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医学领域科技评价影响因素及评价体系构建原则和建议

2022-12-23 14:41娟,郭欣,关
科技管理研究 2022年22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成果医学

沈 娟,郭 欣,关 健

(1.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 100191;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血管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191;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临床医学),北京 100730)

科技是国家战略发展的有力支撑。医学领域科技评价是医学科技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医学科研人员职业认可和晋升的重要基础。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价体系是提高科研人员科研积极性、促进各领域科研发展的“催化剂”,同时对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极大地影响医学科技长期发展。随着我国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特别是各领域的科技快速发展和交叉应用,科技评价体系需要调整,以适应新时期不同领域的科技学术发展需要。医学领域的科技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不仅是国家创新经济的源泉,也是促进全民健康的基础。Wong 等[1]、Fortino 等[2]相关研究均指出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SCI 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但是随着国家科技战略调整及其在医学领域的部署,特别是近年来转化医学和精准医学的发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医学领域不断涌现重大创新成果,现有的科技评价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在的科技发展,甚至存在限制我国医学创新的问题。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迫切需要建立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科学、合理、可行的医学领域科技评价机制和科技评价体系,破除“唯论文”理念,让医学科技学术和科研工作评价回归科研本质,使科研管理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和行业领域特点。为此,根据医学科技的特点以及我国医学科研模式及其成果发展现状趋势,本研究以医学科技成果评价为主,分析提出新时期我国医学领域科技评价体系框架及有关具体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1 医学领域科技评价体系构建需考虑的因素

1.1 医学与医学科学研究模式的发展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防治疾病、保护健康的科学体系,以促进人类健康为最终目标,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多学科交叉[3]。本研究中的“医学”采用广义的概念,是指包括为健康目的的自然科学方法探索和实践的总和。医学模式体现了人们对待疾病、健康和生命的观点态度[4],同时反映了特定时期医学的总体结构特征和研究思维模式,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最初阶段是作为神学的一个分支,即人类文明社会初期的“神道医学”[5];第二阶段为经验医学模式阶段,即以长期观察结合医疗实践为研究方式,对自然、人和疾病进行思辨性地探索研究,体现了整体医学观和系统论;第三阶段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医学进入理性生物医学模式阶段[6],生理学、细胞学、病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诸多学科飞跃发展奠定了近代生物医学研究的基础;第四阶段是进入20 世纪以来,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从器官、组织、细胞水平深入到了基因、蛋白质等分子水平,人类对疾病、健康和生命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7]。20 世纪70 年代,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精神病和内科学教授Engel[8]在Science 杂志发表文章指出了现代医学环境下生物医学模式的缺点,认为生物医学模式把疾病完全归因于可测量的生物学指标,没有给疾病所处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留有空间,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医学科学研究模式随着科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模式从宏观角度将心理、社会、环境纳入考量,拓宽了医学研究的广度。医学被定义为处理健康相关问题的科学。人类健康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生物、心理、生活方式、医疗系统、环境、社会等,这些危险因素交织形成复杂的健康多因素模式网络。Radenkovic等[9]、Knowles[10]的研究表明,多学科融合理念逐渐渗入,生物医学的微观研究与生物、心理、社会宏观研究的迭代效应越来越显著,基于人类对健康和疾病认识的突破,循证医学、精准医学、整合医学等新概念不断涌现发展,深刻改变了现代医学科技活动及其组织模式。

医学研究从单一问题的假说、验证不断向综合因素分析发展。随着生命技术和研究分析方法的变化,医学科学研究模式从界限清楚的学科研究,从相对割裂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流行病学研究等向跨学科融合发展。转化研究和精准医学都体现了这种趋势。转化医学打破了医学各自学科领域的壁垒[11],也打破了医学与其他领域科学的阻碍。转化研究主张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由基础科研人员进行深入研究,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向临床推广应用,推动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精准医学与转化医学互有交叉。转化医学是精准医学的研究过程,精准医学通过转化医学实现研究价值。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学以及动态组学和综合组学既是精准医学的基础,也是转化医学的基础。此外,数据共享和大数据分析促进了数据驱动的研发[12],如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利用医学大数据和计算机软件算法建立疾病预测与诊断模型需要医学与数据完美结合。其他领域的融合也在不断发展,如医学与气象、医学与生态的相关性等等。在新的医学研究模式下,医学研究模式的规模角度也从研究者个人行为逐渐向合作发展,从个人合作、机构合作向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

1.2 医学科技成果及其转化趋势

医学研究模式的变化影响医学科技成果及其共享和转化趋势。医学科技成果是指在认识人类生命现象、生存环境、疾病发生发展过程或为探索防病治病、增进健康、优生优育新途径等过程中所取得的有价值、符合规律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即医药卫生领域中的创造性或创新性科学技术劳动成果。医学科技成果涵盖了医学、药学、生物工程、生命科学、中医药学、医疗仪器等方面的成果;同时,医学科技成果形式多样,包括预测预防、诊断治疗、康复、营养和优生优育等新方法和新技术等应用性前期研究成果以及提高人们对医学和生命本质的认识的基础理论性成果。

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是基于医学原理和基础理论形成的应用性成果成熟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一步转化为医学行为的过程,是医学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其中,商业开发性成果(新药、新生物制品、诊断试剂、医疗器械与设备、医用材料等及其制备方法、生产工艺)较少[13]。随着成果数量积累和转化能力的提升,具有经济价值的医学科技成果逐渐增加,在发挥社会价值的同时,也通过实现经济效益激励提高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激励一些企业增加后续研究研发的投入,最终促进医学科技再发展。相应地,早期的研究成果共享方式主要是通过文章发表进行共享;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的发展,研究数据共享的优势凸显,尤其是医学研究数据作为研究成果和资源逐渐与研究结论共享并行,甚至将成为成果共享的主要方式之一。另一方面,随着医学研究模式的变化,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不仅是医学机制研究发现的主力军,也成为我国医学科技研究研发的主力军。

我国的科技奖励政策在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医学科技成果多样化的变化趋势。2015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活动”,由此确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包括5 个方面。

在医学领域的实践中,科技成果的转化以临床需求和效益为导向,共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发展。医学以生命系统为研究对象,具有高度复杂不确定性,医学科技成果作为一种特殊的技术产品,具有独特特征:研发成本高、周期长,并伴随失败的高风险;需要公共部门高投入包括研究经费和基础设施,以及受产品市场影响;医学研究涉及固有的伦理问题;需要严格的监管制度,对于质量、安全性及有效性有特殊要求等[14]。

2015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了“科技成果是指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由此看出,科技成果要重视其实用价值,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指标成为了科技成果评价的重要趋势。医学科技发展中将呈现越来越丰富的医学科技成果形式,科技成果及其价值不仅包括对疾病预测预防、诊断治疗的社会价值,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

医药科技成果应用的目的是保护人的健康,对于促进医药领域持续研究开发新科技成果、推动医药产业发展、维护整个社会公共利益至关重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生命科技、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新材料等技术交叉发展,促进医学科研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生物技术的革新推动生物医学向微观纵深发展,医学学科从深入分化走向横向交叉融合,科技全球化改变了科学研究的组织结构与方式,医学科技成果评价面临全新挑战。

1.3 现有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和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

在国际期刊发表的医学领域论文对提升我国的医学科技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一些重大医学科技成果也会因为过早地以论文的形式进入公用领域,造成大额资金投入产生的科研成果没有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对于研究人员、科研机构和国家都是损失。

面对全面提高质量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科技评价中的问题日益显现,如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轻长远的现象依然存在;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价标准定量化、评价方法简单化、评价结果功利化等倾向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分类评价实施不到位,对科技人员和科技研发投入工作激励不足;科技支撑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向不够;开放评价、长效评价机制不够健全等。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科技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医学科技人员的研究热情和动力是医学科技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我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已经认识到了现有科技学术评价体系中存在的制约科学研究的问题,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评价改革工作,并进行了一些政策上的探索。2013 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指出,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统一、量化为特征的科技评价机制对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提出,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核心,以构建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科技评价体系为目标,以改革科研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为关键,统筹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门类,推进分类评价制度建设;2021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坚持科学分类、多维度评价,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坚持尊重科技创新规律,坚决破解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同时明确提出要健全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等不同成果类型形成符合科学规律的多元化分类评价机制,并强调建立科技计划成果后评估制度。此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提出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应当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特点的职称评定、岗位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科技评价机制仍以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纵向课题承担情况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年终考核的主要评价指标,重理论而轻科研,重纵向而轻横向,重研究而轻应用,重获奖而轻转化[15],特别是,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人员构成复杂,医学科技学术和成果评价机制缺乏系统的可行性评价体系框架和指南。

2 构建医学科技评价体系可行性框架建议

2.1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不同的医学研究领域解决不同的科技问题。针对基础研究、转化应用研究、临床医学等不同类型的成果形式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不同的研究领域应根据评价目标及自身研究特点确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和权重,如成果评价结合学术著作(书籍),论文(指南、共识、专著、综述、个案报道),专利及其转化(发明、实用新型,转化应用阶段、转化范围和转化效益),计算机软件及其应用系统,临床数据库贡献及案例情况。

2.2 建立分类评价体系

要充分考虑不同研究领域科技人员从事和进行的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模式以及产生的研究成果不同,确立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细化权重(具体如表1 所示)。不同领域的重点评价内容要点如下:(1)基础研究领域应注重对疾病机制发生发展的原始理论创新影响和对基础理论的科学贡献;(2)研究研发和转化研究基于研究研发成果在临床转化应用情况、临床诊疗、护理保健技术水平的提升、应用前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临床研究基于临床研究成果对现有临床诊疗技术提升和常规指南的影响;(4)管理研究对卫生事业管理、科技管理(产权、伦理规范、卫生经济)等治理管理规范和指导价值。

表1 医学领域科技评价内容

2.3 建立分级分层评价机制

2.3.1 针对不同类型机构建立分级评价机制

除大学、国家级科研院所、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外,还要考虑对省级和市级院所、三级乙等和二级医疗机构、社区医院等一般机构的从业人员建立评价机制。具体可分为学术评价和科研评价。其中,学术评价是针对较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评价,可以基于此对全国“211”“985”等重点高校,或者较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高级科研人员进行学术评价。具体而言,要重视针对科研人员在相应领域的学术贡献和成果建立分类评价体系,如基础研究要重视理论创新,转化研究要注重转化应用,临床、护理领域注重临床指南、共识的出版以及管理领域注重制定国家标准的数量。而科研评价则是针对一般从业人员的科研工作评价,具体包括大学、国家级科研院所、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的初级人员和一般机构的从业人员。

2.3.2 针对个人建立分类分层的评价机制

需要考虑医学领域从业人员岗位的多样化和特殊化,对同一机构内的不同岗位、不同工作职能和不同专业确定分层评价目标和体系,如分别建立专职和兼职系列人员,基于不同专业的工作目的和要求,以及正高级、副高级、中级等职称身份确立不同的评价体系。

2.4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建立具体可行的综合分层评价体系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是基于医学学术成果内容和形式的评价,是对医学学术研究成果的外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形式化评价,是对内容评价的补充和完善。对医学领域基础研究类、临床研究类、药物研发与技术创新类、管理学和公共卫生五大领域应分别制定不同指标权重的学术评价标准。以基础研究为例,研究论文仍是该领域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特别是一些原始创新和理论创新领域,高水平的研究论文仍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但是,也应该重视其他成果形式的重要价值,如参与国际规范的制定、学术专著的编著等。本研究基于基础研究领域的评价指标权重,提出供临床研究、管理学和公共卫生领域参考的通用指标体系,其权重按I 级最高、Ⅱ级其次、Ⅲ级再次以此类推的顺序体现(见表2)。

表2 医学领域学术评价体系通用指标权重示例

2.5 加强中长期效果评价机制

科技工作与医疗工作不同,具有一定的研究周期,因此科技评价工作应该充分考虑科技工作的特点。在绩效管理、常规绩效工作短期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应该加强科技工作的中长期效果评价,并作为单独加分项给予奖励。以文章为例,发表文章、文章发表的期刊、文章类型等属于短期评价指标,但文章被引率应该作为长期评价指标,对文章发表后5 年、10 年被引率的单项评价应与发表在优质期刊有同等权重。

2.6 加强我国期刊发表文章的评价地位

在SCI 期刊发表文章体现的更多是科研工作者个人和团队的科技能力,但提升我国期刊的水平和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体现我国科技的整体国际影响力,因此,应该在评价体系中体现对“把成果发表在祖国大地上”倡议的响应,提高在国内科技期刊发表的高被引文章的地位,鼓励高水平文章发表在国内科技期刊(非SCI 期刊,特别是在需要提升影响力的研究领域),让科研人员认识到助力我国科技期刊获得SCI 期刊收录比在现有SCI 期刊发表一篇文章更有意义。在我国科技期刊(非SCI 收录期刊)发表的文章超过10 次引用的,对我国期刊进入SCI 收录期刊行列具有重要价值,这类文章应该与相关专业的高水平国际SCI 期刊文章具有相同的评价地位。

2.7 建立宽容的项目评价体系

2.7.1 项目评审评价

项目评审评价具体包括以下部分:项目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现以同行评议为主,需要加强评审专家评审过程中的科研诚信。

本建议主要指项目前期基础评价,建议综合和参考前述各款的成果评价体系。

2.7.2 项目验收评价

项目验收评价目前更关注任务书预期成果,这些主要是短期成果,需要进一步重视科学规律和研究规律,注意从以下方面促进科学评价:

医学研究,特别是临床研究,越长期的跟踪研究的潜在价值越大,因此应重视实际的研究结果,避免短期成果使有价值文章提前“降价”发表,同时避免科研成果的预期成果评价使创新研究成为趋势明显的“验证研究”。

越具有原始创新性的科研项目的研究结果越不具有可预见性,因此项目验收的预期成果应该避免“验证”性可预见成果,允许“阴性”研究成果。

2.8 建立科学的医学人才评价体系

2.8.1 人才选拔学术评价

应破除海外优先,客观对待现有学术荣誉和各种学者称号,重视领域相关的学术能力和学术成果,重视岗位职能需求人才选拔,避免标准单一。

2.8.2 人才聘用学术评价

减少竞争性机制设置,如减少各类人才“帽子”评选,对优秀科研人员推行长聘机制,对青年科研人员科研成果的产生赋予更大的时间容忍度,提升对原始创新的失败容忍度,降低短期投入性指标在人员评价中的比重。

3 结论

我国医学领域现有科技评价体系存在不能很好适应不同技术领域的创新特点和科技发展趋势与要求,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科技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探索提出医学科技评价体系框架,包括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分类评价体系和分级分层评价机制来解决不同研究领域单一评价体系的问题;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层评价体系和提供不同领域的具体评价指标和权重示例,为有关机构开展具体评价实践提供参考;同时,在短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中长期效果评价机制、建立宽容的项目评价体系,以符合医学科技研究工作的特点,促进高端人才发展和促进原始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此外,加强在我国期刊发表文章的评价地位,促进我国医学科技期刊发展和进一步提升我国医学科技影响力。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成果医学
医学的进步
验收成果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工大成果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