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水务:主动作为 善谋敢干谱新篇

2022-12-27 09:27通讯员高立伟
山东国资 2022年10期
关键词:聊城水务高质量

□ 通讯员 高立伟

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扎实推进,聊城水务集团在心无旁骛攻主业的基础上,抢抓项目机遇,抢占发展先机:8 月25 日,聊城水务集团与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就太平洋岛国雨水收集、饮用水生产及供应、生活污水处理、市政工程建设和清洁能源推广等领域启动全面技术合作;8 月31 日,聊城水务集团下属水务污水公司2.13MWp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并网成功;9 月5 日,聊城水务“3+1”发展战略再结硕果,旗下首个二级集团——山东水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今年以来,我们先后与多家央(省)企和专业院校(团队)展开合作,通过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争试点,积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不断聚集起新的发展动能。”聊城水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吾雪介绍说。

2022 年,聊城水务集团在克服电费大幅上涨、疫情期间租金减免、扶贫捐赠等影响的基础上,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聊城公益类市属国企年中考评中位居第一。今年前三季度,集团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4%,净资产同比增长27%,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上缴税费总额同比增长34%,年度投资计划完成82.67%。

担当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

按照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聊城水务集团坚持“稳中求进”,紧紧围绕“节能降耗、增收节支、优质服务、高质量发展”年度重点任务展开工作。

建立全面预算分析机制。紧盯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用“紧箍咒”压实全员的成本管控意识,用激励机制提高各分公司的创收能力。2022 年前三季度,检测、设计业务外部市场创收近768 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市环科院自4 月份划转至集团后,逐步完善管理体制及分配机制,仅5 个月时间收入增幅46%,利润总额增幅154%。与此同时,供水、污水处理业务从电耗、电费、药剂上精打细算,供水生产成本降低近100 万元,污水处理综合千吨水电耗同比降低3%。

抓紧项目建设龙头借力。梳理省、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积极响应“双招双引”“四争”号召,先后与生态环境部规划院、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国环科院环境工程公司、中国铁建、国机集团、省科技厅新松工业软件研究院等对接合作关系,正在落地膜处理—反冲废水回收、传感器研发、智慧控制系统、污泥干化等10 余项项目。主动对标一流,组队赴济宁、青岛、日照、潍坊、连云港等地学习改革案例、发展路径及转型经验,修正聊城水务高质量发展规划,列出对标任务35 项并逐一落地实施。

聊城水务集团与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并网

聚焦民生诉求深化服务。以水质和服务质量“双提升”专项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三遍访”,彻底解决城区北部夏季供水压力不足的问题。健全水务网格化管理体系,选派38 名网格服务专员入驻城区460 余个小区,为居民提供“保姆式”供水服务。挂牌成立了全市第一个“水电气暖信”共享营业厅,聘请15 名社会监督员监督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优化全市用水环境。96568 水务热线24 小时为群众处理用水难题,1-9月份用户满意率达99.7%,热线电话下降34%,被省评审专家称赞为“聊城国企的民生担当”。

善谋敢干,实施“四个一”工程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聊城水务集团聚焦“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市政设计施工+数字化赋能”的“3+1”发展战略,全面启动“四个一”工程,努力组建区域领先、产业链完整的现代大型国有水务集团。

创造一个“敢干事”的企业环境。“敢”字当头,坚定不移把“对标一流”摆在发展全局的关键位置,推进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为激发干事动力,激活发展潜力,健全揭榜挂帅、多序列发展、人才储备等制度,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和补贴资金,让高端技术人才吃下“定心丸”。选派青年后备力量前往鲁西化工等央企和省企挂岗培训,推进现代企业管理转型升级。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联合国内一流教学科研机构开展专题教学,累计培训近2000 人次,为企业发展积聚人才动力。

建立一套“想干事”的激励机制。导入现代企业治理模式,更新集团组织架构,推动优势业务合并和产业链重组。继续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严格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管理人才,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形成具有现代企业和市场经济特色的管理体制。在公益类国企的大框架下,进一步细分二级、三级企业的经营性质,划定全公益、半公益、充分竞争三个类别,“一企一策”明确经营目标和考核方案。开展中长期绩效激励,将“外部市场创收”作为有效补充,给予超额利润提成;设定“挑战目标”,鼓励全员“跳起来摘桃子”“跑起来奔目标”,激发了全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

打造一支“会干事”的管理团队。为厚植发展优势,坚持以项目龙头带动产业集群,用主观能动性赢得高质量发展机遇,同步锻炼“会干事”的管理团队。组建6 个业务推介小组,新组建驻济工作小组,促进“四争”工作落地见效。科学调整聊城水务高质量发展规划路径,明确31 个项目团队分头推进,定时限、定目标、定考核。加速与丹麦水协代表团、太平洋岛国气变中心、哈工大马军院士团队、央(省)企等的业务对接合作,通过沙场练兵锤炼出敢闯会干的管理团队,为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注入源源动能。

提出一批“干成事”的新目标。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是维持城市运行的“血脉”,安全稳定运行是关乎社会民生的大事。针对水资源分配及利用相对不均衡、生活用水指标缺口较大的情况,聊城水务集团率先提出向先进地区看齐,统筹水资源综合管理、治理和保护,依托城市供水完善水资源管理,依托污水处理完善水环境综合治理,依托环科产业组建环保产业集团,依托优势产业做强水兴建设集团,对标一流企业拓展制造产业链,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子企业混改,抢抓发展机遇成立投融资管理公司,积极构建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

展望“十四五”,聊城水务集团将强化政治担当,抢抓发展机遇,主动作为,善谋敢干,通过实施“3+1”发展战略、推进“四个一”工程,努力构建利益共享、管理统一的“大水务”发展格局,用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反哺公益,用聊城水务的优质发展托起全市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实现“全省走在前、全国争一流”的发展宏图。

猜你喜欢
聊城水务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聊城,宛在水中央
聊城 因水而生 有水则灵
新动能,新聊城
水务智慧巡检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NB-IoT的智慧水务建设探讨