为传统,教学策略缺乏多样性,教学手段趣味性不足,学生的注意力难以被吸引到课堂上。另外,还有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打造趣味性课堂的重要性,认为师道尊严以及个人权威最为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师中,很少有人能以当前教育教学现状为依据,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而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教学效率低下。这与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是背离的,不仅使课堂效率低下,而且也加大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

(三)师生缺乏互动

“双减”政策的关注点在于学生减负,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全面了解,增加与他们的互动交流,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主动提升个人学习能力,为学习水平的提高做出努力。但在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既没有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虑进去,也缺乏与学生的互动,而是过分看重个人的权威地位,在对待学生时,没有站在与其同等的高度,缺乏对他们的引导、尊重和理解。这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受到阻碍。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六个关键点

(一)做好课前准备

为了推进“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将自身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课程开始之前,将课前准备工作做好、做充足,是“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前提。从以往教学实践来看,部分教师自认教学经验十分丰富,并且在他们的认知中,小学数学知识不具有难度,所以往往忽视了课前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没有进行精心备课,导致课堂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而想要使小学数学教师做到“双减”政策所提出的“提质”要求,课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做好。

1.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树立科学的育人理念

“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到数学教学不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基本数学知识,掌握相关数学技能,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同样至关重要,只有如此,学生的综合实力才能得到提高,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铺垫。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将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重点关注内容,让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从而更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目标要明确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指明了课堂教学的方向,不可或缺。在课前,教师可以以教学内容为核心,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制定,使其课堂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第一,在实际情境中,形成对正比例、反比例量的初步了解;知道正比例图像是一条直线,掌握判断两个相关联量比例关系的正确方法。第二,通过对正比例、反比例量的认识,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依互变的;提升逻辑思维水平。第三,能以正、反比例的意义为依据,对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判断;能够画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并通过其中一个量的数值实现对另一个量数值的准确估计。第四,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知识,培养探究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在教学目标确定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展开学习,以使课堂效率得到保证。最后,教师必须要找准备课切入点,如本节课学生应该掌握的重难点知识、需重点拓展和延伸的知识等,倘若教师课前准备工作能将以上几个方面全部考虑进去,那么就能为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提供强大助力,为“双减”政策落实奠定良好基础。

(二)注重预习指导

学习是人一生的事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对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并没有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认为不需要向学生提出过多的要求,但却造成了学生较大的课堂学习压力和教师教学压力。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这样不仅课堂教学效率会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也会得到显著加强。以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将课前制作好的微课视频上传到班级学习平台,让学生通过观看,了解教学内容,同时将自己的疑问记录下来。接下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显著提高,这样,他们自主讨论的时间就会更加充足,教师可以就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展开针对性分析,以使教学效果得以保证。

(三)创设生活情境

从本质上来看,“双减”政策就是要打造高效的生本课堂,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助力。在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已有的生活认知得到进一步深化,为所学知识的探索、构建以及应用提供助力,而且通常情况下,学生对熟悉的内容往往很感兴趣,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具体教学内容为依据,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以教学“百分数”一课为例,需要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意义;体验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等。为此,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具体来说,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搜集与百分数有关的内容,例如啤酒的酒精度、种子的发芽率、工厂生产产品的合格率等,并将其整理在电子课件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托多媒体辅助设备,对学生进行展示,并提出问题:“屏幕上数字统一的名称是什么呢?其意义又是怎样的呢?”一些学生由于在课前进行了预习,所以他们可以给出正确答案,但同时也有部分学生没有预习,为了不落后于其他学生,他们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展开深入学习和探究,以获得问题答案。再如,教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知识。教材通过展示张丽华对班级学生最喜欢电视节目的调查,引入了统计表知识,教师在为学生进行细致讲解后,可以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统计本班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然后在黑板上写出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学生依次将自己的名字写在其中一个下面,最后,教师引导他们进行统计。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教学效率。

(四)组织交流活动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合作与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必要活动。在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具有较大难度的数学问题时,合作交流可以起到集思广益的效果。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增加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间互相沟通。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教学内容为核心,引导学生展开合作交流,为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助力。

以教学“圆柱和圆锥”一课为例,需要学生了解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圆柱侧面积以及表面积的含义;学会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等。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如果教师仅仅依靠讲解将以上知识传授给他们,想必学生很难做到全面理解。为此,首先,教师可以遵循同组异质原则,将班级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然后将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的概念讲给学生,以帮助他们形成初步了解。其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圆柱侧面积以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小组中,一些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相对较好,他们可以直接知道圆柱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为了确定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小组成员提议可以亲手制作一个圆柱,于是他们积极动手操作,完成后,学生用剪刀沿着圆柱的轴线剪开,发现长方形的长对应的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对应的是圆柱的高,这样,学生就可以得出结论。由于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参与了圆柱侧面积与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所以他们的理解都非常深刻,为以后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奠定基础。

(五)借助信息技术

数学知识有概念、定理、公式等,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并且还具有一定抽象性,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知识的理解主要依靠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空间想象能力等都较为不足,因而学习起来较为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积极创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工作开展。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可以用形象、具体的内容代替抽象的知识,能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不仅如此,还能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用具体、简洁、有趣的事物代替抽象、复杂、单调的知识,同时配以细致讲解,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这种主客观教学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学生通过相关设备观看数学知识,不仅可以实现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巩固,而且还能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奠定扎实的数学基础。以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一课为例,需要学生认识什么是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掌握画简单轴对称图形的方法等。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如果仅靠口头讲解,那么他们理解起来就有困难。为此,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对称图形,并标出其对称轴,借此引入对称轴的概念,此时学生对对称轴的概念还懵懵懂懂,为了使他们的理解能够深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进行展示。通过视频,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对称,形成对对称轴概念的深刻理解,实现了学习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显然,多媒体技术能够用直观、生动的画面代替抽象的知识,所以学生在理解时会更加容易。不仅如此,动态的过程,还能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六)重视课后实践

想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能仅仅依赖课堂教学,课后实践活动也应被重视起来。课后实践活动丰富多彩,能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趣味性,锻炼动手能力,激发数学学习潜能,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可以说课后实践活动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课后实践活动,以促进其更好发展。以教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一课的知识为例,需要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并能够做到正确填写以及分析其中的数据;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独立完成对复式统计图的绘制,能从图中找到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等。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对他们进行小组划分,然后让学生完成以下课后实践活动: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一个早餐店,观察其卖出的各种早餐,如包子、豆浆、油条、鸡蛋等的数量。其次,了解早餐店不同早餐一天内卖出的钱数。再次,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并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最后,根据绘制好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思考,并将结果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但需要注意的是,课后实践活动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手不管,而是要保持与学生的联系,以便任务出现问题时进行及时调整,或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帮助。当任务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如表扬、鼓励等,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课后实践活动不仅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显著推动作用,而且可以让他们的发展更具全面性。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特征较为明显,很多学生因此产生畏难心理。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错误认为只有让学生完成大量作业,他们课堂所学内容才能得到巩固,进而提高考试成绩。但事实并非如此,“题海战术”不仅不会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而且很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因此,“双减”背景下,教师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

猜你喜欢
圆柱双减数学知识
圆柱的体积计算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