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与农业技术推广的融合应用探析

2022-12-23 03:54于诗淼
新农民 2022年31期
关键词:技术推广互联网+生产

于诗淼

(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二道江乡综合服务中心,吉林 通化 134003)

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人们的需要,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提高农业生产质量生产效率,有必要在农业技术的应用中,加强对先进的生产模式的探索实践,转变落后的机械化生产模式。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中,借助“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大面积地普及应用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现代化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效率,为农业经济的建设奠定基础。

1 “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功能

农业推广指的是要在农业生产中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通过示范指导、实验研究、培训教育、咨询服务、信息共享等方式,提高农业的生产质量、生产效率,从狭义的视角下看待农业推广,其本质是要将农业种植技术介绍给农户,鼓励农户利用全新的农业技术进行农业生产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广义视角下的农业推广则涵盖了大量的先进技术,结合农户的需求,满足农户的生产需要,设计农业推广的方案,增强推广活动所带来的效果。“互联网+”给农业推广带来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活动,可以切实地将农业技术的推广任务落实到位,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建设和转型,农业经济逐渐向着智能化、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的方向发展。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被进一步打通,农业经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落地进一步地加快了脚步。因为“互联网+”在农业技术的推广中发挥了直接的有效功能,不仅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推广,而且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丰富了农业推广所需要的信息资源,针对科研和农业技术之间存在的脱节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改进[1]。

1.1 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推广

“互联网+”时代下,农业技术的推广中有了技术的支持,明显地提高了农业技术的推广水平、推广效率,因为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农民的需求信息愈发完善,包括农民对农业技术成果的需求、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以此作为基础,农业的科技研究工作将农业生产水平提升作为研究目标展开了实践,农业的科研活动更具有实用性,适用性强,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所获取的服务具有专业性、指向性。互联网对于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农业科研成果向着农业生产力过渡和转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效果,在技术支持下,我国的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有了充足的动力。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时代的共同作用下,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率大大增强,结合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农业科研活动数据的采集全面性强,系统地实现了农业技术的创新优化,提高了农业科研活动的开展效率[2]。

1.2 增强了农业生产力

“互联网+”在农业技术的推广中发挥的功能是不可取代的,因为“互联网+”技术可以使农业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增强了农业经济水平,在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业机械的应用标志着农业经济发展的升级。我国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生产力水平低,耕地面积资源有限,按照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展开农业活动,导致了当前人们日益增加的农副产品需求得不到保障。因此加强对农业机械产业的建设,增强农业机械生产的动力,可以有效地提高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深层次、高效率地开展,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农业生产中,借助先进的科技进行农业活动,农民的劳动强度、劳动压力减轻,提高了农业的生产质量、生产效率,我国的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推动,国家的建设、人民经济的保障均获取了较强的支持和动力,提高了产业发展水平[3]。

1.3 丰富了信息资源

“互联网+”与农业技术推广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有效的技术运用,使农业推广获取了更多丰富的资源信息,实现了信息的传输与共享,利用“互联网+”技术,我国在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中,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中搜集可靠、全面的数据,以真实的数据作为依托,分析数据。精准地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定位,可以将农业技术适用的区域、所需要的区域,快速地锁定,以此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案,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质量、推广效率。相关的推广人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对农产品生产的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质量的把控、监管,及时地将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的技术和方法,提供给需要的农民,使我国各个区域内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均可以在信息的共享信息的互通中,实现大幅度的提升[4]。

1.4 促使科研和农业技术的衔接

科研和农业技术之间形成了脱节的现象和问题,严重地降低了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经济的效益,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科研和农业技术之间存在的脱节现象,因为利用互联网技术,农业科研技术成果可以更高效地转化,互联网技术成为纽带和桥梁。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中利用科研成果,科研人员可以及时地对农业科研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收集有关的数据,在动态化、全面性的数据支持中,展开科研活动,农业技术进一步升级、优化,提高了农业科研水平,农业技术的推广和科研成果之间存在的脱节问题得到了改进,二者之间相互衔接,清扫了障碍,提高了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扩大了农业技术推广的范围。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科研成果的功能指向性,增强针对性,提高农业技术的研究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协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收获更高的经济效益。无论是在田间管理、机械化生产流程方面,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精细化的田间管理活动,降低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的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农民的经济收入增长、科研成果的转化,发挥了直接、显著的经济效益功能[5]。

2 “互联网+”与农业技术推广的融合应用策略

2.1 开展农业试验

“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技术的推广中具有显著的功能,融合发展的理念下,在农业试验中形成了先进的技术优势,提高了农业试验的水平,目前农业技术推广的领域内利用“互联网+”技术,主要的功能体现在了对农业数据的采集中,经过对数据的筛选、分析、测量、监控,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调整。现代农业试验的规模较大,范围广泛,按照人工模式进行信息的记录、采集、使用,通常最终采集到的结果是不全面、不准确的,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后续数据的分析、技术的推广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也难以有序、高效率地开展。将“互联网+”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农业实验活动中,可以全面地保证农业实验活动的高效率开展,无论是在数据采样环节,还是在取样、记录数据的环节,均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提高农业技术研发数据的采集全面性。科学地利用数据,为农业科研人员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提供依据和保障,科研人员可以在数据的调用、使用和对比中,保证信息资源准确性,科学地开展科研工作,将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6]。

2.2 建立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引进“互联网+”技术,实现先进科技和推广活动的相互融合,可以构建起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生动、直观地展示在农民面前,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相关工作人员通常是采取面对面讲授的方式进行技术的宣传,让农民们组织在一起学习农业技术知识。在进行实地培训的过程中,由于相关人员对于农业技术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在技术应用的原理、方法等多个层面上,形成了短板问题,导致了农业技术实践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推广力量薄弱。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示范,可以将互联网技术的功能优势利用起来,使农民群体可以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农业技术,例如互联网技术当中的可视化界面技术、人机互动技术、视图化技术等,均是协助农民了解农业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农民可以与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人员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并且及时地向专业的人员求助,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大范围地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和示范活动,建立起多元渠道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对农民群体的一对一指导和协助,实时地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和示范,突破了时空约束带来的限制[7]。

2.3 助力农产品品牌发展

在我国的不同区域内存在着环境的差异性、社会环境的差异性,因此地域特征各有不同,农业产业的发展侧重点也形成了明显的区别,在长期以来的发展中,农业产业在不同区域内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品牌,农业的产业发展与地域特色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关系。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技术推广人员要主动适应时代需求,考虑到当地的农业区域品牌现状、发展特色,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将互联网技术和农业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打造知名的区域内的产品品牌,提高区域内农业产业的知名度,使更多的人可以认识区域内的产品品牌。将互联网优势利用起来,促使农产品的生产逐渐向着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构建起区域内的农产品文化体系,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特色的打造,获取更多民众的喜爱、支持和认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模式进行农产品品牌的推广,促进农产品区域特色的大范围宣传,例如开通抖音短视频账号、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向目标人群发送信息,推送有关的信息资源,使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农产品的品牌,对区域内的农产品品牌特色、产业特色,形成清晰的认知和全面的了解,借助互联网技术发展品牌竞争力[8]。

2.4 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农业技术的推广人员在“互联网+”的时代下,要实现推广工作和互联网技术的有机融合,有必要顺应时代需求,加强对农业绿色化发展的推动,探索绿色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和途径,将党员先锋的模范作用、示范作用利用起来,由党员带头前往田间地头,增进与农民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有效的沟通,加快农业绿色化产业的发展,提高绿色农业的建设效益。将互联网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绿色生物防治试验区,进行农业生产的试验、示范,使农业产业逐渐向着绿色化的方向转型和发展。利用互联网信息进行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活动,开展线上直播,直观地呈现出绿色的农业种植技术,使更多的农民可以在直观的展示中,加强对绿色农业技术的了解,认可绿色农业技术的发展前景。将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生产绿色化转型相互衔接,号召广大的农民群体加入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中来,主动地参与实践,落实绿色环保的理念,控制农业污染问题。消除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破坏和伤害,促进农业产业的绿色化、可持续化建设,保护自然水体农村地区的大气环境、土壤环境[9]。

3 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农业技术的推广有了技术的支持,在融合应用的探索中,要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为目的,将互联网技术的功能利用起来,加强对农业技术的大力推广、广泛运用。从多个维度构建起立体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增强互联网和农业技术之间的融合应用效果,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持与保障。

猜你喜欢
技术推广互联网+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十四五”规划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