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解读路径探析
——以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

2022-12-27 07:01山东左高超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2年1期
关键词:言语意象诗歌

山东 左高超

诗歌、散文和小说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最主要的三种文学体裁。然而,不同于散文和小说,诗歌是“文学最高的表现形式”(高尔基),有着自身的特点:集中表现生活,内隐情感丰富,节奏鲜明,语言凝练,想象驰骋。这些特点决定了诗歌解读上的困难。正确解读诗歌是诗歌教学成功的关键,可以说,在诗歌教学中,“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因此,正确解读诗歌便成为诗歌教学的第一要务。基于此,笔者不揣冒昧,为诗歌教学提供五条解读路径,以供各位同人参考。

一、言语形式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常以非常规的言语形式取胜。比如,“一字诗”“宝塔诗”“回环诗”等都是以别出心裁的言语形式出彩。因此,在解读诗歌时,首先要关注诗歌的言语形式。

1.节奏和韵律

诗歌讲究节奏和韵律。节奏和韵律是诗歌的两种非常重要的言语形式。因此,解读诗歌,我们可以从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入手。诗词歌赋的创作非常讲究合辙押韵。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韵脚来把握诗歌的韵律,从而来体悟作者的情感。

以《雨霖铃》为例。笔者引领学生初读此词时,让学生总结朗读心得。学生普遍认为,朗读时,语速要放缓、声音要低沉、情绪要伤感。然而在自主朗读时,学生总是读不好,尤其是每句的尾音都习惯性地拉长。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到位。鉴于此,笔者让学生找出此词所有的尾字并分析其特点。通过分析,学生发现,不管是押韵的尾字还是不押韵的尾字都是“仄音”。有道是“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入声”字应该读得短促,给人一种急迫、无奈、压抑之感。通过分析这首词的韵律节奏,学生很快走进诗歌,体会到诗歌所抒发的“宦途失意和与恋人离别”的情感。

2.陌生化言语

伊格尔顿强调,“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组织”。“陌生化”的言语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表达形式。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就是一种特殊的言语形式,通过这个特殊的言语形式可以读出作者对家乡的向往。笔者在教授《沁园春·长沙》时,曾引导学生品读“陌生化”言语“粪土”一词,“粪土”本是名词,在这里被用作动词,意为将功名利禄视如“粪土”。这种“陌生化”言语的使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对权势的蔑视及想要改天换地的革命豪情。

当然,诗歌特殊的言语形式不止以上两种,笔者在此抛砖引玉,以期引起更多同人对诗歌言语形式的关注和探究。

二、文本矛盾

苏轼曾言:“诗以奇趣为宗,以反常合道为趣。”所谓“反常”是指诗歌反逻辑特征的表现,即常说的“文本矛盾之处”。诗歌的反常之处通常就是诗歌的点睛之处,也是蕴含着作者丰富情感的地方。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诗歌时,应该留意诗歌的这些“反常”与“矛盾”的地方。

比如“烽火城西百尺楼”(王昌龄《从军行》)这句诗,常规语序应该是“城西百尺烽火楼”。作者变换语序,既调整了平仄,也凸显了战争的紧迫氛围,起到了“语不接而意接”的效果。

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是对天姥山的侧面描写,十分夸张,显然与生活逻辑不符,现实的天姥山不仅没有天台山高,而且实际海拔只有七百多米,与“四万八千丈”相差甚远。然而,这种反逻辑的写法越是超出常规、越是反常、越是无理,就越显诗歌之奇妙,符合作者之情思,越能体现出天姥山的伟岸和高大。

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有学生对“小乔初嫁了”的时间提出质疑,认为与真实的历史相比,小乔初嫁的时间与赤壁之战的时间相去甚远。此处叙事有失真实。学生的疑惑其实就是文本的矛盾之处,这种文本矛盾是作者故意为之的结果,是一种特殊的写作手法。作者故意将周瑜在“情场”“战场”“官场”的得意之时集中到一起进行渲染,以此与自己发妻早亡、官场失意、无寸战功进行对比,从而表达自己人生失意的无奈和悲伤。

三、意象意境

有人说,意象是诗歌中的精灵,此言实不为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意象是理解诗歌的关键,诗歌是靠意象来说话的。因此,在教学诗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诗歌中出现的重要意象进行深入探究。

仍以《沁园春·长沙》教学为例,笔者紧抓诗歌中的几处关键意象:橘子洲头的“万山”“层林”“漫江”“百舸”,其特征是壮丽、气势宏大;描写时代青年的“百侣”“同学少年”,他们风华正茂、胸怀壮志……整首诗歌的意象无不大气磅礴,富有豪情。面对沉浮的大地,谁能有如此胸怀与抱负?面对壮丽却凋敝的山河,谁能有如此信心和勇气?唯有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师生共同品读意象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认识到在这些意象中所蕴含的作者的凌云壮志。由此,诗歌的意境呼之而出,艺术魅力震人心魄。

在对新诗的解读中,对于意象的赏析也是一条绕不开的路径。新诗的意象与旧体诗相比更加新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诗创造了旧体诗未曾创造的全新意象。比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地球”“太平洋”等意象。二是旧体诗中曾出现过的意象在新诗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比如《峨日朵雪峰之侧》中出现了“蜘蛛”这个意象。纵观全诗,“太阳”“山海”“雄鹰”“雪豹”“巨石”是相统一的意象。然而,此时“蜘蛛”这个独特的意象出现了,从“蜘蛛”营造出的意境中可以感受到新诗的气息。人类和蜘蛛一样渺小,当意识到自己的渺小的时候,人类就会对自然更加敬畏。由此,诗歌的情感就明了了。

四、表现手法

为求艺术性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诗歌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也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联想和想象是诗歌中运用最频繁的表现手法。因此,在解读诗歌时,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仔细推敲其中的表现手法。

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笔者利用诗歌的表现手法帮助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开篇写道“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很多学生甚至教师对此句的认知只是停留在“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无限向往”这一层,没有注意到此句“隐喻”手法的运用。其实,从文本主旨的角度来看,诗中的“瀛洲”是对“可望而不可即、终难寻觅的人生理想”的隐喻;相比之下,“云霞明灭或可睹”的天姥山则是对“或许可以达到的人生目标、可以实现的人生理想”的隐喻。如此,诗人在梦中攀登天姥山即可视为作者对在现实中实现人生理想的渴望。纵览全文,隐喻这一手法在文中多次出现,如“谢公屐”和“青云梯”。谢灵运是李白的精神偶像,二人经历十分相似,此处寓意着诗人将谢公视为人生知己,意图学习谢公失意时坚守本心的勇气,而“青云梯”则是对通向现实理想之捷径的隐喻。再如“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中的“名山”,有学生认为,此处的“名山”即天姥山,其实不然,此处的“名山”并不是指代自然山水,而是别有深意。正如刘禹锡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的“名山”明指仙山,但李白寻访“名山”并不是为了修仙,而是为之后的再度入仕做准备,此处的“名山”是庙堂、仕途的隐喻,当其与东鲁诸公分别时,面对“别君去兮何时还”的询问,李白豪情万丈地告诉朋友们:我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我暂且将那白鹿放于青崖之间,待我须行之时,即可骑着它回归庙堂。

由此可见,结合诗歌的表现手法来解读诗歌的意蕴,对进一步理解诗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五、创作背景

做诗歌阅读题时,教师常告诉学生要注意“三看”:一看标题、二看作者、三看注释。其中,看作者、看注释其实就是看诗歌的创作背景。诗歌的创作背景对解读诗歌有重要作用,可以说,脱离创作背景去解读诗歌是没有意义的。

丹纳在《艺术哲学》里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的最后解释。这就说明,观照作家和时代,借助诗歌创作背景解读诗歌,是诗歌解读的最后环节。

比如,笔者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对于“独立寒秋”的“独”字究竟如何解释,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读。有的学生认为整首诗歌表现的是作者的凌云壮志,因此“独”应该是表现了作者的伟岸和豪迈;而有的学生则认为此处的“独”字应该是孤独、落寞的意思,正是因为此时的孤独和落寞才引起了作者对往昔“百侣曾游”生活的追忆。这两种解读都是基于文本的、没有脱离语境的、合理的解读,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独”字究竟如何理解才能更切合诗歌的情感呢?此时,就需要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对文本进行“最后的解释”了。《沁园春·长沙》创作于1925年秋,当时,赵恒惕“电令湘潭县团防局急速逮捕毛泽东”,作者被迫南下广州。由此可见,当时的作者处境很危险,所以,此处“独”字应该是既有“孤独”之意又有“豪迈”之情,一个“独”字让读者看到了作者临危不乱、处乱不惊的勇士风范。

猜你喜欢
言语意象诗歌
诗歌不除外
抚远意象等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意象、形神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