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动力王树军:心无旁骛搞创新

2022-12-27 09:25巩聪聪
山东国资 2022年10期
关键词:潍柴国资技师

□ 本刊记者 巩聪聪

王树军,潍柴动力首席技师,独创“机械传动微调感触法”,解决了国外加工中心定位精度为千分之一度的NC 转台锁紧故障,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党代表风采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王树军,这位近30 年专注设备检修的“技术大拿”,是潍柴心无旁骛攻主业、持之以恒搞创新的典型缩影。

日前,在位于潍柴一号工厂的工匠创新工作分站,本刊记者专访了王树军。

《山东国资》:您在潍柴工作多少年了?为什么选择进入潍柴工作?

王树军:自19 岁从潍柴技工学校毕业以后进入潍柴,到现在我已在潍柴工作29 年了,一直从事设备检修工作。

我是潍坊本地人。我进潍柴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从小耳濡目染的环境;二是个人对机械设备制造的兴趣爱好。我父亲是潍柴的工人,我是典型的“柴二代”。那时候工厂管理没有现在这么严格,我和小伙伴们放学后经常到厂里玩。我对产业工人群体有着很深的感情,进潍柴当工人是我很小的时候就树立的职业理想。同时,我从小就特别喜欢鼓捣诸如小闹钟之类的机械玩具,喜欢拆装设备方面的工作。

《山东国资》:从一个老员工的视角看,一路走来,您感受到潍柴有哪些重要变化?

王树军:我是1993 年进厂的,正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候。90 年代,因为跟不上市场转型的步伐,一些老国企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危机。潍柴也经历了这种危机,其中最困难的那几年一度濒临倒闭。

危难时刻,我们现在的董事长谭旭光被任命为厂长。当时,潍柴负债3.8 亿元,基本处于停产状态,1.3 万名工人6 个月没发工资了。在董事长的带领下,潍柴开启了改革自救之路。他精减人员、精简组织机构,亲自抓销售抓质量,还把发动机从重卡市场拓展到工程机械市场,三天两头走访主机厂,哪怕出车祸断了4 根肋骨,伤情未愈也要赶赴客户那里,终于赢得了市场的信任。

2000 年,潍柴发动机一下占据了工程机械市场30%的市场份额,被业内人士称为一次“动力提升的革命”。2000 年12 月,董事长向全厂职工宣布,潍柴内外债务都没有了。随后连续几年,潍柴迎来飞速发展,业绩年年翻番,年营业额很快突破100 亿元。2004 年,潍柴动力(02338.HK)在香港上市。2005年以来,潍柴陆续启用新工业园区,生产规模持续扩大。我们目前所在的这个一号工厂就是第一个投产的新厂区。而今,潍柴已发展成为全球员工10 万人,年营业收入超过3000 亿元,跨领域、跨行业经营的国际化公司,产品远销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路走来,潍柴坚持心无旁骛攻主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与日俱增。作为潍柴的一线员工,我深切感受到,这种重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是企业战略层面的重要决策。目前,潍柴拥有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建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在全球多地设立前沿技术创新中心,搭建起了全球协同研发平台,确保企业技术水平始终紧跟世界前沿。

《山东国资》:伴随着潍柴的发展,您个人的工作重心有哪些变化?

王树军:作为潍柴的一名普通员工,我有机会见证、参与了企业从危难走向兴盛的过程,感到非常幸运。这些年,伴随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日益重视,我的工作重心也有着明显的变化与提升。

总体来说,我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年,我们对设备检修工作的认识和执行都体现在被动的层面,即事后维修,就是只有等到设备出现故障时,我们才去处理。维修工那时的角色定位相当于“救火队员”,哪里着火了,就去哪里灭火。

伴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更新,我们的工作由被动逐渐走向主动。特别是2012 年以来,企业使用的数控设备越来越多,这种设备停机换件的成本非常高,为了减少停机被动维修的情况,我们积极推行主动性检修即预防性维修,考核指标也从原来的设备“故障率”变为“可动率”。而近10 年的实践经验表明,预防性维修优势明显。

《山东国资》:推行新的检修机制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呢?如何克服的?

王树军:刚开始推行预防性维修机制时,很多一线工人不理解。因为预防性维修机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全员参与。这样一来,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大家特别是一线操作工人的工作量。所以,转变大家的观念比较难,这时就需要咱们党员同志发挥先锋带头作用。潍柴一号工厂设有党总支,我们所在车间有党支部。党员同志们率先垂范,冲在预防性维修的前线。我们平时上党课,除了学习政治理论,还会交流具体工作。时间长了,在党员先锋的带动和影响下,大家逐渐认识到了预防性维修机制的科学性。

王树军正在维修设备

企业也不断丰富完善对创新工作的激励机制,开设了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以及创新工作分站,鼓励我们自主创新。现在除了日常的预防性维修工作,还开展一些小发明创造活动,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

《山东国资》:从普通员工成长为“技术大拿”,您觉得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王树军:我觉得最关键的是企业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平台,让我得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发光发热。特别是企业的持续向好发展,为我个人提升创造了空间。原先的老厂没有数控设备,我是到了一号工厂这边才接触到数控设备。如果没有企业的持续向好发展,不可能引进这么多的先进设备与前沿技术,我也没有机会不断学习、提升技能。

《山东国资》:作为党代表,您比较关注什么问题?将如何发挥先锋引领作用?

王树军: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职工,能够出席党的二十大,我感到非常激动和荣幸。我比较关注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问题,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向。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今年4 月份,人社部发布《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我国正在为技能人才探索建立“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即由低到高,在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基础上,再向下增设学徒工、向上增设特级技师、首席技师,使职业技能等级设置更加合理。特级技师比照正高级职称人员享受同等待遇,首席技师则地位更高。伴随着“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落地落实,技能人才正迎来职业发展的春天。

猜你喜欢
潍柴国资技师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潍柴动力战略布局燃料电池空压机业务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潍柴:从领先到引领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上海国资:重组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