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张连钢:中国智慧港口“推门人”

2022-12-27 09:25巩聪聪通讯员张矛
山东国资 2022年10期
关键词:青岛港国资码头

□ 本刊记者 巩聪聪/通讯员 张矛

入港39 年来,张连钢一直坚守在智慧港口建设一线,带领“连钢创新团队”不断刷新自动化码头作业纪录,被誉为中国智慧港口的“推门人”。

党代表风采

港口是陆海连接的关键集结点,智慧港口建设对交通强国建设意义非凡。

9 月5 日,围绕智慧港口建设和党员先锋引领等话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张连钢。

《山东国资》:2022 年6 月28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传来捷报——第9 次刷新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再次彰显了山东港口在智慧港口自主创新领域的进步。在智慧港口建设领域,我们为什么要坚持自主创新?是怎样不断刷新自我纪录的?

张连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自动化码头建设的过程,让我们对这一点的感受尤为深刻。当年青岛港决心要建设自动化码头的时候,西方掌握自动化码头核心技术的几家垄断公司,提出了大量不平等的苛刻合作条件,所涉及的关键核心技术一点都不透露。如果答应了,我们的自动化码头建设从一开始就会陷入“技术陷阱”,会被“卡脖子”,丧失创新发展的自主权。走投无路之下,我们只能自主开发,下定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自动化码头。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建设成功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班期是船公司的生命线,效率是码头的生命线。一座码头无论多先进、多智能,装卸作业效率不高,一切都是空谈。码头追求作业效率,不断超越自我、刷新纪录,是现代化港口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应有之义。青岛港连续9 次刷新自己保持的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可以说是科技强国战略在山东港口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正是有了这种对“效率”的执着追求,我们才不断在智慧港口这条路上探索,不断超越自我、颠覆传统,一次次自我革命。

《山东国资》:作为山东港口自动化码头攻坚的领头人,一路走来,您有哪些心得与体会?

张连钢:最大的体会是,一个人要想干成点事,必须把个人命运与国家使命紧密结合起来。对我来说,就是必须把个人的梦想与港口需要、与港口创新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有机会建设了全球领先、亚洲首个全自动化码头,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贡献了一份力量。

《山东国资》:2019 年8 月6 日,山东省港口集团应运而生,致力打造山东港口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以来,咱们的智慧港口建设工作是不是有了明显提速?针对智慧港口建设,山东港口党委推出了哪些支持措施?

张连钢:山东港口把“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放在企业“五个国际领先”发展定位的首位,全面融聚一体化改革发展的优势,让我们能够站在更高更大的平台上加快推动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取得了更大的成效。比如,山东港口是交通运输部确定的全国首个“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单位,承担了智慧港口科技示范工程、“氢进万家”等国家、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建成了全球首创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示范段)等。同时,山东港口的一体化改革,也为港口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新发展平台。

山东港口组建以来,创新搭建起“1+N”开放共享共建模式,从战略层面加快推动智慧绿色发展,在全国港航领域率先发布了《绿色低碳港口“十四五”规划》《山东省港口集团港口移动源排放清单》,加快在区域智慧绿色产业集群中形成主导地位。同时,山东港口还出台了《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支持、扩大对外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科研成果表彰奖励等激励举措,进一步鼓励科技人员加快创新步伐。

《山东国资》:在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的推动下,青岛港的先进技术对其他港口有哪些辐射带动作用?

张连钢: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最大的优势是融合。我们团队参与了兄弟港口日照港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威海港青威集装箱码头堆场自动化改造等众多科技创新项目。

山东港口还发布了以《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规范》为代表的14项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推动自动化码头相关技术输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阿布扎比港,体现了我们在智慧港口领域的技术引领和带动作用。

连钢团队部分成员

《山东国资》:您所在的团队一共有多少人?其中党员多少人?在攻坚智慧港口建设的过程中,党组织和党员先锋各自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张连钢:目前,“连钢创新团队”核心骨干成员共有25 人,全部是共产党员。我们之所以能够在“三无”境况下建成自动化码头,关键在于党建引领,在于团队的拼搏,在于党员带头无私奉献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攻坚时期,我们研发团队自发成立了很多工作群,这些工作群常常下半夜还在讨论相关的技术问题,前后累计召开了3000 多次技术分析会,一门心思要把自动化码头建成。我们用3 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国外一般需要8 ~10 年才能完成的开发建设任务,并不是因为我们比别人更聪明,而是因为我们把一天当成了两天、三天用。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党员带头啃硬骨头、攻难关,团队里没有人讲条件、讲待遇,而是比奉献、比创新、比项目进度。

《山东国资》:能够亲身参加党的二十大,您比较关注哪个方面的问题?

张连钢:能够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不仅是我个人的光荣,更是党中央对山东、对山东港口、对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

前几天,国务院刚刚印发了《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山东港口的智慧绿色示范港口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名来自港口一线的党代表,目前我比较关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操作软件、PLC等软硬件的国产化、智能绿色拖轮研制等问题。在这些方面,我们正在全力攻关,力争早日取得新突破。

猜你喜欢
青岛港国资码头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青岛港:智慧港口建设的“中国方案”
青岛港的“无人”奇迹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山东 威海港无偿划归青岛港 未来将打造山东港口集团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前往码头
在码头上钓鱼
上海国资:重组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