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2-12-27 22:00马彐威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2年10期
关键词:医养河北省养老

李 娟 马彐威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中国经济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26 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 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的建设更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国在出台并落实相关政策推进医养结合的同时,还在多个地区开设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试点,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建设路径。

河北省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占比较大[1]。截至2021年末,河北省60岁及以上人口1 50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0.23%,其中65岁以上人口1 11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4.92%。由此可见,河北省成为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的省份。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河北省先后出台《河北省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方案》《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以期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本文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河北省医养结合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促进河北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河北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SWOT分析

“医养结合”是集健康检查、医疗保健、疾病诊治等医疗服务和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养老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2]。SWOT分析法作为一种战略分析方法,可通过判断当前河北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过程中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从而对该省医养结合的发展状况有更加全面、系统的认知。

1.1 优势分析

1.1.1 医养结合实现了养老与医疗的有机融合

在传统的养老模式中,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是相互分离的,老年人无法同时享受养老与医疗的双重服务。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对于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服务的刚性需求与日俱增[3]。“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提出,有助于满足目前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使老年人能够更加便捷地享受医疗与养老双重服务。

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将河北省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四市确定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近年来,河北省在继续推进国家及省级试点的基础上,通过在全省筛选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方式,使省内试点单位与试点地区的发展“齐头并进”。2020年公布的《河北省养老服务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省约有90%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关系,并有90%以上的医疗机构专为老年人开设便利服务绿色通道。

1.1.2 多元化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了多种选择

自2013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正式提出“医养结合”起,各部门纷纷颁布一系列政策支持医养结合的推进,我国的医养结合发展正式进入起步和探索阶段。近年来,随着医养结合的发展,针对国内不同特征的老龄群体,医养结合逐渐细分为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结合、医养签约等多种模式[4],老年人可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养老模式。

截至目前,河北省多地建立医养结合机构,并且有数家养老机构将当地的发展特色融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例如,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中医院内建有南皮县老年养护院,并配备餐厅、娱乐室、阅览室、休闲厅等设施,南皮县中医院医护人员担负入住老人的日常护理职责并对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医疗服务。

1.2 劣势分析

1.2.1 医养结合管理体制尚未完善

医养结合提出之后,需要养老体系与医疗体系协同发展、相互融合,而长期以来两者已经形成各自相对稳定的管理机制,一时难以完全打破传统的管理壁垒。虽然近年来我国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开设“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绿色通道”等新型模式,但在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许多困难[5]。一些医养结合的工作仍受多部门交叉管理的影响,责任边界不明晰,管理效率低下。

1.2.2 医养结合方面的专业人才匮乏

医养结合的发展过程中,护理人员除了应具备一定的医疗护理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养老服务认知。然而,当前专业人才匮乏,阻碍着医养结合的发展[6]。2021年5月,国家卫健委在央视的采访中提到,我国目前有约2.67亿老年人,其中包括4 000万左右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多达600多万,但是我国目前仅有50多万名从事养老护理的服务人员。2020年10月23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河北省养老服务发展报告》,其中提到:“预计到2025年,全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 893万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4%;到2035年,全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 281万人左右,比重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由此可见,医养结合方面的人才存在着巨大缺口。

1.2.3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运营机制有待完善

医养结合作为现代新型养老模式,其运营机制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一方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作为各项基本医疗与养老服务的综合体,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较高而利润较少[7],同时我国无论是在政策方面还是实践方面,对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都有待提升。

另一方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筹资来源较为单一。我国原有的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其运营模式均拥有稳固的筹资机制。医养结合虽然兼顾医疗与养老两方面,但目前我国针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筹资机制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当前河北省医养结合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养老保险基金和医疗保险基金。近年来,由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医养结合筹资机制资金来源单一、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还未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因此还需持续解决筹资难题。

1.3 机会分析

1.3.1 政府提供政策支持

2016年,国家通过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大力支持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并指出要统筹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资源布局。2020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促进康养融合发展,深化医养有机结合,发展养老服务联合体,支持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在居家、社区、机构间接续养老。强化产品研发和创新设计,促进用品制造提质升级,培育智慧养老托育新业态”。

在国家大力扶持和发展医养结合的战略背景下,河北省也进行了积极探索。201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旨在不断健全该省养老保障体系,《实施意见》指出,“通过推行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模式、医养结合模式、‘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等创新性举措,优化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丰富养老产品供给”。可见,政府将推进医养结合发展视为完善养老保障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

1.3.2 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家庭养老模式在满足老年人享受医疗与养老双重服务方面出现自身的弊端[8]。因此,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不仅迎合老年人享受医疗与养老的服务,更适应养老产业的发展趋势。

1.3.3 老年人的消费能力有所提升,消费观念发生改变

近年来,河北省的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经河北省人民政府同意,人社部、财政部批准,河北省从2020年1月1日起,为2019年12月31日前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9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该措施惠及465万退休人员。随着社会保障体制不断完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也有所提升。

过去老年人受生活水平的影响,消费结构主要以生存型消费为主。但现在随着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的日益完善和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消费习惯逐渐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在养老服务消费方面,老年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家庭养老,而是开始追求新型的养老方式。未来老年人对新型养老服务方式的消费潜力较大,这为医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1.4 威胁分析

1.4.1 养老产业供需失衡

我国养老产业供需失衡,是当前社会老龄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养老产业供给资源不足。截至2019年底,河北省共建成养老机构1 507家,入住老年人有10.2万人。此外,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3.1万个,各类城镇社区日间照料设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 358个,但同期全省共有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 518.39万人,虽然省内各地的养老机构数量逐渐增多,但多数机构的规模较小,对于一些特殊老年群体来说,目前的养老设施无法有效满足他们的需求。

另一方面,养老资源的供给质量较低,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例,该市微型养老院数量的发展呈现增长趋势。虽然微型养老院以规模小、投资少、收费低的优势获得了许多投资者和老年人的青睐,但多数微型养老院缺少单独的医疗室、康复室、活动室等,无法有效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此外,许多微型养老院的房型和房间数量也无法完全契合老年人的需求,从而产生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1.4.2 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差距导致医养结合发展不均衡

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着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现象,而这种现状使得农村养老服务的投资与建设滞后于城镇。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城镇老年人年人均收入为23 930元,农村老年人年人均收入为7 621元。也就是说,城镇老年人年人均收入是农村老年人的3.1倍。农村老年人的消费意愿和能力与城镇老年人相比均较低,也因此限制了农村养老产业的市场投资与运营。

《河北统计年鉴》(2021)显示,河北省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差距较大,2020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7 286元和23 167元;该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6 467元和12 644元。总体来看,河北省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较大差距,限制着农村医养市场的发展,导致城乡医养结合发展不均衡。

1.4.3 传统的养老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养老产业的发展

虽然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在逐渐改变,但传统的“孝文化”仍影响着老年人的选择。多数人认为在家享受着天伦之乐的养老方式是子女对老人尽孝的表现,因此多数人偏向家庭养老,而对机构养老等新兴养老模式抱有抵触的情绪,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尤为明显。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河北省90%的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选择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较少。

2 关于推进河北省医养结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1 不断加强政策与法规的支持力度

为推进医养结合的发展,应加强政策和法规的作用。在管理体制上应明晰各项责任边界,创新管理体制。在养老产业运营资金筹措方面,积极创新投资方式,逐步建立多元筹资渠道;应加强省级投入和补贴,并不断优化支出结构,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养老服务供给方面,应秉承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原则,对目前河北省养老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服务质量不高、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进行精准施策,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养老产业布局,提升服务质量。此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增进老年人福祉。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强对养老产品服务质量和标准的监督,从而优化养老资源的供给;加强对老年人消费安全的监管力度,为老年人的养老消费“保驾护航”。

2.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面对当前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现状,人才缺口势必会影响养老产业的推进。因此,尽快弥补人才缺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成为改善养老产业发展困境的必经之路。第一,在政府层面,应制定相关政策,在高校内增设康复、护理等专业,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并提倡加强实践培训,培养适应医养结合发展趋势的专业人才。第二,在社会层面,鼓励高校社团、志愿者积极参加敬老活动,为老年人提供爱心服务;组织各项宣传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产业的建设。第三,在机构层面,通过加大考核力度、设置合理的竞争机制等措施,加强对在岗医疗、养老服务人才的专业培训。

2.3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医养结合的发展。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医养结合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认知度。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及时准确掌握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医疗与养老服务需求变化,从而优化养老资源的配置。此外,为保障老年人选择合适的养老服务,可鼓励老年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充分搜集养老服务信息,从而有利于老年人做出最优选择。

3 总结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符合当代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需求,但同时须不断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以持续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当前,河北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仍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痛点、难点、堵点亟待解决。河北省应结合全省社会发展实际和养老服务发展趋势,精准施策,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医养结合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医养河北省养老
医养当兴
养老生活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医养结合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