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措施中如何加强对植物的病虫害防治

2022-12-23 03:54王艳路
新农民 2022年31期
关键词:杀菌剂杀虫剂虫害

王艳路

(定州市农业农村局,河北 定州 073000)

应针对植物生长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生理病害问题,以营造良好的植物生长环境为出发点,避免外部环境的植物生长侵害。值得关注的是,在处理植物病害防治问题时,要加强对植物生长规则、生长特性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有效的病害虫防治手段,保障病害虫防治措施的科学性和效果。

1 植物病虫害的患病环境

1.1 病害因素

1.1.1 温度和湿度

植物病的发生需要传染源、气柱、适当的温度、湿度才能实现。病原菌活动的适当温度为20~30℃,湿度高达90%以上。植物病中最常发生的就是霉菌引起的霉菌病,霉病在通风不良、湿度高的环境中容易繁殖。

1.1.2 土壤

土壤原本是植物根部向地面器官提供养分和水分的地方,同时也是病原菌栖息和越冬的地方。栖息在土壤中并越冬的代表性病原菌有瘟疫、种子病、莫扎洛克病、菌核病等。因此,植物栽培用土不能使用病发地的土,特别是种子播种用土要消毒使用。

1.1.3 传染源

病态植物体、被污染的土壤和水、媒介昆虫等被称为传染源。病原菌通过这种传染源传染给其他植物体。因此,如果栽培植物生病,必须拔掉或焚烧。

1.2 虫害因素

1.2.1 外来物种的入侵

由于追去生物的多样性,会增加对外来物种的引进,间接带来外来物种的入侵的风险。再加上,物种之间的差异性,是植物的虫害程度不断增加,传统的预防手段的效果减小。

1.2.2 环境变化

植物的生长环境复杂多变,随着植物的用途的不同,植物所处的环境也随之变化,各种植物组成的不同环境,所对应的虫害风险也越高,植物之间的虫害传染更强,增加了植物虫害的患病率。

1.2.3 管理不当

在虫害防治过程中国,由于过度或者频繁地使用化学药剂,使害虫产生抗体。不仅污染环境,也影响其他生物的健康,害虫天敌减少。增加了防治难度。

2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由于所有植物的病虫害在危害部位和传染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因此要根据发生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状态,选择处理适当的补救措施。病虫害防治方法分为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林业防治、树木检疫、病原体清除、土壤消毒处理、利用抗病树种进行防治等。

2.1 栽培技术防治

选择对病或害虫较强的品种饲养或准确掌握发病原因,适当调节光、温度、湿度等环境,预防疾病的方法。只有切除生病的树枝或叶子等,消除杂草,才有助于抑制病害虫的发生。

2.2 机械防治

机械防治是利用人工捕杀法、耕耘法等杀灭害虫的方法。其中最高效的方法是利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主要利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杀虫剂的选择是根据病虫害的习性决定的,对于吸收树液的病虫害使用渗透性药剂对原液进行注射,对于蚀叶的害虫,则采用将药剂稀释到水中喷洒的方法。

有将种子或球根用热水或高温消毒,防治病毒或线虫等或消毒土壤,去除土壤内的害虫等方法。生活中简单的防治方法是通过浇水或调节公共湿度来提前预防害虫或霉菌。

2.3 化学防治

这是喷洒杀菌剂和杀虫剂等农药进行防治的方法。杀菌剂是预防或防治细菌和霉菌的药剂,杀虫剂是防治害虫的药物,根据病害还是虫害的特征,正确的使用化学药剂。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中90%都是化学防治,主要依靠农药。

毒性强的杀虫剂白天长时间喷洒或早餐前空腹时喷洒农药的情况成为农药中毒的原因。向园艺植物喷洒的喷洒剂的药剂名和喷洒浓度根据植物的种类而不同。必须阅读和使用农药使用指南,或在专业农药商咨询后决定。

2.3.1 虫害的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作为一种利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具有效果准确、速度快、容易获取材料的优点。化学药剂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激素剂、信息素剂、生长调节剂等,但主要利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来杀灭和防治病虫害。

2.3.2 病害的化学防治

根据病原体的类型喷洒适当的杀菌剂,需要相当多的经验来识别病原体,建议从春季到秋季喷洒杀菌剂和杀虫剂的广泛混合物,重点是预防。预防至关重要,因为即使一棵患有疾病的树木被药物彻底控制,其后遗症也会很严重。杀菌剂可分为保护杀菌剂、直接杀菌剂、治疗剂、种子消毒剂、土壤消毒剂等,在发病之前处理的情况和发病后处理的情况等,包括病原体的种类,即细菌还是真菌。病害严重的地方尽量在发病前处理杀菌剂有效。

病害一般为真菌病害,是孢子通过风或动物的传播,隐藏在叶子、枝条、树干上,发芽于寄主植物,菌丝侵入组织(角皮入侵、自然开口部浸渍、伤口侵入),潜伏一段时间(短于3~10d,长在2~4年)后发病,因此肉眼发现时,病原体已经存在于植物组织中。因此,各种真菌病害最好掌握其特性并预防病患。比如松树的叶疹病,肉眼准确确认的时间是4~5月,传染是上年5~8月(6~7月最多)感染的,所以药剂防治处理也要在上年5~8月实施。药剂的种类有乳剂、液剂、水化剂、水溶剂、粉剂、入剂、片剂等,根据病虫害的生态和加害状态选择使用即可。

2.4 生物防治

植物的病害防治是利用产抗生素的微生物来防治土传真菌病害。植物病原微生物大多是寄生物,在它们生活的某些阶段也经常被另一些微生物寄生,从而失去侵染致病能力甚至被置于死地。即运用自然或人为的操作调整环境、寄主植物或拮抗微生物,促进一种或一种以上微生物的活性,或大量导入一种或一种以上拮抗微生物,是存在于寄主之寄生或休眠的病原之接种源密度或致病能力降低的方法。与其他生物的作用,以减少病原菌的生存及活动,并因而降低病害的发生。而现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定义,常指利用微生物的抗生、竞争、超寄生或捕食作用,以抑制病原菌之繁殖及蔓延,进而达到减少病害发生。

微生物普遍存在土壤、根圈、植物组织及植物体表上,如一些腐生细菌、真菌及酵母菌常会栖息于植物体表,借由某些作用机制抑制植物病原菌生长及降低病害的发生。拮抗微生物作用机制包括抗生作用、竞争作用、细胞壁分解酵素、超寄生、捕食作用、诱导植物抗病性等作用;拮抗细菌作用机制包括抗生作用、竞争作用及诱导植物抗病性等作用机制。

3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注意事项

植物医生对发生病虫害的准确生态和可加害状态进行挖掘,根据该病虫害特点,正确选择药剂和喷洒时间,喷洒方法进行药剂处理。如果不知道状态和危害状态,若按千篇一律处理药剂,就不能有效防治。因此,切切实实遵守以下事项,按照病虫害救济,才能有效救济。

首先,确定正确的病虫名;

其次,将准确解析已确认的病虫害的生态和可降解状态及湿性;

第三,选择加入加害湿性的中药剂;

第四,选择对生态的精确药剂喷洒期;

第五,按照生态来跑处理方法和次数;

第六,根据加害情况确定足够的中药量。

应充分研究以上六项基本要求,确保有效的:

3.1 确定病害名称

树木常见的病虫害分为生物学危害,物理危害,人为危害,气象危害。双重生物学危害是由于病虫害造成的。判断为病虫害时,应调查叶、枝、茎、树干、根,辨别病虫害是虫害还是病害。

害虫的情况分为:造成物种死亡的害虫、造成树苗害的害虫、影响萌芽的害虫、有叶害的害虫等等,如果出现病害,根据病症和植物患病特征由专业机构进行分析和确认。一旦确定是害虫的危害还是病害的危害,对其进行危害分类,找出正确的病害虫名,实施生态救助,才能有效防治。现在一般植物管理者经常遇到这种病害虫病诊断困难的情况,但是要努力使用文献或书籍来确认植物的病虫害特征。迫不得已,应咨询林业研究院、学校、树综合医院等专业机构,确认病虫名后,依生态依循救济。

3.2 确认的病虫害特性和危害状况

虫害的害虫是一个生命体,所以必然有一个生长的过程。是指从卵到成虫的过程,从孵蛋、卵期、孵化的时间、成长时间、成虫和对植物危害的时间会形成一个周期,当我们确定其生长周期性的特性。通过识别此类害虫的生态周期和损害状况,精确地选择了防治提案,补救方法等,为了有效防止害虫或病原体的入侵,在感染时通过识别彼此的生活史和造成状态,提前向预期受到损害的物种喷洒药物。病害一般都会通过植物本身的生长过程体现出来,我们只需要结合其患病的情况,通过化学药剂和人工消毒管理即可。特别是在植物的种植前期,应对土壤和树根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后植栽。

树木有一个特征,即使它们被害虫破坏或疾病被感染,它们也只有在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才能被人知道,直到用肉眼观察,所以当它是一种没有复苏迹象的严重疾病时,往往会被发现。因此,在植物患病前期的情况,如果由于植物特性衰弱而存在并发症的害虫入侵的风险,则通过在正确地感染时间喷洒药物作为预防措施来预防它是非常有效的。

3.3 生态药物治疗时间的选择

通过用非药物剂喷洒所有害虫是否能够实现最有效的控制问题,应通过确定目标害虫的生态和造成状态来确定。诊断害虫的处方必须指定疾病的名称和治疗时间。但是,一般来说,喷洒和加工药物的情况很多,忽视了治疗的时机,无法有效补救目标害虫。

由于所有植物园害虫的喷洒和处理周期不同,因此必须根据生态学准确选择药物喷洒的时间才能有效。在景观植物园的情况下,选择药物喷洒的时间有相当大的问题。在许多情况下,植物的生态学与当地气候和当地气候不匹配,这种局部气候差异应使喷洒药物的时间不同。因此,在害虫生态学的基础上,应根据当地的生态变化选择喷洒的时间,以便进行有效的控制。

3.4 病虫害用药的选择

当病虫害发生,疾病名称和生态特征已经确定,药物喷洒的损害状态和时机得到确认时,就应该确定药物有效性。原则上,病害虫防治药物的选择应基于选择用于药物测试的最佳药物种类。然而,对每种类型的害虫只有少量的药物测试,这仅限于林业研究所和角森林环境研究所进行的极少数害虫。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景观树发生的害虫的药物设置非常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有关有害生物的传播状况来选择药物。按功能,害虫消毒剂可分为保护性杀菌剂、直接杀菌剂和其他杀菌剂,杀虫剂包括消化中毒剂、接触剂、熏蒸剂等。因此,目前在由功能性,特定状态级分和市售可获得的农药中发生的害虫通过选择造成条件,损害状况等,可以通过选择性地处理有效的害虫来补救它们。造成磷皮木虫的害虫,如树蛾、象鼻虫、天空牛鱼等,在用兴奋剂处理时无效,而具有穿透性或熏蒸作用的杀虫剂只有在治疗后才有效。

3.5 根据生态特征确定防治方法和防治次数

每种植物害虫在繁殖和传播过程中都有不同的特征。有对根部的病虫害,有对树枝的病虫害,有对树的病虫害等各种危害疾病。因此,对于害虫的发生,有必要以相关部分而不是另一部分来治疗药物。松蛾、香树天牛应在树枝喷洒,以防止产卵,而根本不在叶子上。如果叶子和茎上发生害虫,应充分喷洒叶子和茎。在药物控制中,根据目标害虫的特性喷洒1次或2~5次药剂,对于补救措施的有效性非常重要。

3.6 在喷洒药物进行害虫治疗时,确定药物的用量

当喷洒药物进行害虫治疗时,经常可以看到没有喷洒足够量。这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当喷洒化学药物用于病虫害的补救措施和预防时,应均匀地喷洒在整个叶子上。这是因为在病原体的传播中,不可能预测病原体的孢子飞向和入侵的地方,也不可能准确确定害虫的产卵和繁殖位置。

在植物已经受到病虫害的情况下,用肉眼观察其位置并进行药物喷洒防治,很容易被农药接触。但是微虫、豆荚虫和蚜虫正在树皮缝隙或胫骨草本植物的叶子之间进食,因此它们不容易被农药接触。

4 喷洒药物时的注意事项

(1)首先确定害虫的症状并选择适当的药物。

(2)在使用化学农药预防病虫害之前,必须阅读手册并观察所针对的病虫害,浓度和混合价格浮标。

(3)药物应背风喷洒,并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进行,但均匀地喷洒在整个树上。

(4)药物必须保存在保质期内,并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5)混合超过3种药物是高风险药物,因此最好避免使用。

(6)喷洒杀菌剂主要用于预防,发现后立即喷洒杀虫剂。

(7)在雨季,用电粘剂混合物喷洒是有效的。

5 结语

综上所述,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人类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植物保护工作中,要积极利用先进的相关科学研究成果,使植物保护和人类社会的保护同步进步,实现对植物保护工作的综合控制。

猜你喜欢
杀菌剂杀虫剂虫害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木霉和杀菌剂联用对橡胶榕白绢病菌的抑制作用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1-MCP复合杀菌剂处理对“金红宝”甜瓜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跟踪导练(一)3
杀虫剂,别乱喷
2015中国植保市场杀菌剂畅销品牌产品
美国油梨虫害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