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职院校有组织科研要着力抓好三个转型

2022-12-21 12:48李小球
职业技术教育 2022年30期
关键词:智库转型院校

李小球

今年8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对推动新时代高校科研发展作出了新部署。全国现有高等院校3013所,其中高职院校1489所,占比近一半,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及其贡献度直接影响着全国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有组织科研是高职院校自立自强发展的新支点,推进高职院校有组织科研应着力抓好三个转型。

由“模仿式”科研向类型特色式科研转型。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但调研显示,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的类型特色不明显,取向欠清晰,大多仿照本科院校和科研院来做科研,存在“模仿科研”“依附科研”现象。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具有技术性和学术性并存的特点,高职院校有组织科研必须聚焦产业强国中的技术技能重大问题进行。2021年版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设立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高职院校有组织的科研应结合这些专业特点,以技术改革、技术服务、技术创新为研究方向,瞄准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核心问题和技术前沿,瞄准乡村振兴、健康工程、共同富裕等民生需求,瞄准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中的重大问题,紧盯产业企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紧盯区域产业发展中的科技难题和技术问题,补短板、锻长板,真正满足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提升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由“单打独斗式”科研向集群式科研转型。高职院校要通过有组织的科研,改变过去“单打独斗、各自发展、集而不群”的状态,把原来分散的科研力量、兴趣方向和研究资源聚合成科研集群,产生积聚效应。因此,高职院校有组织科研应坚持以“大问题”为导向,树立“大服务”理念,推动学科“大交叉”,构建“大平台”和“大团队”,承揽“大项目”“大任务”,产出“大成果”。具体来说,要汇聚多方优势力量,跨学科、跨专业、跨系部、跨院校、跨行业组建方向明确、运转灵活的科研创新组织;以专业或专业群为基础,统筹校内外优势科研资源,搭建优势学科交叉研究的创新平台;联合龙头企业,聘请领域知名专家作指导,共同建设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攻关大平台;组建科研共同体,积极参与国家级创新平台、大学科技园和未来产业科技园等建设。

由“传统院校式”科研向新型智库式科研转型。新时代高职院校研究机构理应成为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力量。但近年来高职院校产出的决策咨询成果,与本科院校和研究院所相比,差距较大。高职院校亟需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引领广大科研团队树立先进的智库意识,聚焦“国之大者”,多研究国之大局、国之大要、国之大事;聚焦“时代之问”,多研究世界之变、社会之变、未来之变;聚焦“民之所向”,多研究决策盲点、政策堵点、民生痛点。同时致力开发多元智库产品:做强咨政型产品,提供高质量的对策建议、决策信息、政策解读、发展规划;做大平台型产品,举办高端论坛,搭建数据库、方法库、案例库,服务政府引资引智引技;做实评价型产品,发布指数报告、评测认证、第三方评估;做新国际型产品,与“一带一路”沿线、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智库合作,讲好中国故事,推出中国标准,贡献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智库转型院校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民居智库
民居智库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政智库“五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