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农村养老资源研究进展与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2022-12-20 05:41邵宝文苏稳
河北农业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图谱聚类养老

邵宝文,苏稳

(1.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 德州 253000;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 100192)

我国农村养老资源学术研究及其相关实践不断深入,但梳理、归纳、总结农村养老资源文献较少,不能充分反映农村养老资源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研究趋势。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我国农村养老资源研究的现状、热点和研究趋势进行梳理,促进农村养老资源的进一步研究。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2021年4月6日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平台,检索范围为“期刊”,检索起始年为2000年、结束年为2021年,检索式为“主题=农村养老资源”进行搜索,共检索到168条文献。为保证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检索结果进行剔除与数据清洗,最终得到有效文献155篇。

1.2 研究方法

CiteSpace软件是用于文献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的可视化工具,可用来构建学科知识图谱,分析学科热点,揭示前沿趋势[1]。将文献数据导入到CiteSpace软件中,并新建数据工程,时间范围设定为2000~2021年,然后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2]进行可视化分析。

利用公式(1)确定高产作者、机构、研究热点、高频词关键词,绘制作者合作图谱,用以反映研究领域的作者相关情况;绘制机构合作图谱,了解农村养老资源研究的核心组织;绘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图1)。基于LLR算法运行CiteSpace,绘制关键词聚类图谱,用于分析关键词间的密切关系;基于聚类模块性指数(Q)和聚类轮廓性指数(S)用以聚类效果评价,当Q>0.3时,聚类结构显著;S>0.5时,聚类效果合理[3];利用TimezoneView功能绘制热点时区知识图谱,用以分析农村养老资源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时序差异。

图1 CiteSpace软件数据可视化操作步骤Fig.1 Visual operation steps of CiteSpace data

式中,M:高产作者(机构、研究热点)最低发表文献数量(篇),Nmax:最高产作者(机构、研究热点)文献数量(篇)[4]。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度发文量分析

通过对2000~2021年农村养老资源文献数量统计(图2)发现,文献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2010、2015、2019年出现峰值,原因在于2009年国家提出新农保政策[4]以保障农村居民老年人基本生活;预计2021年发文量将会超过2020年数量。数据显示,学术界对“农村养老资源”的关注度总体呈上升趋势。

图2 2000~2021年农村养老资源文献发表数量Fig.2 Number of documents published on rural elderly care resources from 2000 to 2021

2.2 刊载期刊分析

统计载文量TOP10的期刊(表1),《农村经济》《人口与发展》《南方人口》有关农村养老资源研究的文献发文量最多(4篇),其次是《人口研究》《人口与经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均为3篇)。47篇刊载在北大核心期刊,45篇刊载在CSSCI期刊,且大部分期刊与“农业经济”相关。

表1 载文量TOP10期刊Table 1 Top 10 journals for volume of publications

2.3 被引频次文献分析

统计被引频次TOP10的文献(表2),大多刊登在人口研究类期刊或大学学报,如《中国人口科学》《人口与经济》《市场与人口分析》《人口研究》《南方人口》等,其中《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被引频次为951次,远高于其他文献被引频次总和。

表2 TOP10高被引文献Table 2 Top 10 highly cited documents

2.4 作者合作图谱分析

根据公式(1)计算可得M=1.675,即作者的发文数量≥2篇时视为核心作者[5,6],绘制核心作者合作可视化图谱(图3),作者合作网络中共有212个关系节点,136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6 1。节点信息显示,发文量最大的作者刘春梅(5篇)和王泽强(5篇),且这两位学者处于作者合作网络的核心位置;其他核心作者还有王全美(4篇)、李录堂(4篇)、任路(3篇)、戚敏(3篇)、张倩(3篇)、郭文娟(3篇)、贾敏(3篇)、慕良泽(3篇)、丘东涛(2篇)、贾琳琳(2篇)等。数据表明,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共计32人,占比低于50%,根据普莱斯定律,农村养老资源领域的作者比较分散,深入研究的作者较少,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图3 农村养老资源研究领域作者合作图谱Fig.3 Collaboration atlas of authors in the field of rural elderly care resources research

2.5 机构合作图谱分析

对发文量TOP10机构进行统计(表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聊城大学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是农村养老资源研究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机构。进一步分析发现,发文量TOP10机构以高校居多,且发文量总体较少。

表3 发文量TOP10机构Table 3 Top 10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 publications

绘制农村养老资源主要研究机构合作可视化图谱(图4),机构合作网络[7,8]共有142个关系节点,26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2 6。刘春梅、李录堂等作者所属单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全美等作者所属单位为聊城大学管理学院,任路等作者所属单位为华中师范大学,张倩等作者所属单位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根据分析结果发现,机构合作图谱与作者合作图谱中所得结果具有一致性,反映出关于作者方面的研究显示结果具有一定合理性。

图4 农村养老资源研究领域机构合作图谱Fig.4 Cooperation atlas of institutions in the field of rural elderly care resources research

2.6 关键词共现图谱、聚类图谱、时区图谱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检索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文献的主题和主要内容。运用词频分析法分析文献关键词,可以表达文献信息中的核心内容,探索与分析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3]。

2.6.1 TOP20高频关键词分析 统计TOP20高频关键词(表4),“养老资源”“农村养老资源”等与农村养老资源研究主题一致;“家庭养老”“互助养老”“养老方式”“代际关系”等研究了农村养老主体及其相关关系;“人口老龄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养老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研究了农村养老社会化背景及相关影响因素;“养老模式”“养老需求”“养老服务”等探讨了有关农村养老考虑因素及面临的问题;“新农保”“养老保险待遇”“公共资源”等分析了应对农村养老问题的措施及政策之间相互关系。说明关于农村养老资源的研究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涵盖的主题多样化。

表4 高频关键词Table 4 High frequency keywords

2.6.2 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 绘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5),共有338个节点,708条连线,密度为0.012 4。“农村养老”“农村养老资源”“家庭养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养老保障制度”节点较大、出现频次较高,是农村养老资源领域的研究热点。计算高频关键词中心度(表5),关键词“养老资源”“农村”“家庭养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新农保”“农村养老资源“的中心度均大于0.1,说明这些关键词在研究热点中发挥了良好的中介作用。其中“公共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互助养老”“新农保”“家庭养老”“养老保险“等关键词是近几年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表5 关键词的中心度Table 5 High centrality of keywords

图5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Fig.5 Knowledge graph of keywords co-occurrence

2.6.3 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 基于LLR算法,删除重复聚类和不相关聚类,绘制关键词聚类图(图6),Q=0.845 6>0.3,S=0.864 8>0.5,说明聚类结果具有可信度,呈现高效率特征[9]。从研究涉及的领域来看,侧重于对农村养老社会化影响的探讨。在农村养老背景下,社会政策的导向对其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动态影响,其中土地问题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农村人口的就业、生产活动与土地息息相关,因此土地政策和养老保险也成为农村养老资源研究的热点。

图6 关键词聚类图谱Fig.6 Keywords clustering map

农村养老资源研究热点可分为6类。(1)农村养老研究。包括“供给侧改革”“国家职能”“代际资源交换”等主要关键词。(2)农村养老资源研究。包括“社区养老资源”“养老机构”等属于农村养老的基础研究内容,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研究内容。(3)农村养老资源影响因素研究。包括“社会保障”“资源配置效率”“优质医疗资源”等外围要素。(4)增减挂钩项目研究。包括“征地农民”“多管齐下”“信访工作”等主要关键词。(5)失业保险参保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员工持股”“法治理念”等主要关键词。(6)农村养老方式研究。包括“家庭养老方式”“老年人”“家法族规”等养老行为关键词。

2.7.4 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分析 时区知识图谱可以反映研究主题的变迁与演化[10],利用TimezoneView功能绘制关键词热点时区知识图谱(图7),农村养老资源研究经历了起步期(2000~2011年)—快速发展期(2011~2017年)持续研究期—(2017年至今)3个阶段。

图7 关键词时间区域图谱Fig.7 Time region atlas of keywords

起步期有关农村养老资源的研究较少,主要是围绕“家庭养老”“公共资源”“老龄化”等概念进行普及性研究。杜守东[11]意识到自立养老的重要性;黄乾[12]呼吁加大对计划生育夫妇、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家庭养老资源和自我养老资源的供给;梁娜[13]分析了农村家庭养老资源中子女供给主体缺少引起的农村老人养老困境。伍海霞[14]对农村老人失去家庭权威或生活能力后的轮养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轮养大多数不是老人的主动选择。王全美[15]把农民分为多个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民寻找农村养老资源的最优配置路径。

快速发展期有关农村养老资源的研究不断增多,研究方法和视角也不断丰富,学者们关注了更多的主题,如“转移就业”“养老保险待遇”“新农保”“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农村劳动力资源”“共享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关注的广度和深度均有所加强。

持续研究期对农村女儿养老、子女结构、代际支持的探讨较多[16,17],对农村养老资源的供给能力[18]、农村老年人养老资源的满意度[19]也进行了初步研究。关注的重点有“互助养老”“养老服务”等。聂建亮[20]提出,农村“养儿防老”逐渐向“养女防老”转移;焦若水等[21]发现,因为农村养老意识的落后造成了农村公办养老资源的浪费;熊卫[22]从养老风险角度审视养老资源对农民群体养老的影响;薛天山等[23]认为,农村女性在养老中的已成为最重要的主体。

3 主要结论与讨论

基于“中国知网”155篇农村养老资源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农村养老资源研究领域的脉络、特点、变迁与演化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近些年学术界对农村养老资源的关注总体呈上升趋势,高被引频次文献多刊登在与人口研究类期刊或大学学报,且大多期刊与“农业经济”密切相关。(2)核心作者群、核心研究机构尚未形成,深入研究的作者较少,农村养老资源的研究尚处于上升期,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3)通过对关键词分析发现,农村养老资源的研究涉及内容广泛,涵盖主题多样,经历了起步期(2000~2011年)—快速发展期(2011~2017年)—持续研究阶段(2017年至今)3个阶段。研究内容包括农村养老、农村养老资源影响因素、农村养老方式;“养老资源”“农村”“家庭养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新农保”“农村养老资源”均为中心度>0.1的关键词,说明这些关键词在研究热点中起到了良好的中介作用。其中“公共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互助养老”“新农保”“家庭养老”“养老保险”等关键词是近几年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目前我国逐步进入深入老龄化社会,因此农村养老资源的研究具有可持续性,未来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研究:(1)加强农村养老资源的定量研究,增进对现有农村养老资源的梳理。(2)通过实证研究和典型案例研究,整合养老资源,创新农村养老模式。(3)探索适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和老年人群体的需求差异的研究。

猜你喜欢
图谱聚类养老
绘一张成长图谱
养生不是养老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养老更无忧了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养老之要在于“安”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