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背景下河北省武安市谷子产业集中度及竞争力分析

2022-12-20 05:41杨祎娜王桂荣李敏黄冀楠王晓夕董海荣张新仕
河北农业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武安市磁县区位商

杨祎娜,王桂荣,李敏,黄冀楠,王晓夕,董海荣*,张新仕*

(1.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51;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1~3]。《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要做强、做优、做大我国特色农产品,建设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4]。雷宇[5]通过分析杭州市临安区竹笋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品牌管理水平、加强企业间交流合作、优化政府政策目标等方面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彭景美等[6]运用区位商、集中系数、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分析临沂市桃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集中度,提出要优化种植结构、加强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皇甫天琦等[7]、王大鹏等[8]、葛志军等[9]和朱茜[10]测算了不同水果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李二玲等[11]、曾光等[12]和张宗利[13]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结构方程(SEM)和区位商法、GEMS模型对产业集中度和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测量。

武安市是河北省邯郸市谷子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市、区),也是全国优质谷子主产区[14,15],近年来,紧紧围绕河北省优质谷子产业集群建设安排部署,坚持“依托优势,科技先行,提升质量,绿色发展,打造品牌”的思路,做大做强优质谷子产业,产业集群建设在规模化种植、绿色生产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技术推广、全产业链融合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16~19]。因此,以武安为研究对象,运用区位商、集中系数、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对比分析武安市与邯郸市其他谷子主产县——磁县和涉县的谷子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以期为把武安市打造成全国优质谷子产业集群生产强县(市)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收集汇总2010~2020年《邯郸统计年鉴》邯郸市、武安市、磁县和涉县的谷子产量、农林牧副渔总产值、人口数量、粮食播种面积、谷子播种面积、粮食单产、谷子单产等指标数据。

1.2 研究方法

1.2.1 产业集中度 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是用来衡量特定产业或市场的生产经营集中程度[20~23]。基于文献[24~28],采用区位商指数和集中系数,定量分析武安市谷子产业的集中化程度。

1.2.1.1 区位商指数。区位商指数又称专门化率,利用产量、产值测算某一产业在特定的区域内的专业化程度。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LQ:区位商指数;Eij:武安市、磁县、涉县的谷子总产量(万t);Ei:邯郸市谷子总产量(万t);Ej:武安市、磁县、涉县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Ej:邯郸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当LQ>1,表示j地区谷子产业专业化程度高于上一级地区平均水平;LQ<1,表示j地区谷子产业专业化程度低于上一级地区平均水平;LQ=1时,表示j地区谷子产业专业化水平与邯郸市平均水平相当[29]。

1.2.1.2 集中系数。集中系数用来反映某一区域内某一产业的地理集中化程度。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CC:集中系数;Pj:武安市、磁县、涉县的常住人口(万人);∑Pj:邯郸市常住人口(万人)。当CC>1时,表示与上一级地区相比,j地区的谷子产业具有地理优势,数值越大,地理集中化程度越高;CC<1时,表示与上一级地区相比,j地区谷子产业不具有地理优势,地理集中化程度较低;CC=1时,表示j地区和上一级地区的谷子产业地理集中化程度相当。

1.2.2 产业竞争力 产业竞争力用来反映不同地区之间某种产品或同一地区内不同产品之间的比较优势。基于文献[30~33],采用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评价武安市谷子产业的产业竞争力。

1.2.2.1 效率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用于反映某地区的某产业产出效率与上一层次产出效率的比较优势。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EAI:效率优势指数;APij:武安市、磁县、涉县的谷子单产水平(kg/hm2);APj:武安市、磁县、涉县的粮食单产水平(kg/hm2);APi:邯郸市谷子单产水平(kg/hm2);AP:邯郸市粮食单产水平(kg/hm2)。当EAI>1时,表明j地区谷子产业具有效率优势;当EAI<1时,表明j地区谷子产业不具有效率优势。

1.2.2.2 规模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用来反映某地区某产业的相对重要性及规模化程度的比较优势。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SAI:规模优势指数;GSij:武安市、磁县、涉县的谷子播种面积(hm2);GSj:武安市、磁县、涉县的粮食播种面积(hm2);GSi:邯郸市谷子播种面积(hm2);GS:邯郸市粮食单播种面积(hm2)。SAI>1,表明j地区谷子产业具有规模比较优势;SAI<1,表明j地区谷子产业不具备规模比较优势。

1.2.2.3 综合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通过将规模优势指数与效率优势指数的乘积反映地区产业的综合比较优势和产业竞争力。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RCCA:综合优势指数。当RCCA>1时,表示该产业在某一地区具有综合比较优势;RCCA<1时,表示该产业在某地区综合优势不显著,不具备综合竞争力。

2 结果与分析

2.1 武安市谷子产业发展概况

2.1.1 谷子生产概况2009~2019年武安市谷子播种面积为1.49万~2.02万hm2,播种面积比较稳定,总体略有下降;总产量为3.99万~9.31万t,波动幅度较大,其中2019年武安市谷子总产量仅为3.99万t,与2019年9月中旬连续的阴雨天气有密切关系(图1);单产水平略高于邯郸市单产水平,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增—减—增—减的态势(图2)。

图1 2009~2019年武安市谷子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变化Fig.1 Changes of sowing area and total yield of millee in Wu’an City from 2009 to 2019

图2 2009~2019年武安市和邯郸市谷子平均单产的变化Fig.2 Changes of average yield per unit area of millet in Wu’an and Handan City from 2009 to 2019

2.1.2 “三品一标”发展情况

2.1.2.1 品种栽培标准化生产。多年来,武安市坚持科技先行,大力发展谷子产业,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邯郸市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撑下,开展了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逐步形成了以冀谷37、冀谷38、冀谷39、冀谷42、冀谷45等新品种为主的种植格局,谷子良种普及率稳定在95%以上[34];通过积极推广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等,鼓励使用有机肥代替化肥、绿色保水剂代替地膜,逐步形成绿色高效的生产格局。谷子产量、产值和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小米品质全部达到一级优质米标准,每公顷产值达到2.25万元以上。

2.1.2.2 小米加工品牌建设。目前武安市有5家谷子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小米能力达到5万t,产值超过5亿元,注册了“磁山粟”“洺水源”“米乡乐”等多个商标。此外,武安市政府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培育加工企业,以小米营养粉、小米醋为主打产品,进一步开发出米糠油、小米蛋糕等功能休闲食品,深加工产品实现了多元化[35]。小米产品通过各大超市、互联网电商等渠道,销往国内外市场。武安市北安乡谷子“三品一标”基地入选2021年第一批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武安小米”获得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荣誉称号,“米乡乐”“磁山粟”品牌被评为2021~2022年度“河北省十大优质小米品牌”,通过《河北日报》《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宣传推广,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提升。

2.2 武安市谷子产业区位商与集中系数分析

2.2.1 区位商指数分析 区位商指数结果(表1)显示,2009~2019年武安市、磁县、涉县谷子产业的LQ均>1,且武安市的LQ远高于磁县与涉县。其中,武安市的LQ呈“∩”趋势,2009~2012年LQ持续提高,2013年达到波峰,2014~2019年持续降低至8.87。说明武安市谷子产业在研究区域内专业化程度处于领先地位,但是近年来下滑态势严重。

2.2.2 集中系数分析 集中系数结果(表1)显示,2009~2019年武安市、涉县CC均>1,磁县除2017~2018年CC<1外,其他年度CC均>1。其中,武安市的CC呈波动上升趋势,由2009年的5.67增长至2019年的7.23。说明武安市谷子产业集中化程度高,地理优势明显,且这种优势在不断扩大。

表1 2009~2019年武安市、磁县、涉县谷子产业区位商指数与集中系数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LQ and CC of millet industry in Wu’an,Cixian and Shexian from 2009 to 2019

2.3 武安市谷子产业竞争力分析

EAI、SAI、RCCA结果(表2)显示,2009~2019年武安市的EAI、SAI和RCCA均>1,且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EAI从2009年的1.35增长到2019年的1.71,增长了26.67%,说明武安市谷子产业比较优势较其他2个地区明显,且差距不断拉大;SAI从2009年的6.05增长到2019年的9.39,增长了55.21%,说明武安市谷子的规模优势十分明显,产业日趋成熟,正在朝着集中化、规模化的高水平方向发展;RCCA从2009年的8.14增加到2019年的16.10,增长了97.79%,2011~2019年保持在10以上,说明武安市谷子产业综合比较优势明显。

表2 2009~2019年武安市、磁县、涉县谷子产业竞争力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competitiveness of millet industry in Wu’an,Cixian and Shexian from 2009 to 2019

3 主要结论与讨论

基于2009~2019年研究区域的面源数据,运用区位商、集中系数、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对研究区域内武安市、磁县、涉县的谷子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武安市LQ和CC均>1,且明显高于磁县和涉县,其中区位商呈现“∩”趋势发展,说明谷子产业集中化程度高,地理优势明显,在研究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但近年来区位商优势有所削弱;EAI、SAI和RCCA均>1,且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说明武安市谷子产业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以及综合比较优势较其他2个地区具有明显优势,产业正在朝着集中化、规模化的高水平方向发展。近几年,武安市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良好的谷子产业基础和深厚的粟文化底蕴,从品种、种植、加工、品牌、文化等环节全面推进优质谷子产业集群建设,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将谷子种植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已经形成具有武安特色的谷子产业集群。但是区位商、集中系数和效率、规模、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年际间的波动,也反映了武安市谷子产业发展水平的不稳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武安市谷子产业的发展。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种业创新,推动产学研一体化

优良品种是夺取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在水土资源既定的前提下,实现谷子稳产提质增效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最大潜力在种业创新。要从基础出发,综合施策,着力支持谷子育种技术攻关,在保持杂交育种优势的同时,不断突破生物育种的技术瓶颈,培育出更加优质、广适、抗除草剂、适合机械化生产的谷子优良品种;加强政府、科研单位、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产业主体之间的联系,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繁育推一体化的体制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按照市场导向、产业牵引、技术驱动、利益共享的原则搭建产学研战略合作平台,建立股权合作激励机制,打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和研发生态;积极研发和推广优质高产、抗除草剂、适合机械化作业、满足多元化产品开发、市场认可度高的谷子品种。

4.2 推进原粮基地建设,实行标准化生产

加强原粮基地建设是为了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谷子以满足市场需求和谷子加工企业的生产需要,打造标准化生产基地是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抓手,与实现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品牌农业和质量农业的发展目标相契合。建立健全生产管理体系,实行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和统一收获;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依托现有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成立基地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专班,负责谷子生产技术推广和培训指导工作,定期组织针对谷子生产的专业培训;建立健全产业化经营体系,完善谷子种植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龙头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科技支撑,强调多方参与,共同打造优质谷子生产基地,构建现代化谷子生产体系。

4.3 开展精深加工,打造高端差异化产品

注重谷子的精深加工,以市场上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产品研发和加工技术,加强谷子大众化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依托当地龙头企业,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小米深加工产品投入工业化生产,注册产品商标,创造特色品牌,提升产品包装档次,增加高档精品特色品类等;加强谷子饲草加工技术研究,研制奶牛、肉牛饲料产品和鸟类饲料等特色化产品,为谷子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开辟新途径,实现谷子加工增值。

4.4 深挖文化价值,多渠道唱响品牌

深入挖掘武安谷子的文化价值,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大力宣传谷子抗干旱、耐瘠薄、营养丰富的特点以及淳朴、厚道、坚强、忍耐的品质,打造具有武安特色的谷子文化品牌;通过创建武安商帮古镇休闲旅游模式,建立武安谷子历史文化展览馆,拍摄文化宣传片,编写《武安小米志》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大力弘扬“武安粟文化”;利用新兴互联网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进行宣传推广,借助权威主流媒体如央视、人民日报等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讲好武安小米故事,唱响武安小米品牌。

猜你喜欢
武安市磁县区位商
河北省武安市白沙村 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河北省磁县南城乡:持续发力 久久为功 增绿添彩
磁县人大常委会 开展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接待日活动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磁县民呼回应工作开展进行时
磁县人大常委会 着力提升监督工作实效
河北省武安市固义村与东通乐村的队戏
基于区位商的合肥市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
青春期,我们在行动
——武安市第五中学德育掠影
文化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
基于区位商法的新疆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