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三化” 特性的高职院校劳动课程及实践场所构建

2022-12-17 02:04
科教导刊 2022年27期
关键词:三化劳动育人

张 黎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 常德 415000)

目前,电子信息、互联网、大数据、工业机器人等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行为方式,也影响着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观,劳动观念弱、劳动意愿淡薄、劳动概念不清等问题日益突出。高职院校当前面临的不再是如何培养专才抑或如何培养全才的问题,而是应以德智体美劳为基,在思想性、实践性和社会性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有专门技能的人才。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大中小学亟需重拾劳动教育,培养能劳动、会劳动,具备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大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提供了指引[1]。在深入剖析劳动教育体系如何构建的问题之上,需要从育人的角度理清劳动教育的内涵。

1 劳动教育的内涵

1.1 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石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立德和树人是紧密相关又相辅相成的,立德是为了树人,树人则必须要立德。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支撑[2-3]。劳动教育需要与德智体美四育一样被赋予相同的地位,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劳动技能或实践技能的传授,更加注重劳动价值观的养成。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向社会过渡的时间段,正是实现角色变换的关键期,虽然在学校里接受劳动教育、就业指导、社会实践等课程,从形式上看,为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做了相应准备,但是,真正触及价值观的教育少之又少。高职学生依然存在不愿意劳动、不想劳动的现象,劳动观念不入脑、不入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真正做到以劳育人、以劳增智、以劳树德,以劳育促德行养成,为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成才、成器奠定根基。

1.2 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

劳动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关于 “人的全面发展” 学说为理论基础。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类在劳动中产生,因劳动的发展而发展。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正所谓 “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具备的素养,德育、智育具备鲜明的思想性,体育、美育具有显著的实践性,而劳育既有思想性又具有实践性,是德智体美四育的综合体,具备承上启下的特征。劳动最美丽的思想性理念由德育来实现,美好的生活由劳动实践来创造这一实践性理念需要在智育的基础上,由所学技能来实现,劳动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这一社会性目标是思想性理念和实践性理念的综合体现,要贯穿劳动教育始终。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紧扣思想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育人目标,将劳动教育贯穿育人体系,在教育中彰显劳动价值观。

1.3 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 “工匠精神” 技能人才的重要依靠

“工匠精神” 是劳动教育成果的最好注解。双高计划的提出,指引着高职院校向着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步伐迈进,指引着高职院校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迈进。以工匠精神引领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之举,也是高职院校全面育人的应有之义。在高校全面、全方位育人过程中,探索构建以 “工匠精神” 为载体的育人体系,不仅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更需要探索劳动教育背后的 “工匠精神” ,切实做好 “两个融入” ,即融入课堂、融入日常,呼应社会所求,响应时代之需。通过劳动教育,在学生群体中重塑劳动最光荣的理念,并贯彻在日常生活、实习实践、人际交往中,用劳动教育的成果呼应工匠精神的培育。将 “工匠精神” 融入劳动教育课堂中,通过劳模和工匠人才事迹宣讲解读,挖掘本校先进事迹,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地体验等多角度、多渠道、多阵地地解读 “工匠精神” 中蕴含的劳动本质。思想教育和实践教育同向同行,将 “工匠精神” 的意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日常学习、日常劳动中时刻以专注、创新、精准的 “工匠精神” 要求自我[4-5]。

2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对劳动教育价值观的认识不够、认知不深

重视劳动、将劳动与教育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主张。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大学生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让广大学生群体认识到 “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 。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及劳动价值观的阐述。以其为重要理论依据,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培育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和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学生群体。

首先,部分高职院校或劳动教育者将劳动和教育人为的剥离,把劳动作为一种课外实习的补充,仅仅要求学生完成打扫卫生等简单劳动来代替劳动教育,忽视劳动教育价值观的传授,并没有贯穿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导致学生也仅仅将劳动作为完成学分的任务。其次,开设的课程过于简单化和窄化,并不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课程内容过时、陈旧的现象依然突出,并没有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没有考虑学生的时代诉求。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认识到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

2.2 劳动教育课程边缘化问题突出

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人才培养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全面,理论课程过度虚化和过时化,教师缺乏对劳动教育价值及精神的阐释和劳动态度的引导,教学设计及教学评价相关制度缺乏整体性和指导性,弱化现象严重。同时,孤立的课程设置很难将劳动理念灌输给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缺乏新颖的教学设计和创造性的实践开发,作为劳动者的学生群体被物化,仅仅为了完成劳动而劳动,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流于表面的劳动教育机制及培养方式,使得劳动教育趋向边缘化。

3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 “三化” 构建

3.1 劳动课程专业化,增强理论类课程价值引领性

改变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改变其边缘化现状,从理论类课程入手,强化价值引领。将劳动课程细化,结合专业需求,做到劳育课专业化、专业课劳育化。专业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将劳动育人的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明确劳动教育在健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应结合本专业涌现出的劳模或模范案例,将劳动教育中的情感、技能、创造力融入专业课堂中,通过专业课堂的潜移默化,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价值引领作用。

培养一批专业素养高、实践经验足的劳动课专业教师队伍,结合不同类型的劳动教育完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形式。除了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以外,在思政课教学中适当加大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教学力度,让学生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同时,还应建立劳动教育大类通识课程群,从劳动观角度出发,通过课程引领引导学生爱劳动、能劳动、会劳动。同时,开展优秀事迹专题讲座,让学生从真实案例中感受劳动带来的价值和劳动带来的非凡成就。通过学习劳动教育的内涵及价值,改善大学生群体不珍惜劳动成果、轻视体力劳动等现状。

劳动课专业化,也是劳动教育时代性的体现。通过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实践等各类劳动实践,在专业技能和劳动体验的结合中发现劳动的价值,体会劳动带来的乐趣。

3.2 劳动课程思政化,劳育与德育同向同行

高职院校思政课是在学生的思想上搞建设,在学生的头脑中树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求高校守牢思政课堂阵地,用新时代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良好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学识素养。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一环,能帮助大学生群体勤于劳动、善于劳动,从劳动中发现生活的智慧,从劳动中增强创新的意愿。

将劳育与德育深度互嵌,明确劳动的政治属性、教育属性、实践属性,充分发挥课堂这个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融入思政课堂教学中,将思政课堂教学搬到 “山间田野” 的劳动场地中,将两者有机融合,同向同行,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编写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将思政课教师纳入教材撰写团队,凝练劳动教育实践环节的思政元素,提炼劳动教育理论成果的 “思政味” 。开展系列劳动实践活动,作为思政课的实践环节,将思政课开在劳动中,真正达到以劳育人的目的,将劳育与德育充分融合。同时,在思政课堂上融入劳动教育,利用多媒体和信息化教学技术,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讲述中国故事,讲好反映劳动精神的故事。

3.3 劳动课程多样化,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齐头并进

当前,各高职院校逐步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但是普遍存在劳动课程内容过于窄化、劳动教育形式过于虚化、劳动实践环节过于简单化的现象。

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高职院校教学目标以实践性为主,强调教学内容的广度而非深度,劳动教育的课程教学除了重视思想引领以外[6],更加需要关注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利用新知识、新技能,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提升社会竞争力。

课程体系的开发。劳动教育并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应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设立一系列的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应是课堂内外、校内外协同合作的课程群,如在大一年级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向大一新生传授劳动教育必要的技能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新时代劳动观等内容。在大一下学期,立足师范生培养、新文科、新工科等教育改革的视角,开设一系列劳动教育通识课,结合各自学科特色和专业发展,将劳育渗透到其他课程中。

在大二年级根据专业特色、专业方向开设不同形式的劳动实践类课程,以理论知识课程为辅,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践课程以开发性、创造性劳动为主,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充分结合,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领悟劳动的真谛。如,结合 “乡村振兴” 等,根据当地产业,利用专业学科优势、特色,组织学生开展系列 “乡村振兴” 社会实践,重点引导学生实践前的构思、实践中的思考和实践后的反思交流。通过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实现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统一。

师资队伍的挖掘。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想要落地落实,必须要逐步配齐配强师资队伍。目前来看,大多数的高校劳动教育师资匮乏,多由思政课教师或班主任兼任,随意性强,没有固定的劳动实践指导教师。因为劳动教育体系化具有 “全过程育人” 的特点,因此,劳动教育师资需要思政课教师(劳动观传授)、辅导员队伍(全过程育人专家)、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传授)为主体协同合作的方式选配和确立。其中,以辅导员队伍的选配最为重要,因为辅导员是 “三全育人” 的主力部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最多,涉及学生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课堂内外、校内外沟通联系的桥梁,因此,高校可以根据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路径,让其以劳动教育专家身份参与学生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培养。

4 高职院校劳动实践场所构建

当前,劳动教育普遍存在过理论化和实践场地偏少的现象,劳动教育成果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学生只有在不同的劳动教育实践场所探索、验证、检验,才能更好地将劳动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显然,单一的劳动场景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开发,无法实现 “学中做、做中学” 的教育目的。

4.1 劳动教育实践场所需要立体化

劳动教育呈现 “劳动―思政―专业” 相结合的复合型,劳动教育实践场所的建立也应分层次、分阶段。

首先,校园场所作为劳动教育开展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劳动能力和意愿的主要场所,学校应按不同的主题利用校园场所对学生进行日常劳动教育。将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作为劳动教育的主题,引导学生针对性地进行校园劳动。

其次,学校应结合当地红色基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好红色基地资源,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红色宣讲、红色志愿者等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劳动教育。同时,结合 “乡村振兴” 主题,组织学生赴学校对接的 “乡村振兴” 基地调研,开展对应帮扶工作,进行 “乡村振兴” 宣传、入户政策宣讲、旅游资源开发、电商义卖等活动,通过对接实际场所,将劳动教育从校园延伸至社会、从劳动延伸至思政、从课堂延伸至乡间田野。

最后,学校应结合各自专业办学特色,将劳动教育基地开至实习实训基地,适当加大相关学时学分,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劳动教育,除了教学大纲所要求掌握的技能外,还需适时地结合省―市―校相关技能竞赛,对学生的劳动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总之,劳动实践基地除了承载单一的劳动功能以外,还需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进度,适时开展相关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5 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需要多方重视、协同合作。高职院校作为实施主体,需要从思想上重视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从顶层设计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体系中,充分挖掘思政课、专业课里的劳动元素,利用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搭建一套立体的师资队伍,参与学生劳动教育培养的全过程。同时,结合各自的专业学科特色,开设不同类型的劳动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猜你喜欢
三化劳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