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规范,大有“补”益
——高考语句填空补写题答题规范揭秘

2022-12-27 07:01广西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2年1期
关键词:语意甜度含糖量

广西 卢 戈

语句填空补写题是高考语文卷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文字运用题。它之所以受到青睐是因为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体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语言文字运用和思维密切相关,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可以预见,归属于“E表达应用”等级的语句填空补写题,因其能培养和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应用能力,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出现。在教学中,我们可针对语句填空补写题进行思维规范的训练,以快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高考语句填空补写题,通常是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位置进行补写。设题要求“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同时兼有字数的限制要求。我们答题时从解读题干的要求入手,就可以找到规范解答填空补写题的金钥匙。

规范答题第一步:宏观把握,读懂大意及结构——语意完整连贯

首先读懂大意,明确语段所论述的主题,然后依据不同文体应对不同的考查要求。早先出现的填空补写题以科技文为主,这种文体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根本任务,主要介绍事物,阐明事理,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阅读此类文章就要明确被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这几年高考命题强调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因此对社科文补写的考查也逐渐增加。与科技文不同,社科文侧重的是社会科学,即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这种文体“叙中有议”,除了明确记叙的对象外,更要重视议论的话题和观点。

其次厘清语段的层次结构,以达到语意完整连贯。要能借助句子位置和标点符号辨明总领句、总结句、过渡照应句等;要能通过关联词、副词等读懂语段内各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只有厘清层次结构,才能找准答案方向,补出正确句子。

规范答题第二步:微观聚焦,确定补写关键词——内容贴切

先要确定该语句的关键词。关键词的提取方式有两种:①根据空格前后句子内容提示来确定,大多涉及话题中已出现词语;②空格处的词语在前面或后面都没出现过,但是可以根据句子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和提炼,且往往和已有词语具有领属、并列、对立等关系。

确定关键词时,我们通常会同步根据上下文的衔接转换要求,初选合适的语意及句式,为第三步做铺垫。

规范答题第三步:前后勾连,遣词造句求通顺——逻辑严密

确定答题方向和答题内容后,我们要根据语段的行文脉络来补全句子。补全句子是把关键词之外的附属成分补齐。补充内容可以是句子的修饰语也可以是主、谓、宾成分。补全句子一要遵循语意完整连贯原则,补写后要从整体上把补写后的语段在脑中“读”一遍,看看在题干的特定情境下是否有违拗的地方,有则及时纠正;二要避免病句和不合情理的表达,要求语言通顺,合乎事理;三要注意题目的字数要求,不可超过规定字数,这是对语言概括能力的要求,但是也不能一味求简,过于简洁会影响句意的准确表达。

真题演练:思维规范见实效

以上规范答题三步法,并不绝对遵循既定的先后顺序,在实际答题过程中往往是综合交叉反复运用的。对于刚接触这类题型的学生,我们可以用常规的顺序来进行教学。下面,笔者以高考真题来验证上述解题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例1.(2021年全国甲卷第20题)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新疆是我国较早大量种植和使用棉花的地区之一。新疆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拥有①________,适宜棉花的种植和生长,新疆棉尤其是长绒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除了上述自然条件,现代科技的应用也是新疆棉②________。近年来,新疆棉品质不断提升,同时③________,但仍然供不应求。

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答题第一步:把握文段大意。因补写句都在第一段,所以重点分析本段。其中第一句可以看作总领句,引出论述对象——新疆棉花。接下来二、三句讲了新疆棉花的自然生长条件和种植科技应用。最后一句说明新疆棉花供不应求的原因。

答题第二步:确定补写处的关键词。①处承前需要对“新疆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进行概括,从下文“除了上述自然条件”的提示可知,此处要填的关键词是“自然条件”。②处根据“也”的提示,说明“现代科技的应用”和“自然条件”具有同样的作用。从对应的文意寻找,此处要填的关键词应该是前句中的“品质优良”。③处有个“同时”的暗示,依据前文“近年来,新疆棉品质不断提升”可知,此处应该填和“品质不断上升”对应的并列条件,我们从后文的“但仍然供不应求”推知新疆棉产量不足,因此,这里应该填“产品数量”这个关键词,和“但仍然供不应求”相呼应。

答题第三步:确定关键词后,我们再“瞻前顾后”,根据文意补出完整句子,注意不要超过规定的10个字。①处要补上合适的定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②处和上句一样要表达出因果关系:品质优良的原因。③参考前文“品质不断提升”句式:产量也不断增加。

例2.(2021年全国乙卷第20题)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很多人认为,水果越甜,含糖量越高,热量也越高。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水果的甜度①________,还与“糖”的种类以及含酸性物质的多少有关。水果中的“糖类”,主要包括单糖(果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和多糖(淀粉)。其中②________,蔗糖的甜度次之,葡萄糖和麦芽糖更次之,淀粉则基本没有甜味。有的水果,如西瓜,由于所含果糖比例较大,甜度远高于含糖量更高但以葡萄糖为主的水果,如猕猴桃。水果中的有机酸,可以使其甜度不那么明显,例如山楂的含糖量比草莓高得多,但吃起来没有草莓甜,就是③________。

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水果是不是必须“拉黑”呢?实际上,这些人群往往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对含糖量较高的鲜枣等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尤其要注意那些不太甜但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百香果。最好选择糖少的水果,如草莓等。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含糖量较少的水果,也要有所限制,建议平均一天不超过200克。

答题第一步:概括大意,第一句引出话题,第三句是第一段的中心句,讲的是水果甜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题第二步:确定关键词。①处承前“含糖量越高,热量也越高”可提取关键词“含糖量”,②处不可选“单糖、双糖、多糖”等大类,因为下文中列举的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都是大类中的具体小类。从前文看,小类中只有“果糖”遗漏;从后文看,举了西瓜中的果糖为例。因此此处的关键词是“果糖”。③处句子开头就提到“水果中的有机酸,可以使其甜度不那么明显”,说明有机酸对水果甜度有影响,此处关键词是“有机酸”。

答题第三步:遣词造句定型。①处从后文的“还与‘糖’的种类以及含酸性物质的多少有关”的“还”字,可推断这里要选用表并列的句式。答案为:除了和含糖量高低有关。“高低”对应下文的“多少”,更贴切且无语病。②处从下文的“甜度次之……更次之”说明要在关键词后补全答案:果糖的甜度最高。③处分析山楂没有草莓甜的原因,从第二步分析可补上因果关系的关联词。答案为:因为有机酸含量较多。

例3.(2020年全国卷Ⅱ第20题)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无论生产、生活还是娱乐,当人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时,健康就会受到威胁。暴露时间短,会产生焦虑与精神压力;暴露时间长,①________,甚至失聪。听力损失程度与音量和暴露时长相关。然而,当噪声级达到一定高度时,②________,均会产生永久性听力损害。而单从听力保护角度来说,即使是乐音,③________,时间过久,也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答题第一步:把握文段大意,掌握结构。文段第一句总说噪声会威胁人类健康。下文分说噪声音量和噪声时长对听力的影响。最后一句说乐音对听力也会造成伤害。

答题第二步:确定补写处的关键词。根据“甚至失聪”推知,①处语意应填比失聪小的健康伤害,从下文的“听力损失程度与音量和暴露时长相关”可确定,这里关键词应填“听力损失”。②处“均会产生”说明这里应该有与之相应的两种情况,而本句中提到了音量“达到一定高度”,那么根据前文“听力损失程度与音量和暴露时长相关”,这里关键词应该填“暴露时长”。③处的陈述对象是“乐音”,强调其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对听力造成损害,除了“时间过久”,从全文来看,要填的也只有“音量过大”了。

答题第三步:确定关键词后“瞻前顾后”,根据文章补出完整句子。①处与上文是因果关系,根据前一句“会产生”可仿写拟出答案:则会造成听力损失。这里“则”表示顺承关系。②处“长短”表明两种情况,“无论”和“均”搭配表明任何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因此可得答案:无论暴露时间长短。③处上下文的“即使……也”表明这里是假设关系,因此答案确定为:如果音量过大。

猜你喜欢
语意甜度含糖量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感知语言形式,探究深层语意——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
水果冰一下更甜
甜甜的“喜出望外”
浅析分享时代标志设计的数字化特征
论装饰语汇在油画艺术中的语意表达
尝尝它们,你才知道什么叫“甜得发齁”
‘南果梨’含糖量的变化
最甜的植物
星巴克等热饮含糖量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